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来自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品中撰写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爱类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史记》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万五进百怎病百配台千余字,比《吕氏春秋》多二十八万八千余字。《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记》被列为"二360百科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司里攻她台脚步速罪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 作品名称 史记
- 外文名称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 作品别名 太史公书、太史公记
- 作者 司马迁
- 创作年代 西汉
基本信息
史记《史记》是中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汉代的司马迁花了13年的时间所写成的,是所有史书中来自用时最长的。《史记》原360百科名《太史公书》,全书共一百三十际女卷,有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站谓宜何四尼帮识儿某提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止改联划吧料哪述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它包罗万象,而又融汇贯通,脉络清晰,“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论考之行”(《太史公自序》),所谓“当沿年食抓常席较他磁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详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举凡政治长交、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历材蛋翻短就求波送没许史上第一本纪传体通史,它不同于前代史书所采用的以时间为次序的编年体,或以地域为划分的国别体,而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内容的一种体例。从此以后,从东汉班固的《汉书》到民国初期的亲煤十酒《清史稿》,近两千年间历代所修服她汽态兰功跑假批正史,尽管在个别名目上有某些增改,但都绝无例外地沿袭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两部分,而成为传统。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文特紧脱散情造我世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正因为《史记》不以地理国家和统一纪年撰写,而是以各家之传紧矿做饭量游记集合形势呈现,故《史记》中不我手以地理位置和时间发生顺序为线料马体划资围笑而沿顶雷索,《史记》的重大发明是:同时记录了各家对同一事件或人物的不同立场和看法,故《史记》各篇中对同一事件记录看法颇有矛盾之处,而这正是《史记》的特点。可谓“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迁文直而事核。”(《后汉书·班彪传论》)。
《史记》起初是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府武权而功向选品波品《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棉课百升息复高错己入额书”的专名。
《史记》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内容
十表(大事年表);
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肥汉设唱,无韵之离骚” ,列为前“四证死和以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天际汽岩胶用过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艺爱连座”, 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
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生平、政绩);
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
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
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取自《谍记》、《五帝系谍》、《尚书 》、《秦记》、《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马兵法》、《春秋历谱谍》、《春秋 (史书)》、《国语》、《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与《资治通鉴》(司马光)并称“史学双璧”。
由于司马迁受时代的限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之处。例如,存在“天命”、灾异和历史循环论的神秘思想的影响。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时,指出这是“天所助”的结果。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的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了灾异的神秘思想。这些说明《史记》在“究天人之际”时,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
作者介绍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约公元前87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早年从董仲舒学《春秋》,从孔安国学《尚书》。《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司马迁赋》八篇;《隋书·经籍志》有《司马迁集》一卷。
