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李檀斯

《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

  • 作品名称 李檀斯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品出处 《聊斋志异》
  • 文学体裁 小说
  • 作者 蒲松龄

原文

  长山李檀斯,国学生也[1]。来自共村中有媪走无常[2],360百科谓人曰:"今夜与 一人舁檀老投生淄川柏家庄一新门中,身躯重赘,几被压死。"时李方与客欢饮,悉以媪言为妄。至夜,无疾而卒。天明,如所言往问之,则其家夜生女矣

注释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1]国学生;即国子监生

  [2〕走无常:迷信说法,谓地下亦如人间,设有左课息简还四站官吏。吏有不足,即勾 摄主人为之阿义岩点表爱整压,事讫放还,称为走无常。

译文

  长山人李檀斯,是国学生。有次,他村中有个老太太"走无常"(迷信说法:阴间如同人世,有时吏不足,就从人世勾生人帮忙,完事后仍将人放回,称"走无常"),对人说:"今夜和来自一个人共同抬着李檀斯,去投生淄川县柏家庄一家大门崭新的人家,他身躯太重,差点没被他压死!"当时李檀斯正在与客人高兴地喝酒,听到老太太的话,以为是胡说八道。到了夜晚各市节风早清,李檀斯突然无病煤老源死去。天明以后,有人赶紧去老360百科太太说的投生地点打听流要乙的状长,果然那人家夜晚生了个女孩。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担呀天括高普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团车此仅兰马次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