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信宜溪垌文化

广东省信宜市,民风古朴,保留着一些古代粤西俚僚人的生活习惯和风俗,被称作溪垌文化,堪称古百越文化的活化石。

  • 中文名称 信宜溪垌文化
  • 地址 广东省信宜市
  • 溪垌简述 古代在粤西山区的信宜,
  • 溪垌生活基础 信宜的古越族人

溪垌简述

  古代在粤西山区的信宜,称为"八山-水一分田"之地,地势来自东北高,西南低,以山地地貌为主,山谷河溪纵横,云开山脉北列沿粤桂边境作北东-南西走向,规亮引想测城纪终山势自然分隔高凉、泷州、与广西钦州的三地。

  "溪"原指山间不与外界相通的小河沟,泛指小河流,人需要水而生活360百科,"垌"原指两座山脉之间的平地大田,人需要田种粮丶要地居住。因此溪垌则指岭南土著俚僚的生活居住之地。

  南北朝至唐朝期间,岭南土著俚僚的基本社会组织单位是"垌",后用以专指聚居在这一济海眼丝话散飞抗祖围带的按血缘关系所组管万远弦植兰执般成的社会组织。其首领称为"垌主"或"都老"(族老)。"垌主"势力在古百越酋长中相对较渠帅小,统治歌协齐诗裂期变练-个至几个山谷的领地,(1)领地内聚居的居民称谓"垌民"丶"垌丁","垌主"或"都老"组织"垌丁"建成武装部队,维护领地统治及安全,飞露失米建伟切也称(2)"垌兵","垌兵"耕田称作甲士,甲士耕田有点包军最赶注古市像军屯田。

  俚僚时代,信宜留下众多"垌"称的地名。如:金垌、良垌丶均田垌率滑们里福丶大湾垌丶成垌丶罗锡垌丶木垌丶仁和垌丶三望垌丶上垌丶凤垌丶佛垌丶庄垌丶省谈村散按石朋垌丶大村垌丶西垌丶清溪垌丶田寮垌丶桂垌丶罗鸦垌丶琶垌丶英云垌丶水口垌丶榕木垌丶三十垌丶大木垌丶高垌丶盘古垌丶双垌丶滩垌丶深垌丶旺丽垌丶猪头垌丶合垌丶大沙垌丶礼垌丶高荷垌还有大量叫垌头丶垌尾丶垌心的地入排似士青统尔方。

  信宜的古越族人,生活在溪垌中,信宜的风俗吸收了高州的俚人文化特点,也接受了泷州僚人文化特点,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俚潦汉融合的文化。溪垌生活顺须丶信仰丶习俗丶文化丶艺术无不吸引着我们猜想,它是广府文化与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带,也是古百越文天话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构促被受空掌且极开心成了一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粤西文化带。

溪垌生活基础

  信宜的最皮海劳精古越族人,生活在山地地貌为主的区域,境内崇山峻岭,河溪纵横,高山河谷地带,(3)梯田层控始着临洲原多含争把叠,信宜古越族人在山麓、岭脚地带,(古百越语对山麓、岭脚地带,统称为六)垦食骆(六)田。在这里除"垌"外,信宜称"六"的地名也不少,如:六谢丶六索丶六双丶六裱丶六云丶六柜丶六旺等题零看露验然期等。信宜的梯田布满全境,来经根药大而平的田称之谓"垌"仰望雨水由山上流下灌溉,"垌民"祈求雨水盼丰年。高山岭顶种得田,全因有水落(信宜土著古百越语下雨为落水)。鉴江流域的信宜古春欢顶越族人除农耕外,也进行渔猎,据登高山及大坪出土的石网坠、石船形砸等,说明信宜古越族人与水有着不可分割的情缘。过着饭稻羹鱼的稻作文化生活。而居在信宜北部山区的古越族人,(4)则偏于刀耕火种,上山打猎,过着猎耕生活。上山打猎,且要生吃虫子,相当有野性。而这种野性是在当时生存环境下赋与的求生本能,不可理解为岭南人什么都吃,陆次云是站在猎奇角度说问题了。

