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农业资讯 > 正文

“西兰花-荷仁豆-洋扁豆"高效种植模式

洋扁豆是南通地区主要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之一,是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菜豆族 (phaseoleae)菜豆属(phaseolus)中的一个栽培种。洋扁豆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g鲜籽含有蛋白质3.0g、脂肪 0.2g、碳水化合物5.6g、钙123mg、磷77mg、铁0.9mg、胡萝卜素0.58mg、抗坏血酸13mg,其肉质细嫩易酥,质糯清香味美,且具滋补调养之功效,是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药食同源型高档蔬菜。

洋扁豆在江浙沪等地区有着稳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的优化、速冻青籽粒产品的研发成功,进一步刺激了洋扁豆的市场需求,促进了洋扁豆生产的发展,在启东、海门、通州、崇明等县、市,洋扁豆逐步告别了零星种植方式而实现了初步的产业化发展。

为了适应洋扁豆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洋扁豆的生育期(南通地区一般为4月至8月底),配置了“西兰花一荷仁豆一洋扁豆”1年3熟高效栽培模式。2010— 2011年在海门市德胜镇示范应用本模式种植面积6.67 hm ,西兰花产量18000kg/hm 、荷仁豆产量8250kg/hm。、洋扁豆产量15000kg/hm ,产值达177000元/hm ,效益达 10000元/hm 以上。

1 品种选择

西兰花品种一般选择‘优秀’、‘碧绿依’等早、中熟品种;荷仁豆品种选用适宜速冻加工的‘成驹30日’等;洋扁豆一般选择农户自留的地方品种,留种时应进行田间去杂。

2 茬口安排

在本模式中,西兰花7月10日左右育苗,苗龄30日即8月10日移栽至大田,l0月份收获;荷仁豆于10月下旬-11月初直播于大田,翌年4月底始收,5月下旬收获结束清茬;洋扁豆一般于4月初营养钵育苗,4月底至5月初移栽至大田,8月初始收,9月初清茬。

应用本模式,建议垄作栽培,垄作有利于根系发育、排水抗旱、田间通风透光,提高产量。垄宽120cm,垄高 25cm。每垄栽培3行西兰花,株行距为50em×45cm,交叉种植,密度为44000株/hm ;荷仁豆双行栽培,按株行距 80cm×25cm开穴点播,每穴播种2~3粒种子,定苗2株;洋扁豆双行种植,按80cm×40cm的株行距定植,确保密度达30000株/hm 。

3 田间管理

3.1 西兰花本地区一般于7月10日左右育苗,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排灌方便、土壤肥沃、非连作的地块作苗床。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耕翻晒垡,做成高畦面苗床;选用近几年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肥沃园土2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1份混合做成床土,每m 床土再加三元复合肥lkg,混合后平铺在苗床上(10~15cm厚);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10g与4—5kg细土混合配制成药土,播种时2/3铺于床面,1/3覆盖在种子上,每m 苗床一般需药土400~500g;采用穴播法,每穴播2粒种子,播种密度为5cm×5cm,每667m 大田约需10m 苗床;播种时先浇足底水,待水渗下后覆一层细干土和2/3的药土,将种子点播于苗床后,均匀铺撒营养土和1/3的药土,最后在苗床上搭建小拱棚;小拱棚上须盖遮阳网、防虫网。1/3种子出苗后及时揭膜,揭膜一般在下午进行;壮苗标准是株高15em左右,4叶1心,叶色浓绿,有蜡粉,叶片大而肥厚,节间短,根系发达,全株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当西兰花具30日苗龄左右,即8月中旬定植于大田,定植前每hm 施用腐熟优质有机肥45000~67500 k9、硼肥7.5kg作基肥;施肥后深翻土壤25—30cm,做畦,畦宽 1.2m;宜选择阴天或晴天的下午傍晚定值;浇透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直到活棵;活棵后中耕除草1~2次。

定植后4~5d,每hm 根施腐熟稀粪水15000~22500 kg;现蕾前每hm 穴施有机复合肥225 k9,施后即时浇水;花蕾群膨大前期,每hm 穴施复合肥450—600 kg,施用后浇水;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

西兰花主要病虫害有黑腐病、霜霉病、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蚜虫;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治理原则;提倡利用银灰色遮阳网覆盖育苗,驱避苗期蚜虫,减轻病毒病发生;蚜虫发生盛期,采取黄板诱杀,有条件的可使用黑光灯,诱杀夜蛾类害虫及小菜蛾;积极保护天敌;选用苦参碱、新植霉素、天力杀虫杀螨剂等生物农药或农抗120、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菌剂防治病虫害。

