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正文

中药大黄的功效与药性特点

【药性】味苦,性寒。归胃、大肠、肝、脾经。

【功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应用】

1.用于实积便秘,脘馥胀满。大黄苦寒,善能泻火泄热,峻下通便,尤适用于热结便秘。如热瘸发热,大便秘结,脘腹胀痛,则须配枳实、厚朴、芒硝同用,方如《伤寒论》大承气汤、小承气汤;如寒积便秘,脘腹冷痛,手足不温,苔白者,则可配附子、细辛同用,以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方如《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如治素体内热,津枯肠燥之慢性便秘者,可与麻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如治大便秘结,伴气血不足者,须配人参、当归等同用,以益气养血;如阴液亏损而致大便秘结者,可用大黄配生地黄、玄参、麦冬等滋阴润燥药同用。如因肠寄生虫引起的肠道阻塞,可于驱虫药中配以大黄,借其攻下之力,促使肠道寄生虫排出。现常用大黄治疗急性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

2.用于湿热积滞泻痢,里急后重。大黄有&1dquo;通因通用”之意,可单用本品煎酒服,或配以黄连、芍药、木香、槟榔等,以加强清湿热,行积滞的作用,方如《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芍药汤。

3.用于湿热黄疸,淋病,水肿。治湿热黄疽,临床常用大黄与茵陈、山栀配伍,如&1t;伤寒论》茵陈蒿汤,现常用之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治湿热淋病,小便短赤,灼热刺痛,可用大黄配木通、山栀、瞿麦、滑石等,以清热利尿通淋,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正散。

4.用于火邪上炎诸症。治头痛、目赤肿痛、咽喉疼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伴大便秘结者尤宜,取其苦寒泄降之功,临床多配用黄芩、山栀、连翘等,以清热解毒,引火下行,方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凉膈散。目赤肿痛者,还可用大黄泡水洗眼或煎水当茶饮;口舌生疮者,可用大黄煎水含漱或配黄连、青黛等研末涂敷。如胃火上逆之呕吐,可用大黄配甘草同用,以泻火降逆,方如《金匮要略》大黄甘草汤。

5.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各种出血证。大黄有凉血止血作用,治吐血、鼻血、咯血,常与黄连、黄芩同用,方如《金匮要略》泻心汤;若治尿血、血淋,可配白茅根、血余炭等。现常用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单用研末,如配白及粉、乌贼骨粉内服,可增加止血效果;如鼻血或创伤出血,可用大黄研粉塞鼻或外敷伤口。

6.用于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尽、瘀血腹痛、瘕瘕、跌打瘀肿。本品有较好的活血逐瘀之功,治妇女经闭瘀血腹痛,可与益母草、当归、红花、芍药等同用,以活血通经止痛;若治瘕瘕积聚,则当配三棱、莪术、丹参、芍药等以活血消瘕。治跌打瘀肿,大黄可与当归、红花、桃仁、乳香等,煎水内服或研末敷于伤处。

7.用于热毒痈肿,丹毒,疮疡,烫伤等。如治热毒痈疮、丹毒,可用大黄配连翘、白芷、紫花地丁、蒲公英等,煎水内服;亦可配黄柏、甘草、天花粉等研末调敷患处。若为肠痈,则配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以清热化瘀,方如&1t;金匮要略》大黄牡丹汤。现临床常用大黄与金银花、蒲公英、红藤、败酱草等同用,治疗急性阑尾炎。本品还可用于水火烫伤,多用蜂蜜或鸡蛋清调大黄粉涂敷。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