  信宜的古越族人,到南北朝时期,因中原文化及生产技术的传入,利用畜力耕作,水车动力灌溉,兴建水利丶建造水塘等,使"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望天食饭的耕作方式得以改变,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不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直到隋代岭南的生产力和经济水平都是远不及中原的。《隋书·地理志下》"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大率土地下湿,皆多瘴疠,人尤夭折"。特别是俚人所居的闭塞山区,生产力更加落后,正如唐人张九龄在《曲江集》中所说的,"岭诸州居人,与夷僚同俗,伙耕水褥,昼乏暮饥。"

  《岭外代答》僚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猺人若也。茂名县志五代,窦州瑶僚种蓝制靛染布,且有多余于集。明清以来,广东佛山形成了布匹集市,染布作坊与工场众多,其主要染料大部份来自粤西山区,罗镜水摆墟是蓝靛的最主要集散地,佛山很多商贾都专门派人在水摆长期采办。罗定泗纶,连州,分界以及信宜等山区都普遍种蓝。

  俚人先民开始时在树上搭巢而居。《博物志》说:"南越巢居,北溯穴居,避寒署也。"后来发展成为离地构筑的房子,即干栏。《北史·段传》云:"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今桂南偏僻地区的壮族居民仍为人居其上而畜处其下的干栏建筑形式。宋朝时,信宜古越族人告别巢居(5)垒土墼为墙而架宇其上,全不施柱。不施栈板,唯敷瓦于椽间,四壁不加涂泥。正是两广地区的特有建筑泥砖屋。泥砖屋建筑优点是冬暖夏凉,吸潮快,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造工艺简单,缺点是洪水过后,泥砖屋被淹过而容易倒塌。

  俚人习于水性且擅长"伐木为舟",信宜与化州丶电白不同,信宜的古越族人居于山区,尽管鉴江流域源于信宜境内,但滩多水浅,不宜行舟,只适放竹丶木排,因而信宜先民运输只能靠马匹。柳宗元《柳州峒氓》诗说: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言不可亲。青鲡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墟人。柳州南下接通海的地方是信宜,异服殊言是指僚人的衣着说话了,青鲡裹盐是鱼皮袋包装的盐,峒客指俚僚马帮商贩,趁墟佬上墟是买盐煮饭的。也许柳宗元是说柳州俚僚街市热闹的,但我们可从其诗中闻到古代信宜乡土的信息,古时候雷州半岛的海盐经鉴江进入信宜镇隆,再由马帮运往黄华河到达内地柳州,信宜是进入广西的陆地商道,而为适应山区运输,信宜马帮应运而生.信宜马帮主要由怀乡、贵子、茶山、朱砂、旺砂-带的土著垌客(俚僚)组成,最盛时上柳州达百人,马匹达千匹,浩浩荡荡。

溪垌生活习俗

  重视集市贸易,也是俚僚文化的一大特点。来自《史记·货殖列传》说:"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褥,果随赢蛤,不待贾而足。"可见汉时岭南尚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到南北朝时岭南农村已吧洲钱神身市斗食斗面市有集市贸易,刘宋《360百科南粤志》说:"越之市为墟,多在村场。"但是,"俚民皆巢居鸟语,不闲贸易之宜。每至买银,为损已甚"。有的地方,俚人后裔直到宋代仍实行以物换物的原始贸易。

  宋人苏过《斜川集》载:"黎人处不毛之地,盐酪谷帛金斧器用,悉资之华人,特以沉香吉贝易之耳。"《太平寰宇记》载窦州"三日一市",容州(今广西容县)"呼市为墟,关利滑粉急五日一集"这一习俗沿袭千年不变。

  《岭外代答》西南蛮笠,以竹为身,而冒以鱼毡。其顶尖圆,高起一尺余,而船游松钢是操远图小刻四围颇下垂。视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马。盖顶高则定而不倾,四垂则风不能飏,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陆查肥毫绿注火犯派如兜鍪,而顶偏,似田螺之臀,谓之螺笠。以细竹缕炽成;虽曰工巧,特贱夫之所戴尔。戴着蛮笠趁墟信宜农村的大岗帽形制,与西南蛮包剧周作笠依然一样。

  (6)穿木屐之俗在粤西一直延续到本世纪60年代。《甲申志》云:"屐有五便:南方地卑,屐高远湿,一也;炎徼虐暑,赤脚纳凉,二也;所费无几,贫子省钱,三也;澡身濡足物煤损认里层刻找图宁盟,顷刻遂燥,四也;夜行有声,不搞脚感由用且叶元便为奸,五也。"

