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的区别
药用价值上认为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所以无论从形态还是药用价值上来看南北五味子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下面来给您简单的介绍一下吧!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多年生落叶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于半阴湿的山沟、灌木丛中。主产辽宁、黑龙江、吉林。南五味子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的功效
五味子是使用率最广的中药材之一,也是中医提倡普及的保健茶原料之一。五味子分南五味子、北五味子之分,那么这两种五味子的功效是什么?如何鉴别这两种五味子?
什么是五味子
五味子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吊榴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是落叶木质藤本,除幼叶背面被柔毛及芽鳞具缘毛外余无毛;幼枝红褐色,老枝灰褐色,常起皱纹,片状剥落。叶膜质,宽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宽倒卵形,或近圆形,长 (3) 5-10 (14) 厘米,宽 (2) 3-5 (9) 厘米;五味子分为2属,即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属,喜微酸性腐殖土,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都有分布。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联苯双酯、双环醇片,有保肝护肝功能。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①《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②《别录》: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③《日华子本草》:明目,暖水脏,治风,下气,消食,霍乱转筋,痃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反胃,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④李杲: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⑤王好古: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
⑥《本草蒙筌》: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昧最妙。
⑦《本草通玄》:固精,敛汗。
结语:五味子能起到滋养五脏、益气补中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多喝五味子茶来进行养生。但是在食用之前,还是要分清楚南、北五味子哦~
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的作用
五味子,顾名思义,它具有五味,即酸、苦、辛、甘、咸。中医称:酸入肝,咸入肾,辛入心,苦入肺,甘入脾。所以说五味子五脏皆治。
五味子分南北五味子,而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南五味子是指华南、华北、湖南、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北五味子是指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正品,除收敛固涩外,功偏补益心肾。南五味子则偏敛肺止咳。入滋阴药当以北五味子为宜。
生长形状区别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多年生落叶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于半阴湿的山沟、灌木丛中。
功效区别
北五味子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咳喘、遗精、久泻、自汗、盗汗、心悸失眠
南五味子功能主治:收敛固涩, 益气生津, 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小结
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正品,除收敛固涩外,功偏补益心肾。而南五味子则偏敛肺止咳。入滋阴药当以北五味子为宜。而最近的《中国药典》,虽然从植物来源上将五味子分为两条,但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项完全没有差别,这可能会导致南五味子最终淘汰出局。
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如何鉴别
对五味子稍稍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两种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五味子,其实形态上区别挺大的,那么到底应该如何鉴别了,下面来给您做一个详细的介绍吧!
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的鉴别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东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功效与五味子相似。
形状鉴别
南五味子粒较小。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多年生落叶藤本。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于半阴湿的山沟、灌木丛中。主产辽宁、黑龙江、吉林。南五味子产于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使用禁忌
五味子尤其是北五味子的使用挺广泛的,那么它们在使用上有什么禁忌呢?下面来给您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五味子的属性】
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果实。主产于西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晒干。生用或经醋、蜜拌蒸晒干用。主产于湖北、山西、陕西、云南、四川等地。为五味子副品,品质较次。均以粒大肉厚、色紫红、有油性者为佳。
【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种子为滋补强壮剂和镇咳药,治神经衰弱、支气管炎等症;茎、叶、果实可提取芳香油;茎皮可作绳索。活血理气,祛风活络,消肿止痛。用于溃疡病,胃肠炎,中暑腹痛,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五味子主治】
1.治久泻不止。 五味子味酸涩性收敛,能涩肠止泻。治脾肾虚寒久泻不止,可与吴茱萸同炒香研末,米汤送服,如五味子散(《普济本事方》);或与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同用,如四神丸(《内科摘要》)。
2.治久咳虚喘。五味子味酸收敛,甘温而润,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为治疗久咳虚喘之要药。治肺虚久咳,可与罂粟壳同用,如五味子丸(《卫生家宝》);治肺肾两虚喘咳,常与山茱萸、熟地、山药等同用,如都气丸(《医宗己任编》);五味子长于敛肺止咳,配伍麻黄、细辛、干姜等,可用于寒饮咳喘证,如小青龙汤(《伤寒论》)。
3.治心悸,失眠,多梦。 五味子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宁心安神。 治阴血亏损, 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多梦,常与麦冬、丹参、生地、酸枣仁等同用,如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4.治自汗,盗汗。五味子五味俱全,以酸为主,善能敛肺止汗。治自汗、盗汗者,可与麻黄根、牡蛎等同用。
5.治津伤口渴,消渴。五味子甘以益气,酸能生津,具有益气生津止渴之功。治热伤气阴,汗多口渴者,常与人参、麦冬同用,如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治阴虚内热,口渴多饮之消渴证,多与山药、知母、天花粉、黄芪等同用,如玉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6.治遗精,滑精。五味子甘温而涩,入肾,能补肾涩精止遗,为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之常用药。治滑精者,可与桑螵蛸、附子、龙骨等同用,如桑螵蛸丸(《世医得效方》);治梦遗者,常与麦冬、山茱萸、熟地、山药等同用,如麦味地黄丸(《医宗金鉴》)。
【五味子的用药禁忌】
凡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期,均不宜用。
1、外有表邪,内有实热,或咳嗽初起、痧疹初发者忌服五味子。
2、感寒初嗽当忌,恐其敛束不散。肝旺吞酸当忌五味子,恐其助木伤土。《本草正》
3、痧疹初发及一切停饮,肝家有动气,肺家有实热,应用黄芩泻热者,皆禁用五味子。《本草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