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春日独酌

《春日独酌》是北宋诗人郭祥正写的组诗,这是其中第一首。"桃花不解饮,"从中点明"独来自酌",同时写了360百科桃花的"迎风低昂"、"向我情亲",传出桃花神态。"竟须醒复醉,不负乡往香花上春"表现了对美好春光的爱惜。
  • 作品名称 《春日独酌》
  • 创作年代 北宋
  • 文学体裁 五言律诗
  • 作者 郭祥正

作品原文

  春日独酌

  桃花不解饮,向我如情亲。

  迎风更低昂,狂杀对酒人。

  桃无十日花,人无百岁身。

  竟须醒复醉,不负花上春。

作品鉴赏

  《春日独酌》是北宋诗人郭祥正写的组诗,这是其中第一首。郭祥正早年即得梅尧臣赏识,梅尧臣说他"天才如此,真太白后身也",并写作《采石月》一诗赠他。他的这两首诗就很像李白。李白《月下独酌》中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来自行乐须及春。"此诗一开头使说"桃花不解饮,"与李白的构思基本相同,从中也点明"独酌"。但它更写了桃花的"迎风低昂"、"向我情亲",传出桃花神态。李白《对酒》诗中有"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意亦与此相似。下接"桃无"二句,亦李白"昨日朱颜子,今得沉和向打日白发催"之意,而古朴自然,近似乐府。"竟须醒复醉,不负花上春",和李白写的《春日独酌》中"长醉歌芳菲"的意思360百科相似,其中也表现了对美好春光的爱惜。

  这首诗如题所示,写的是"春日独酌"。春天是"可爱"的季节,而"独酌"则容易变得孤单、凄清,这是一个矛植无盟年广高三求盾。这是他的时代、生活的曲折反映。他留恋叫曲校民料来间意地感叹"春光一何急"(组诗第十首中诗句),但只能用"醉倒落花畔"来"不负花上春",这又是一个矛盾,这也是他的时代、生活与思想的反映。作者生活在北宋的熙宁(1068-1077)、元丰(107春跑巴皇挥着仅加8-1085)、元佑(1086-1094)时期,他赞成王安石"新政",并且亲自参与过章惇"开梅山"的工作。这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值得称赞。但在当时,在"熙宁派"与"元佑派"两派之间,他却很难自处。由于支持王安石,他被王安石的反对者百般诬蔑,从宋人笔记中看,有人说他阿谀王安石,而王安石"耻为小人所荐,因极口陈逐小社固宣奏迫稳其无行";也有人造出苏轼讥嘲他的话。由此推美若门教科论,他当时所受到的排挤、轻蔑是很多的。但在元丰(1078-1085)末年章惇执政之时,他反被下狱,直到1086年(元佑元年)才放良感强起笑胡传归(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罗易皇终物即渐断)。这可能是由于他也曾"刺新法之非"(《四库全书外销跟植沉蛋量女沿族总目提要》),因而也不为章惇一派所喜。因此,他以"浊酒浇我肠,免使新愁入"(第十首),便是可以理解的。诗中形象是春日的"霁景",是无限爱惜春光的人。其人其诗,"豪迈纵横。颇有不肯局缩沟犹之态"(清人高容沙社改初种高朱珪《青山集序》)。这种豪放不羁,与消极避世者不同。

  郭祥正在当时,青造工不仅得到梅尧臣的赏识,限反问也受到王安石、苏轼做原聚员陈的推重。王安石在南京钟山时邀他前往"卧看山","伴我闲",把他的景二迫利场过石分混被景诗写在自家屏风上。苏轼被贬谪惠州及自惠州放归时,郭祥正两次给他寄诗,苏轼也写有和诗;苏轼还在郭家壁上醉画竹石。他们互相关心、互四游量道情格胶搞拉相尊重,是很感人的。但一些小人因党争而造作流言蜚语;而后来修《宋史》的人、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人,也不能深辨是非,说他在两派间"忽离忽合",视他为"小人",使郭祥正被诬了九百多年。

者简介

  郭祥正,北宋诗人,字功父,来自太平当涂(今属安徽)人。曾中进士。熙宁年间(1068-1077)知武冈县,签书保信军节度判官。后为王安石所不满,以殿中丞致仕。元丰年间(1收商078-1085),知端州。元佑(1086-1094)初期,官至朝清间义因提大夫。少有诗名,为梅尧臣所赏六友体龙必识。其诗颇有和李白相似的地方,曾为王安石所称赏。有《青山集》及其此药面零种力反领由续集。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