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何制感限按记多名的上帝》是由约翰·希克创作的书籍。
- 书名 多名的上帝
- 别名 God has many names
- 作者 约翰·希克
- 译者 王志成
- ISBN 9787300061634
基本信息
出版展防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来自BN:7-300-06163-X
版次:2005年6月 第一版
开本:24K
页数:106页
字数:10万4千
复哥定价:15.00元
作者简介
约翰·希克(John Hick, 1922-),当代杰出的宗教哲学家,宗教多元论的代表人物,伯明翰大学人文学高级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加利福尼亚克莱蒙特研究院宗教哲学旦福(荣休)教授。主要著作有《信仰与知识》、《恶与仁爱的上帝》、《宗教之解释》、《宗教哲学》、《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信仰的彩虹》、《死带注不原亡与永生》、《第五维度》、《上帝与信仰的世界》、《宗教哲学对话录》、《宗教多元论诸问题》和《多名的上帝》等。
目录
序 言
鸣 谢
第一响精船成攻没章 精神之旅
第来自二章 基督教关于其他信仰的身胞四观点
第三章 多名的上帝
第四章 殊途同归
第五章 一种全球宗教认识理论概略
第六章 360百科走向宗教多元论哲学
第七章 基督教信念与信仰间对话
索 引
纸垂小血朝实矿次司显总序
本文库是为"思想者"而编辑的。
人是有思想的,人人皆映定试心主练入在思想。何谓"思想者"其实不必定义。然而,若要追究"为何思想"、"思想什么"、"怎样思想"、"何以接着思想"等,便需求教古今中外的思想巨擘了,因为他们吧吗批决镇是人类思想的原创者和传承扬包读强及参美业落人,他们的成就开启了后人的思路,他们的遗产仍在引导着我们的思维。
心之官则思。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
--孟子
思为人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唯斯而已。
最裂应复岩失件 --王夫之
人被称为"能思想的存在者"。"思想"本属"存在",是对"存想甚而在"的领会,以深思人何以才能成为真正的存在者。
--海德格尔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也就是说,人类的历史就是思想的过程。
--柯林武德
思想标示着人类米土演手端至劳石现精神的觉醒与觉悟,是一代代人继往开来,在寻求最高生存境界的跋涉途中留下的心灵足迹。恰如雅斯贝尔斯所洞察到的,在漫长的人类精神发展史上曾有一个"轴心期"(公元前800年-前200年),那段时间例湖心里几种最古老的文明形态虽处于隔离状态,可东西方的先哲圣人却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下,几乎同时地阐发了人类所要思索的基本问题。这些问题尽管被揭示于诸种古老的哲学体系或宗教传统,表述于相异的语言、概念和思维方式,可经过比较梳理,今人还是能把握其共有的原义,并将其简明地复述出来的。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往何处去?人有婷香始考劳无本性?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人培袁亚犯用杂置型生有无意义?人生的目的到底何在……
人类何以生活在这样一执象张价省齐初个世界上?这个世界是怎么生成的?其生成演变有无目的或规律?为什么人世益讨场画间既有真善美又有假恶丑……
思想者的生存疑惑是罗列不清的,但可以肯定,上列这些"人之为人"所要思索的基本问题,便是人类思想史的恒久主题;也就是说,在思想史范老体站色善上,变换的是历代思想者及其历史背景或文化氛围,不变的则是"人类思想共同体"对"人性"和"世界本质"的不懈探求。
正因在目前这样一个现代化的甚至"后现代化的"时代仍执著于上述思想史判断,我们志于编辑本文库,其宗旨在于,承接人类思想史上的基本问题和重大课题,关切"全球性的现代文化"与"多元化的文化传统"的紧张关系,从当今七呼孩层人文研究的诸多领域中,精选中外学者纵横于古今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力作,以期逐步积累而成"一个跨机很社进氧离司文化思想者的交流与对话平台"。如此设想,任重道远,我们愿为此付出长期的努力。
张志刚
2005年5月
译者导读
译 者 导 读
华刚范台陆抗由于学者何光沪、王志成、思竹等人翻译了不少约翰·希克(John H.Hick,1922-)的宗教哲学著作,国内学术界对希克的思想已经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他在我们这个时代所提出的思想,例如爱任纽(Irenaeus)类型的神正论、宗教多元论等。
