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三角洲"部队

来自角洲特种部队是当今360百科世界上训练最有素、装备最齐全、资金最雄厚的特种部队之一。人员编制1200人左右(一位担任过Counterintelligence Operations Supervisor的人在其简历中国晶层讲提到过,1200人的陆军Special Mission Unit),其训练设施和训练拟真度是其他国家的特种部队所望尘莫及的。

  • 中文名称 三角洲特种部队
  • 外文名称 Delta Force
  • 成立时间 1977年11月

​简介

  在美国东部,有一个神秘的军事基地--北卡罗来纳州布雷登堡。这就是美国于70年代末开始建立的专门用来执行反恐怖作战任务的"三角洲"部队的总部

  "三角洲"特种奏过赵凯脚室日部队的番号是美国陆军来自特种部队第1作战分遣队360百科,这支部队是由美国陆军"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派生出热试多来的一支精锐部队,扬学谁急看唱其主要任务是对付世是调界范围内威胁美国利益的各种恐怖活动,现编有两个中队,中队下辖若干小队,每个小队16人。虽然自成立至今这支部队尚无骄排村胞精人的战绩,但它却是美短哪本创洋浓矛括酸将赶国的一支反恐怖拳头力量。

  美国的"三角洲"特种部队是在1978厚角协盟门目受非端年4月仿效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S优燃降弦导学略AS)建立的,在建制上参考了当时欧洲国家的反恐怖特种部队,但在职责设置上专司海外反恐怖行动。由于具有了精良的装备武装起来的高素质人员以及高度的机动性,使其具有了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机动部署的能力。

  "三角洲"部打吸队的诞生,体现了美国在经历剧收斗烈的恐怖威胁的"者手争显剧痛"之后,奋而进交各刚行反恐怖斗争的最痛苦的一页。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恐怖主义开始在欧洲盛行,各种各样的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大部分欧洲国家陆续建立了专门进行反恐怖行动的特种部队;这时的美国人"老子天下第一"自我感觉依然良好,总觉得恐怖活动这类事情离自己还很遥远。

  在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而焦头烂额之际,许多国家对美国的强权政治表现出强烈不满,恐怖分子的攻击目标也不再局限于以色列、英国、联区因化止序负话越找独邦德国等国家,恐怖活动的矛头悄悄地开始指向了美在欧洲经精我白须弦没被亮、中东地区的设施、人员和利益。

  1973年3月1日,"言英意纪括控矛宪范远移黑九月"恐怖组织袭击美国驻苏丹大使馆,美国大使克利·罗威尔及使馆人员遭劫持。当时的美国政府认为苏丹军警有能力处理这起事件,并未采取任何干预行动。但是当时的苏丹政府对这一事件毫无办法,结果导致克利·罗威尔大使惨死在恐怖分子的枪口下。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使美国政府开始坐不住了,接二连三的恐怖活动,表明美国应付恐怖事件的无能,文乎微球除也说明了美国已不再是恐怖分子行动的禁地了。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专门用于反恐怖行动官理迫介对的突击力量"三角洲"特种部队应运而生。

  1977年,卡特政府上台后,即着手组建一支专门用于应付恐怖事件的特种反恐怖部队。当时的陆军特种作战指挥官杰明·罗杰斯基将军将这一重任交给了时任布拉格堡训练指挥部指挥官的查尔斯·贝克威斯上校。"三角洲"这个名称,据说是源于贝克威斯上校的一段难忘经历。

  查尔斯·贝克威斯上校,年轻时自愿加入美国陆军后备军官训练团任教官,该训练团即为"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的前身。1963年,他被派往马来西亚丛林,担任美特种部队与英国SAS特种部队的联络官,深受影响。

  1965年,参加越南战争的贝克威斯奉命率十几名特战队员执行一项代号"三角洲计划"行动,对敌后进行秘密侦察和破坏。行动中,他充分表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统帅风格,利用从英国特种部队学到的特战技术,对越南游击队进行了成功的骚扰、破坏、渗透,被誉为"特种作战专家"。

  可是在波来梅之战中,贝克威斯却走了"麦城"。他奉命率队从空中支援一个被围困的营地,由于直升机未能将其率领的突击队准确地投送到预定位置,被困于一个三角洲地带内。突围时贝腹部中弹,险些成为越南人的俘虏,幸被一特战队员救出。回想起他所闯过的柬埔寨沼泽地、老挝的森林、泰国的丘陵,却在越南的一个小小的三角地带栽了大跟头,这使他在心中对这个三角地耿耿于怀。

  贝克威斯上校以极大的热情受命组建美国陆军的这支反恐怖特种部队,并将其命名为"三角洲"特种部队。

  坚持选拔和保留优秀的官兵,是特种部队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只有高质量的人员,才能保证特种作战部队完成特殊而艰巨的任务。特种作战部队是美军的精华,而"三角洲"部队则是精华中的精华。"三角洲"部队初期人员的遴选,几乎完全是仿效英国SAS特种部队的做法,在陆、海、空三军特种部队中选出最合适的人员。

  "三角洲"特种部队的报名资格为,美国公民、22岁以下及在特种部队已服役两年以上。

  在体能上,必须要能够在25秒内后退爬行35米、每分钟仰卧起坐37次、每分钟做俯卧撑33个、24秒内通过所设置的障碍、16分钟内完成两公里长跑、能全副武装泅渡100米。完成这些项目后紧接着进行18公里急行军,休息两个小时后,还必须在24小时内,在得不到任何暗示、指点的情况下,仅靠一个罗盘和一张地图,在荒无人烟的地区完成单独行军74公里的体力极限测试。

  在技能条件上,必须会熟练使用各种轻武器,操作多种机械设备和驾驶各种汽车、坦克、装甲车、大型运输机或直升机。还要求具有擒拿、格斗、攀崖、越障等技能。另外每人至少还要具有一门以上诸如爆破、救护、修理、开箱等专长。此外,志愿者还必须通过标准非常苛刻的心理素质测试。