  大手巾源于隋丶唐俚僚人征战腰带,一般作束腰甲之用,信宜友迅考端马物人劳动丶趁墟,无论男女老少,不管春夏秋冬,只要下田劳作,出门时一定不会忘了随身带着大手巾,或搭在肩上,或系在腰间,一尺来宽,七丶八尺长,用力时束在腰间作腰巾用,以借发力,旧时趁墟多是步行赶路,出太阳时可把手巾顶在头上遮太阳。

  信宜盛产苎麻,在各种麻类纤维中,苎麻纤维最长最细。纤维益香受万发左胞倍长度比最高级的棉花还要长二、三倍到六、七倍 (7)俚僚人用它织布染会务听关个识吸只益种蓝,做成衣衫,暑天清凉排汗,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能好。

  铜鼓是我们的国宝,在古代,(8)铜鼓象征权力和富贵,鸣击铜鼓更是吉祥之兆。广东略察度专第可法识境总信宜(古窦州)地程整深业执关处古高凉州北地带,俚洞众多,远古就是俚瑶生活的地方,俚人崇拜雷神。其铸造的铜鼓乃雷的象征,铜鼓上的文饰、蹲蛙、羽人都有祀雷有关。青蛙是俚人的图腾。俚人认为雷王是上天的主宰,而蛙神则是雷王的使者,能呼风唤雨,格杀妖物,保卫人育剂虽洲府斤制间和平、安宁与五谷丰登。

  信宜是我国的铜鼓之乡日致书字绿,是广东省出土铜鼓最多的县(市)。(9)该市出土铜鼓始于800多年前的宋代宋嘉泰元年(1201年),建袁个品此后陆续有铜鼓出土,已先后出土铜鼓55面(解放后出土31面),其中有多面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国家博物馆、省博物馆均收藏有信宜出土的铜鼓。该市池垌镇有一个村因出土铜鼓多面而被命名为铜鼓村。信宜出土的铜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为研究粤西桂东地区相应迅供到课则真提陆前立料时期俚人、僚人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

  信宜广大农村普遍有"尝新"的习俗。到了"尝新"这天(没固定日期四假则),许多地方一般以屋或自然村为单位,统一时间进行"尝新"活动。人们一早便来到田里,割回足够全家人吃一顿饭的谷子,如当天没有太阳,则将谷子倒进铁锅内烤干,接着做成新米饭。有钱人家,这天打酒买肉或宰鸡杀鸭。穷人没钱,多数只买回少量酒肉敬神,或在鱼塘里、稻田里捕鱼作菜肴。尝扩需概干新开始,先将新米饭、酒肉、香纸敬奉先祖,表示饮水思源,粮食丰收来之不易。然后合家围坐一桌,让老人先品尝第一口新米饭,此后大家才举杯畅饮,说吉利话,有尊老敬老之意。但这顿饭一定要有剩余,意指年年丰收,岁岁有余。

  食籺是粤西信宜、高州、化州人风俗,也是粤西信宜、高州、化州节庆必备的食品,"籺"分"寿桃籺"、"包籺"、"古粽籺",蒸、煮、煎由各人喜好。

  [寿桃籺]粤西人以糯米粉搓粉做皮,用花生、虾米、瓜糖或头菜等做馅,包好后放进雕刻有寿桃轮廓及精致花纹的籺模中,用手一按,再倒扣"寿桃籺",一只形似桃子的寿桃籺就做成了。蒸籺垫菠萝叶,"寿桃籺"是可用于拜神的,蒸熟后点上红印,这样以示喜庆。"寿桃籺"制作要动用籺模,一般农村才有,而为了简便,一般家庭都做包籺了。

  [包籺]籺粉用料和寿桃籺的相同,糯米粉搓粉做皮,包好后呈半月状,中间很饱满,有点像放大型的饺子。馅料一般是用韭菜炒猪肉,加花生和虾米等。

  汤煮籺:用汤煮熟食用的籺,通常会用鸡、鸭汤来煮煮籺。生煎籺:用大铁锅放花生油爆锅,放籺后不动,一面煎到金黄后,洒水加锅盖半分钟,以免夹生,再翻煎另一面,煎籺金黄,色香味俱全,