约翰·希克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最纯粹的宗教哲学家之一,他的《宗教哲学》已经成为当今西方宗教哲学的经典著作,目前已出了第四版,有11个译本,发行量超过60万册。他在《恶与仁爱的上帝》一书中提出的爱任纽类型的神正论在学术上彻底改变了基督教神学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从全球范围内对人类生死问题的全面考察使我们意识到我们人类的处境,并为处理好宗教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参考。他在《死亡与永生》中首次提出了全球神学的观念。著名的吉福德讲座则使他的宗教多元论思想深入人心,该书以《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为名于1989年出版。
希克的《多名的上帝》有两个版本,一是1980年的英国版,一是1982年的美国版。这两个版本基本上差别不大,1982年的版本内容要多一些,但没有收入1980年版本中的一章,即《耶稣与世界宗教》。该章最早出现在他主编的《上帝道成肉身的神话》(1977)一书中。
希克是一个非常谦虚和勤奋的学者,如今虽然已经退休,但笔耕不辍,不断有新书出版,最近出版了他的自传。该自传非常有价值,我们通过它可以了解到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宗教哲学的发展状况,可以了解到人类不同宗教共同体之间关系变化的内幕。希克是我们这个时代宗教哲学的最好见证人。了解他的思想以及他的思想之变迁具有特殊的意义。
《多名的上帝》是他走向宗教多元论哲学道路的一个见证。在第一章"精神之旅"中,希克回顾了他是如何走向宗教多元论道路的,可以说是一个精神自传。第二章"基督教关于其他信仰的观点"简单地考察了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关系模式:排他论和兼容论。但希克认为传统的关系模式都已经成问题了,我们需要进行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第三章"多名的上帝"主要从有神论传统论述宗教多元论。第四章"殊途同归"和第六章"走向宗教多元论哲学"都是在具体地论述宗教多元论理论,它们为我们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宗教和宗教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第五章"一种全球宗教认识理论概略"以康德的认识论为基础向我们提供了认识宗教现象的理论基础。第七章"基督教信念与信仰间对话"论述不同信仰的人之间所进行的不同层次和不同语境中的对话。
宗教多元论是本书的核心。希克主要是从认识论角度,尤其是用康德的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区分理论来建构他的宗教多元论哲学系统的。也许读者会发现本书是全面建构宗教多元论哲学的一个预备,有的内容还在探索之中。例如,他在本书中提出"永恒的太一"作为核心范畴。但他在1985年的论文集《宗教多元论诸问题》(中译本的书名为《理性与信仰--宗教多元论诸问题》)中则把"实在者"(the Real,也译作实体)视为最高范畴,而且还有其他的用法,如终极实在等。
另外,希克在本书中对宗教多元论的合理性之论证并不全面,只是大体上提出了一个宗教认识论的哲学框架;在《宗教多元论诸问题》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扩展了宗教多元论哲学的基础,主要是增加了伦理方面的论证;而在《宗教之解释》中则全面为宗教多元论作辩护,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宗教多元论哲学体系。读者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阅读他的这两部著作。
然而,对一般读者而言,《多名的上帝》是一本可读性极强的著作。它的篇幅很小,论证也不深奥。尽管出版20多年了,但依然有很大的市场,重印不止。
在肯定希克的宗教多元论的同时,我也相信不同的人对他的多元论假设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很欢迎,认为他的理论很有用,应该大力推行;有的人则彻底否定他的理论,认为他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也有的人认为他的理论有合理的成分,他向我们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也给出了富有启发的回答。
我想,对于一些没有很深宗教信仰背景但却很关心宗教问题、尤其是宗教间关系的人,会比较容易接受希克的观点。而有坚定的宗教信仰的人则往往认为希克的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希克没有充分考虑各个宗教本身是如何看待自身的。希克几次用到盲人摸象的比喻,他说每一个宗教就如同一个盲人摸到了大象的一个部分,并把这一部分视为大象的全部。而希克似乎在充当赶大象者的角色。但是,我们凭什么可以接受希克是赶大象者呢?
