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正文

樟子松育苗及种植技术

樟子松为常绿针叶乔木,树高可达30m。樟子松喜光、耐寒性强;耐旱、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根系发达,可充分利用土壤水分;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土壤;碳酸盐含量超过0.1%,ph值超过8,积水将使其生长不良。1998年,笔者开始在富裕苗圃、富裕林场进行播种育苗与种植栽培,目前生长良好。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樟子松的育苗方法

笔者采用了高床条播,床宽2m、长5.2m(根据喷灌设施设计苗床),苗床面高于步道20cm(便于拔草和浇水)。播种前用多菌灵或秋克松班中,并对土壤进行消毒。为了是播种均匀,也可搀入适量细沙或细土。在春季播种前我们对种子进行了催芽处理。在种子吐白70%时进行播种,沟距为10cm,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覆土厚度为种子直径的2~3倍,覆土材料为筛过的黑土、腐熟羊粪、细沙,比例为1∶2∶1,播种要进行镇压。播种后每天早晚进行喷灌浇水,喷灌开的时间以苗床无积水为原则。7~10d左右当苗基本出齐(秋季播种在5月中旬出齐),苗齐后应及时进行遮阴处理,用遮阴网或竹帘进行遮阴。在种壳未掉之前还应防止鸟兽破坏。苗期管理就是防止猝倒病或立枯病发生,可用多菌灵或敌克松稀释溶液或波尔多液喷施进行防止。主要还是苗床不易水分过高,注意强光高温,在高温天气因进行遮阴,进行练苗,让种苗慢慢适应。在8月份后要控制浇水,使种苗木质化,增强抗寒性。秋季为防止翌年冻拔发生,可用播种时的覆盖土覆盖幼苗,防止冻拔。

樟子松育苗技术

2、 樟子松的栽培技术

2.1 明穴栽植

用锹挖成深35~40cm、长宽各30cm之方形坑,将苗木扶立于坑中央,覆土踏实。

2.2 隙植树法

用植树锹做成深50~60cm,上口宽10cm或更宽一些缝隙,将苗根全部放入缝隙中,轻轻抖动一下苗木,使根苗舒展,将苗木靠在缝隙之一壁,再在距第一缝隙8~10cm处插进植树锹,深度同第一缝隙,用力先往里搬,再用力往外推把苗根挤深,使下部苗根与土壤密接,最后把第二孔隙填实,再用脚将苗木周围踏实。此法简单易掌握,每工组每日可栽松苗1300~1500株。比一般栽植法提高功效20%~40%。

2.3 小坑靠壁法

此法操作简单,功效高,且可保证栽植质量。方法是小坑垂直之一壁,与挖坑人相对,坑深35~40cm,坑的上口宽30~35cm。坑底宽15cm左右,将松苗扶正于垂直壁的侧边,挖坑人第二坑的土填入第一坑内填满踏实,第二的填入第三坑,进行倒坑栽植,依此类推,每工组每日可栽苗木1000~1200株。

2.4 机械造林

在一般平缓或起伏不大的固定沙地上,利用植树机械植松成活率可达70%~90%。机械栽植松树苗,栽的深,压的实,可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株行距较标准,效率高,每台机车(两台植树机)每日可栽松苗6.7~8hm2。

2.5 簇植法

簇植法是在50cm×50cm小块地上,用植树锹成梅花三角形栽植3~5株苗木,株间25~30cm,每工组每日可栽苗1600~1800株。在贫瘠干旱的沙地上栽植樟子松苗木,适当实行深植比一般栽植可提高造林成活率10%~15%,而且促进了幼树的生长,深植措施已在生产当中广泛应用,并获得很好效果。在一般情况下二年生换苗床,应深植原地径上5~8cm为宜。在沙地植松,春、雨、秋三个季节虽均可实施,但以春季造林成活率最高。

造林密度直接影响着幼林林冠达到郁闭时间,林木的生产量以及木材的质量。为使栽植在贫瘠沙地上的幼林早日郁闭,因地制宜适当密植是合适的。行距宜大,株距宜小。行间大容易抚育管理,行间留一定宽度草带,可见面幼树风蚀的沙打之害,株距小可提前郁闭,有利于幼树生长。因此,造林密度每公顷为3300~5000株,规格1m×3m、1m×2m。簇植造林常采用3m×3m、4m×4m,每簇3株者每公顷为3333株和1750株,5株者相应为5555株和3125株。上列大密度,栽后8年郁闭,10~12年生林木逐渐分化,此时应实行一次间伐,间伐强度为25%~30%,间隔期5~6年。造林当年秋季,凡是成活率在85%以下的或幼株死亡不均匀地段,第二年需选择壮苗或比原来幼树稍大的苗木,按原来栽植的株行距补植。沙荒地区植松,栽后最初1~2年,除每年中耕除草2~3次外,冬季还应采取埋土越冬措施,以防幼树被风沙抽打及动物(牲畜、野兔、野鼠)为害。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