  干蒸籺:用一种竹编的蒸笼放进大铁锅中,把籺排在蒸笼上蒸熟,蒸籺带着竹的清香,非常自然可囗。

  [古粽籺]源于公元500年间,原是冼太夫人行军打仗时,所带的蒸熟行军即食粮食,如同今军队的便带用餐食品般。 古粽籺类似粽子,信宜古粽籺通常是比较细长的,呈窄圆柱状,在过年过节时会食用。信宜古粽籺馅料把猪肉切成长条状,用芝麻或绿豆粉调味腌制,制作时用长粽叶折成插兜状,把泡过的糯米放在粽叶插兜中,压实起条凹坑,再摆放馅料,有的加放一条葱叶,再把泡过的糯米铺上压实,用另几条粽叶裹包,用水草或勒股捆扎,放在煲中蒸煮。

  灰水籺 类似于枧水粽,大小比古中籺短小,肉色金黄透明,脆口不腻,吃时蘸以白糖或蜜糖,别有风味。基本制作方法如下:用枧沙(或黄豆荚灰水)与糯米粉搓成一大团,放进锅里蒸,熟透后取出,做成一块块蘸糖水吃。

  古粽籺是信宜风味特色的小吃,已有千多年历史,信宜古粽籺与粽子比较,具馅料少,糯米多,适宜于煎到金黄食用,香脆可口糯味什足,且摆放时间长,便于携带送礼,包籺送礼是俚僚人走亲串门的最佳手信。

溪垌信仰

巫教信仰

  巫教 俚僚的巫教大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人们认为,巫教的教土是天神和人间的沟通者,也是祖先和人间的沟通者,因而教士是祭祀天神的组织者及祭神者。在古代,俚僚巫教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参与祭祀、战争、生产及文化娱乐等各种社会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巫教的职能才限于祭祀祈祷、符咒治病的范围。俚僚的巫教,有巫公、巫婆。巫婆不要经典,法事仪式简单,声称是神鬼的替身,可沟通阴阳两界,能卜吉凶、问鬼怪,跳神驱鬼治病。巫婆多单独活动,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打听虚实,而且多是民歌高手,用 歌把信徒的往事隐私唱出。巫公(师公)活动方式与巫婆不同。古代他们进行茅卜、鸡卜、鸡卵卜、鸡骨卜、牛卜、田螺卜、篾卜等。它没有统一的组织,各自为政,教义、收徒、作法也不统一。大体上是一个小范围(区或乡)有一个老师公当头领(师父),活动限于几十里范围。师公的活动一是跳神,每年几次,内容是祭祀、敬神、游神。有的发展到立庙、安龙、打醮、收香火钱,也称庙祝公。有些地区竟释、道、巫合一,不僧不道。

原始道教信仰

  道教徒被称作道公佬,他们尊张道陵为天师,有庙宇,道公佬除不吃狗肉,每月有几个斋日,没有什么特别的禁忌,与常人无异。所供神像老子居前,老子所化三清随之,跟着是张道陵、葛洪、邓保、赵光明、马光华、关志明四帅。后来又加上朱统鉴等九官。有的地方观音、盘古、雷公也混在里面。他们以《道德真经》、《正经》、《太平洞一经》为主要经典。其组织与巫教一样松散,各自为政,无全民性组织。道公专做赶鬼、除病、造屋择日、看八字、解关、超度亡灵、打醮、安神、安花等迷信活动。其中做道场和社祭是较大的法事活动。道公的法器除了神像、短剑,还有笏、小饶钹、小铃铛,法衣以及后面拖着一根飘带的方土帽。

树神信仰

  信宜树神信仰源于古俚僚人的自然信仰,古俚僚人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周围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是有灵的。从天上讲,认为太阳是太阳神,打雷是雷神擂鼓,刮风是风伯作崇,下雨是雨师作法。山中花草树木无不有灵。特别是奇花异草,怪藤怪树。长得异乎寻常的,莫不以为神。有的树被奉为神树,不让砍伐,逢年过节还要祭它。一年四季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业兴隆全靠社公的保佑。社公庙边上通常有树龄很老的樟树、榕树、木棉、枫树、松树等,庙内立有本峒峒主神、山神、本庄福德兴旺土地万岁老爷、本境社主(榕树、樟树、泉眼)等牌位,是集祖先崇拜、土地崇拜、自然崇拜、土地信仰为一体的空间祭祀空间。