其父司马谈为太史令,学问渊博,曾“学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早年司马迁在故乡过着贫苦的生活,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十分认真刻苦,遇到疑难问题,总是反复思考,直到弄明白为止。20岁那年,司马迁从长安出发,到各地游历。后来回到长安,作了郎中。他几次同汉武帝出外巡游,到过很多地方。35岁那年,汉武帝派他出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他了解到那里的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他父亲司马谈死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接替做了太史令。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与天文学家唐都等人共订“太初历”。同年,开始动手编《史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大怒。司马迁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获罪被捕,被判宫刑。“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完成《史记》,留与后人,含垢忍辱忍受腐刑。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获赦出狱,做了中书令,掌握皇帝的文书机要。他发愤著书,全力写作《史记》,大约在他55岁那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司马迁生平年表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10岁,在夏阳耕读。《太史公自序》:“耕牧河山阳,年十岁,则诵古文。”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11岁。窦太后死,汉武帝罢黜黄老之言,发动尊儒。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12岁。是年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时在夏阳耕读,时在长安求学。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19岁,从夏阳迁居长安。从孔安国学《尚书》,从董仲舒学《春秋》。孔安国为侍中。
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20岁,开始外出游历,回长安后,为汉武帝近侍郎中,随汉武帝到过平凉、崆峒,又奉使巴蜀。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36岁。汉武帝封禅泰山,司马谈病死洛阳。司马迁到泰山参加封禅。
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38岁,正式做太史令,一边整理史料,一边参加改历。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42岁,《太初历》完成,开始编写《史记》。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47岁,汉武帝攻打匈奴,骑都尉李陵投降。司马迁为其辩护,下狱,遭宫刑。(《史记》一半左右都是在他入狱的时间中完成的)
太始元年(公元前96年),50岁,汉武帝改元大赦。司马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55岁,完成了《史记》。
主要特色
精妙的叙事艺术
1.五体会通。综合前代史书中各种体例,创立了纪传体来自的通史。八书、十表、害十二本纪、三十世家精介至如根缺、七十列传,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轻拉助互血孔知饭兰好践结构。
2.人物编排名实兼顾,以类相从。《史记》各层次人政物传记的排列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
3.追根求源,详因略果专。
4.条理清晰。
精彩的人物刻画
1.平民入传。
2.个性鲜明。
3.多维透视。
4.旁现侧出。旁现侧出法,又般茶通减种三称为“互现法”,即在一片传记中收促怀期模江声消头不着重表现他的主要特征,而其他方面的性格特周胜训建维素弱奏征则放在别人的传记中显示。如《高祖本纪》中主要写刘邦带有奇异色彩的发迹史,以及他的雄才大略亮阿架皮、知人善任,对他的弱点则没有充分展示。而在其他人的传记中却使人看到刘邦形象的另外一些侧面。
悲壮的风格特征
1.宏廓画面和深邃意360百科蕴。
2.浓郁的悲剧气氛。
3.强烈的传奇色彩。
成书过程
纂修动机
一、秉承先父遗志
司马资劳愿希义分季敌那战前氏世代为太史,为继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固香类者消望毫钢务仍底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策村从员坚刚称院此换营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使概采业秋》以后的史事。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查继企哪燃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利样办片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兴解便北百质。他死前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厂露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缺值益只证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
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亦见其秉先父之意。
二、继承《春秋》精神
司马迁为了继承孔子编撰《春秋》的思想,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
史记《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撰写《史记》。
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而且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
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三、肩负史家职责