希克也提到,不同的宗教都在爬同一座山,但它们似乎是从不同的方向爬山。一旦大家都爬到山顶,便会知道我们原来并不对立。
但是,这样的比喻并不完美。我们不会接受希克是赶大象者,也不会认为所有的宗教都在爬同一座山。我们为什么一定在爬同一座山呢?难道不可以在爬不同的山吗?
逻辑上可以作出这样的设想,可我们无法在理智上确立希克的假设。但我们需要注意,希克在这里主要是想解决什么问题。希克说,他并不是要用他的多元论假设去解决宗教之间的关系问题,多元论假设本身并不能替代各个宗教。他的假设主要是为了缓解宗教之间的张力。作为一个西方人,他从康德哲学中获得启发,提出宗教的终极实在、实在者、永恒的太一与各个宗教所说的那个具体的宗教对象是有区别的。
希克认为,实在者本身是不能为我们所知的,因为我们的语言范畴不适用于它。所以,我们不能说实在者是人格的或者非人格的,有目的的或者无目的的,善的或者恶的。但他又承认实在者对人类的临在。人类对这种临在的回应是通过语言范畴进行的,不同的语言显然导致不同的回应方式,也随之产生不同的宗教经验。希克还提醒我们,我们不是对实在者的全部临在都作出回应,相反,我们的语言范畴是根据人的实际情况既向实在者开放,同时又对它封闭,开放和封闭似乎都是出于人的目的。希克说,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地接受实在者的临在,我们就无法承受。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是如此,我们对宗教中所说的实在者的回应也一样。康德的认识论局限于自然领域,而没有运用于宗教领域,因为康德认为上帝是实践理性的设定对象,而不是我们可以经验的对象。但是希克认为,康德的认识论也适用于宗教的分析。这是希克对康德理论的推进。所以,人们也称希克为新康德主义者。
由于各个宗教所说的宗教实在、实在者是不能为任何一个宗教所直接把握的,所以我们所知道的实在者都属于现象,是实在者的临在和人通过一定文化、历史条件的语言范畴的回应相互作用的结果。
希克通过把各个宗教的实在者提升到更高层面,提升到我们人类的认知之外,为论证各个宗教的同等性推进了一步。但是,难道所有的宗教都是对实在者的真实回应吗?
希克说,在理论上可以设想所有宗教都是人的观念投射,根本就不存在实在者,宗教只是一种幻觉。但是,他不接受这样一种理解。这是无神论的立场。希克也不接受"宗教都是对实在者的真实回应而没有任何错误"的观点。这是素朴实在论的立场。希克认为这种观点没有考虑到人的主观性、文化、历史和语言对认识的影响。他认为合理的理解应该是批判实在论。
批判实在论认为,我们对自然对象的认识既有实在对象对我们的影响,这是认识的前提,又有我们人的主观性、文化、历史和语言对认识本身的影响。宗教认识也一样。我们对宗教对象的认识也既有实在者的临在之作用,又有我们人的主观性、文化、历史和语言对这种临在的影响。大体说来,我们人类对实在者的回应主要有两类:一是以人格的方式回应实在者,例如我们可以把实在者经验为犹太教的耶和华、基督教的天父上帝、伊斯兰教的安拉以及有神论的印度教的毗湿奴等;一是以非人格的方式回应实在者,例如我们可以把实在者经验为儒教的天、道教的道、佛教的空/涅盘以及非有神论的印度教的梵等。
毫无疑问,这些人格的和非人格的神或绝对者都不是本体,而是宗教现象。它们都和不同宗教文化以及相应的人们的生活有着内在的联系。
希克的这样一个多元论假设具有很大的解释能力,它可以解释各个宗教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别,同时也为宗教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新的思路。无疑,在多元论假设下的信仰间对话也就有了新的出路。
但是,希克的多元论假设也存在问题。例如,希克的朋友唐·库比特(Don Cupitt)认为希克的实在者是多余的。唐·库比特是一个基督教非实在论者。他从完全不同的立场解释基督教和宗教。根据基督教非实在论,上帝不是在人之外的实在,我们也没有一个所谓的实在者可以回应。
