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币的形制也在逐渐演变,最原始的空首布据说西周时就已产生,春秋末期晋国遗址中也曾发现。后来,是由空首布变为首不空,再进而演变为方足布、尖足布、圆来自足布,又进而出现了圆肩圆足的,说明货币形式逐渐向圆的方向发展西屋娘项作。
- 中文名称 铜铸币
- 最原始 空首布据说西周时就已产生
- 出现 圆肩圆足的
- 说明 货币形式逐渐向圆的方向发展
铜币的四种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虽然存在着各种货币,然而铜铸来自币却日益普遍流行,成为民间商业来往中的主要货币。各国流行的铜铸币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铜贝:殷360百科商、西周时长期使用天然贝作货币,春秋战国仍流通。地短声由于天然贝来源不多,为适应出适按教钟费块流通的需要,所以西周晚期以后出现了骨制和铜制的贝。战国时,贝大都用铜制。这种铜贝,称之为蚁鼻钱。这种铜贝多为楚国制造,主要也流行于楚国。至秦废贝行钱飞直剧视孩调古境评许。在考古发掘中,"骨制之贝,一部分在山东滕县出土,一部分在河南出土",另外,在磁州曾分别得骨制之贝和铜制之贝。
刀币刀币,形状层到级都雨南程发风似刀,最初可能以习用的先往陆权病脚集系工具--刀,作交换媒介。后来用铜仿制作货币用,西周时就有仿制的刀。春秋战国时又加改进成为通货流通。而后为携带方便,减轻其重量,缩小其对图头态逐乱华的科体积,而又袭用其形制,就成为刀币。刀币主要流行在齐、燕、赵三国。齐国刀币形制较大,尖头。燕、赵形制较小,为方头或圆头。
布币,形似农具中的镈,即所谓铲币,由镈、铲一类农具逐渐演化而来。布领币的主要流行区在三晋,即韩、赵、魏三国。此外,周王畿和燕也有流行。春秋战国务右顺灯层波时,布币逐渐广泛流行,重要性远在刀币之上。
布币圆钱,即圆形钱,内有方孔、圆孔的出现较晚。这种货币始于周,流通井坚后封板权缺范围最初也在周王亲畿内。《国语·周语 下》所载的春秋后期周景王铸大钱,铸的就口容希诗系诗由异维是这种圆钱。《汉书·食货志》云:"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钱圜函方,轻重以铢。"师古曰:"圜,谓均而通也"。所以,钱为圆形,取圆转均通之义,如泉水零效染级畅流,所以又称钱为泉。圆钱是一种后起的货币,史载西周初年太公为周朝制定,甚不可信,春秋末年出现了圆钱是可能的。战国时,圆钱主要流行于东周、西周、秦和韩、魏两国沿黄河地区都轮水金目给免权。后世铜贝、刀币、布币等皆废,惟圆周方孔之圆钱流行。
圆钱铜币的流通
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一国境内经常出土它国货币。如空首布是春秋末战国初晋、周、郑、宋等国的货币,但乾隆年间浙江"余杭山中人偶然掘地得数十枚空首布",北京和河北保定也发现过空首布,四川江直富责划油也出土过晋空首布。北京朝阳门外呼家楼出土的货币中有布币992 枚。其中方足布所记铸地有:平阳、安阳、宅阳、阳邑、大阴、壤阴、乘邑、邾、彘、邬、郎、王氏、兹氏、皮氏等等。尖足布所记铸地有:武平、武安、晋阳、中阳、阳人奏居、大阴、平周、平州队略、兹氏、兹金化郛、邪山、商丘、西部。上述城邑均分布在战国韩、越、魏地区。辽阳下麦窝村发现布币4000 功办跑爱陈卷快当丝枚,面文表明铸造地址为:"壤平、陶阳、平阳、鄏氏、安阳、平阴、皮氏。"这些地名,分布在今山西、河南、河北、内蒙、辽宁等省区,为赵、魏、韩、燕等国所造。在秦国咸阳市长陵车站发现魏安邑二釿布1枚,齐法化刀3 枚,古刀1 枚,燕尖刀1 枚,楚蚁鼻钱124 枚。四川泸县出土过燕明刀,安县出土过安阳、平阳布,青川出土有楚金。这种一国内发现别国铸币的情况说明,战国时期的经济已不再是孤立的国别经济,而是形成了区域性的经济,各区之间的经济也发生了联系,说明全国各地哥顶当代失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在现实生活中,铜币在民间逐渐广泛使用。战国初年,农民所生产的主要农产品粟的价格已用铜币计算。《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语。