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司马迁身为太史公,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
在《报任安书》中也透露出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续补
据司马迁自序,史记全书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包括太史公自序),共一百三十篇。司马迁去世之后,《史记》并没有立刻流行,被人重视。到汉宣帝时,司马迁的外孙经过努力,才开始流传,但到东汉时已经有了残缺。
今本史记一百三十卷,篇数跟司马迁自序所说的相符。但汉书司马迁传说其中“十篇缺,有录无书”。三国魏张晏注:“迁没之后,亡景纪、武纪、礼书、乐书、兵书(按:即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元成之间,禇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日者列传,言辞鄙陋,非迁本意也。”可见司马迁编写史记,只能说是基本上完成,其中有若干篇,或者没有写定,或者已经定稿而后来散失了。
张晏所认为禇少孙补的武帝本纪没有标明“禇先生曰”,全篇又是从封禅书里截取的。清人钱大昕在他写的廿二史考异中说:“少孙补史皆取史公所缺,意虽浅近,词无雷同,未有移甲以当乙者也。或晋以后少孙补篇亦亡,乡里妄人取此以足其数耳。”傅靳蒯成列传所叙三侯立国的年代都跟功臣表相符,文章格调又很像太史公,禇少孙补作不会那样完密,他也未必写得出那样的文章。所以张晏的话也未可全信。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
汉元帝、汉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曾经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其中《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和《日者列传》四篇由汉博士褚少孙补缺。
《汉书·艺文志》载冯商续补《太史公》七篇,韦昭注云冯商“受诏续《太史公书》十余篇”,刘知几认为续补《史记》的不只是褚、冯两家,而有十五家之多。
传播
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比较广泛地传播流行,大约是在东汉中期以后。成为司马迁著作的专称,也开始于这个时候。据现知材料考证,最早称司马迁这部史著为《史记》的,是东汉桓帝时写的《东海庙碑》。在这以前,《史记》都称为《太史公书》、《太史公记》或简称《太史公》。
《史记》有两部,一部在司马迁的工作场所(宫廷);副本在家中。在汉宣帝时期,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开始把该书内容向社会传播,但是篇幅流传不多,很快就因为杨恽遇害中止。
《史记》成书后,由于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汉书·司马迁传》),被指责为对抗汉代正宗思想的异端代表。因此,在两汉时,《史记》一直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谤书”,不但得不到应有的公正评价,而且当时学者也不敢为之作注释。
在西汉即使诸侯都没有全版的《太史公书》,东平王向朝廷要求赏赐宫廷中的《太史公书》也遭到拒绝。因为《史记》中有大量宫廷秘事,西汉严禁泄露宫廷语,因此只有宫廷人员才能接触到该书。汉宣帝时褚少孙在宫廷中阅读该书,其中已经有些篇幅不对宫廷官员开放,到班固父子时,宣称缺少了十篇,班固家被皇室赐予《太史公书》副本,其中也少了十篇。
史记东汉朝廷也曾下诏删节和续补《史记》。《后汉书·杨终传》云,杨终“受诏删《太史公书》为十余万言”。表明东汉皇室依然不愿全部公开《史记》,只让杨终删为十多万字发表。被删后仅十余万言的《史记》,在汉以后即失传,以后一直流传的是经续补的《史记》。
唐初,《隋书·经籍志》在介绍《史记》、《汉书》的流传时说:“《史记》传者甚微”,司马贞说“汉晋名贤未知见重。”(《史记索隐》序)
汉晋时期对《史记》也有一些积极的评价,如西汉刘向、扬雄“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西晋华峤也说:“迁文直而事核。”(《后汉书·班彪传论》。据李贤注,此句为“华峤之辞”。)在晋代,也有人从简约的角度夸奖《史记》。张辅说:“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叙三千年事唯五十万言。”(《晋书·张辅传》)这些评价虽然不错,但在今天看来,却还远不足以反映出《史记》的特殊地位,因为得到类似评价的史书并不止《史记》一家。如《三国志》作者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晋书·陈寿传》)南朝刘勰说“陈寿三志,文质辨恰。”(《文心雕龙·史传》)华峤所撰《后汉书》在西晋也颇受好评,时人以为“峤文质事核,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晋书·华峤传》)至于说到简约,那也不是《史记》独有的,如“孙盛《阳秋》,以约举为能”,(《文心雕龙·史传》)干宝《晋纪》,“其书简略,直而能婉,咸称良史”。(《晋书·干宝传》)总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并没有把《史记》看得很特殊。
唐朝时,由于古文运动的兴起,文人们对《史记》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时著名散文家韩愈、柳宗元等都对《史记》特别推崇。
宋元之后,欧阳修、郑樵、洪迈、王应麟各家,以及明朝的公安派、清朝的桐城派,都十分赞赏《史记》的文笔。于是《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
体例介绍
全书共一百三十卷,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史记“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时间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
“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
“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
“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和特别重要人物事迹;
“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卷数 | 篇名 |
---|---|
本纪 | |
卷数 | 篇名 |
史记卷一 | 五帝本纪第一 |
史记卷二 | 夏本纪第二 |
史记卷三 | 殷本纪第三 |
史记卷四 | 周本纪第四 |
史记卷五 | 秦本纪第五 |
史记卷六 | 秦始皇本纪第六 |
