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正文

兰花的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办法

兰花属兰科花卉,是我国传统名花,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其叶态优美、花朵具清幽的芳香,而使人们陶醉。兰花主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

炭疽病:此病为害兰花叶、果部,发病初期在叶中部呈现圆形、椭圆形,叶缘呈现半圆形的红褐色斑点。发生于叶尖时,下边成段枯死。在叶基部发生,病斑大型或数量多时也可整叶枯死。后期病斑中心颜色变浅,并轮生小黑点。果实上病斑不规则,为黑褐色长条形。

此病由真菌中半知菌类的盘长孢属引起。发病规律一般老叶4月份开始发病,而当年新叶则发病晚。在阴湿条件下发病严重。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来年进行侵染。防治方法:①发病前或发病初喷洒1:1:240的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抗菌剂“40l”500倍液,每10天1次,共喷2-3次。③注意通风透光,合理浇水。

细菌性软腐病:该病主要为害卡特兰,也为害兰属花卉,引起软腐,并伴有腥臭味的灰褐色粘稠物。它是一种弱寄生菌,从微伤口入侵。其最适温度27-30℃,通过浇水、施肥、昆虫传播。防治方法①尽量避免花卉伤口,及时防治虫害,用敌克松原粉500-600倍液浇灌。②喷洒200-400ppm的新植霉素或青霉素。⑧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浇水,雨后及时排水,施用腐熟肥料,实行轮作,避免重茬。

圆班病:该病也称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发病在叶上呈红褐色小点,后迅速扩展成圆形或边缘为半圆形的黑色病斑。病斑正背两面生黄褐色的疣状突起,即分生孢子盘。叶上病斑多时,病斑之间的叶组织也失绿枯死。

发病规律该病菌繁殖适宜温度为20--25℃,病菌孢子能耐o℃以下的低温。因而不利花卉生长的条件,均会使病害加重。此病以菌丝和分生孢子靠水滴传播。防治方法①注意通风透光,浇水避免过多、盆士过湿。②及时剪除上中部的病斑销毁。③春秋两季喷洒药剂预防,如0•3~0.5%波尔多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月喷两次效果均好。

病毒病:在叶子上呈现环形斑、条纹和不规则的坏死斑,在老叶上引起棕色至黑色的凹陷坏死组织。病原共有7种,以兰花叶病毒最为普遍。主要以桃蚜传病。防治方法①及时防治花卉上的蚜虫。②采取合理的栽培技术措施,增强其抗病力。③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

白绢病:该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受害后茎基部发生暗褐色斑点,随后在土表及兰花植株基部出现白色绢丝状菌丝,皮部组织逐渐下陷,伴随长出白色绢丝状菌丝片,最后长出苗核,表面光滑似油菜籽,初为白色,后呈黄色,最后变成褐色。受害植株渐渐凋萎,叶子变黄,最后枯死。

病原属半知菌类小菌核属。该病不产生无性子实体及孢子;菌丝通常无色。有性阶段为薄膜菌属。该病菌可为害210多种植物。主要以菌丝和茵核传播。菌核能在土壤中活4~5年。菌核荫发成菌丝,从植物根颈部或根部侵入,经一周左右即可发病。在高温高湿、土壤溃水及酸性土壤发病重。通风透光不良的情况下,容易传播蔓延。防治方法①要注意空气流通,阳光充足。③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氮磷钾混合施用,浇水要适量,防止土壤过湿。⑧用药剂进行土壤消毒,22寸花盆用1-2克70%五氯硝基苯粉剂。④发病初期在茎基部浇灌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7~10天浇灌1次。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