  到1978年,贝克威斯上校按照这一标准从200名志愿者中挑选出53名作为"三角洲"部队的第一批队员。贝克威斯上校给队员上的第一课,就是让他们观看1972年慕尼黑恐怖事件的录像带。他送给队员的一句话:"记住,枪一响就会有人丧命。谁先开枪谁就有活命的希望,这是我们的信条。"

  "三角洲"部队的训练基地被队员们戏称为儿童游乐场。射击训练时,每名队员要在模拟"恐怖屋"内连续进行十个小时以上的人质解救行动训练;在悬吊在空中的真实机舱内进行反劫机训练;利用实际赛车场地进行驾驶竞速追逐训练;除在模拟场地上进行高楼垂降突击训练外,还经常到各大城市的摩天大楼进行实际的垂降突击训练;另外,"三角洲"部队还经常进行雪地作战和水下渗透作战训练。该部队还装备有C-130或C-141运输机,随时准备进行海外机动部署行动。

  在短短的时间里,通过近似严酷的训练,"三角洲"部队已成为美国在世界各地进行反恐怖行动的一把尖刀。美国反恐怖办公室、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司法局等单位组成的一个联合考核委员会,对"三角洲"部队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结果令在场的人为之震惊。美联社的一位记者甚至幽默的评论说:"如果给这支部队一架长梯,他们能爬上月亮!"

  "三角洲"部队自组建以来,曾在反恐怖作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战绩似乎并不如人意。进入80年代,"三角洲"部队的规模和作战实力不断增强,它与各国的特种部队,如英国的SAS、德国的GSG9、以色列的总参谋部侦察大队、澳大利亚的SAS及意大利的GIS等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训练和行动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1982年,他们为意大利特种部队营救被恐怖组织"红色旅"绑架的美国多齐尔将军的行动提供了技术帮助;1987年,他们协助联邦调查局抓获了1985年参与劫持美国环航客机事件的恐怖分子尤尼斯;还参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和1988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安全保卫。

  尽管美国耗巨资为"三角洲"部队配备了世界上最先进、最精良的武器装备,拥有巨型计算机、高技术设施和任意使用的全球情报网。但美国政府如何运用这支特战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打击能力,却由于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善,导致一连串打击行动的失利。1980年4月实施营救美国驻伊朗大使馆被扣人质的"鹫爪行动",由于直升机故障及联合勤务协调处理的失误而遭到彻底失败。1984年12月4日,一架科威特客机被劫持到巴基斯坦,"三角洲"部队的突击行动又因后勤支援出错而搁浅。1985年6月14日,一架美国班机由麦加被劫持到阿尔及利亚,由于阿尔及利亚政府拒绝让"三角洲"部队在其领土上动武,结果导致机上一名美国水兵被恐怖分子杀害。

  1990年前后,"三角洲"部队与以色列合作在中东地区秘密执行过多次人质营救任务,在拉美也参与过秘密缉毒行动,战绩未见辉煌。该部队近年来规模最大的突击行动是1993年10月3日在索马里搜捕军事强人艾迪德,因违反特种部队应避免白天进行突击行动的原则,而在"三角洲"部队作战史上留下了悲惨的一页。

  美国"三角洲"部队20余年来的战绩可以说是所有特种部队中最暗淡无光的,因而被形容为"永远当不成新娘"的特种部队。"三角洲"部队所进行的行动一直被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后面,人们还难以了解背后的东西。但这支部队具有高素质人员和高技术装备以及强大的作战能力及高机动性,使其在未来国际反恐怖活动中,必将有令人瞠目的表现。

  首先,的确有“三角洲部队”这一支特种部队,但是因为某些政治原因,这支部队并不被美国军方所正式承认,因此,在三角洲部队所参与的多个部队同时行动的时候,其他部队的大多称呼“三角洲部队”的成员为“D-boy”。

臂章

  三角洲特种部队作为一支分遣队(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一分遣队D分队),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不佩戴陆军特种部队的臂章,而是被授权佩戴美国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United StatesSpecial Operations Comand,简称USSOCOM)的臂章(左图)。

  当然三角洲特种部队也有独立的臂章【类似于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美国海军海豹部队每个分队都有自己的臂章】(右图)。

概述

  Delta Force

  美国陆军上校贝克卫斯(Charles Beckwith)在1962曾作为交流人员而与SAS在马来西亚一起执行过任务,当他回到美国陆军后一直企求成立一个单位,其组织、构想和功能要与空降特勤队同样。在长达数年的无数次尝试后,他终于成功了,这个新部队——全名为美国陆军特种部队第一分遣队D分队(在军方代号中,D用Delta代替,而Delta(Δ)是三角洲的意思,故称三角洲部队)——在1977年11月19日获正式认可。这个单位不可与三角洲计划(Delta Project:B-52分遣队)相混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组织概念。

  三角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影响到美国利益的恐怖活动,按照当时随处发生的这些意外而言是非常适时的需求,诸如慕尼黑奥林匹克运动会人质事件(1972年8月);GSG9所实施的摩加迪沙救援行动(1977年1月)。

  在其正式成立后,三角洲部队开始着手挑选与训练其人员,并顺利地完成数个其它不同单位的任务。随后在1979年11月4日,伊朗的“学生”们闯入美国驻德黑兰的大使馆,挟持所有的工作人员为人质,从那时起三角洲部队逐渐地深入参与计划——人质救援行动,最终以1980年4月24至25日的实际行动达到了最高潮。

组织

  按照空降特勤队的模式,三角洲部队又被划分为数个中队,依次再划分出小队(troop)。每小队人数为16人,可以一队16人来行动,亦可分二组8人,或四岁衣车牛谓打组4人,或八组2人。在其早期的来自阶段只有一个中队360百科(A中队)但很快就一分为二,1979年初成立了B中队。

