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作为业内专业人士就和养猪新手说说关于养猪场的创办条件要求,养猪场建设和预算方案的一些建议,供广大养猪朋友们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分析后,参考引用。
一、养猪场场址选择的原则
建造一个猪场,首先要考虑选址问题。场址选择要考虑综合性因素,如地势、交通、水源、电源、自然灾害及经济环境等,一般场址选择要遵循如下几项原则。
1.地形地势。一般要求地形整齐、开阔,以便于充分利用场地和合理布置建筑物,减少施工前清理场地的工作量。
2.农牧结合。一个万头猪场每天产生粪尿、污水总量近50吨。这些粪尿如果通过附近的农田、果园、渔塘等自然消化,它是很好的肥料,在选址时要考虑周围有农田、果园、渔塘等配套。
3.交通便利。一个万头猪场平均一天进出饲料约20吨,每天运出商品猪30头左右,肥料4吨,交通不便会给生产带来巨大困难。
4.有利于防疫。因猪场的防疫需要和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规模猪场应建在离城区、居民点、交通干线较远的地方,一般要求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1千米以上。
二、养猪场的创办条件要求
创办一个年出栏1万头的规模化养猪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稳定的销售渠道——日销生猪30头、周销生猪210头。
2.有足够的场地——较平整或略带缓坡的山湾地约3.3公顷。
3.有充足可消纳猪粪便的土地资源——周围有农田、果园或渔塘80公顷。
4.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拥有配种、兽医、饲养等专业技术人员。
5.有充足的电源和水源——装机容量(饲料加工除外)70~100千瓦,日用水量150~250吨。
三、养猪场的规划方案
1.面积规划
猪场规划总面积为3.3公顷,总体分为办公区和生产区,两区间围墙隔离。饲养生产区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隔离舍、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厂、仓库等,占地面积1公顷以上。
2.生产规模
年出栏瘦肉型猪1万头,常年存栏0.6万头,年饲养量1.6万头。
3.排污、环保
猪场的污染物主要是猪粪和污水,主要采取堆积发酵消灭有害微生物后供应给附近农田、果园及渔塘作肥料,促进粮食、经济作物和渔业的发展。
4.场内总体布局
场内生产区、生活区分开,生产区内料道、粪道分开,根据当地主风向和流水向的特点,生活区建在生产区上风头,生产区从上至下各类猪舍排列依次为:公猪舍、母猪舍、哺乳母猪、仔猪舍、育肥猪舍。
5.猪舍建筑考虑的因素
(1)冬暖夏凉,舍顶要有一定的厚度(不少于10公分),隔热性好。
(2)圈舍方向最好东西走向、背北向南,以利于采光。
(3)防疫卫生。场门口、生产区门口建有消毒池,与门口等宽,长度不少于出入车轮周长的1.5倍,深度15~20公分。规模化养猪场在生产区门口要建有专用更衣室、紫外线消毒间及消毒池等。
(4)饲养密度。
6.生产工艺流程及主要技术措施
(1)生产工艺流程。按现代生产方式来生产猪肉,实行流水线生产工艺。即配种→怀孕→分娩→哺乳→育成→育肥→销售,形成-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奏地安排全年养猪生产。
(2)主要技术措施。
①选择优秀的杂交组合。经科学试验和实践,拟生产杜大长、杜长大或大长本(培)杂种商品猪,瘦肉率达60%以上。
②实行仔猪28~35天早期断奶。早期断奶可增加母猪的年产胎数、年产仔数和出栏数,并有利于控制疾病。早期断奶使乳猪及早吃上营养全面的全价配合饲料,只要掌握好技术要领,饲喂得当,其生长性能还略高于非早期断奶的仔猪。由于实行了早期断奶,全场母猪年产胎数可达2.2胎以上。
③根据猪不同生长阶段,提供优质平衡日粮。根据猪在空怀期、怀孕期、哺乳期、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等不同阶段对营养物质的需求,给予相应的全价日粮,从而提高饲料报酬、猪舍利用率、降低成本。采购饲料原料,应坚持新鲜、优质的原则。商品代猪经5.5~6个月饲养,体重达100~110千克,料重比2.8~2.9。
④强化饲养管理。抓好防疫消毒工作,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提高配种受胎率、仔猪育成率,使管理制度化。健全卫生消毒制度,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严格、科学地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控制各生产、生活区人员流动,做好人员、车辆、工具的消毒工作。
7.人员规划
场长1人。副场长(技术、销售副场长各1人)2人。配种员2人。配种妊娠舍5人。分娩舍5人。保育舍3人。肥育舍5人。统计员1人。兽医2人。修理辅助工1人。门卫1人。全场员工共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