史记卷七 | 项羽本纪第七(虽非皇帝,司马迁以“在权不在位”之名将之编入) |
史记卷八 | 高祖本纪第八 |
史记卷九 | 吕太后本纪第九(不列名义上的天子汉惠帝本纪,理由与项羽同) |
史记卷十 | 孝文本纪第十(原篇己阙,从《汉书》补) |
史记卷十一 | 孝景本纪第十一(原篇己阙,从《汉书》补) |
史记卷十二 | 孝武本纪第十二(原篇名为《今上本纪》,原文己阙,褚少孙据《封禅书》补并改篇名) |
三皇本纪(司马贞补,有些版本收录此篇) | |
表 | |
史记卷十三 | 三代世表第一 |
史记卷十四 |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
史记卷十五 | 六国年表第三 |
史记卷十六 |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
史记卷十七 |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
史记卷十八 |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
史记卷十九 | 惠景闲侯者年表第七 |
史记卷二十 |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
史记卷二十一 |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
史记卷二十二 |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
书 | |
史记卷二十三 | 礼书第一(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 |
史记卷二十四 | 乐书第二(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代替正文) |
史记卷二十五 | 律书第三 |
史记卷二十六 | 历书第四 |
史记卷二十七 | 天官书第五 |
史记卷二十八 | 封禅书第六 |
史记卷二十九 | 河渠书第七 |
史记卷三十 | 平准书第八 |
世家 | |
史记卷三十一 | 吴太伯世家第一 |
史记卷三十二 | 齐太公世家第二 |
史记卷三十三 | 鲁周公世家第三 |
史记卷三十四 | 燕召公世家第四 |
史记卷三十五 | 管蔡世家第五 |
史记卷三十六 | 陈杞世家第六 |
史记卷三十七 | 卫康叔世家第七 |
史记卷三十八 | 宋微子世家第八 |
史记卷三十九 | 晋世家第九 |
史记卷四十 | 楚世家第十 |
史记卷四十一 |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
史记卷四十二 | 郑世家第十二 |
史记卷四十三 | 赵世家第十三 |
史记卷四十四 | 魏世家第十四 |
史记卷四十五 | 韩世家第十五 |
史记卷四十六 |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
史记卷四十七 | 孔子世家第十七 |
史记卷四十 | 陈涉世家第十八 |
史记卷四十九 | 外戚世家第十九 |
史记卷五十 |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史记卷五十一 |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
史记卷五十二 |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
史记卷五十三 |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
史记卷五十四 |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
史记卷五十五 |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
史记卷五十六 |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
史记卷五十七 |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
史记卷五十八 |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
史记卷五十九 |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
史记卷六十 | 三王世家第三十 |
列传 | |
史记卷六十一 | 伯夷列传第一 |
史记卷六十二 | 管晏列传第二 |
史记卷六十三 |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
史记卷六十四 |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
史记卷六十五 |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
史记卷六十六 | 伍子胥列传第六 |
史记卷六十七 |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
史记卷六十八 | 商君列传第八 |
史记卷六十九 | 苏秦列传第九 |
史记卷七十 | 张仪列传第十 |
史记卷七十一 |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
史记卷七十二 | 穰侯列传第十二 |
史记卷七十三 |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
史记卷七十四 |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
史记卷七十五 |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
史记卷七十六 |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
史记卷七十七 |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
史记卷七十八 |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
史记卷七十九 |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 |
史记卷八十 | 乐毅列传第二十 |
史记卷八十一 |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
史记卷八十二 |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
史记卷八十三 |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
史记卷八十四 |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
史记卷八十五 |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
