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

本书原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第二种《范畴论》。旨在全来自面清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范畴的发生发展历史、范畴的构成方式画即九行化配映、主要特征和系统联系。由于以诗文、词曲、戏剧和小说等各体文范畴的运用为考察对象,以揭示范畴间横向的逻辑联系和结构体系为研究目的,使得全书既保持了传统文学理论批评本身所固有的丰富与灵歌教阿乙重此站水否动,又凸现了范畴的理论品性及其之于当代文学、美学建设的意义,被称为是第一部在历史考辨与理论建构相结合360百科的基础上,全方育教妒持触往圆得敌位拓展范畴研究界域,降黄天击保输提出了许多前人没有提出过的问题,给人型密矿微参观架员以很大启发的完整系统的范畴学专责国海著。

  • 中文名称 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
  • 作者 汪涌豪
  • 内容 全面清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范畴
  • 出版时间 2005年

作者介绍

 意完袁搞但流线 汪涌豪,浙江镇海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来自9年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和2002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00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8-2000年为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2005-2006年为神户大学特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兼治古代哲学与史学。著有《中国古典美学风骨论》 (1994年)、《当代视界中的文论传统》(2003年)、《批评的考究》(2003年)和《中国游侠史》(中文版2001年、日本版2004年) 、《游侠人格》(大陆版1996年、台湾版1997年)等八种,主编有《中国诗学》(4卷 1999年)、360百科《汉语言文学原典精读系列》(20种 2007年)等三种。曾获得中国图书奖及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

图书目录

  绪言

  第一章 范畴的哲学定义

  第一节 术语、概念和范畴的界定

  第二节 范畴的理论地位

  第三节 范畴的意义测责讲某做洲作屋略够鱼与研究价值

  第二章 范畴的构成范式

  第一节 范畴的语言形式与构成

  一、汉语特性笼盖下的文学批评

  二、范畴的结构与活性

  三、象形的意义

  第二节 取式于自然与人事

  一、在仰观俯中肯认

  二、感性形态的获得

  三、对感官用语的援用

  第三节向观念论趋进

  一、单个范畴存在形态的演变

  二、系统范畴的抽象化趋势

  三、由有迹之形走向虚眇之境

  第三章 范畴的主要特征

  段见扩阿己第一节 直觉思维的硕果

  一、范畴的整体性与直接性

  二、认识超越的实现

  三、善会其通与全息呈示

  第二节 超越逻辑

  一、充满暗示性的定义

  二、模糊识别与解读

  三、具象批评与范畴的模糊性

  第三节 可运作的动态系统

  一、承传变易的双向运动

  二、历史性与学派性

  三、范畴的衍生力及其统序特征

  第四章 范畴与创作风尚

  第一节 历史的转捩

  一、由范畴出现频率切入

  二、"百代之中"的中唐

  第二节 风骨范畴与汉唐文学理想

  一、六朝文学背景延发航电预下"风骨"的提出

  二、对唐初文风的匡正

粒药节进热记若古写凯  三、完满的落幕

  第三节 作为宋元人心境折射的玉输平淡范畴

  一、以道家思想为底里

  二、沉静于内省的境域

  三、平简清野之美

  四、由陶诗的发现看平淡活步端吗干急理想的确立

  第四节 格调而听度述请资客:明清人回归传统的旗帜

  一、从"体格"、"气格"到"格韵"、"格致"

  二、"调"的涵义与"格调"的意指

  三、"格调"之于总结期文学批评的意义

  第五节 一个正反合的过程

  一、理性思率提家比种视抓持潮的冲荡与相关范畴的抬升

  二、禅宗、理学与心学对范畴的滋养

  三、"以复古为解放"的范畴团犯针标统合

  第五章 范畴与文体

  第一节 诗文体式与范畴

  一、唐前文体探讨中基本范畴的确立

  二、两数评何往五织宋诗文范畴创设的丰富

  三、明清范畴诠解和运用的成熟

  四、相关概念、范畴例

  ⒈"响"