许多保守的基督教学者也不认同希克。例如福音派基督徒学者和保守的后现代基督教学者都否认希克的理论。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多元论学者内部存在的差异。例如,跨文化研究专家、哲学家和神学家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认为希克的多元论理论是浅薄的。根据潘尼卡的理解,多元论意味着不二论,它是对一元论和二元论的超越。多元论需要保持极性之间的张力。而希克的多元论假设最终是一种一元论。希克要以他的多元论假设作为元理论,把其他宗教的最高范畴下降到次终极的层次。这肯定会让每一个宗教的信仰者感到难以接受。所以,本质上希克的理论不能称为多元论。以研究希克宗教多元论思想起家的国际知名的天主教神学家德科斯塔(Gavin D.Costa),其在后来的研究中甚至把希克的多元论理论视为一种排他论。他认为基督教界关于基督教与其他宗教之间关系的类型学是不能成立的。根据这一类型学,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关系理论有排他论、兼容论和多元论。
排他论认为,只有一个宗教是对的,其他的宗教都是错的,基督教应该排斥其他宗教。代表人物如新教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 Barth)。兼容论认为,基督教具有完全的宗教真理,而其他宗教中的真理则是不全面、不完全的,其他宗教中的真理有赖于基督的做工,基督教应该成全其他宗教,最终让其他宗教归在基督的名下。代表人物如天主教神学家卡尔·拉纳(Karl Rahner)。多元论则认为,每一个宗教都是对宗教实在和实在者的同等有效的回应,各个宗教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彼此应该相互学习和帮助。代表人物如约翰·希克。
尽管有人否定这一类型学,但它在基督教神学和宗教哲学中具有广泛的影响。我们需要的也许是推进这一理解,而不是否定它。我认为对多元论的解释可以分为两类:实在论的宗教多元论和非实在论的宗教多元论。约翰·希克、W.C.史密斯(W.C.Smith)、约翰·科布(John Cobb)、保罗·尼特(Paul F.Knitter)、雷蒙·潘尼卡等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实在论的宗教多元论者,他们之间尽管存在种种差异,却都是实在论内部的差异。唐·库比特说自己也是主张宗教多元论的,但如果我们将他的多元论和希克等人的多元论作一比较就会知道,他所说的多元论根本就不是希克等人所说的多元论。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非实在论的宗教多元论。
根据非实在论的宗教多元论,宗教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语言游戏系统之间的关系,宗教是艺术的创造,而不是对所谓实在者的有效回应,他们也不承认有所谓的许多实在。由于宗教没有了本质,宗教对话也就没有了根本的张力。一方面,不同宗教就是不同的语言游戏系统,它们是各自独立的,在这一意义上宗教对话是多余的。但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性作为另一极在我们周围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我们的宗教不得不进行改革、调整。在现代性背景下,宗教之间相互影响是很自然的。唐·库比特说,这就好比不同艺术家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向所有宗教开放,根据我们所需,从中汲取我们认为有用的东西。
非实在论的宗教多元论在当今宗教对话中也许有它特殊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在我的《和平的渴望--当代宗教对话理论》一书中作了不少的论述,尤其是该书第五章。
我之所以翻译《多名的上帝》,是要为我国宗教哲学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尽管此书篇幅不大,但它记录了以希克为代表的宗教多元论哲学家的思想轨迹,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历史见证的意义。
我的学术道路和希克有着直接的联系,目前我的思想也许已经不在他的哲学框架里了。我曾对我的朋友说,我已经从一个素朴实在论者,转变成批判实在论者,又转向灵性实在论者,然后转向反/非实在论者,目前主要是一个后现代主义者和表现主义者,用我自己的话说,是一个后虚无主义者。我的每一次转变在生存论上都是卷入性的,因而在内心既有高兴、喜悦和欢欣,又有烦恼、痛苦和不安。然而无论如何,我始终是一个途中的人,在途中约翰·希克的思想一直陪伴着我。现在翻译他的书,则是我这个学生应该做的。我希望该书的出版可以真正推进我国宗教哲学、宗教对话理论的发展,也希望可以促进中国各大宗教之间关系的更好处理。