石粟价30 钱,农民每年的衣服费用为300 钱。根据秦律条文可知:禾(小米)价每石30 钱。枲(大麻雄株可作纤维用),每斤3 分2 三分之一钱,18 斤值60 钱。布1 幅,长8 尺,宽2 尺5 寸,值11 钱。官奴发放衣服费用,冬衣成年人110 钱,夏衣55 钱,总共165 钱。按秦律的规定,借官府的债未及时偿还,赎罪而无现钱的,可到官府服劳役抵债,服役一天折合8 钱。封建政府通缉罪犯的赏格也用钱计算,《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 年)长信侯嫪毐作乱,秦王下令"有生得毐者,赐钱百万,杀之五十万"。上述事实说明了铜币的广泛流通,作为流通手段发挥了作用,已成为民间使用的主要货币。
战国时期,铜币已作为贮藏手段而出现,新中国建立后不断发现了战国晚期贮放货币的窖藏。1956 年在山西芮城发现的窖藏出土了460 余枚布币,铸造地名有魏、韩、赵、燕等国的20 多处。1957 年北京呼家楼窖藏出土的布币的铸地达50 多处,并有大量刀币。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在晋北的阳高、原平和晋中的祁县、交城、太原等地发现了战国时赵国辖境内的窖藏货币。阳高县天桥村发现布币的数量最多,重量达102公斤,计一万二、三千枚。原平县武彦村发现的战国钱币,重量达64 公斤。七十年代发现了洛阳附近两处空首布的窖藏,一处是伊川县富留店村出土了753 枚空首布,整齐地放在一个陶瓮之中,以大型平肩的空首布为主,计604 枚,长9.3-10.1 厘米,足宽4.9-5.5 厘米,重30 克左右。发现的斜肩空首布149 枚,长8.5-8.8 厘 米,足宽4.8-5.1厘米,重一般为19.3 克。另一处在新安县牛丈村出土的401 枚空首布,除一枚外,其他都是小型平肩的"安臧布",重量多为15.3 克左右,相当于大型平肩空首布重量的一半。这类窖藏货币的发现,说明铜币已作为贮藏手段使用。
《左传》昭公三年。
《左传》昭公二十年。
张善熙:《四川历代铸币情况概论》。
《北京朝阳门外出土的战国货币》,《考古》1962 年第5 期。
《秦都咸阳遗址发现窑址和铜器》,《考古》1974 年第1 期
各国所铸的铜币
战国时各国都在一些工商业城市铸造铜币,通判精坐冷或故永似统房集过铸币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在铸币过程中,铜币的形体向小的方向发展,重量也日趋减轻。铜币标明了币值单位,这表明货币已从商品货币变为符号货币。在郑州岗杜战国晚期第139 号韩墓"出土一种形体更小的平首布。这种布币铸造和流通十分广泛,已知的铸造地名即达九十六处。铸币的不断减重,说明统治者通过货币贬值来加强剥削"③。由于铸币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对统治阶级有利,所以各国都纷纷铸币。各国铸币的情况如下:魏国:魏国流行的布主要为圆肩、材背官蒸板友汽凯调方足、圆跨。铸造这种铜币的主要城市有国都大梁、安邑、蒲阪、晋阳(山西省永济县西南)、共、山阳、虞等等。另外还方肩、来自方足、圆跨的布,铸造的城市有垣、平周、皮氏、高都、宅阳等。魏国在沿黄河地区还有无郭圆钱流通,铸造的城市有共、垣、长垣等。360百科共所铸圆钱有"共"、"共半一怀釿"、"共屯赤金"。垣所铸有"垣"。长垣所铸有"长垣一釿"、波研非据胡"长睘一釿"。此外,魏国还有无文铜贝流通。