挑选与训练

  三角洲部队仍将回归于反恐怖分子的本分,而非海湾战争的工作。位于北卡罗来那州布拉格堡的广大训练地区中包括一架波音727飞机以供练习突击救援亚花人质。这里也有著名的肉搏战斗之屋(Close Ouarter Battle House)——都鲜钟伤植其另一称呼“鬼屋”(朝批诗非案改Haunted House)更为出名。三角洲部队仍维持两支10治语0人的中队随时准备行拉术别聚突皮金动,但却有更多的人员贡献于训练其它特种战娘差斗单位,从事反恐怖分子或反暴动的任务。

武器致慢记即什轴父念委州企装备

  三角洲部队有权利根据任务选用任何武器。包括M1911系列手枪、西格-绍尔P226 9mm手枪、H&K公司的MP5系作获在几民列冲锋枪、改良过的M4系列卡宾枪、HK416、MK14、MK43、M14、M24、M40狙击步汽露快往映枪、巴雷特.50口径的狙击步枪、折叠枪托式伞兵型的M249班用机枪等。

战例

一、鹰爪行动--1980年于伊朗 救援人质

  ?979年11月4日,一群伊朗“学生”蜂拥闯入美国德黑兰大使馆宅内,并挟持53名的人质长达数月之久,此外再加上外交部的3名人员。从危机刚开始的最初几天,军事救援的计划一直在检视和发展中,尽管最后要使用外交或军事手段,一直因伊朗内部的混乱而举棋不定。在这期间,唯一不变的是德黑兰距任何现有的美军基地都非常遥远。这个计划最后终于定案,以贝克卫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队为主,不过显胶木药斯然有更多的单位直接和间接的参与。整个行动的代号是鹰爪行动,而其中的直升机单位则称为夜光行动(Operation Ev认县鱼及ening Light)。

  计划

  计划本身相当简单,复杂的大抵上是时间与空间的问题,包含初期部署和黑足殖住要西频三阶段的行动。

  初期部署:在初期部署时,三角洲部队要飞过德国和埃及,到阿曼的马西拉(Masirah)机场。在那里他们改搭C-130,贴近水平面以避开雷达,越过阿曼湾和伊朗南部降落至沙漠一号(Desert One),该处是位于戴斯特卡利尔盐漠(Dashte-Karir Salt Desert)的遥远基地,在德黑兰东南方490km处。同时,早在大约数星期前经由迪戈加胶伤阳态呼义施工坏含西亚(Diego Garcia)部署至美国航母尼米兹号上的8架美国海军的RH-53D直升机,则从尼米兹号上起飞,载着(也是飞得相当低)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飞往沙漠一号与主力部队会合。

  第一阶段:突入。在沙漠一号案茶衡呼称我件马时的计划是6架C-130(3架携带部队,3架替直升机加油)着陆并等待直升机到来,预定大约会晚30分钟到达。因为沙漠一号位于路旁(经判断很少使用),所以首先部署一组12人的道路监视小组,以截断与扣留任何经过的伊朗人。当直升机加满油后,就开始装载攻击境到都汽己草陈小组飞往德黑兰,将人员投至降落区,然后着手将直升机藏在北方大约24km处。攻击小组在降落区等待会见两名情报员,并由他们引导至大约8km远一处遥远的河谷,直升机和人员接着就在各自的藏匿处休息到晚上。

  第二A阶段:救援。在天黑之后一名情报员会带着12名驾驶员/翻译员去收集6辆奔驰卡车,而另一名情报员则辅助贝克卫斯上校去侦察路线。在20点30分,全部人员在藏匿处登上卡车并开往德黑兰,实际的救援行动于23点至24点之间开始。在助迫处置警卫和救出人质之后,计划是呼叫直升机进来,如果降落区可能清理出来不在大使馆宅内降落(那些学生竖起许多柱子以预防突然的降落),当其不可行时,则移至附近的足球场。一旦所有人质都被救出后,攻击部队就由直升机载离,白色单位(White Element)是最后离开的。

  第二B阶段:外交部之救援。在与第二A阶段的同时有13人的特种小组会攻击外交部,救援那里的人员,并将他们带至邻近的公园,在那里他们所有人皆会被一架直升机接走。

  第三阶段:撤出。当行动在德黑兰展开时,一支游骑兵特遣队会袭击曼沙里耶机场,该地大约在南方56km处,他们曾搭乘数架C-141涡轮喷射式运输机飞入。一旦所有人皆从德黑兰撤退至曼沙里耶后,他们将搭C-141飞离,游骑兵最后离开。所有幸存的直升机将被弃置于曼沙里耶。

  应变计划:各种意外事件都被考虑过并适当地拟定计划,例如,如果没有足够的直升机可在一次空运中将所有人载离。在整个计划过程中,有一个精密且重要的状况是大家都同意的,即是要将所有人员载离沙漠,沙漠一号绝对至少要有6架直升机。

  指挥与管制:地面部队的指挥官是贝克卫斯上校,须向渥特少将(M.G.James Vaught)汇报,他是联合特遣部队指挥官(COMFTF:Commander Joint Task Force),指挥部设在埃及的渥迪肯那(Wadi Kena)机场;他们以携带式卫星通讯系统联系。渥特将军也以类似的联系汇报华盛顿特区的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主席琼斯将军(General David Jones),他在整个行动的危险期间一上与卡特总统开会。在最后一刻变更计划后,空军上校凯里(James Kyle)被任命为沙漠一号的指挥官。

  执行

  C-141根据计划将地面部队由美国空运至马西拉,接着再以C-130飞至沙漠一号。第一架飞机上,载着贝克卫斯上校和凯里上校。安全着陆后,道路监视小组马上就栏下一辆载有45人的巴士,并扣留且看守那些乘客。数分钟后又有两辆车由南方出现;第一辆油缺罐车被反坦克火箭击中后爆出火光,但司机却逃至第二辆车,而且以最高速驶离。第一架C-130随后起飞,留下他们独自待在地面上一段时间。第二架C-130随即飞入并放下人质,在剩余的4架C-130都着陆后,再度飞往马西拉。然后4架C-130和地面部队就在等直升机——等待之处还是等待。

