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是宋代词人葛长庚创写的一首词。该词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从"绿"、"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迟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调已由这四字定来自下,以下乐景,哀景亦由此发端。
- 作品名称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 作者 葛长庚
- 创作年代 宋代
- 作品出处 全宋词
- 文学体裁 词
原文
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绿暗红稀①春已暮,
燕子衔泥,
飞入垂杨处。
柳絮欲停风不住,
杜鹃声里山无数。
竹杖芒来自鞋无定据,
穿过溪南,
360百科 独木横桥路。
樵子渔师来又去,
一川风月谁为主。
【注释】
①绿暗红稀:花落叶茂,春光将尽。
词牌
凤栖梧
凤栖梧又名蝶恋花,是中国词牌的名称,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
词牌格式
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千振划动龙副围仄平平仄。
赏析
这首某担词,《词综》作于真人词。玉蟾先生《诗余》作葛长庚词。《全宋词》"无名氏目"录刘陈额侵省台历此题,全文见《词综·卷二十四》。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视额县章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春已暮"点明时节。"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句,画感鲜明,形象哪延优美,洋溢着生活气息,有如春的赞歌,这里写的是乐景、"柳絮欲停风不住"句,仍写暮春之景,却使人在情绪上顿觉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风而飘泊不定,让人联想起游子之飘泊无依的情状来,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鹃声里山无数"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候础边。"山无数"自是"乱山深处"。杜鹃一声接着一声称与食地外当温,使人倍觉悲摧,应是哀景。词的上片就是这样通过对暮春景物的铺陈描写,由乐景引出哀景来,"柳絮"句很自然地体现出这种过度来自与转折,并为下片抒情留下伏360百科笔。
下片,描绘游子形象,抒发羁旅忧愁。"竹杖芒鞋"正是颠沛流离、终日奔波的远行人之写照,"无定据"显示这远行游子的飘泊无依,同上片"柳絮"句遥相呼应。"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承接"山无数",点明词人立足点,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渔师"来来往往,自得其乐,反衬游子之飘泊天涯,纵有"一川风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赏,"一川风月"意味着夜的来临,加重羁旅无归之悲慨。"谁为主"与"无定据"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脉相通,进一层表现客身在外,无所归依的心情。
全词有一种浓厚的时代末落气氛,与南宋后期许多士人处境吻合。词中写景全是画笔,浓淡相宜。乐景暗含迟暮色调,渗出悲凉来。乐景转出哀景,浓重地渲染悲愁亚兰宣气氛。寥寥几笔写景却抓住羁旅特色,构成典型环境,表现主人公之寂寞孤单。全词展现出一幅暮春风月、独木横桥路上、天涯众民线飘泊图来,富有情韵。(陶先淮) ?
作者
葛长庚(1194 ~?)南宋道士。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祖籍福建闽清,生於琼州。父亡后,母改适白姓,故更名白玉蟾。12岁举童子科,谙九星在蒸办会治大造家院正经,能诗赋,更长号己跳于书画。因任侠杀人,亡命于武夷,后出家为道士,师事陈楠九年,相从流浪各地,尽得其道法。嘉定五年在罗浮山得陈楠付嘱。陈楠逝处,白玉蟾游历于罗浮、武夷、龙虎诸山,附城时而蓬头赤足,时而青巾野服,"或狂走,或兀坐,或镇日酣睡,或长夜独立,或哭或笑,状如疯颠"。嘉定十年收彭耜、留元长为弟子。十一年宁宗降御香,玉蟾"为国升座",主国醮于洪州玉隆宫,后又于九宫山瑞庆宫主国醮。十五年赴临安,伏阙上书,言天海小知下事,"沮不得上达,因醉执逮京尹,一宿乃释"。牛打然臣僚上言其以左道惑众,此后即隐居著述,致力于传直播丹道,正式创建内丹且照省派南宗,卒后封"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