史记卷八十六 |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
史记卷八十七 |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
史记卷八十八 |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
史记卷八十九 | 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
史记卷九十 |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
史记卷九十一 |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
史记卷九十二 |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史记卷九十三 |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
史记卷九十四 |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
史记卷九十五 |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
史记卷九十六 |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
史记卷九十七 |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
史记卷九十八 |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
史记卷九十九 |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
史记卷一百 |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
史记卷一百一 |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
史记卷一百二 |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
史记卷一百三 |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
史记卷一百四 |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
史记卷一百五 |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
史记卷一百六 |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
史记卷一百七 |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
史记卷一百八 |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
史记卷一百九 |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
史记卷一百十 | 匈奴列传第五十 |
史记卷一百十一 |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
史记卷一百十二 |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
史记卷一百十三 |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
史记卷一百十四 |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
史记卷一百十五 |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
史记卷一百十六 |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
史记卷一百十七 |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
史记卷一百十八 |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
史记卷一百十九 |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
史记卷一百二十 | 汲郑列传第六十 |
史记卷一百二十一 |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
史记卷一百二十二 |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 |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
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
史记卷一百二十 |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
史记卷一百二十 |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
史记卷一百二十 |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未阐述诸侯国之俗,仅记司马季主之事) |
史记卷一百二十 |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
史记卷一百二十九 |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
史记卷一百三十 |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
版本介绍
《史记》版本大致分出4系。
第一系
为宋刻十行本。
第二系
约有4种,分别为南宋绍兴年间杭州十四行刊本;南宋孝宗年间建阳刊本;南宋绍兴十年朱中奉刊十二行本;南宋绍兴年间淮南东路转运使司刻九行本。
第三系
为集解索隐二家注本,现存2种,一种是南宋淳熙二年张杅刻本,一种则是南宋淳熙八年耿秉重刻张杅本。
第四系
现存最早的是南宋乾道七年蔡梦弼刻二家注本,此后又分为2支。第一支较为简单:南宋庆元二年建阳黄善夫刊三家注本、元彭寅翁刻本、明廖铠刻本、明柯维熊刻本、明王延喆刻本、明秦藩刻本、清同治年间崇文书局覆刻王延喆刻本、清同治年间金陵书局刻张文虎校本。第二支较为复杂,这一支的起头是蒙古中统二年刻本,由中统本出的有明游明刻本、明建阳慎独斋刻本、明建宁官刊本以及元大德年间刻本。而从大德本又分出明南京国子监刻本和北京国子监刻本。而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则从北监本出。
此外还有一系即明末汲古阁十七史本,此本为单集解本,据说源自宋刻,但具体底本不详,据此本重刻的则有清同治年间五局合刻二十四史本(金陵书局刻)。
