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很久远的历史,最早在南北朝的著作中就已经提到了。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写出重阳的饮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这时已经出现在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宴会以庆祝节日的现象。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的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并在节日期间举行各种各样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中国民间也有几种不同的传说。
源于宫女的传说。汉代,过重阳节的活动在民间也逐渐流行开来。据说这种习俗的流传与一位宫女有关。相传刘邦的妃子戚夫人被吕后害死后,她身边的侍女贾佩兰也受到了牵连并被赶出皇官,流落到民间嫁给了一位贫民段儒为妻。由于这位宫女在宫中每年都过重阳节,节日期间插茱萸、饮菊花酒等,以求长寿;所以嫁人之后,她在这一天还是照着宫中的规矩度重阳。人们听说之后纷纷效仿,于是这种风俗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开来。
源于桓景避灾之说。相传后汉时期有一位远近闻名的仙人,名叫费长房。他后来收了一位徒弟桓景。若干年后,突然有一天,费长房将桓景叫到身边,吩咐说:“九月九日你们家将有一场大灾难,如果你带着老小,人人用红色的囊袋盛上茱萸、挂在手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能够避祸消灾了。”桓景按照师父的指点,于九月初九日带着全家人上山游玩。等到傍晚回到家中一看,家里所有的鸡狗牛羊等家禽和牲畜已经全部暴死。这时候桓景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和牲畜做了他们全家大小的替死鬼。此事很快流传开来,并且代代相传。每逢九月初九,人们就去登高避邪,相沿成俗,最终演化成重阳节。
传说虽然有些玄乎。但后人认为,重阳时节,时令已经进入初寒,容易感染疾病,而重阳这一天又被视为有难灾日。为了避灾,世人于重阳日纷纷离家外出,登山采菊插茱萸,这就不足为怪而趋于自然了。
在中国人眼中,重阳是春节、端午、中秋节之后又一重要节日,民间有“过了重阳无时节,一拨雨来一拨雪”之说,因而也受到人们的重视。重阳已进入初寒时令,再往后走,日子日渐短促,气温越来越低,雨雪也会多起来,这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生产劳作,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抓住重阳前后秋高气爽的时机进行户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