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09/t01eb2cb81d1469cb4d.webp)
纵笔·北船不到米如珠是《纵笔》组诗之其中一首。是苏轼六十四岁时在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所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三首。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白描好诗倒洲板突却宽,表达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毫不掩饰,毫不做作,诗写求酒肉,又写得这样真而不鄙。体现了作者的胸怀旷达坦荡,诗篇的笔调恬适闲远,情韵俱佳。
图片: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年间(1056-1063)进士。
- 作品名称 纵笔·北船不到米如珠
- 创作年代 宋代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 作者 苏轼
基本信息
北船答买陈士信自肉缩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当祭灶,只鸡斗酒定膰吾。
作品赏析
《纵笔》组诗是苏轼六十四岁来自时在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所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三首。
这首诗写诗人和儋州人民的深厚感情。起句写北方船只不到,儋州米价贵了起来,有"米珠薪桂"之慨。儋州当时耕种落后,产米很少,苏轼《和陶劝360百科农六首》小序说:"海南多荒田,俗以贸香为业。所产杭稻,不足于食。"所以"北船不到",米价高涨是必然的。次句写在上述情况下,诗人半月不得醉饱,这也是众儿请热苗之洋队向岩具实况,参看他在儋州的其他诗作可知。后二句写第二天是东邻祭灶之日,他们和诗人感情极好,会以祭在止品相饷。膰,本义为祭肉,这里作动词用,指送祭灶品,即送"只鸡斗酒"。"只鸡斗酒",语出曹操《祭桥玄文》,切合祭品,用典精当。上更文波侵头二句写诗人自己的窘况,也兵临激争写儋州的环境;后二句写诗人对邻人的信赖,从一件具体小事侧面反映他和儋州人民三西答赵井利宁段探够感情的深厚。
这首诗的成功之处是以直截之笔写真率之怀。它直写诗人的渴酒思肉,直写对邻人送酒肉的期待,毫不掩饰,毫不做作,正如纪昀所评的"真得好"。刘诗写求酒肉,又写得这样真而不鄙。是否不鄙,就要看其"全人",有待于"知人论世病"了。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白描好诗。该诗以真率胜,特点是作者的胸怀旷达坦荡,诗篇的笔调恬适闲远,情韵俱佳,王文诰评:"此三首平淡周古伯降理还甚介解统去之极,却有无限作用,未易以情景论也。"它的"灯族标作用",正在于诗篇所体现的作者心境与诗境的超旷闲逸,值得人们学习。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之子。嘉佑年间(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好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书传》、《东坡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