重大贡献
史学
一、建立杰出的通史体裁
《史记》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二、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
中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
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再加以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信手写来,莫不词气纵横,形象明快,使人“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以然”。(《容斋随笔·史记简妙处》)。其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被列入小学生语文实验教科书第18课《将相和》。
文化
《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赵氏孤儿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中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
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小说
在小说方面,除了人物类型,它的体裁和叙事方式也受到《史记》的显著影响。中国传统小说多以“传”为名,以人物传记式的形式展开,具有人物传记式的开头和结尾,以人物生平始终为脉络,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情节,并往往有作者的直接评论,这一切重要特征,主要是渊源于《史记》的。
后世小说多以《史记》为取材之源。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和寒川子的《战国纵横》。
戏剧
戏剧方面,由于《史记》的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人物性格鲜明,矛盾冲突尖锐,因而自然而然成为后代戏剧取材的宝库。
据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所载,取材于《史记》的剧目就有180多种。 据李长之统计,在现存132种元杂剧中,有16种采自《史记》的故事。其中包括《赵氏孤儿》这样的具有世界影响的名作。已经失传的类似作品,当然更多。到后来的京剧中,仍然有许多是取材于《史记》的,如众所周知的《霸王别姬》等。
霸王别姬宋元时期,随着中国戏剧的形成与成熟,《史记》的内容与艺术也影响到戏剧创作。例如宋元戏文有《赵氏孤儿报冤记》;元明杂剧有《冤报冤赵氏孤儿》(元·纪君祥)、《卓文君私奔相如》(明·朱权)、《灌将军使酒骂座记》(明·叶宪祖);。明清传奇有《窃符记》、《易水歌》(清·徐沁);地方戏及新编历史剧有《搜孤救孤》(京剧)、《卧薪尝胆》(汉剧越剧)、《和氏璧》(同州梆子)、《完璧归赵》(京剧)、《鸿门宴》(京剧 川剧汉剧 秦腔)、《萧何月下追韩信》(京剧 川剧 汉剧 秦腔)、《霸王别姬》(京剧)、《大风歌》(话剧)。
传记文学
在传记文学方面,由于《史记》的纪传体为后代史书所继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历史人物传记。
虽然,后代史书的文学性显著不如《史记》,但其数量既浩如瀚海,如果将其中优秀传记提取出来,也是极为可观的。
此外,史传以外的别传、家传、墓志铭等各种形式的传记,也与《史记》所开创的传记文学传统有渊源关系。
名篇名句
名篇
梁启超指定的史记“十大名篇”分别是:
“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
“礼贤下士威服九州”——《魏公子(即信陵君)列传》
“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梁启超“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
“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
“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
“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
“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
“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
“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
名句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项羽本纪》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张仪列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史记·留侯世家》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史记·滑稽列传》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成语
网开一面 出自《史记·殷本纪》
囊血射天 出自《史记·殷本纪》
酒肉池林 出自《史记·殷本纪》
左支右绌 出自《史记·周本纪》
焚书坑儒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指鹿为马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拔山扛鼎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先发制人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无颜见江东父老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败涂地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高屋建瓴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
卧薪尝胆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鸟尽弓藏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一狐之腋 出自《史记·赵世家》
招摇过市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韦编三绝 出自《史记·孔子世家》