  ⒉"脉"

  ⒊"波澜"

  ⒋"圆"

  ⒌"老"

  ⒍"本色"

  ⒎"家数"

  ⒏诸范轻另畴的联通和意义小结

  第二节 词的体式与范畴

  一、宋代词学些青选场马右态范畴解说

  二、骚雅与沉郁:元明以后范畴的振兴

  三、词学范畴总结与重要范畴分苦阶又流晚季怀制伤科

  ⒈"妥溜"

  ⒉"涩"

  ⒊"深静"

  ⒋诸范畴的联通和意义小结

  第三节 曲的体式与范畴

  一、词曲体制同异欢北项谁需并个冲粉与范畴的分际

  二、元明清诸家曲学范畴论要

  三解工投感补、曲学范畴总结和重要范畴分释

  ⒈"豪辣灏烂"

  ⒉"俊"

  ⒊诸范畴的联通和意义小结

  第四节 戏剧体式与范畴

  一、明代剧学范畴通论

  二、清代剧学范畴与金圣叹、李渔的贡献

  三、剧学范畴总结与重要范畴分释

  ⒈"局段"

  ⒉"主脑"

  ⒊"机趣"

  ⒋诸范畴的联通和意义小结

  第五节 小说体式与范畴

  一、小说观念的萌起与明清小说范畴

  二、晚清的进步

  三、小说范畴总结与重要范畴分释

  ⒈"幻"

  ⒉"避犯"

  ⒊"白描"

  ⒋诸范畴的联通和意义小结

  第六节 诸文体与范畴的对应关系

  一、各体文论范畴成熟度与理论品级

  二、各体类范畴集束与小结

  ⒈诗文体式范畴集束

  ⒉词曲体式范畴集束

  ⒊戏剧、小说体式范畴集束

  ⒋几点小结

  第六章 元范畴:文学理论体系的枢纽

  第一节 元范畴问题的提出

  一、范畴的位序与元范畴的界定

  二、确立过程中诸种观点的研判

  三、元范畴的唯一与多元

  第二节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考察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及其对文学的浸入

  ⒈"天人合一"的提出与儒道两家的论述

  ⒉通天尽人的"人文"追求

  二、由此确立的元范畴的剖解

  ⒈"道"与文学的归趣

  ⒉"气"的本原意义

  ⒊作为创作发生论和接受论的"兴"范畴

  ⒋"象"的发现与营构

  ⒌执中平允与"和"生万物

  三、元范畴联结成的范畴体系构架

  ⒈元范畴的相互关系

  ⒉元范畴之于体系构建的可能

  第七章 范畴的逻辑体系

  第一节 本原性范畴

  一、主体本原及相关范畴序列

  二、客体本原及相关范畴的联结

  第二节 创作论范畴

  一、指涉创作发动的范畴序列

  二、揭示创作思维规律的范畴系统

  三、"才"与"法":关于创作机理范畴

  第三节 作品形态和风格论范畴

  一、风格范畴体系的导入途径

  二、作品物质构成提供的视点

  三、基于格制体调等实性构成的规范范畴

  四、虚性构成形态的规范范畴

  五、对冥合主客体的生态构成的范畴指说

  第四节 鉴赏与批评论范畴

  一、规范批评主体的范畴序列

  二、涵括批评原则和方法的范畴序列

  第五节 范畴体系的整合

  一、"潜体系"状态下范畴勾连的凸现

  二、一个尚未闭合的系统

  结语

  后记

  摘 要:"五四"以来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西方思维模式的影响下进行的,具体而言,主要经历了"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三条西化之路。要使中国古代文论从"失语症"中解脱出来,必须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承认中国文论较之西方诗学的异质性和话语独立性,避免"以西释中"或"以中注西"的倾向;第二,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个命题中进入"古今对话"的现代阐释性理论视域;第三,在"古今融会"的同时进行"中西化合",以中国文论的话语规则为本,融和或化用西方的理论资源,最终达到中西跨文明对话语境下的"中国化"研究。在承认中西方文论异质性因素的前提下,进行跨文明对话,中西文论思想的交流、互补和超越,最终达到"中西化合"的无垠之境

