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现代网络系统原理与技术

2007年07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来自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网络系统原理与技术》,作者是刘玉军。

  • 书名 现代网络系统原理与技术
  • 作者 刘玉军
  •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年07月
  • 页数 310 页

内容介绍

  本书按照分层的方法系统地阐述了经典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基本技术,并全面地介绍了当前研究讨论中的热点问题。全书分4个部分,共13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第2章和第3章,按照ISO分层理论介绍了传统网络的基本原理;第二部分包括第4章、第5章和第6章,基于分层的思想阐述了交换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然后从网络整体的角度介绍了补生网络服务质量策略和网络管理方法;第三部分包括第7章、第8章和第9章,较全面地介绍了无线网络技术;第四部分包括最后的四章,介绍了目前网络研究中的活跃课题:新一代互联网、传感器网络、P2P技术、网格来自技术。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盟织耐农省方浓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部分经典网络体系结构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2)

360百科  1.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2)

  1.1.1第一代:面向终端分布的计算机系统(2)

  1.1.2第二代:分组交换数酸围员领免投据网(4)

  1.1.3第三代:网际互连(4)

  1.1扩洲规城.4第四代:现代高速网络(5)

  1.1.5下一代网业计取联片远络(6)

  1.2计业器算机网络的类型(7)

  1.3计算机网络土言定义和组成(9)

  1.3.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9)

  1.3.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10)

  1.3.3网络协议体系结构(11)

  1.4网络标准化组织(12)

  1.5ISO/OSI模型(13)

  1.6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属性(16)

  1.7网络实例--Internet(25)

  1.7.1Interne雷载增房职末不之冷旧指t组成(25)

  1.7.妈冷转强密应入同2ISO/OSI与Internet参考模型的比较(27)

  习题1(28)

  第2章OSI参考模型的下三层(30)

  2.1物理层(30)

  2.1.1基本概念(30)

  2.1.2数据通信技术(30)

  2.1.3传输介质(35)

  2.1.4信道复用技术(38)

  2.1.5数据编码(40)

  2.1.6物理层的设备(41)

  2.2数据链路层(42)

  2.2.1基本概念(42)

  2.2.2基本服务(42)

  2.2.3检错与纠错技术(46)

  2.2.4流量控制技术(4表读整面8)

  2.2.5数据链可副双湖行副欢路层协议示例(51)

  2.2.6介质访问控制协议(55)

  2.2.7终讲学科态市婷论货数据链路层的互联么首攻入若盐采(63)

  2.3网络层(67)

  2.3.1网络层的功能(67)

  2.3.2路由选择算法(68)

  2.3.3Internet网络层的主要协议(72)

  习题2(85)

  第3章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86)

  3.1传输层(86)

  3.1.1传输层协议基本概念(86)

  3.1.2传输控制协议(89)

  3.1.3用户数据报协议(93)

  3.2会话层(95)

  3.2.1会话层主要功能(95)

  3.2.2会话层模型(97)

  3.2.3会话层协议(97)

  3.2.4远程过程调用(98)

  3.3表示层(99)

  3.3.1表示层的功能与模型(99)

  3.3.2表示层服务(100)

  3.4应用层(101)

  3.4.1域名系统(101)

  3.4.2万维网(105)

  3.4.3文件传输协议(107)

  3.4.4电子邮件协议(108)

  3.4.5Telnet协议(110)

  3.4.6DH独渐况她向收笔CP协议(110)

  习题3(111)

  第二部分网络服务质量与管理

  第4章网络交换(114)

  4.1网络多层交换(114)

  4.2数据链路层交换(11善伟术剂雨慢县写5)

  4.2.1交换机(115)

  4.2.2虚拟局域网(116)

  4.3网络层交换(118)

按面汉洋补阳乙官笑列室  4.3.1网络层交换的分类(118)

  4.3.2网络层交换机(119)

  4.3.3路由器(120)

  4.3.4多协议标签交换(122)

  4.4高层交换技术(125)

  4.4.1负载均衡技术(125)

  4.4.2内容交换技映发议术(129)

  习题4(137)

  第5章网络性能与服务质量(138)

  5.1网络服务质量问题(138)

  5.2网络性能的评价方法(139)

  5.2.1评价网络性能的参数(139)

  5.2.2网络性能的现状(140)

  5.2.3网络性能建模和估计方法简介(142)

  5.3分层的拥塞控制(143)

  5.3.1拥塞问题(143)

  5.3.2拥塞控制的分类(143)

  5.3.3拥塞控制的策略(144)

  5.3.4数据链路层上的拥塞控制(145)

  5.3.5网络层上的拥塞控制(145)

  5.3.6传输层上的拥塞控制(148)

  5.4分层的服务质量(150)

  5.4.1物理层对服务质量的支持(151)

  5.4.2数据链路层的802.1P(151)

  5.4.3网络层以上的服务质量支撑技术(151)

  习题5(165)

  第6章网络管理(166)

  6.1网络管理概述(166)

  6.2网络管理标准分类(167)

  6.2.1ISO网络管理标准(167)

  6.2.2ITU网络管理标准(168)

  6.2.3IETF网络管理标准(169)

  6.2.4三个网络管理标准的比较(169)

  6.3网络管理体系结构(169)

  6.3.1网络管理设计结构框架(169)

  6.3.2网络管理模式(171)

  6.4TCP/IP网络管理协议(173)

  6.5SNMP管理信息库(174)

  6.6网络管理系统(176)

  6.6.1故障管理(177)

  6.6.2配置管理(178)

  6.6.3性能管理(180)

  6.6.4计费管理(180)

  6.6.5安全管理(181)

  6.7网络安全管理(182)