鸿鹄之志 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积毁销骨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毛遂自荐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脱颖而出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歃血为盟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因人成事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一言九鼎 出自《史记·平原君列传》
完璧归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负荆请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怒发冲冠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刎颈之交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胶柱鼓瑟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纸上谈兵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一字千金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可居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图穷匕见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肝脑涂地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胯下之辱 出自 《史记.淮阴侯·列传》
鸡鸣狗盗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狡兔三窟 出自《史记·孟尝君列传》
其他资料
学术研究
自汉代至清代,《史记》的研究专著与单篇论文囊括了名物典章、地理沿革、文字校勘、音韵训诂、版本源流以及疏解、读法、评注等领域。方法是抄摄材料,排比引证,基本是微观的甲说乙说的“文献”研究。
20世纪以来,司马迁与《史记》的学术研究队伍日益壮大,学者除了对司马迁生年、生平、家世和《史记》的名称、断限、体制、取材、篇章残缺与补窜、义例等具体问题的考证之外,更加扩展了《史记》的综合集成研究。他们以文献为本,汲取本土考古学成果,结合西方史学学理与方法,考证精严,论断谨慎,逻辑分析严密,极大地推动了大陆《史记》从"史料学"到"《史记》学"的进展,突破性成果较多。例如王国维首用甲骨文、金文证明《史记》记载的三代历史为可信,从王国维与郭沫若同用汉简考证司马迁的生年到陈直的《史记新证》,都可看出考古文献得到了极大利用。而这一百年的考据研究主要集中于司马迁的行年、《史记》疑案、马班异同考论、《史记》与公羊学、《史记》三家注等领域。
宋元之后,《史记》的声望与日俱增,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的书也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时裴骃(裴松之子)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唐张守节)。司马贞,字子正,唐河内(今沁阳)人。开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主管编纂、撰述和起草诏令等。唐代著名的史学家,著《史记索隐》三十卷,世号“小司马”。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乃采摭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裴骃《史记集解》、齐邹诞生《史记集注》、唐刘伯庄《史记音义》、《史记地名》等诸家的注文,参阅韦昭、贾逵、杜预、谯周等人的论著、间己见,撰成对后世很有影响的史学名著《史记索隐》,该书音义并重,注文翔实,对疏误缺略补正颇多,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后世史学家誉称该书“价值在裴、张两家之上。”
史记自宋朝以后,研究《史记》的著述增多,较有代表性的如清朝梁玉绳的《史记志疑》、崔适的《史记探源》、张森楷的《史记新校注》、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以及清朝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和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的有关部分,都是重要的参考书籍。
张文虎著《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一书对《史记》的史文及注文进行了精审的校订。他根据钱泰吉的校本和他自己所见到的各种旧刻古本和时本,择善而从,兼采诸家,金陵局本就是经过他的校考之后刊行的。
日本学者泷川资言撰《史记会注考证》,《考证》资料比较详实。各种版本《史记》包括标点本多只附录三家注,《考证》则以金陵书局本为底本,引录三家注以来有关中日典籍约一百二十多种,其中国人著作一百零几种,日人著作二十几种,上起盛唐,下迄近代,别择缀辑于注文中,时加审辨说明,将一千二百年来诸家众说,以事串联,较为系统地介绍出来,大大节省搜检群书之劳,为研究者提供极大方便,显然比三家注优越。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和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关前四史部分,清梁玉绳《史记志疑》,清郭嵩焘《史记札记》,清沈家本《史记琐言》,近人陈直《史记新证》。上述诸书中,清人之作以钱大昕、梁玉绳、郭嵩焘之作最为特出。近人陈直之作,则多取甲骨文、金文及秦汉权量、石刻、竹简、铜器、陶器之铭文印证《史记》,独辟蹊径,创获尤多。因所著《汉书新证》成书在前,《史记新证》稿中关于汉武帝以前西汉史之考证与之重复者,均已删去。汇集《史记》各家注释考订之作,有近人张森楷《史记新校注稿》,成书于二十年代,惜未定稿。1967年由杨家骆编纂整理,交由台湾中国学典馆筹备处印行,但文有残缺。南京图书馆收藏有张森楷《史记新斠注》稿本。 有关《史记》的工具书,以《史记研究的资料和论文索引》最为有用。索引内容,包括版本、目录、题解、关于《史记》全书及各个部分的研究、司马迁生平事迹及其学术贡献的研究、稿本和未见传本目录、有关《史记》的非专门著作日录、唐宋元明笔记中有关《史记》的文字条目、外国研究论文和专著目录等,甚为详备。
