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俗称鮟丁鱼、黄鳍鱼等,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在国内外巿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本文介绍黄颡鱼鱼种如何放养,饲料投喂技术要点等问题。
一、养殖黄颡鱼的池塘条件要求
黄颡鱼耐低氧能力差,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的池塘。
要求池塘面积2~5亩,池底平32坦、淤泥10公分 ~20公分、水深1.5 ~ 1.8m,池塘进水口用30目筛绢网过滤,以防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
二、黄颡鱼的鱼种放养方法
一般在6月份放养黄颡鱼夏花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整齐、放养规格2~ 4公分的黄颡鱼夏花,放养数量150000~20000尾/亩。
具体放养数量要依据池塘条件,饵料丰欠及个人养殖水平高低而定,下苗一周后,每亩再投放20公分 左右的鲢鳙鱼苗200尾左右,以调节水质。
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15分钟。
三、黄颡鱼饲料投喂要点
黄颡鱼夏花入池后-周内,主要摄食池中的浮游动物。3~ 5天后开始驯化,投喂用绞肉机绞碎的新鲜野杂鱼肉糜,拌入10%的鳗鱼、甲鱼或青蛙料等配合饲料混合成面团状投喂。
驯化及投喂方法: 在池塘一边设4~6个饲料台,每个饲料台规格为1m*1m,用细网布制成,设置在水深50公分处,将人工肉糜放在饲料台上,每天分2次投喂,早上为7:00- 8:00 时,投喂量占1/3,傍晚18:00 -20:00 时,投喂量占2/3。
当黄颡鱼体长达到5公分以上时,可以在肉糜中添加20%~ 30%的豆粕、菜粕、花生粕、玉米粉等植物性饲料。
日投喂量根据鱼体重及池水温度而定,当水温20℃以下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1%~3%,水温20℃以上时,投喂量占鱼体重的4% ~ 6%。
四、黄颡鱼的日常管理
掌握适宜水深,鱼种刚下池时保持水深70~80公分,以后随着水温提高逐渐加深到1.5~1.8m。控制池水肥度,保持透明度在30~40公分,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10~15天注水1次。
调节池塘水质; 每半月用生石灰10千克/亩化水泼酒1次,每月定期用杀菌药二氧化氯等进行水体消毒1次。
每月喂1次药饵料,在每千克饲料中加四环素0.6g 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每池配1.54kw 增氧机1台,根据天气和水质情况,合理开机增氧。
五、黄颡鱼的病害防治
养殖期间,坚持以防为主 的方针。定期对水体、食物、鱼活饵料进行消毒,并投放药饵。黄颡鱼常见病主要有肠炎,出血性水肿病等。防治肠炎病,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食盐或蒜汁预防。
治疗时用二氧化氯全池泼酒,同时投喂磺胺胍药饵,连续5天。
治疗出血性水肿病,用强氯精或二氧化氯全池泼酒,连用3天。同时在饵料中添加四环素投喂,连喂5天。
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常用水产药物的耐受力不及四大家鱼,它对硫酸铜、敌百虫、高锰酸钾等药物较敏感,防病时要慎重。
六、养殖管理中需注意如下事项
1、是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生长季节要适时加注新水; 如保持微流水则更佳。
2、是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放养规格。根据水体饵料生物量,合理确定放养规格和数量,若密度过大,规格过小,年底达不到上巿规格。
3、是鱼池混养黄颡鱼后不再适宜混养其他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中不宜混养黄颡鱼。
4、是养殖过程中,如发现黄颡鱼规格过小,说明池中天然饵料生物量不足,可适当补放小杂鱼虾,家鱼夏花或投喂人工配制的黄颡鱼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