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09/t01910d1f48bcc7b426.webp)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主要是对明王朝永乐帝迁都北京和崇祯帝吊死煤山士云多的历史事件的形容。
- 中文名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 外文名称 The emperor guards the country, the kings dead for people.
- 年代 明朝
- 主要君主 朱棣、朱由检
- 意义 不屈的民族气节
起源
明朝统一全国后,北方边患仍然十分严重。公元1381年明王朝开始修筑山海关。公元1409年,明王朝在东北地区设立奴尔干都司,派驻官员以进一步强化对东北地区的来自管理。
历史过程
360百科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山海关以外乃非中原地区,仍属化外之地,且关外主要是以满族为主的部落聚居社会,所以山海关就成了中原与东北关外的一道边关重镇。靖难之役后朱棣由北平进入南京登基称帝,因北方时常受到鞑靼和瓦剌的威胁导八课企源收,且还有北元蒙古势力的南袭,再加上北平是朱棣的兴王之地,所以明成祖朱棣在1421年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京师。因地理位置上,明王朝首都京师靠近边关重镇山海关,且又是天子所居住的地方,所以民间对此称为"天子守国门"。
取似及让班祖精二率进括 然而至崇祯皇帝时,明王朝内有李自成简攻城略地,外有后金势力虎视眈眈,但当时后金的军队多被挡在山海关之外。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下明王朝首都,崇祯皇帝表示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至死不退,吊死煤山,民间对此事还联防练边众营战轴架件称为"君王死社稷"。
坚久周附 公元1662年,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于昆明,因明王朝"社稷亡,君王死"。所以用"君王死社稷"来形容明王朝是太贴员配切不过了。
版权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sji11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