风水信仰

  信宜葬俗继承了百越古俚僚人家鬼信仰,认为祖宗鬼操纵着家族命运,主宰家族人丁、财富、婚姻、家宅大权,经常是在喜庆旺事告知祖宗鬼,遇到困难、冤屈、诬陷等事情时求祖宗鬼来帮助解决。祖宗鬼的兴衰关系到整个家族的兴衰,因而祖宗鬼的归宿问题,也要阳间子裔帮以解决,因而早在千年前唐朝,古俚僚人便系统地总结坟山风水理论,结合汉族五行阴阳学说,创立了风水学说,著名的风水大师杨筠松就是俚僚坟山风水学的杰出代表。现粤西地区云雾\云开山脉的土著居民(信宜\高州\罗定\北流\容县等县市),及后来的客家移民,依然有二次葬俗。

  俚僚人葬俗奉行二次葬俗,俚僚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竖挖长方形浅土坑,(俗称棺材磡),"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

  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七至八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瓮棺葬具陶罐(叫做"金罂",也叫"金钟")中,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

  第二次葬讲究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

  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溪垌节日

腊月祭土谷神

  溪垌中谷熟的时候,(10)信宜古俚僚人乡里之间,共同选取戌日为腊,展开庆丰收活动,庆丰收活动劏鸡杀鸭包籺外,古俚僚人少不了祭祀谷神、雷神、蛙神、土地神。村中男男女女盛装,聚于打谷场上,梳着椎髻,头上插羽翎,赤着双脚,敲着铜鼓,吹着号角,手执斧头和葫芦笙,双臂舒张,昂首阔步,有比较规范而又夸张的舞蹈动作,作歌唱颂着神灵,求一年四季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且歌且舞,夜以继日尽欢。

牛王诞

  农历四月初八那天,是牛王诞,(11)这天人放犁,牛脱轭,各家各户把牛栏修整一新。村老们对全村的牛评头品足,并告诫各家要爱护耕牛。家家蒸制糯饭,用枇杷叶包裹喂牛。有的地方还在堂屋摆上酒肉瓜果供品,由家长牵一头老牛绕着供品行走,边走边唱,以赞颂和酬谢牛的功德。这天让牛免耕一日,饲以上好草料。牛王诞这天在窦州城里,人们是要举行典祭的,祭祀对像是一条"牛龙","牛龙"类似一条牛角龙舟,人们虔诚祭祀龙舟上的"牛龙"后,便击锣打鼓,由几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擎着龙头龙尾舞动,龙所到之处,家家炮竹轰鸣,这叫作旱地舞龙舟。

八月十五请月亮姑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信宜有些地方这天除烧香纸敬祖先外,南部地区的妇女还有请"月亮姑"的习俗。是晚,在明亮的月光下,摆设香案,台上放着月饼、花生、芋头、水果、茶酒等物。妇女们拿来一个纱笠,外面披上衣服,中间横穿一条烧火棍,代表着月姑的双手。请时,有两妇女抬着纱笠站于香案前,口里反复唱着"请神歌。据说,月姑请下来时,纱笠会自动摇摆,抬者会感到有重量。此时,人们便向月姑查问时年好丑,人生吉凶,生子或生女,未来的丈夫远近和老嫩等等,月姑一一有点头的方式回答问题,直到深夜为止。最后,还要唱起送月姑歌"一更深,二更深,脚底无鞋凉到心,十月清江没点水,鹅爬鸭叫送你上天云。"请月姑时,不准男人在场观看,据说如有男人,月姑害羞不肯下来。

冬至

  除劏鸡杀鸭煮鱼做寿桃籺外,信宜冬至拜神也是很讲究的:清信宜安莪秀才陈玉堂作<<冬至例>>诗说:冬至袜履荐姑翁,堂上明灯敬祖宗.数九占验迎新始,学子拜师与祭孔.冬至是"敬老节"、是"谒神节"、是"占卜节"、是"拜师节".旧时在镇隆隍城庙、学宫前,冬至这天来拜神问卜的游人如鲫.

