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姚鹏

姚鹏,男,汉族,中国国籍,于1977年出生,中国海洋大学副教授。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2000-2005年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化来自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 中文名称 姚鹏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职业 教师
  • 学位 博士

人物履历

  2000-2005年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20教就林担10年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系访问学者。现为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化学会顺列级害补束买名采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来自会(AGU)和欧洲有机地球化学家协会(EAOG)会员。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普通会员。

  欧洲有机360百科地球化学家学会(EAOG)会员。

  河口海岸科学协会(ECSA)会员料霉洪弃。

  中国海洋学会会汗前论也古为冷氧态把查漏纹员。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生态学报》、《海洋学至础齐季序排甚报》、《海洋与湖沼》、《Acta Oceanologica Sinica》、《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露敌器宣引全Ecological 现赶法甚之究石Engineering》、《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审稿人。

研究方向

  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主要关注水生生态系统中化学生物标志物分析与应用。

主要贡献

  主持市戒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多项国家径句美直皮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和973项目等的研究工作。共发表学术性文章23篇,其中SCI收录6篇。

  在研项目

  1. 不同来源有机碳在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的水动力分选研究(国家自来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2015,41176063,72万元,主持人)阿凶。

  2. 扇贝对虾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扇贝养殖生态环境保障技术的应用念红盟树印士送并叫伤与示范(2012-2016,国家海腿设弃淋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360百科5031,201万元,参加)。

  3.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底边界半计衡修严反主掌液类菜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2杆苗绿排杆愿心史批项010-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40920164004,150万元,课题骨干)(合作研究对象:Prof. Thomas Bianchi,Depart现活度算终行ment of Oceanography,术称及吸害老齐Texas A&M Uni绍核快versity,US映血映航果获首A)。

  4. 不同粒径颗粒物在高浑浊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答药宽在绝景晚2010-2012,国家自然古甚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6044,52万元,第3位)。

  5. 海洋浮游藻特磁县常曲视征色素高分辨高效液相色谱分首害伤富件呀补析方法研究(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青年科学基金,40806029,20万元,主持人)。

  6. 海洋环境变化与水母暴发的相汗元汽互作用(2011-2015,国家基味钟了杨题协耐语础研究重大项目973"中国近海费局水母暴发的关键过程、机收认理及生态环境效应"第二课题脚放几,2011CB403602,330万元,课题骨干)。

  代表性论文

  1. Yao P,Yu Z G*,Deng 套别C M,Liu S X,Zhen Y.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hytoplankton pigments in relation to nutrient status in Jiaozhou Bay,China. Estuarine,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2010,89⑶: 234-244. (SCI).

  2. Yao P,Yu Z G*,Deng C M,Liu S X,Zhen Y. Classification of marine diatoms using pigment r左附饭仍过答大对创缺立atio suite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1,29⑸. : 1075-1085. (SCI).

  3. Yao P,Yu Z G*,Deng C M. Pigment signatures of some diatoms isolated from China sea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6,25⑴: 108-118. (SCI).

  4. Liu S X,Yu Z G,Yao P*,Zheng Y,Li D. Effects of irradiance on pigment signatures of harmful algae during growth process.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1,30⑹: 46-57. (SCI).

  5. Zhao J,Yao P,Yu Z G*,Bianchi T S. Orthogonal design for optimization of pigment extraction from surface sediments of Changjiang Estuary.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11,30⑷: 33-42. (SCI).

  6. Yu Z G*,Deng C M,Yao P,Zhen Y,Qian S B. Prasinoxanthin-containing Prasinophyceae discovered in Jiaozhou Bay,China.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2007,49⑷:497-506. (SCI).

  7. Zhao J,Bianchi T S*,Li X X,Allison M,Yao P,Yu Z G*. Historical Eutrophication in the Changjiang and Mississippi Delta-Front Estuaries: Stable Sedimentary Chloropigments as Biomarkers. Continental Shelf Research,2012. (SCI) 已接收。

  8. 尹红珍,姚鹏*,于志刚. 边缘海环境中陆源有机质的化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科学,2012. 已接收。

  9. 姚鹏,于志刚*,邓春梅,刘淑霞,甄毓. 基于诊断色素分析的胶州湾浮游藻功能类群研究. 海洋与湖沼,2012. 发表中。

  10. 姚鹏,尹红珍,姚庆祯,陈洪涛,刘月良. 黄河口湿地土壤中正构烷烃的分子组成特征及物源指示意义. 环境科学,2012. 已接收。

  11. 姚鹏,于志刚*. 海洋环境中的厌氧氨氧化细菌与厌氧氨氧化作用. 海洋学报,2011,33⑷: 1-8.

  12. 姚鹏*,于志刚,赵美训. GDGT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41⑸: 71-78.

  13. 姚鹏,于志刚. 海洋沉积物中现存微生物化学标志物完整极性膜脂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2010,25⑸: 474-483.

  14. 姚鹏,于志刚*,米铁柱. 海洋浮游藻类的化学分类法. 海洋环境科学,2003,22⑴: 75-80.

  15. 于志刚*,姚鹏,甄毓,姚庆祯,米铁柱,陈洪涛. 河口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 海洋学报,2011,33⑸: 1-8.

  16. 刘淑霞,姚鹏*,于志刚. 环境条件对浮游藻色素特征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科学,2011,30⑹: 891-896.

  17. 高元鹏,姚鹏,米铁柱,陈洪涛*,张欣泉,于志刚. 小清河口的叶绿素a及理化环境因子的分布特征和统计分析. 海洋科学,2011,35⑺: 71-81.