如果读者对希克的理论感兴趣,可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如:《宗教哲学》(何光沪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王志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上帝道成肉身的隐喻》(王志成、思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第五维度--灵性领域的探索》(王志成、思竹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理性与信仰--宗教多元论诸问题》(陈志平、王志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信仰的彩虹--与宗教多元主义批评者的对话》(修订版)(王志成、思竹译,1999;台湾宗博出版社,2004)。另外,也可参见对希克思想的介绍及建设性研究:《解释与拯救--多元宗教哲学论》(王志成著,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宗教、解释与和平--对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哲学的建设性研究》(王志成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神圣的渴望--一种宗教哲学》(王志成、思竹著,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和平的渴望--当代宗教对话理论》(王志成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尤其是第一章)。推进中国宗教哲学的发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为它献身。
感谢约翰·希克教授帮忙联系版权,关心翻译的进展,解释翻译中的难题,以及一直来对我诸多方面的关心。希克对中国读者很有感情,对中国宗教也很有感情,他个人还修习禅定,与佛教有缘。令人高兴的是,在过去几年里不时有人要我代向希克教授表示感谢,感谢他的思想对他们的帮助。他们主要是佛教徒,也有普通读者和高校大学生。可以设想,希克的理论和中国佛教之间不仅可以对话,而且可以互益。无疑,希克是一个促进宗教和平的人,也是一个促进世界和平的人。
本书第七章初稿由我的研究生王红梅翻译,经思竹博士的校对,最初发表于《宗教比较与对话》第四辑上(卓新平主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在此感谢译者、校者、主编以及出版社让我利用这篇译文。另外,感谢思竹博士为译稿做了不少校对工作。亦感谢我的研究生朱彩虹为我解决若干疑点。本书的翻译得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基地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王志成
2005年5月10日于浙江大学
读者
在中国古代,对于宗教有一个普遍的、很有意思的观念。它截然不同于现代西方有关宗教的观念,后者输出到了世界其他各地,它把诸宗教视为不同的社会-宗教实体,界限明了,彼此相对照而存在。以这种方式来看,每一个宗教都有它自己的组织结构、不变的信念体系、一套独特的仪式,原则上还有它自己的成员清单。不可避免地,它引起这样的争论:它们当中哪一个是真宗教或者最真的宗教?它们每一个都坚持比其他宗教有其独一的优越性。
与此相对照,在中国曾有过这样一个时期,那时儒、佛、道三教和谐共存,人们同时受三教的影响是相当普遍的,人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环境使用不同宗教的仪式。各个宗教不是被视为相互竞争的组织,而是彼此有重叠的精神影响的领域。尽管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成员相排斥的竞争组织是不可能的,但同时生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精神影响的领域却是可能的。
中国这一传统的思维方式在我看来是极有价值的,西方人可以从中受益。在此书中,我试图消除西方对宗教严格隔离的做法,使之趋向类似于中国传统观念的那种方式。