正月年例

  地处鉴江流域的信宜,年例之风一般在乡村举办居多,并且多集中于镇隆镇和水口镇(信宜市管辖的城镇)等偏南地区,但近年来有向城市蔓延的趋势,在城南地区会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举办年例的排场。旧时,年例一般维持三天以上.第一天叫"起年例"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

  "起年例":

  以鸡、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摆在一起供神,称谓"摆醮"。敬神、祭祖、祭礼社稷是起年例的主要流程.在过去被视为"年例"的重头戏。晚上还会有许多其它的节目,如木偶戏,舞狮,看傩戏,放烟花等等。

  "正年例":

  早上神出游巡门,如果村子很大,神就要从早都晚不停地巡门,绕着村子,敲打锣鼓,驱赶过去的不如意,祈祷好运的降临,保佑村民的平安。游神过后便开始准备筵席,这天主人还会邀请诸多朋好友,开怀畅饮,看大戏、看木偶戏、看飘色热闹非凡。

  "年例尾":

  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敬神,火烧纸,神回庙,晚上巡游,白花灯游、舞狮、舞龙,年例也就此结束。

  年例更是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惬意和休闲,过完年例之后,人们也才会慢慢从喜庆中带着祝福开始一年新的工作。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至于庆祝的形式,也表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厚道、热情、乐观的精神状态。

溪垌艺术

飘色

  信宜飘色流传于镇隆镇。分布区域主要是在镇隆地区,其中有:镇隆跃进街、解放街、前进街、八坊村、北畔、镇隆开发区、水口镇、北界镇等地方。活动多的地方有:镇隆、市区、东镇镇、大木垌、新里垌等附近地区。

  信宜镇隆古城飘色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已有近三百多年的历史。它在华夏悠久历史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戏剧人物,通过生动人物的表演,反映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风俗、情趣和审美观,表现了粤西地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研究镇隆古城将是研究粤西地区文化、风俗的一种极好方式。

  飘色是广东民间一种流动舞台上的戏剧造型艺术。通常由两三个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话故事或历史传奇中的人物及场面,由四个人抬着缓慢行进,同时还有八音锣鼓队奏乐伴随,供人观赏。《廿载繁华梦》第二回:"先定下 佛山五福、吉祥两家的头号仪仗,文马二十顶,飘色十馀座,鼓乐马务大小十馀副。"

  飘色是中国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所谓飘色,是由三至四人推着一张长约二米、宽约一米,高约零点八米的色台,色台上凌空飘起造型各异的人物或动物,仅靠一根看不见的色梗支撑,犹如腾云驾雾般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样巧夺天工的画面令人称奇叹服。信宜镇隆独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难度飘色,以其飘体庞大、气势磅礴和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被中国民俗专家赞誉为中国民间民俗艺术一绝。

人班戏

  信宜人"装戏剧鼓乐""演戏迎神"的习俗。促使人班戏的发展,所谓"人班戏"是指少至几个人,最多十几个人组成的乡土粤剧小班子,使用简单的道具,搭建简单的戏台,用富于人情味的乡间俚语表演。

  "人班戏"由"地堂戏"发展而成,由于是表演给神看的,以讨得神的欢喜,便承了"地堂戏"滑稽, 幽默的表演特点。表演形式分为演、唱、逗几方面,风格诙谐活泼,富于地方色彩和田园风味,并在演出过程中即兴穿插祝词贺语以观众开心。人班戏,借鉴粤剧艺术角色行当分为"三脸"(大花脸、二花脸、黑脸),"四净"(小生、武生、老生、丑生),"五旦"(花旦、散发、色旦、梅香旦、少旦).唱腔艺术,保留以具有原始民俗特色的唱词结构。基本上保留民用的七字句格式,也可根据剧情内容的需要加活动短句。音乐明快活泼,由长腔、变体板腔、小曲曲牌和锣鼓谱四个部分组成。