此外,尚有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编的《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黄福銮《史记索引》、钟华《史记人名索引》、段书安《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等书。其中黄福銮《史记索引》对查索《史记》中的人名、地名、事件、词汇及习俗语,最为有用。
辨析
有许多人以为说司马迁写了《史记》乃是班固的“发明”,此种说法大可存疑。
不错,班固及乃父班彪确实曾称司马迁之书为《史记》,但在班氏父子的辞典中,“史记”却是作为一个比较通用的名词而非专称出现的。
为了说明问题,不妨引几段《汉书》:
(1)《汉书·艺文志》:“与左丘明观其‘史记’,据行事,仍人道。”
(2)《汉书·司马迁传·赞》:“孔子因鲁‘史记’而作《春秋》。”
《汉书》系班固的苦心经营之作,上引两段话中出现的“史记”显然不是司马迁所写,这说明,“史记”一名在班氏父子那里还是个通称。
汉代以后至唐朝初年,官方修撰的史书中并无“经籍志”一栏,所以,对司马迁的那部巨著称史记,也称太史公书,对别的史书也称史记(历史记录之意),比如敦煌写本《贞男》称:“颜叔子,鲁人也……周时人,出‘史记’”,这里面的“史记”指的是《后汉书》的一条注。初唐人释玄应所撰的《一切经音义》卷八十一:“《史记》云:‘籀者,周时史官教国子学童之书……’”中的史记指的又是《汉书》。(详见《汉书·艺文志》)
把司马迁的作品正式定名为《史记》并赋予其官方权威色彩的是长孙无忌。
《隋书》乃系长孙无忌与魏征、于志宁、李淳风等人联合撰成的。书成时间为公元656年,该书经籍志记古今图书存佚及其源流,创立四部分类法,对后世目录学有深远影响。
《隋书·经籍志》上有这样一段话:“史记一百三十卷,目录一卷,汉中书令司马迁撰……汉书一百一十五卷,汉护军班固撰。”
编者在文中将《史记》与《汉书》并列,在官修史书中出现,正式确定了《史记》的名称。
二十四史
序号 | 书名 | 记载年代 | 成书年代 | 作者 | 体例 | 卷数 |
---|---|---|---|---|---|---|
1 | 史记 | 始于黄帝,止于汉武帝元狩元年 | 西汉 | 司马迁 | 纪传体 | 130 |
2 | 汉书 | 始于汉高祖刘邦六年,止于新始祖王莽地皇四年 | 东汉 | 班固 | 纪传体 | 100 |
3 | 后汉书 | 始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止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 | 南朝宋 | 范晔 | 纪传体 | 120 |
4 | 三国志 | 始于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止于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 | 西晋 | 陈寿 | 纪传体 | 65 |
5 | 晋书 | 始于司马懿,止于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 | 唐 | 房玄龄等 | 纪传体 | 130 |
6 | 宋书 | 始于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宋顺帝升明三年(公元479年) | 南朝梁 | 沈约 | 纪传体 | 100 |
7 | 南齐书 | 始于齐高帝建元元年(公元479年),止于齐和帝中兴2年(公元520年) | 南朝梁 | 萧子显 | 纪传体 | 59 |
8 | 梁书 | 始于梁武帝萧衍称帝(公元502年),止于陈霸先灭梁(公元557年) | 唐 | 姚思廉 | 纪传体 | 56 |
9 | 陈书 | 始于陈武帝陈霸先即位,止于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 | 唐 | 姚思廉 | 纪传体 | 36 |
10 | 魏书 | 始于公元四世纪末,止于六世纪中叶 | 北齐 | 魏收 | 纪传体 | 114 |
11 | 北齐书 | 始于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止于北齐亡国 | 唐 | 李百药 | 纪传体 | 50 |
12 | 周书 | 始于北周宇文氏建立周朝(公元557年),止于公元581年 | 唐 | 令狐德棻等 | 纪传体 | 50 |
13 | 隋书 | 始于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公元618年) | 唐 | 魏征等 | 纪传体 | 85 |
14 | 南史 | 始于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祯明三年(公元589年) | 唐 | 李延寿 | 纪传体 | 80 |
15 | 北史 | 始于北魏登国元年(公元386年),止于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 | 唐 | 李延寿 | 纪传体 | 100 |
16 | 旧唐书 | 始于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止于唐哀帝天祐四年(公元907年) | 后晋 | 刘昫等 | 纪传体 | 200 |
17 | 新唐书 | 始于太原起兵 | 宋 | 欧阳修、宋祁 | 纪传体 | 225 |
18 | 旧五代史 | 始于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止于周世宗显德七年(公元960年)北宋灭后周 | 宋 | 薛居正 | 纪传体 | 150 |
19 | 新五代史 | 始于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止于后周显德七年(公元960年) | 宋 | 欧阳修 | 纪传体 | 74 |
20 | 宋史 | 始于赵匡胤建宋 | 元 | 脱脱等 | 纪传体 | 496 |
21 | 辽史 | 始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公元907年),止于天祚帝耶律延禧辽朝历史(公元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 元 | 脱脱等 | 纪传体 | 116 |
22 | 金史 | 始于女真族的兴起,止于金朝灭亡 | 元 | 脱脱等 | 纪传体 | 135 |
23 | 元史 | 始于从蒙古族兴起,止于元朝灭亡 | 明 | 宋濂等 | 纪传体 | 210 |
24 | 明史 | 始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止于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 | 清 | 张廷玉等 | 纪传体 | 332 |
相关 | 新元史 | 止于北元昭宗宣光八年(1378年) | 民国 | 柯劭忞等 | 纪传体 | 257 |
相关 | 清史稿 | 始于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1616年),止于清朝灭亡(1911年) | 民国 | 赵尔巽等 | 纪传体 | 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