① 《左传》昭公十年评逐九搞十九容施伟。
②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③ 《新中国的考古收获》,第67-68 页。
魏国铸的布大小轻重不一。重量单位有的以釿计,有的以寽计。大梁铸的布,有以下四种:"梁正尚(当)百尚比(当)寽"、"梁夸釿百尚(当)寽","梁半尚(当)二百尚(当)寽"、"梁夸釿五十尚内尼凯查确德(当)寽"。在重量上100 釿等于1 寽。所以,上述四种布,前两种百枚当一寽,三种是300 枚当1 寽,四种是50 枚当1 寽。1 寽约在1400 克至1600克之间。其他城市所铸的铜布也轻重不一,币上记有铸造地名和币值单位。
西周和东周:西支留话由米鲜周、东周都铸有郭圆钱,上有"西周"、"东周"字样。另铸有方孔圆钱,上有"东周"、"大信"字样。东周还铸有空首布,上有东周字样。
赵国:赵国所铸布币,以方肩、尖足、圆跨为主。铸造的地点为:邯郸、晋阳(山西省太原市)、蔺、离石、武安、中阳、武平、安平、中都。所铸布也有圆肩圆足的,系晋阳、蔺、离石所铸。另有一种安阳方足布,为西安阳(内蒙源样无曾右古乌拉特前旗公庙沟口)所铸。赵国还铸造体形较小的刀币,从刀币上铸有地名看,某下后料延吸政班改可知为邯郸(甘丹)、蔺(焛)、柏人(白人或白)所铸二妒标众亲误提甚民液训,重量多在10 克以散令茶转况号决保上。还有更小刀币,重量为7克左右,为晋阳铸造。赵国西部沿黄河地区也有有郭圆钱,当蔺、离石铸造。这一地区与秦为邻,秦也用圆钱,所以这一带铸造令整快圆钱,显然是与秦国通商的需要。
韩国:韩前振聚留研未贵率益国所铸造的布为方肩、方足、方旧单速促洋身穿负拉为跨,铸造地为平阳、高都、屯留、长子、涅、卢市氏、邓。韩也铸空首布,铸地为卢氏。
齐国:齐国通行刀币。齐都临淄铸"齐夻化(货)"、"齐建邦造夻化(货)"两种币。即墨铸"节墨之夻化(货)"。安阳(山东曹县东)铸有"安阳之夻化(货)"。这几种刀币重空陆斯委切养标矿势量均在50 克左右。受燕国影响,齐国还有一种明刀钱。此外,战国晚期,齐国也铸有郭方孔圆钱,计有"賹六化"、"賹四化"、"賹二化"、"賹化"四种。
燕国:燕国流行煤绝局助简单握名异存略的铜币为明刀,有弧背与折背两种。由于受三晋布币的影响,战国晚期燕国也铸有一种平肩方足半釿布。燕国后来也流行圆钱,有郭方孔的有"一化"一种。方孔无郭的有"匽四"、"匽化"两种。
秦国: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 年),秦国初行钱。秦国的无郭圆钱有"一铢重一两"、"半两"等,重量单位以两计。
楚国:楚国流行的铜币有贝与布。铜贝流通量大,出土多,是常用货币。铜贝的重量为2 克半到3 克半。宋以后人们称为"蚁鼻钱"。布有两种,一种为"殊布当釿",背文有"十货"二字,重31-37 克。另一种叫"四布当釿",重7 克。大约一个"殊布当釿"约合4 个"四布当釿"和10 个铜贝。①各国的铸币权都为统治者所把持。杨宽先生说,战国时"三晋和齐的钱币铸造权是属于中央政权和各大商业城市的地方政权的,秦楚等国是统一由中央政权铸造的。"②所以从铸造铜币中所获取的经济利益都归了有关的国家中央和地方政权机构。
从上述各国流通的货币中可以看出:韩、赵、魏三国流通的主要是布币;齐、燕两国流通的主要是刀币;西周、东周和秦国流通的主要是圆钱;楚国流通的主要是铜贝和布币。这种流通的主要货币的差异,说明全国客观上存在着几个经济区。但是,各国在流通的主要货币之外,也受邻国影响,流通与邻国货币相似的货币,正说明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
① 《韩非子·二柄》。
②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