  18. 邓春梅,姚鹏*,于志刚,牛增元. 基于反相C8色谱柱的海洋浮游藻色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有效性验证.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41S5: 272-278.

  19. 赵军,姚鹏,于志刚*. 海洋沉积物中色素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地球科学进展,2010,25⑻: 139-148.

  20. 邓春梅,姚鹏*,刘淑霞,于志刚. 海洋浮游藻色素分析和化学分类研究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40⑷: 91-98,104.

  21. 于志刚*,姚鹏,姚庆祯,米铁柱. 中国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进展(1998-2002). 海洋科学进展,2002,20⑷: 127-135.

  22. 于志刚*,米铁柱,姚鹏,甄毓. 赤潮藻鉴定与定量检测方法进展.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39⑸: 1067-1076.

  23. 邓春梅,于志刚*,姚鹏,陈洪涛,薛春勇. 东海、南黄海浮游植物粒级结构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8⑸: 791-798.

  主要项目

  1.东海沉积物中碳氮循环关键过程耦合研究(2015.11-2016.1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564008,85万,主持)。

  2.不同来源有机碳在长江口-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再矿化作用研究(2014.01-2015.12,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主科研基金目标导向性课题,201413022,16万,主持)。

  3.海洋有机生物地球化学(2013-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221004,研究骨干)。

  4.不同来源有机碳在长江口-东海内陆架的水动力分选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2-2015,41176063,72万,主持)。

  5.扇贝对虾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研发及扇贝养殖生态环境保障技术的应用与示范(2012-2016,国家海洋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5031,40万,研究骨干)。

  6.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2010-2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40920164004,课题骨干)(合作研究对象:Prof. Thomas Bianchi, 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Texas A&M University, USA)。

  7.长江三角洲前缘河口移动泥生物地球化学和碳的保存(2012.10.01- 2013.1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交流项目,第2位)。

  8.不同粒径颗粒物在高浑浊河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的作用研究(2010-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976044,第3位)。

  9.海洋浮游藻特征色素高分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2009-2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青年科学基金,40806029,20万,主持)。

  代表性文章

  25.潘慧慧,姚鹏*,王金鹏,张婷婷,赵彬,李栋.长江口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降解.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6, 46(2).待刊。

  26.赵彬,姚鹏*,潘慧慧,张婷婷,李栋,王金鹏.长江口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分布与成岩状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5, 45(11): 49-62.

  27.李栋,姚鹏*,赵彬,王金鹏,潘慧慧.长江口-浙闽沿岸沉积色素的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环境科学, 2015, 36(8):2791-2799.

  28.张婷婷,姚鹏*,王金鹏,潘慧慧,高立蒙,赵彬,李栋.调水调沙对黄河下游颗粒有机碳输运的影响.环境科学, 2015, 36(8):2817-2826.

  29.王金鹏,姚鹏*,孟佳,赵彬,潘慧慧,张婷婷,李栋.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海洋学报, 2015, 37(6): 41-57.

  30.吴珍珍,姚鹏,苏荣国*,陈小娜,石晓勇.基于交替三线性分解的浮游藻荧光识别分析技术研究.中国激光, 2015, 42(5): 0515003.

  31.潘慧慧,姚鹏*,赵彬,孟佳,李栋,王金鹏.基于水淘选分级的长江口最大浑浊带附近颗粒有机碳的来源、分布和保存.海洋学报, 2015, 37(4): 1-15.

  32.姚鹏*,郭志刚,于志刚.大河影响下的陆架边缘海沉积有机碳的再矿化作用.海洋学报, 2014, 36(2): 23-32.

  33.姚鹏,于志刚*,邓春梅,刘淑霞,甄毓.基于诊断色素分析的胶州湾浮游藻功能类群研究.海洋与湖沼, 2013, 44(4): 866-876.

  34.姚鹏,于志刚,郭志刚.大河影响下的边缘海沉积有机碳输运、埋藏和再矿化研究进展.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33(1): 154-160

  35.姚鹏,尹红珍,姚庆祯,陈洪涛,刘月良.黄河口湿地土壤中正构烷烃分子指标及物源指示意义.环境科学, 2012, 33(10): 3457-3465.

  36.尹红珍,姚鹏*,于志刚.边缘海环境中陆源有机质的化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海洋环境科学, 2012, 31(1): 128-135.

  37.姚鹏,于志刚*.海洋环境中的厌氧氨氧化细菌与厌氧氨氧化作用.海洋学报, 2011, 33(4): 1-8.

  38.姚鹏*,于志刚,赵美训. GDGT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1, 41(5): 71-78.

  39.刘淑霞,姚鹏*,于志刚.环境条件对浮游藻色素特征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进展.海洋环境科学, 2011, 30(6): 891-896.

  40.邓春梅,姚鹏*,于志刚,牛增元.基于反相C8色谱柱的海洋浮游藻色素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有效性验证.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1, 41(S5): 272-278.

  41.姚鹏,于志刚.海洋沉积物中现存微生物化学标志物完整极性膜脂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5): 474-483.

  42.邓春梅,姚鹏*,刘淑霞,于志刚.海洋浮游藻色素分析和化学分类研究进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10, 40(4): 91-98,104.

  43.于志刚*,姚鹏,甄毓,姚庆祯,米铁柱,陈洪涛.河口底边界层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海洋学报, 2011, 33(5): 1-8.

  44.赵军,姚鹏,于志刚*.海洋沉积物中色素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地球科学进展, 2010, 25(8): 139-148.

  45.姚鹏,于志刚*,米铁柱.海洋浮游藻类的化学分类法.海洋环境科学, 2003, 22(1): 75-80.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