  关键词: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异质性;中国文学批评;中国化

  一、学科化、体系化、范畴化:

  中国古代文论的西化之路

  (一)"学科化":在学科"史"与学科"死"之间

  中国古代文论本来就是中国的,为什么还要"中国化"?事实上,当代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已经西化了,这门西化的学科,正规的名称叫"中国文学批评史"。要谈论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问题,必然要从这样的追问开始:"中国古代文论"(或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中国诗学、中国传统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门学科,在现当代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门学科?在"西方化"之前它又是以怎样的一种面貌现身?为什么要把中国文论中国化?沿着这样一条路子去摸索追寻,也许能寻找到当代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某些最坚硬的症结所在。毋庸置疑,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的产生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有着不解之缘。从某种意义上说,五四运动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思想倾向:一是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中国古代文化进行空前深刻的质疑、检讨和反思。在对这一切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根基进行价值重估的同时,用一种革命性的激进态度审视中国文化的发展样态。二是"西学东渐"的文化思潮的形成。随着对西方思想的大规模引介,中国学界开始在这种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对话中解构对传统文化既有的观念,开始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介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在这个思想"内发自省"与"外在进攻"的过程中,往往呈现出"是西方化还是东方化"这样的矛盾论争。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形成并发展的。

  对文学理论的清理,最初产生于20世纪的欧洲,以英国学者森次巴力(Saintsbury)为代表。他的《欧洲批评和文学趣味的历史》(3卷本)在1900至1904年之间出版。在这本书中,他对文学批评史这一门学科的基本研究范式进行了初步的勾勒。森次巴力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影响,主要还是《文学批评史》这本书。正如罗根泽先生在其《中国文学批评史》中所指出的:"近来的谈文学批评者,大半依据英人森次巴力(Saintsbury)的《文学批评史》(The History of Criticism)的说法,分为:主观的、客观的、归纳的、演绎的、科学的、判断的、历史的、考证的、比较的、道德的、印象的、赏鉴的、审美的十三种。依我看是不够的。按'文学批评'是英文Literary Criticism的译语。Criticism的原来意思是裁判,后来冠以Literary为文学裁判,又由文学裁判引申到文学裁判的理论及文学的理论。文学裁判的理论就是批评原理,或者说是批评理论。所以狭义的文学批评就是文学裁判;广义的文学批评,则文学裁判以外,还有批评理论及文学理论。"①他认为,在中国本来没有文学批评这样一种称谓,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自己的文学批评,而是说,从一种学理上进行系统清理,或者说,从学科理论高度进行观照的学术行为,还是在西方学者的研究思路影响下开始的。他把西洋的批评论理论与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思想展开对比,认为"西洋所谓Criticism,中国古代名之曰'论'。……由此知'论'是'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辨其实虚'正是西洋的Criticism"②。

  而古代文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真正作为一门学科,则是以陈钟凡1927年出版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为标志的。他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将这个范畴理论化,并且运用西方知识体系去统摄中国古代的文论思想。后来者几乎都是按照这个路数去发展的。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1934)、郭绍虞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34)、罗根泽的《中国文学批评史》(1943)、朱东润的《中国文学批评大纲》(1944)、蔡仲翔等人的《中国文学理论史》(五卷本)、复旦大学王运熙、顾易生主编的《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这些研究大多是从"史"的角度来进行清理的,按照时间线索来进行划分,把每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文论思想从传统的文学史和思想史角度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学科。例如方孝岳的《中国文学批评》,在三卷的论述中,其时间跨度涵盖了从《尚书》到清代袁枚的各个时期的批评思想,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各个时期文学批评做出了系统的概括和理论上的归纳。虽然所涉及的批评家只有六十人左右,但是,基本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文论思想家。他从学科对象的角度奠定了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研究范畴。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