我很感谢王志成教授,他使我得以与中国读者一道进行这一尝试。
约翰·希克
序言
基督徒一直有意无意地生活在一个宗教多元的世界上。他们在有些地方、有些时期已敏锐地意识到其他宗教传统和他们一道生活和成长。但是,在西方基督教中,这一多元论的意识只有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才完全显露出来。在此之前,诸如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普遍被视为异教的奇怪的和黑暗的残余,完全低劣于基督教,是教会热心传教的合适对象。然而,如今我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意识到,我们的基督教历史是许多不同的宗教生活支流之一,每一个支流都有它自己独特形式的经验、思想和灵性。因此,我们已开始承认需要重新理解我们自己的信仰,不是把我们的信仰理解为惟一的,而是理解为若干个信仰中的一个。
在某种程度上,这样一种观点的转变不一定很难。例如,美国基督徒可以无需提出什么神学难题而把普遍的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原则扩展到其他宗教的人那里,宽容和相互尊重的原则是一个公认的文化理念,在美国宪法中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但是,基督教还在更深层次上作出了回应,在这一层次必然出现发人深思的神学问题。当前,我们传统占主导地位的自我理解认为,我们的传统具有一种使自身具有优越于所有其他传统的独一性和最终性。实际上,它的优越性已经被设想为这样,以至于用卡尔·巴特的话说,基督教"是惟一受委任并拥有权威宣教的宗教,即作为一个惟一的真宗教面对世界各宗教,绝对自信地邀请诸宗教并向它们提出挑战,让它们放弃自己的道路,而走向基督教的道路"。基督教独一优越性的观念基于这一信念,即基督教道路的奠基人正是上帝道成肉身。这一信念因此一直是本书讨论的核心;它也在《上帝道成肉身的神话》中得到更充分的检验。合适的结论对我而言似乎是这样:"上帝之子"这一特别的人的观念是一个隐喻性观念,属于古代许多文化的想像语言。然而,基督教传统已经把这一诗一般的语言转化成白话,以至于隐喻性的上帝之子成了形而上的上帝圣子、神圣三位一体的第二位格;由此导致的独一的神道成肉身的教义长期以来已经破坏了基督徒和犹太教徒、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基督教帝国主义在远东、印度、非洲等地的历史。然而,作为宗教隐喻,道成肉身语言提供了一条熟悉的道路,以表达我们与作为上主(我们努力追随的人)和救主(他已接纳我们,并最终把我们转变成完美的上帝之子)的耶稣的师徒关系。当今,我们的一部分神学任务就是沿着这样的路线重新理解道成肉身教义,从而公平对待基督教的经验,却并不因此蔑视佛教、印度教、犹太教以及其他宗教的经验。
但是,基督教这一重新理解的工作只是更大任务的一部分,即在宗教传统(也包括这些传统之外的世俗生活)之间对各大信仰都以不同方式肯定的超越性实在形成一种全球性关系的观念。这里需要一种理论,该理论容许我们看到世界各大信仰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并容许我们为其所吸引。因此,不可以施压,认为所有宗教都应以相同的方式设想实在者(the Real),或者认为人们对实在者都应作出相同的回应,或者认为对我们今生之后的未来应具有相同的期待。但是,同时又要合乎我们时代的基本意识:在各大传统中,都最大限度地发生着人类从自我中心向实在中心的生存转变;以至于它们可以被视为以不同的塑造人的文化方式体现了对实在者不同的知觉和回应。
书中有几章已开始探讨这种理论的大纲。它们是我近年来主要关切的部分成果,这一关切就是系统而详尽地发展上述理论。这一工作在继续进行,并且我希望,对眼下这本小册子的批评性回应可以让我在更大的著作中对该理论发展得更充分。同时,我要感谢克莱蒙特的同事约翰·科布、阿部正雄(Masao Abe)等,在讨论宗教多元论问题中他们给予了非常宝贵的帮助。如今,宗教多元主义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宗教哲学的核心问题。
感谢我的妻子哈吉尔(Hazel)和我的研究生助手哈罗德·休伊特(Harold Hewitt),他们为我阅读了校样并编了索引。
约翰·希克
于加利福尼亚,克莱蒙特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