在大闸蟹的养殖过程中,常常采用河沟围栏养殖。那么,大闸蟹怎么养呢?下面我们结合自身十年的养殖经验,将河沟围拦生态养殖大闸蟹技术介绍如下:
一、河沟选择
养蟹河沟要求水质清新、上游无污染、底部较平坦、淤泥不过厚,透明度30~40公分,溶解氧不低于5mg/l,常年水深在1.0~2.5m,水位落差小,有一定的缓流。
河沟内水草茂盛,主要以轮叶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为主,有少量的范草、水花生等。交通方便,以利管理和运输。
二、放种前准备
1、清野除害
一般河沟里都有一些野生的乌鳢、鲶鱼、鲤鱼等敌害鱼类,必须彻底清除,否则会影响河蟹栖息和摄食。
特别是河蟹刚蜕壳不久,身体柔软,活动能力差,易被这些敌害残食而降低回捕率。可用电捕、网捕等,从一端开始分段清理,逐步推进。也可从上游开始用药清理。
2、蟹种选购
以长江水系天然或人工培育的扣蟹为好,有条件的可自育扣蟹以降低成本。
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爬行活跃、无病伤及附着物,性成熟的老头蟹应剔除。同一批选购的蟹种放入同一围拦区。
3、设置暂养区
放养前用目大1.2公分的网片围成暂养区,面积占整个围拦区的10%~20%,加强投喂管理。
待4~5月份水草发芽长得较茂盛时,再折除该网片,让蟹种自行爬入围拦区觅食,使水草保持较强的再生能力。
4、放养前处理
从外地购回的蟹种,将其连同包装袋放入水中浸泡2~3min,冲去泡沫后提出片刻,再放入水中浸泡2~3min,重复3次,待蟹种吸足水份后再解开包装,取出蟹种进行药物消毒。
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泡3~5min或用10~20g/立方米的高锰酸钾浸泡10min,再放入暂养区。
三、放养时间与方法
河蟹放种时间为每年12月下旬或翌年3月底前,水温以5~10℃为好,最好一次放足。
放养规格为150~200只/千克蟹种7500~9750尾/平方公顷,当年放养年底即可获得大规格商品蟹。
为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生物,可搭配规格为4~6尾/千克的鲢鱼75~150尾/平方公顷、鳙鱼150~220尾/平方公顷,15公分左右的鮊鱼220~300尾/平方公顷。
四、水域生态环境的维护与管理
1、培养和移栽优质水草
水草不仅是河蟹的良好饵料,也是其栖息、隐蔽、蜕壳的场所,而且可净化水质。夏季还可防暑降温,促进河蟹生长。
河沟中本身就生长一些优质的野生水草,应保障这些水草的生长繁殖,同时还要有计划地移栽补充。如初冬收集苦草籽,用水浸泡10~15min后与泥土拌均,撒播于河底,每千克草籽可播0.3~0.5平方公顷。也可从其它水体捞取轮叶黑藻切成15公分左右的小段,插入水底。2~3月份移栽马来眼子菜,用量750~1500千克/平方公顷,分成小簇用竹竿均匀插入河底5公分深处。
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沉水植物低于水面20~30公分,超出部分要割除,控制水花生、菹草的生长量,使水草覆盖率达80%左右。
2、移植螺蛳
螺蛳在水底能自行繁殖,为河蟹生长提供优质的鲜活饵料。同时它又能摄食水底单胞藻类和有机碎屑,改善水质。
每年清明前后可在围拦区内放鲜活螺蛳3000~4500千克/平方公顷。
3、合理投喂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应根据季节的不同,按照“前后精、中间青、荤素搭配”的原则。
3月下旬至5月份水温较低,以新鲜小杂鱼煮熟后拌少量小麦粉成团块状沿河边多点投喂开食,日投1次,时间为下午2时,投食量为蟹体重的2%~3%,或选全价颗粒料,投喂量适当减少。
6月份水温升高,每天投喂2次,上午8~9时占日投量的30%,下午5~6时投喂70%,此时投食量增加到5%~8%,并以小杂鱼、全价颗粒料为主,搭配豆饼、小麦、玉米等。
7月初至9月上旬为高温季节,日投2次,以玉米、小麦、蚕豆、豆饼、南瓜、土豆、水草等植物性饲料为主,搭配颗粒饲料,日投饲量3%~5%,鲜料8%~10%。
9月中旬进入河蟹育肥期,动物性饲料应占60%,搭配植物性饲料40%,日投饲量为8%-10%,10月中旬以后降至3%~5%。
4、日常管理
蟹种放养初期,活动较频繁,易逃跑,要每天坚持巡河巡网检查,观察是否有逃蟹。
中期搞好防风、防汛、防偷盗破坏,要勤巡查、勤维修、勤除水草等漂浮物,做到桩子整齐牢固、拦网整洁无洞、石笼不出底泥、网衣内外水流畅通。
后期由于生殖洄游,性成熟的河蟹会拼命外逃,应注意严防河蟹从墙网上部翻爬逃逸,并抓紧时机捕捞,同时组织人员巡河,严防偷捕。
五、成蟹捕捞与暂养
由于拦网设施仅限于进出水口,狭长的河沟两岸无法建防逃设备,这要求捕捞河蟹应在其自然生殖洄游之初进行,并做好成蟹的暂养。
捕捞时间从9月下旬开始,可采用三层刺网、蟹笼、定置张网等各种工具捕捉或夜间沿河边徒手捕捉等,成蟹要称重过数、按规格雌雄分开,放入池中暂养。
通过人工投饵催肥,精心饲养管理,适时上巿,做到养好蟹、卖好蟹、实现产品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