西兰花采收标准:一般以花球直径12~14cm、单球重 300g左右时为采收适期,应及时采收上市或运往加工企业。

3.2 荷仁豆 西兰花收获后,荷仁豆需抢墒播种,播种前施足基肥,一般每hm 使用进口三元复合肥450kg、饼肥 450kg或腐熟鸡粪4500kg,均匀施入耕作层;为防治地下害虫,可用辛硫磷3750ml/hm 加水1500kg,均匀喷洒畦面,再浅翻一次土,将含药的表面土翻到下面以避光。荷仁豆播种前最好晒种1~2d,剔除瘪料、病虫粒;按行株距开穴点播,每穴播2~3粒种子,播深3cm,每hm 用种量约22.5kg;种子播下后盖土,出苗前保持土表疏松透气,播后10d即可出苗。

荷仁豆一般分4次追肥:一是冬前苗期对长势偏差的田块追施稀水粪2~3次,每hm 用腐熟稀粪水10000~ 15000kg加2.5~3.okg尿素兑水离根浇施,以利培育壮苗越冬;二是第二年春天施用返青肥,用三元复合肥225kg 加尿素]00kg/hm 兑水穴施,以促发分枝;三是开花前施用三元复合肥225kg加尿素100ks/hm ,以促进花荚迅速生长,提高嫩荚产量;四是开始采收后,每隔7d用0.2%磷酸二氢钾及硼、钼等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此外,生长期间遇雨则要及时疏沟排水。

当荷仁豆株高25cm以上时即须搭架,以利植株攀附。在本模式中,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建议使用篱壁架,方法是按垄的方向,每隔10m左右埋设2排水泥桩(水泥桩横向间隔80cm,水泥桩地面高度2m以上),同时按垄的方向在水泥桩上每隔30—40cm架设一根铁丝;待苗高45cm以上时引蔓上架;对过密旺长田块要及早整枝理蔓,确保后期不疯长,从而提高产量。

荷仁豆的病害有根腐病、枯萎病、炭疽病、褐斑病、白粉病、病毒病及青枯病等;虫害有蚜虫、豌豆象、绿豆象、黄曲条跳甲及潜叶蝇等,可使用根腐宁防治根腐病、枯萎病;用百菌清、甲基托布津防治白粉病、褐斑病、炭疽病;使用农地乐防治蚜虫、黄曲条跳甲、潜叶蝇;用吡虫啉防治蚜虫。

荷仁豆采收标准:开花后15d内为嫩荚收获适期,如采收过迟豆荚纤维含量增加,影响食用和加工品质。

3.3 洋扁豆 洋扁豆于4月初营养钵育苗,营养土要施足基肥,以人畜肥为主,适当增施磷肥,切忌用氮素化肥作基肥。每钵播种2~3粒种子,一般7d左右种子即露芽出苗,苗龄25d左右即可移栽。

洋扁豆于4月底至5月初按80cm×40cm的规格定植于荷仁豆棵间,定植后结合荷仁豆的追肥浇足活棵水;5 月底待荷仁豆清茬后重施一次追肥,一般每hm 按复合肥 450kg加尿素100kg的用量开穴深施;6月中旬可酌情施1 次结荚肥,一般每hm 施用尿素75~150kg;8月20日以后,还可视苗情追肥1次,用量同上。生长期间要经常注意扶蔓上架;洋扁豆生长中后期如有旺长趋势,应适当除去部分幼小分枝,保持结荚枝蔓分布合理,棚架内通风透光;也可用多效唑进行化控,以促进藤蔓短壮,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结荚率。

洋扁豆主要虫害有食心虫、蚜虫、豆荚螟、螨虫等,可用吡虫啉或蚜虱清防治蚜虫;在洋扁豆幼荚期用杀灭菊酯防治食心虫、豆荚螟;用扫螨净防治螨虫。

洋扁豆采收标准:洋扁豆一般开花后35d左右即可采收;当豆荚籽粒饱满时,及时分批采摘,防止色泽转黄,影响外观和销售。

4 注意事项

(1)本模式中荷仁豆与洋扁豆、洋扁豆与西兰花之间有一段共生期,因此在进行农事操作时,要避免伤害后生植株;同时,由于作物间共生,影响了基肥的施入,因此生产中要十分注重追肥的使用。

(2)本模式中荷仁豆与洋扁豆同属于豆科作物,有相同的病虫害,因此建议每隔2~3a选择非豆科作物进行一次轮作。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