  直升机正是行动的关键。8架直升机于19点30分(当地)从尼米兹号(距伊朗海岸约50英里)起飞,朝向北方之沙漠一号。在大约21点45分,6号直升机因螺旋桨发生故障而差点发生意外的灾难,两上螺旋桨之一因为故障严重,只有请求放弃。机员下机后,证实真有问题,于是他们取走机密文件,然后登上数分钟后起飞的8号直升机。

  大约一个小时后,前面的几架RH-53D碰到非常强烈且完全无法预料的尘暴(dust storm);所有事故皆由此开始,再飞一小时又再遭遇到第二道尘暴,而且更为强烈。直升机部队指挥官——薛佛特少将(Major Seiffert)——在稍早失去了他的惯性导航系统,完全盲目地飞出第一次尘暴并着陆,2号直升机也随着降落。薛佛特少校以保安无线电与COMJTF联络,获知沙漠一事情的气候良好;因此在大约待在地面20分钟后,两架直升机再度起飞,并且跟在其它直升机后飞往沙漠一号。

  同时,5号直升机遭到严重的电子故障,损失了大多数的机件。在没有水平仪和导引,并且还有山脉在前方的情况下,使它不得不放弃转回尼米兹号,因此只留下6架直升机继续执行任务。

  第一架直升机(3号)在距沙漠一号大约56km处摆脱尘暴,利用已燃烧中的伊朗油罐车为标志,较预定时间大约慢了50分钟着陆。剩余的飞机在接下来的半小时内陆陆续续地到达,全部皆来自不同的方向(除了1号与2号外,他们是一起到达)。那些机员被他们的经历所震惊,但直升机却迅速移至加油机C-130旁,再度加油,攻击部队开始登上他们指定的飞机。

  贝克卫斯上校在地面上焦躁不安,当他被通知2号直升机在飞行期间有部分的液压故障时已较原定计划迟了90分钟;飞行员仍然飞至沙漠一号并期望能在此修复,但经证实这是不可能的。在短暂的讨论后,凯里上校向远在埃及的渥特少将报告,他反对以5架直升机继续执行任务的建议,而不顾原先计划所认可的绝对最低限度。

  决定取消整件任务的决议很快地到达,然而究竟是由沙漠一号决定或是遥远的华盛顿所决定的,却从来没有公开。但在此阶段放弃并无任何问题,唯一的小麻烦是4号直升机,其待在地面最久,需要在飞往尼米兹号前再装满燃料。只有一架C-130留有足够燃料,为了替4号直升机清理空域,3号直升机便起飞并向左飞去,但是因为其高度(1525m)和重量(19050kg),致使其无法维持盘旋,所以直接滑撞至C-130,那时才2点40分。

  其结果是损失重大:两架直升机都爆炸,碎片四处飞散,弹药则开始走火。C-130内的5名空军机员和RH-53D内的3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当场死亡,但是C-130机身内的64名三角洲人员迅速由飞机上逃离,并且救了装运长。随后就决定抛弃剩下的直升机,所有人员皆以3架C-130返回马西拉。

  之后

  在伊朗的溃败导致美国特种部队内部相当深刻的反省。虽然这次失败的主因并非是贝克卫斯上校和三角洲部队的缘故。但在技术层面来说,决定使用美国海军的塞考斯基RH-53直升机来取代惯用的HH-53是必要的,这是因为前苏联方面的威胁。RH-53的尾柱可以折叠,使该直升机可收藏至甲板下;HH-53并无此种能力。前苏联正从空中及使用卫星监视尼米兹(Nimitz)号——8架大型直升机位于飞机甲板上的图像已足够让机灵的前苏联观察家猜出正在进行的事情——而且他们可能会警告伊朗人。这个长途行动的其它技术困难,则因卡特政府从华盛顿断然决定取消整个任务,而变得更复杂。

二、沙漠风暴中的行动

  三角洲部队在十年之后又返回沙漠,为美国特种部队突击伊拉克内部作先锋。萨达姆·侯塞因所拥有的SS-1“飞毛腿”导弹远较西方情报机构所了解的多,而且以色列境内如下雨般的导弹也不空话再继续下去。以色列总理沙米尔(Shamir)威胁将以同样的方式报复——以色列甚至秘密地发射一枚核子弹头(不反应的)洲际弹道导弹至地中海以为最后警告。特种作战指挥部的总司令史汀纳将军(General Carl Stiner)和联合特种作战指挥部的指挥官少将唐吟(Wayne A.Downing),告诉参谋长联席会议说,他们的精锐小组能较卫星找到更多的“飞毛腿”导弹。

  三角洲部队作为联合行动的一部分飞入伊拉克境内,其一同的伙伴还有英国的空降特勤队。从第20特战中队的MH-53J“低空铺路(Pave Low)型”直升机上下机后,他们查出海珊之导弹,并将之标示出来以待空袭。在1991年2月27日,地面战争的最后一天,三角洲部队发现了一整排的26枚“飞毛腿”已准备好作为最后的弹幕射向以色列。它们立刻就被摧毁。施瓦茨柯普夫将军寄了一封个人的恭贺函,感谢他们致力于维持以色列战局之外。

  整个任务完成了,其代价是3名三角洲部队人员:贺雷(Patrick Hurley)、克拉克(Otto Chark)和罗吉古斯(Eloy Rodriguez Jr.),他们是因塞考斯基的UH-60黑鹰式运输直升机载着他们撞上一个沙丘而机毁人亡。

三、非洲索马里——重建希望行动

  起因:

  1993年10月3日,据线人情报,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大军阀默罕默德·艾迪德手下的两名高级助手将于当日召开一次小型会议。为了阻止艾迪德在索马里维和进程中的障碍性作用,联合作战指挥部立即派出三角洲部队和陆军游骑兵特遣队前往逮捕艾迪德的两名高级助手。

  行动初期计划:

  全部行动人员将分为空载和车运,并同时从摩加迪沙机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所在地)出发。由AH-6 Little Bird轻型空运机动直升机将三角洲队员投放到目标大楼的附近街道和楼顶,并迅速展开抓捕任务。与此同时,陆军游骑兵特遣队将乘坐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抵达大楼的四个街角处,并将游骑兵部队投放下去同时提供地空火力支援。游骑兵部队则将建立防线阻止索马里民兵向目标大楼靠拢。同时出发的由“悍马”轻装吉普车和5.5吨卡车组成的车队将抵达目标大楼附近地点,待三角洲部队发出任务成功的信号,迅速抵达目标大楼并将人犯、部队等人员全部载离,返回摩加迪沙机场。计划原定任务用时为30分钟。

  开始行动:

  行动按计划展开。车队及直升机编队同时出发。直升机编队先沿海岸线飞行,再突然进入摩加迪沙主城区。而悍马车队则直接开赴摩加迪沙城区。下午3:42,第一批三角洲部队抵达目标大楼并开始行动;UH-60黑鹰直升机将游骑兵小队索降至地面并返回高空提供火力支援。索马里方面发觉了美军的行动,开始大量集结民兵武装力量向美军压去。并且使用俄制RPG型火箭弹在天空中制造火网,给美军直升机制造麻烦。由于大量的火箭弹并未击中目标而落于地面,造成了许多无辜平民的伤亡.虽然行动初期便遭到反抗,但是行动依旧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不久,人犯抓捕任务完成。悍马车队迅速接近目标大楼并开始搭载人犯。

  索马里的民兵当中,有一些曾接受过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的火箭弹射击训练,拥有打击直升机的特殊本领。虽然RPG火箭弹的设计精度很差,但是,他们打出的火箭弹总能对美军直升机造成威胁。正在搭载人员的过程中,一架代号为Super-61的黑鹰直升机被“火网”捕到,火箭弹直接击中机身,机舱内的三角洲狙击手当场阵亡。由于损伤过于严重,致使飞机失去飞行平衡,最终坠毁于摩加迪沙的一条小的街道上。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借助四架OH-58D观测直升机看到了坠机的全过程,并决定立即派出救援小组前往救援。悍马车队也兵分两路:一路运送从直升机上掉下来的伤兵;另一路则改变路线,向坠机地点机动。其他地面部队也分兵向坠机地点赶去。路途中,遇到了大量的索马里民兵的顽强抵抗。当地民兵通过人数优势,将美军特种部队压制在一个地方而不能动弹。美军也被迫占据了一些建筑物等作为掩护,与索马里民兵展开对峙,但始终也未能向坠机地点移动一米。中途,许多的美军被冲散,时常可见游骑兵队员与三角洲队员组成的临时小组向坠机地点进发。由于在坠机发生之后,民兵就立即设置路障,因此,悍马车队只能在坠机地点周围徒劳无功地打转。

  率先通过胡同抵达坠机地点的游骑兵部队Chalk 4小组,面对大量索马里民兵只能守住坠机地点附近的一个院落来保护坠机地点的相对安全。随后,由代号为Super-62的黑鹰直升机将三角洲部队临时救援队索降至由Chalk 4小组保护的院落内。Super-62也被火箭弹、机枪击中,但是,勉强地在摩加迪沙机场成功迫降。随后,救援队向外突击并成功进入坠毁飞机的机舱,对伤员进行救治。而悍马车队却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索马里民兵凭借对当地地形的优势与美军展开巷战。美军车队也时常会遭到火箭弹的攻击,伤亡十分巨大,被迫返回摩加迪沙机场。另外,一支由三角洲部队和游骑兵部队混编的小组也抵达了坠机地点并建立了防线,加强了Chalk 4小组的驻守。

  但是,在第一架直升机坠毁不久之后,一架提供空中火力支援的Super-64黑鹰直升机也不幸被密密麻麻的火箭弹击中坠毁,全机组人员幸存,但都受重伤。在直升机上目睹这一切的两名三角洲狙击手志愿着陆对伤者展开营救。两名狙击手抵达坠机地点之后就迅速建立防线并将受伤的驾驶员抬出机舱。由于索马里民兵的蜂拥而至,加之没有像样的空中火力掩护,第二坠机地点很快失守,两名三角洲队员阵亡,受伤驾驶员被俘。由于附近路障较多,美军没有及时抵达第二坠机地点。

  此时,运送伤员的悍马车队从摩加迪沙机场返回主战区并向第二坠机地点赶去,但由于大量的路障而难以接近。车上的三角洲部队决定下车步行至第二坠机地点,并于黄昏时分抵达第二坠机地点,炸毁了直升机的残骸却并没有找到任何幸存者。随后,他们向第一坠机地点运动。直至入夜,美军依旧坚守着,但由于伤亡过大,很难坚持下去。联合作战指挥中心,派出Super-66直升机将淡水、药品、血浆、食物等运送给前沿部队。但是,当Super-66借助夜色的掩护进行降落时,立即被发现,受到了猛烈的攻击,机身多处被击穿,一名机组成员面部中弹。随后,Super-66勉强迫降于机场,而救援物资只送出了很少的一部分。

  随后,第十山地师派出机动部队,对友军展开支援和救助。并将摩加迪沙体育场临时定为救援中心。救援车队于凌晨2:05抵达第一坠机地点,并在沿途接送了一些友军。车队在坠机地点停留了一会儿,待将尸体抬进车内,车队和全部地面部队离开。整个行动耗时十几小时。十九名美军士兵阵亡,有的死于坠机;有的死于对防线的防守。索马里方面,估计约有一千人的伤亡。