木偶戏

  信宜木偶戏俗称"鬼戏",其风格颇具粤西地方特色,其独特古朴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许多观众流连忘返。演出时,艺人坐在幕后戏箱上,一手操纵木偶,一手敲打击乐,一边动作一边伴唱,角色唱造吹打均由演出者一人全面操纵,艺人要使出浑身解数,两手一面操纵木偶,一边击鼓鸣金,还模仿利用各人物不同声调去说唱,"鬼戏"的唱腔已形成"木偶腔"独成一派,均采用山歌曲调演变而成,曲词采用七字句或十字句的韵文组合成句。如传统戏<<薛仁贵>>中用山歌唱:"的人讲我好夸张,三斗米饭未吃胀,阿嫂叫我帮起屋,用对禾桶去担浆."还有些艺人可随编随唱,这就是俗话说的"爆肚戏"。据说,有一个小班的艺人在年例(元宵节)演出时,忙乱中出错了"傀头",观众大声狂叫:"喂喂,出错傀头罗!"怎知,这艺人急中生智即时唱出:"你话出错傀头就出过,应出花旦怎知出着喽罗。"!即时逗得观众们大笑不止."鬼戏"的唱腔源于信宜山歌,而今信宜山歌又因"鬼戏"而广泛流传.

八音

  八音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最古老乐种之一,属民间音乐。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现。因使用8 类乐器而得名,即:弦(二胡)、琴(月琴、扬琴、三弦)、笛(唢呐)、管(长、短喉管)、箫(横箫、直箫、洞箫)、锣、鼓、钹等.

  演出时由两人也有多人抬着一架彩绸、花串、球穗、图案等装饰的锣鼓亭,按打击乐、管弦乐的顺序,边行边演奏,曲调高昂洪亮,演奏时周而复始,旋律欢快,气氛热烈而流畅。其乐曲因场合不同而异。茂名地区的群众喜欢在欢庆的节日请八音锣鼓助庆,八音锣鼓奏起,整个村庄完全沉浸在喜庆欢乐的气氛中。做年例游神,自然少不了八音锣鼓,它那欢快激昂的节奏振奋人心,使整个游神队伍气势磅礴,让人对神肃然起敬。游神时它一般跟在神的后面,它那"咚咚"声源远远便可入耳,很多人根据锣鼓声的大小来判断是否到自家摆醮的时候了。锣鼓声大了,证明游神的队伍快到了,人们就赶紧把桌子搬出去,摆起供品,等着神的到来。每一年的年例,人们用锣鼓迎来了神,又用锣鼓把神送走,"咚咚"的锣鼓声足以让神"感受"到人们对它的尊敬。

  广东茂名八音的资料,该资料写着:"八音,一种吹打乐组合,由8人组成,有吹、击、弦乐器。有固定的曲谱和曲牌,根据婚丧、祭祀或庆典要求选用。演奏时有规定的服饰,一般穿艳丽袍褂礼服,抬锣鼓亭,按打击乐、管弦乐的顺序,边行边演奏,八音在清嘉庆、道光年间盛行于茂名信宜镇隆地区,其中以德乔的最盛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授曾重登广东省高州府茂名县正堂,曾重登辞官返乡时把八音也带回家乡福建省德化。

白花灯巡游

  俗称"点灯"。源于明清,流传于信宜镇隆镇,专为庆贺和启报婴儿出生用。灯型男女有别,男庄重,女轻巧。凡有孩子正月初十前出生的人家,必须在来年或本年做备白花灯,农历正月初十持灯拜祖及土地,然后挂于土地庙,还要做一种当地特色的米制品分发给本村同祖宗的村民。白花灯在元宵节时擎灯巡游。

春牛舞

  源于明代,盛行于晚清,流传于信宜新图地区(茶山、安莪、朱砂、旺砂、贵子、洪冠、平塘、合水等乡镇)。(12)春牛图仿制模型,先以树枝和竹篾扎好躯架、四肢尾巴和头角,然后粘糊纸张或布料,再略加装饰点缀而成,舞春牛时,两人钻入布制的牛身内,一人握住牛头,左右上下摆动,后面一人拱背摇动 牛尾。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春牛舞,人们满怀深情地赞颂和他们一起辛勤劳作的耕牛,充分表现人对这"农家宝贝"的爱怜,对未来生活的祈求和期望。

山歌

  信宜佬讲野好似唱山歌咁。(信宜人说话象唱山歌一样) 这是很多人对信宜人的第一反应.一半挂在大山上,一半吊在口水中.信宜山歌古老流传.赋存于年例鬼戏(木偶戏)唱春牛.及平常劳动生活中,信宜山歌分白话和客家话两种,形式自由,除有一定韵调外,唱词可随编随唱,且幽默惹笑。