  6.7.1网络安全的威胁和目标(182)

  6.7.2网络安全的级别(183)

  6.8网络管理发展趋势(185)

  6.8.1综合化(185)

  6.8.2层次化(185)

  6.8.3分布化(186)

  6.8.4集成化(186)

  6.8.5Web化(186)

  6.8.6智能化(186)

  习题6(186)

  第三部分无线网与移动IP

  第7章无线网络技术(190)

  7.1无线网络技术需求(190)

  7.2无线接入技术(191)

  7.2.1接入网的概念(191)

  7.2.2无线接入网的概念(191)

  7.2.3无线接入网的拓扑结构(192)

  7.2.4无线接入网的接口(193)

  7.2.5多址技术(194)

  7.2.6两类无线接入技术(196)

  7.3802无线网络标准(198)

  7.3.1802.11(198)

  7.3.2802.15.1(204)

  7.3.3802.15.4(208)

  7.3.4802.16(209)

  7.4当前活跃的无线技术(214)

  7.4.1802.20标准简介(214)

  7.4.2第四代移动技术(214)

  习题7(216)

  第8章移动IP技术(217)

  8.1移动IP技术概述(217)

  8.1.1移动IP的功能实体(217)

  8.1.2移动IP的工作机制(219)

  8.2代理发现(221)

  8.2.1代理发现的消息(221)

  8.2.2代理发现的任务(221)

  8.3注册(222)

  8.3.1注册消息(222)

  8.3.2注册过程(223)

  8.4数据报的路由机制(225)

  8.4.1单播数据报的路由(225)

  8.4.2广播数据报的路由(227)

  8.4.3组播数据报的路由(227)

  8.5隧道技术(228)

  8.5.1解决节点移动性的方案(228)

  8.5.2移动IP中使用的隧道技术(230)

  8.6移动IP的切换技术(233)

  8.7移动IP网络中的服务质量技术(234)

  8.7.1移动IP服务质量概述(234)

  8.7.2移动IP网络服务质量框架结构(235)

  8.7.3移动RSVP(237)

  8.8移动IP的组播技术(238)

  习题8(240)

  第9章移动自组网(242)

  9.1AdHoc网络简介(242)

  9.1.1AdHoc网络概念(242)

  9.1.2AdHoc网络的特点(243)

  9.1.3AdHoc网络的结构(244)

  9.2AdHoc技术的OSI模型分层(245)

  9.2.1AdHoc物理层(246)

  9.2.2AdHoc的MAC层(246)

  9.2.3AdHoc网络层(246)

  9.2.4AdHoc传输层(247)

  9.2.5AdHoc应用层(247)

  9.3AdHoc网络中的路由实现(247)

  9.3.1AdHoc网络路由协议分类(248)

  9.3.2主动路由协议(249)

  9.3.3按需路由协议(250)

  9.3.4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251)

  9.4AdHoc网络中的传输层协议(252)

  9.4.1传统传输层协议在AdHoc网络中存在的问题(252)

  9.4.2TCP在无线网中的改进(252)

  9.4.3TCP在AdHoc网络中的改进(253)

  9.5AdHoc网络的安全(253)

  9.6AdHoc网络的应用前景(254)

  习题9(255)

  第四部分新型网络技术与应用

  第10章新一代互联网(258)

  10.1当今网络面临的问题(258)

  10.1.1现有互联网存在的问题(258)

  10.1.2新一代互联网的研究目标(259)

  10.1.3新一代互联网的研究项目(259)

  10.2IPv6(260)

  10.2.1IPv6的特点(260)

  10.2.2IPv6数据包的结构(261)

  10.2.3IPv6报头(262)

  10.2.4IPv6扩展报头(263)

  10.2.5ICMPv6协议(265)

  10.2.6IPv6的地址语法(265)

  10.2.7IPv6的地址类型(265)

  10.2.8IP协议的过渡(266)

  10.3移动IPv6(267)

  10.3.1移动IPv6的工作原理(267)

  10.3.2移动IPv6的报文(268)

  10.3.3移动IPv6的数据结构(269)

  10.3.4移动IPv6的通信(270)

  10.3.5移动IPv6的处理过程(274)

  10.3.6移动IPv6的切换技术(277)

  习题10(278)

  第11章传感器网络(280)

  11.1传感器网络的结构(280)

  11.2与移动自组网络的区别(281)

  11.3传感器网络的应用(281)

  11.4传感器网络中的关键技术(282)

  11.4.1MAC层技术(283)

  11.4.2路由技术(284)

  11.4.3数据融合技术(285)

  11.4.4传感器网络中的安全问题(286)

  11.4.5定位技术(287)

  习题11(288)

  第12章P2P应用(289)

  12.1P2P简介(289)

  12.1.1什么是P2P(289)

  12.1.2P2P发展历史(290)

  12.1.3P2P的优势(290)

  12.1.4P2P的应用领域(291)

  12.2P2P系统分类与原理(291)

  12.2.1P2P系统分类(291)

  12.2.2P2P系统结构(292)

  12.2.3P2P系统的模型与算法(293)

  12.3P2P面临的问题(295)

  习题12(297)

  第13章网格技术(298)

  13.1网格的出现(298)

  13.1.1网格的应用需求(298)

  13.1.2网格的目标(298)

  13.1.3网格的定义(299)

  13.1.4网格的特征(300)

  13.2网格体系结构(300)

  13.2.1五层沙漏体系结构(301)

  13.2.2OGSA(302)

  13.3网格关键技术(303)

  13.3.1网格应用技术(304)

  13.3.2网格编程技术(304)

  13.3.3网格核心管理技术(305)

  13.3.4网格底层支撑技术(305)

  习题13(306)

  参考文献(307)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