  不久,电视上便出现了索马里人把美军尸体拖至街头示众的镜头。华盛顿方面一片哗然。克林顿立即下令召回美军部队。失去了美军的支持,联合国的维和部队变得有名无实。因此,索马里维和任务成为联合国维和历史上的一迹败笔。

  后来,此事件被改编为电影《黑鹰坠落》。

电脑游戏

  三角洲特种部队4:黑鹰坠落(Delta Force:Black Hawk Down)

  1993年,一支美国军队到索马里执行一项军事任务,结果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麻烦。这场军事行动整个过程本来计划不会超过30分钟的,最后却演变成一场持续了一夜的激战,事情的主因是两架黑鹰直升机中弹,坠落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街头。2001年度最受欢迎的动作电影《黑鹰降落》就是根据事实改编的。

  游戏特点:

  多达20个游戏关卡和节点式AI系统,收入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的轻武器,包括M16A2和CAR-15攻击步枪,MP5冲锋枪以及重型机关枪M-60和M249;武器精良,野外空投更刺激,更吸引人。因使用了全新的粒子系统使图象更逼真,人物更加造型细微、生动。

  三角洲特种部队4黑鹰坠落的攻略:

  第一关:

  简述:跟着车辆开车,然后扫射两旁遇到的匪徒车辆,注意匪徒不一定要杀光,只需要把车辆先打掉即可。否则打不赢。打完之后,下车,步行,会有另一队匪徒攻击,清除他们,上直升机,按Shift使用机枪,保护车队,攻击的时候,不要理你的车队!只要把攻击车队的匪徒车辆干掉,要来回打好几次呢。

  要领:要仔细搜索,快速发现敌人的车辆。

  第二关:

  简述:黑夜行动,记着按N键打开夜视镜,一开始运兵船把队伍运到岸边,然后有很多匪徒和平民,要保护平民离开,将匪徒击毙!然后地图东边方向会有另一群匪徒过来,一样,也要干光他们,然后提示你到桥边,阻止敌人过桥,我的方法,在桥头趴下,用M21的点射将过桥的敌人干掉。在敌人的两部车辆炸毁后,会提示你过桥,寻找武器,并摧毁(就在房子后面),房子顶上有3个敌人,有2个可以远程干掉,另一个不要兜到房子后面杀掉,留着有用,杀了2个,偷偷跑到房子底下,用7键调用炸药包,偷偷放在武器箱子边上,注意不要给楼顶的第三个敌人发现,然后用枪点射引爆炸药包,这时会有提示让你赶快后撤过桥,你别急,先在桥头站一会,让队友过桥先,自己留下来殿后,这时候,如果你干掉了第三个敌人,后山会涌出许多敌人,让你顾及不暇,如果没有干掉那个楼顶的敌人,后山的敌人不会出来,你可以安稳的坐在桥头的m2重机枪上,静候左右出现的敌军车辆,全部可以用M2重机枪扫射干掉(如果你是急性子,不用等也行)。然后安全后撤上桥,在桥中间,放置炸药包,后撤到己方桥头,用手雷(按5)扔过去,引爆炸药包,任务完成。

  要领:黑夜,要开夜视镜,不要干掉楼顶的第三个敌人,要利用桥头的M2重机枪。用遥控的就可以引爆!

  上桥后的另一种通关方法:到桥上后在直接炸桥,不炸武器箱子也可通关。我有一次不明目的地玩,只炸了桥,他算我赢,后来才知道还要炸武器箱子。喂,请前面的不要喷饭,谢谢~

  第三关:

  下直升机之后,和队友配合杀入小镇,注意不要误伤平民(虽然他们不听话,还向你扔石头),按照地图箭头指示找到仓库,仓库前面有很多匪徒,要注意隐蔽自己,你攻击仓库的时候,你的背后也有匪徒出现。

  攻入仓库,仓库二楼会出来一个匪徒头领,杀了后,进入房子里面找到文件。

  到房子后面上卡车,卡车会运送你和队员到另一个地点。

  中途击毁2辆追击的匪徒车辆。

  到了雷区,下车,从两排木桩之间走就没有事情,不要碰红色标志杆。过河,河里竟然还有鳄鱼!和队友回合,补充弹药和疗伤,攻入前面的小镇港口,在武器船要逃跑之前,用AT4干掉即可完成任务。(最好等武器船开动了再打,别让他跑远了就行)

  第四关:

  一开始驾驶战车驶向预定地点,路上的敌人基本对你不构成什么威胁,尽情杀戮吧!到了指定地点(这关要不要开夜视镜可以自己体会,我是开着的,感觉挺逼真的),向一个很明显的敌人比较集中的建筑物(一个车库)接近,同时注意周围突然出现的敌人,有时候还在屋顶上。等你进了车库的侧门,你的分队的队员会跑向这里配合你,你可以回头稍微接应他们一下。然后进入车库,杀掉所有的看到的敌人。这时,突然耳边响起己方队员激动的声音,要你离开车库正关着的大门,接着就会有一辆敌人的战车破门而入。建议你这个时候躲在里面的小房间里,这辆车近来 3 秒钟就会自己撞毁,这时候你在出来和队员一起射击想从撞开的门里冲进来的敌人,建议使用车库中的一架M2重机枪。撑到一定的时候,你的部队就来了,呵呵,几秒钟就解决了压制你好半天的敌人……然后你在正在使用的那个M2重机枪下面放上炸药包,还有另外一间房内有3部汽车,用炸药引爆,就看到所有的人都向仓库外的汽车跑去了,你也跟着上车再引爆炸药包就过关了。

  第五关:

  帮助被困住的巴基斯坦友军。没什么难懂的剧情,沿着他们被困住的汽车停放的路线一直向前杀过去,注意两边的高楼上几乎每个窗口都会有一个敌人的。最后来到一个2、3层的建筑外面,周围的路被堵死了,只能穿过建筑,杀光里面每层的敌人,注意大房间,小房间,利用手雷可以帮你解决很多敌人,然后从建筑物的另一端出来,终于看到车队的头了,留意一下巷子里面的M2重机枪。用炸药包炸掉挡住车队的障碍物,过关。要领:注意收集医药包,共3个,对你帮助很大!