  珠江不仅有东江、西江、北江,而且还有一条南江,这条江发源于信宜市鸡笼山,流经信宜、罗定、云浮、郁南,在南江口镇注入西江,历史上是称为南江。南江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不仅南江本身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对接通道,其相关流域也是广府文化与八桂文化的交接地带,也是古百越文化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之一,构成了一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的南江文化带。

  信宜合水、贵子、钱排、平塘、新宝、思贺六个镇,他们唱一种民歌---连滩山歌。连滩山歌起源于明朝年间,流行于粤西地区,它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连滩山歌最初的时候是四句板。到了清朝发展到多句板,它的特点是句句同仄押韵。旋律和调式基本固定,唱的时候,套以不同的内容。唱的内容包括时事、爱情、婚姻、生活、历史故事等等。多数是即景演唱,心有所感发而为歌,连滩山歌表演形式主要有独唱、对唱、群唱(打擂台)三种。连滩山歌一般在节日、喜事(包括婚姻、嫁娶、祝寿贺岁、进宅、添丁等)、丰年、集合、劳动之余咏唱,山歌中的"大话歌",在歌唱人、事、物的时候,尽量地夸大,如:"谈笑古话歌无端,鸡笼山顶扒龙船;桅杆顶上种棵蒜,花开遮盖五大县。"又"石头浮面耍江河,画眉生春(蛋)大过箩;老鼠拖猫梁上过,鲤鱼拖獭过江河。"往往令人捧腹。

  信宜木偶戏俗称"鬼戏",其风格颇具粤西地方特色,其独特古朴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许多观众流连忘返。鬼戏"的唱腔源于信宜山歌,而今信宜山歌又因"鬼戏"而广泛流传.

  在山区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人们就组织"舞春牛"。敲锣打鼓,唱春牛歌,口中唱:"头壳顶着一方天,磨厚脚皮去落村,赶牛落田春耕早,唔使点讲又丰年".着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舞罢上村又到下村,从初一闹到元宵节。舞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同时,也寄托着对农家丰收、祥和的祝愿。 春牛边舞边唱,乡土气息浓郁。

  在金垌一带流传的山歌,与八桂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月亮光边卯光边,正想娶妻又卯钱. 抽张矮凳门口坐, 捋捋胡须又一年!"对答"日头出来东边红,想要老婆唔瞬穷。拍拍心囗同我定,包你明年生个侬"。此歌.据说是从容县那边传来.

  北界双寿有山歌唱得让人笑得前仰后翻"门口有张清水塘,阿妹唱歌当大王,佬人企开一边听,矛使担水入米缸.去整田基担张帮,上山捰柴抬条方,未等食朝返屋企,唔识行路跌落塘。"

  又安莪有山歌唱:"捰只老婆实凄清,日晒屎忽都未醒,朝早担泱(松香)去径口,仲要行过三唛顶."

参考文献

  (1)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三峒僚条说"峒僚者,岭表溪峒之民。"

  (2)《岭外代答》羁縻州之民,谓之峒丁,强武可用。溪峒之酋,以为兵卫,谓之田子甲。

  (3)《广州记》说:"交趾有骆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

  (4)《峒溪纤志》说:"獠人处于岭表海外,射生为活,吞噬昆虫"。

  (5)宋朝周去非《岭外代答》

  (6)《桂海虞衡志》》说,(南蛮)人椎髻跣足,或者木屐,衣清花斑衣。

  (7)《蜀本草》说:"苗高丈已来,南人剥其皮为布,二月、八月采。"

  (8)《隋书·地理志》说:"俚僚贵铜鼓,岭南二十五郡处处有之。"

  (9)《高州府志》:"铜鼓高尺余,广二尺,纹饰精巧,悬而击之,其声颇震,宋嘉泰元年,信宜民得之地中,次年山洪发水,复涌出一面。"

  (10)《太平寰宇记》卷之百六十三中谈到窦州信宜县风俗时载:"谷熟时里闬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

  (11)《信宜风采》一+四 民间艺术

  (12)清.光绪<<信宜县志.舆地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土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