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制肥是变废为宝的一条途径,但当前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具体难在哪儿?如何加快废弃资源在肥料中的应用?近日,我们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一、废弃物带来严重危害
来自农业部的最新统计,农业已经超越工业成为中国最大面积的污染产业,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据了解,中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千克,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千克),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化肥使用存在着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造成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使中国土壤丧失生产力。土壤肥力降低,产量下降,品质变差,生态恶化,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受到威胁。连年种植,化肥滥用使得土壤生态破坏,土传病害猖獗。
二、废弃物制化肥有多难
面对发展废弃物肥料面临的困惑,江苏省农委耕地质量保护站推广研究员黄彬总结为“四个困惑”:
1、产品质量不过关
废弃物肥料生产与其他肥料生产一样,都要经过科学加工,最基本的质量要求应做到“无害、达标、有效”。
而不少企业产品质量有问题,如人畜禽粪便发酵不到位,秸秆腐熟剂施后秸秆不能如期腐熟,无机废弃物有害物质超标、或者有效养分含量不达标、或者养分利用率极差等等。
2、农化服务跟不上
好肥料实现好效果就必须科学施用。否则,直接影响产品的推广销售。有些企业产品质量不错因售后农化服务跟不上,农民使用方法不当,肥效不能预期发挥,用户自然不接受。
事实证明,农化服务好的肥料市场竞争力强,好推广。废弃物肥料也是新肥料,加之,废弃物生产的肥料,农化服务水平要求更高。
3、监管体系不到位
一方面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管了,另一方面该推的不推,不该推的推了。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推广10多年,功能性、绿色化的废弃物系列肥料占比甚微。
主管部门应该研发可信度高、稳定性强、普及性好的检测仪器和方法,确保公平、公正、公开的评判废弃物肥料产品的质量和推广价值,而目前恰恰暴露出这方面管理的弱项。
4、政策扶持不落实
废弃物肥料是低能耗、无害化的变废为宝,是减量化、优质肥料化的生态环保,是低成本、高效益的新型肥料,政府投资反而极少。
同时,已投资的该相关项目,在投资效益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植物秸秆肥料化处理不能仅靠目前招标的“秸秆腐熟剂”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