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准备
整地。若是有机械翻耕条件,可以在秋收后使用机械除茬和秋翻,秋翻深度16~20厘米,接着进行耙地、整压。耕、耙、压作业后,地表要平整,土壤要细碎,耕层要上松下实,无大土块。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大于5厘米的土块应少于5个。若是没有机械翻耕的条件,可以选择于秋收后,将茬子清理掉,在来年的春季初期蓄力顶浆打垄,一边破除旧垄一边起新垄,让土壤满足播种的条件。
轮作。大豆重迎茬会给其产量和质量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导致大豆生长缓慢,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生产产量低,结籽率低。大豆生长的土壤中的紫青霉会释放毒素,导致大豆的生长受到限制。
大豆种植应该和其他的作物进行轮作,间隔3年以上,大豆地块实行连片种植,统一整地、施肥、供种、播种,分户管理、收获。按当地作物构成实行有计划的3区或4区轮作,如玉米或高粱-玉米或高梁或少于1~2年的谷子-大豆。合理进行大豆轮作可以提升大豆的经济价值,提高收益,也会对种植土地起到保护的作用,提升地力,提高该土地的生产能力。
茬口的选择。大豆的轮作作物选择比较多,没有非常苛刻的要求,有耕翻基础的谷物就行,所以平时选择较多的都是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亚麻、甜菜这些经济作物也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可是不能够选择豆科以及向日葵。
大豆茬被农民称为油茬。因为大豆的根系存在大量的氮素,大豆茬突然疏松,可以为其他作物提供养分,特别适合谷类作物的生长。
2、品种选用
大豆的品质选择应该结合当地的种植条件来进行,像是光周期、结荚特性、品种适应性等。适应性是大豆对于周围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大豆本身是短日照作物,日照的长短变化会对大豆的发育产生影响,不同地域的日照情况会引起大豆的品种变化,也就是产生新品种和新类型,日照从南到北不断增加,南北品种的差异性也比较明显。
选择无结荚习性的品种适合自然条件差的地域,有结荚习性的品种适合在栽培条件好的地域种植。
3、种子准备
种子精选。种子对于大豆的生长可以说是提供了先天的基础,选种时需要将病斑粒、虫食粒和杂志筛除,种子纯净度需要不低于98%,发芽率保证90%以上,确保种子的有效发芽率。
药剂拌种。采用25%峡多种衣剂包衣种子,种衣剂与种子重量比例为1∶(70~800)。用50%辛硫磷乳油或25%辛硫磷微胶囊拌种,药、水、种子比例为1∶40∶500;或用40%甲基异硫磷乳油拌种,药、水、种子比例为1∶30∶400。拌种后闷种4小时,阴干后播种,可防治地下害虫蝼蛄和金针虫。
根瘤菌拌种。每公顷需要使用3.75千克的根瘤菌剂,加水拌匀,成糊状和种子拌在一起,拌种后不要在和杀菌剂混合,一般都是在播种前24小时内进行拌种,过早拌种会降低菌种活性。
4、除草剂选用
化学除草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以兼顾环保、经济、社会效益为主,能够科学的使用除草剂。大豆田苗前安全性好的除草剂有“都尔”(主要成分为异丙甲草胺)。滴丁酯、50%乙草胺、能够抑制大豆根系的生长,让大豆受到的病害加重。
5、基肥的施用
现在种植大豆使用的基肥大部分都是有机肥,也就是我们说的农家肥,再配合化学肥料一同使用。作为基肥施用酌有机肥种类很多,如厩肥、堆肥、腐熟草炭、绿肥、土杂肥等等。有机肥是完全肥料,其不但含有氮、磷、钾三要素,同时还含有钙、镁、硫、铁和各种微量元素,以及刺激植物生长的一些特殊物质,如胡敏酸、维生素、生长素和抗生素等。
大豆基肥的使用要和耕地整地相配套,具体有耕地施肥、耙地施肥、条施这几种。基肥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大豆品种、肥料种类来进行调整。不同地方的种植条件不同,因此无法给出一个具体的用量。从经济施肥和笔者经验来看,中等以下的地力每公顷需要使用15.0~22.5千克的腐蚀有机肥基肥,如果地力较高,可以减半,和化肥混合使用。使用基肥时,在混合化肥后,应该和种子间隔3厘米,避免种子被肥料烧死。
石灰能够促进大豆产量增加,一般可以达到10%左右。化肥一般都是在垄沟里条撒,这样可以在播种的时候一同施入,每公顷需要使用225~375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