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瑞峰书院

清远瑞峰书院创建于明弘治十七拉型入铁年(1504年)。今清远市第一中学校园,古名瑞峰,是明清时清远瑞峰书院故址。清顺治间学使潘府创建于北门外瑞峰山下。后废。康熙五十效师台耐九年(1720)知县孙绳祖重修。

  • 中文名称 瑞峰书院
  • 地址 广东清远
  • 创建时间 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
  • 全称 清远瑞峰书院

基本信息

  瑞峰书院--位于广东省清远来自市清城区。清顺治间学使潘府创建于北门外瑞峰山下。

书院简介

  瑞峰书院--今清远360百科市第二中学校园,古名瑞峰太学,是明清时清远瑞峰书院故址。清顺治间学使潘声那此简久从便认府创建于北门外瑞峰山下。后废。康熙五十九年(1720)知县孙绳祖重修。乾隆二年(17即于重继杂从37)知县陈哲迁于瑞峰山下学宫之左。二十一年知县王玠迁至城北隅之松树冈。咸丰六年(1856)毁于战火。同治六年(1867)知县宋锡庚拨银1000两嘱邑绅于院后建文武帝君楼,七年劝捐重修。光绪末废。1931年在书院旧址成立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并且附设小学 。

历史沿革

  清远瑞峰书院创建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这一年夏天,广东布政司在清远举行地区性会考,应试者有粤北南雄府,韶州府和连州等地的学子。因清远原有考场过于狭窄,事前由政府拨款在瑞峰新建书院一座,使清远地区有了第一间书院。建书院、办会考,是清远旷来自古未有之盛事。落成之日,热闹非常,邑中士夫、耆儒和诸生与主考官潘府、知县黄鎏等欢晏于瑞峰,"各赋诗歌以诵之"。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未能流传下来,现仅见潘府的一首诗,诗中就有"瑞峰插霄汉,天开书院新"之句。潘府,字孔修,上虞(今属浙江)人,时任广东提学副使,驻节清远,书院之建,端赖其功。明代时,书院在广东还未全面普及。瑞峰书院是早行者之一。古代清远不少成功之士如明代的孔从先、白荣、徐兆鼎、钟万禄,失识活缩尔客防构采仅清代的郭志融、麦瑞芳、郭钟熙等,都曾在这里学习过。书连迅岩讨程雨院又是邑中文人雅士聚会结社之地。明正德、嘉靖年间,书院有"集雅堂"之名,其时这里有集雅堂诗社。清代道光、咸丰年间和同治年间,先后又有冽江诗社和瑞峰九老会在书院活动。

  清末,国家改革教育,废科举,办学堂,瑞峰书做岩字值跳谓身如怀院因此停废,后来又被拆毁,只有书院门额石匾遗存至今。后来,市一中师生用砖和彩瓷专门砌建了一道短垣,把石匾珍嵌其上,籍以纪念这座在清远历史有过积极贡献的书院。石匾上雕着米足的"瑞峰书院"四个楷书大字沉雄俊逸,古雅端庄,充满着励人气韵,极具保护价值。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