  第六关:

  比较好玩,像是真的特种部队,黑夜里潜进敌人内部破坏他们的通讯设施。这关只能用MP5 ,消音,很好用。一路上根据 way point 的指示向目的地靠拢,杀死出现的敌人是尽量速战速决,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声引来更多的敌人。到了目的地的大楼之后,杀光里面的敌人,炸掉一楼的动力装置,上三楼摧毁(用子弹即可)发报的装置,注意是这个屋子里的所有装置,然后上楼顶炸掉天线。这是直升机会和你联系,到楼门那里等直升机到来,它会掩护你沿原路撤回的。撤回的时候还是看着 way point(不断变化的)来行军,最后和两辆战车还有直升机会和,过关。(撤回时会有两个战车,都在你刚来的地方,上面都有m2重机枪,要小心)

  第七关:

  抓捕。配合作战,你的小队会被放到楼顶,另一队从楼下进攻。从大楼顶杀到一层,会合另一队的人。然后去地下室搜索开会的敌人将领。炸开一道大门,看到开会的人。可是隔着防弹玻璃,只能眼睁睁看他们走进地道。你去旁边的房间,会看到一个通向下一层的开口,跳下去,打死房间里的所有敌人,接着去追捕敌军将领。沿着地道一路追杀,注意别走得太急,因为地道中段有一挺M2重机枪,走快了就成筛子了。最后上到地面去,跑向会合地点就通关了。

  第八关:

  比较复杂,任务还是抓捕,最好开夜视镜。还是兵分两路,你先要从直升机上掩护另一队安全从他们的飞机下降到目标建筑的屋顶,建议用榴弹来杀死屋顶上的敌人。然后你的小队从附近的另一个建筑的楼顶着陆。杀到一楼,会让你去那个主要的建筑和另一队会合。中间的地带有敌人拦截,而且有两挺M2重机枪(他们会在你出了房子后出来,最好在楼下用望远镜先确定他们出来了,再回到楼顶搞定m2重机枪),小心一点。到了那个建筑物里,从一楼开始向上杀,最后在一个房间里看到另一队的队员已经抓住俘虏了。这个屋子里面有个可以换武器的地方,有提示建议你换上m21 ,然后去楼顶掩护另一队的人押送俘虏。上楼顶,疯狂向周围的楼顶出现的敌人扫射,直到另一队的人上了卡车(你不用下楼),然后坐上接应的直升机就过关了。

  第九关:

  主要是在直升机上要第一时间干掉地面上使用RPG-7火箭筒的敌人,着陆后占领使馆,然后去楼顶用M2重机枪对付外面来进攻的敌人,这时要注意,不光是要对付敌人的武装皮卡和自动炮,有几个孤零零的小人也是很厉害的,是发射RPG-7的火箭兵,也把这些人第一时间打死。最后押送俘虏去会合地点,先在使馆后面的出口打死冲过来的一些人,然后在小巷里前进的时候注意附近的房顶上的火箭兵。最后穿过了一片民房,和车队会和,过关。

  第十关

  一来能看见海岸线有两个匪徒,干掉站着的(这人火力挺猛的,最好在他开枪前干掉他),正在走路的不管他,用望远镜观察他走的路线,直到他消失在海岸线右边的铁丝网那里,记住他的路线,下了船按照他的路线走,能看见铁丝网有一个洞(有点像是故意开着的),那就是安全区,进去吧,不要兴奋地冲过去,说不定就被炸了,进去后一直往前走,路上有敌人,从一个集装箱旁的通道进去,这时无线电响了,表明走对了,左拐右拐来到电台,上楼把设备砸了,从设备旁的一个门出去,又左拐右拐,来到码头旁的沙滩,把码头上的民兵灭了,等自己人降落(下来的队友很多,他们会占领m2重机枪,在远处打的时候别误伤队友了,打死了队友就算你输),冲入码头,把水里的几个民兵灭了(注意他们都贴着岸边,要下水才能打着)船舱里还有两个,灭了后在船舱里放上定时炸弹,坐上小鸟,升空后再按遥控(否则上西天)。

  几点说明:

  1.所有两个位置之间的移动都是直线的。

  2.进了安全区最好自己存个档,免得在里面死了又要重新走这个BT的地雷区。

  3.最后放置炸药包的时候,你要进入轮船的船舱(走板子上船后的右边,是个开口)里放,这样才能炸沉它。

  第11关:

  好爽!像电影一样。任务是抓住在一起开会的敌人高级官员,delta 和chalks联合行动。先从美军的军事基地坐直升机飞向敌人的城市,进入城市之后要从飞机上打死地面上使用 RPG-7火箭筒的敌人。之后,你被放到一个建筑物的屋顶,然后杀下去,清理干净。然后在二楼发现一个紧闭的大门,用手雷炸开,果然敌人在里面。打死有枪的人,那些被俘虏的有一个会自动下楼上我们的卡车的,你的小队来到卡车前面,这时新的命令又来了,先是去支援在街道里守卫的 chalk4,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就沿着 way point 走就可以了;然后再去支援 chalk2 ,最后是让你用 chalk2 附近的空地上的一架M2重机枪来打死四面冲过来的敌人,打着打着,能看见一架黑鹰朝你这边来了,然后变成动画:一架黑鹰被击中了……这关就通了。

  第12关:

  从第11关开始,剧情已正式成为“黑鹰坠落”的情节。上一关最后黑鹰被击落,这关就是要你去找到它。先坐着战车到处寻找,不用你操心,就是射击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先打死用RPG-7火箭筒的人(他们在你拐弯后直对的高楼上,多死几次就知道他们的位置了-_-lll)。最后,车停了,该步行了。根据 WAY POINT的提示,穿过N多小巷,到达飞机旁边,这时会命令你占据旁边的一座小楼,用它的屋顶作为一个狙击阵地。上到楼顶,来到一个开口处向下射击,旁边有补血和加子弹的东西。之后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干掉周围楼顶使用RPG-7火箭筒的民兵,还有就是阻止敌人向飞机接近(任何一个敌人到了飞机旁边就算失败了)直到后面的救援到来。

  很过瘾的一关,有 238 个敌人。最后我用榴弹从楼顶向下轰炸,不得不佩服 NOVA 的技术,效果真的太逼真了。

  第13关

  第13关的主要任务就是救出早不同建筑物里的士兵~~跟着WAY POINT 走就是了~~好像要救出3-4批人~~~救完之后就跟着WAY POINT 走到终点~~ 注意建筑物里的敌人狙击手。

  第14关:

  你和一些士兵被敌人的迫击炮困在了一个建筑物里,需要你绕到敌人的后面去摧毁他们的迫击炮阵地。一路沿着 way point 走,注意两边楼上的狙击手,最好是不是打开地图看看E的位置,也就是敌人的M2重机枪,要很小心地对付他们,建议在拐角处多按Q或者E窥探是否安全。有时候他们在很远的地方 3 枪就能打死你,所以你最好早一点知道他们的位置。

  最后绕到敌人的阵地,先打死周围的敌人,最后用炸药炸掉两门迫击炮,过关。

  说明:

  本关有捷径可以走,不过会非常难。就是直接从建筑里出来正面进攻迫击炮阵地炸掉迫击炮,这样也能赢,不过对面有5挺M2重机枪......因此只建议开无敌的人试试,不开无敌一出来不到2秒就成筛子了。

  第15关:

  不一定非要赶在装甲车前面,也不一定非要按Way Point走下去,沿左侧的小路一样可穿过,注意这一关不能让装甲车被击中。第二次加满药箱和弹药后注意拿着刀,跑的快一点,打掉差不多五个火箭手才行,否则装甲车会被K,则任务失败。一个在楼房下面,他会发一炮,但没有打中,2个在拐弯后装甲车左侧房沿下,其它的在右侧平房后面,冲上去,用枪榴弹干掉,一定要快。最后一个点不用管它,直接跑进体育场,过关。

  第十六关(隐藏关):

  这一关建议带地雷或炸药包。开始在车上行进时不要打击任何目标,亲美的帮派民兵会和艾迪德的民兵火并。随车到目的地后,注意身后偷袭的人,有一个办法就是在路上放地雷或炸药包,敌人看见了就会对它开火,但一般要打一会才能打爆(民兵的枪法你懂的),这样可以拖延他们的时间。前面的M2重机枪可用手雷炸掉。随间谍进入房间补充给养,里间有个梯子可进入地道,下去后尽量注意环顾左右及身后(后面来的人很多)。对付M2重机枪多采用歪头战术(按Q或E),从靠左边地道打过去,其它通道的敌人会从身后向你袭击,建议在身后放个地雷或者C4用来拖住敌人。至第二个补给处,遇到了敌军头目---艾迪德,他拿了一把白色的AK-47,好像挺厉害的,不过丢一枚手榴弹就可以炸死他。消灭他之后顺路上行,此处有三个M2重机枪组成了交叉火力网,并且身后还不断有人来袭,一定要小心。第二和三个M2重机枪手打掉后选择左边的通道会沿梯子上到地面,K了挡你路的敌人,跳上开来的车子,过关。

小游戏

基本信息

  游戏名称:三角洲部队

  游戏类型:射击小游戏

  游戏大小:247K

游戏介绍

  三角洲特种部队的迷你版,玩家一个人要完成艰巨的任务,敌人会源源不断的出来干扰玩家,玩家要把他们一个个的都干掉!

操作指南

  如何开始

  游戏加载完成后,在框内输入英文名 → 点击PLAY,即可进入游戏。

  操作方法

  鼠标控制移动瞄准射击。

  游戏目标

  消来所有敌人。

演职员

演员表

角色演员配音备注
Tipton埃涅·赫德森/Ernie Hudson----
Lang杰夫·法赫/Jeff Fahey----
SparksRob Stewart----
McKinneyFrank Zagarino----
NashJoe Lara----
HutchTodd Jensen----
MarieNatasha Sutherland----
BowersGideon Emery----
DibiaseTshepo Nzimande----
Henshaw (as Harold Holbrook)哈尔·霍尔布鲁克/Hal Holbrook----
PietJacques Gombault----
Dr. Wendell BrennerFranz Dobrowsky----
KallaChris Buchanan----
RooneyHal Orlandini----
WellsPaul Ditchfield----
RawlingsAvi Shafria----
PretoriusDan Robbertse----
Jack RilkeAdrian Waldron----
Captain GibbsMichael Brunner----
NilesWilson Dunster----
SunlandMichael McGovern----
LieutenantMark Mulder----
GertSparky Van Dyk----
DobbinsEugene Snyman----
WestDouglas Bristow----
BandaSydney Chama----
EnsignTim Mahoney----
FrikDirk Stoltz----

职员表

职员表
制作人:Mandy Branch;Marlow De Mardt;Danny Dimbort;艾威·勒纳/Avi Lerner;丹尼·伦纳/Danny Lerner;Nicci Perrow
导演:Sam Firstenberg
副导演(助理):Neil Johnson;Brad Manser;Dylan Roodt;马克·罗珀/Mark Roper;Peter Thage
编剧:丹尼·伦纳/Danny Lerner;Trevor Short;David Sparling
摄影:约瑟·韦恩/Yossi Wein
配乐:Serge Colbert
剪辑:Henry Richardson;Omer Tal
选角导演:Craig Campobasso
艺术指导:David Varod
美术设计:Zack Grobler;Carlos Silva Da Silva
服装设计:Darion Hing
布景师:Michael Freeman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