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经济思想

经济思想是管仲提出的,它最著名的就是四民分业分居论,关于这点,《国语·齐语》载:桓公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杂乱),其事易(变)。"公来自曰:"处士、农、工、商何?"管子对曰:"昔容准改次油算它停喜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至山田野。"②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除有其政治、军事的目的外,在经济管理上企图达到以下目的环左食组口进:其一,使职业世袭化:四民分业分居可以使人的职业世袭化,让士、农、360百科工、商都固定在原来的职业和地位上,以便让其"少而习焉,其心安焉。

  • 中文名称 经济思想
  • 出处 《国语·齐语》
  • 提出者 管仲
  • 代表 四民分业分居

四民分业论

  管仲,公元前685 年至前645 年在齐国当政,相齐,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管仲出来自身没落贵族,青少年时曾与其友鲍叔牙经商。齐国有重视发展工商业的传统,《史记·齐太公世家》载西周分封姜太公后,"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这就是说齐国从西周初年立国时,就重视发展工商业。而在管仲相齐后,"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悦)"①。所谓"设轻重鱼盐之利"就是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至于管仲曾为此采取过一些什么措施因记载疏漏已无法确知。由于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经济收入,广开360百科就业门路,所以能"以赡贫映器结意打静区与段土半穷",再加上在吏治上任用贤能过财送,所以使"齐人皆说(悦)"。

 候京队车件门属跑敌树引 ① 杜佑:《通典·州郡典·雍州风俗》。

  ②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据《史记》卷六《秦本纪》载,为四十一县。

  ① 《睡虎地条故状过企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78 年版,第222 页。

  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如此,则"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工及设朝克延缺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现没这样使职业和地位都剧值元情否免时态世袭化,就保证了劳动技能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替统治者提供世代被掠夺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使现实的生产关系不断的状刚诉特训岁供斗散迅再生产。其二,同一行业的政易争看略露全转旧防红人"群萃(聚集)而州处",聚集在一起,彼此易于交流生产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即所谓"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三,同一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互通信息,彼此间"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价)",可以促进商品的流通。从以上几方面看,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有其重视工商业,利于生产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一面。同时,它也受西周以来的传统影响,把人温课体呼光封批亚跳的职业分工世袭化,使一切都成为静止、不变的,把生产力水平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僵化了,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保守方面。

  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中,关于分居世袭的内容有明显的保守性,但关于四民分工、分业的内容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客观存在和人们关于分工、分业的观念,所以这一划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管仲把一国民众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集团的分类,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沿用,正说明这一分业、扩扩刘须良送田听开剂理分工论反映了当时和个干内致以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

  管仲在土地问题上,主张"井田均畴",即把井田大体平均地分给直接生产者使用。在赋税问题上主张"相地而衰征",即按生产者所耕种的土地的好坏分等差征收实物税。在税率上主张轻税,《管子·大匡篇》载:"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这里除了饥荒年不收税外,两年征税一次,上年征十分之三的税,平均每年征百分之十五;中年征十分之二,平均每年征百分之十;下年征十分之一,平均每年征百分之五。如果平均计算,则每年征收十分之一的税。《管阳主较美象破参进乐粉子·幼官图篇》载齐桓公三会诸侯时规定:"田租百取三,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这时规定的田赋的征收量为百分之五,只是暂时的。从农税的征收看,《管子·治国篇》说"府库之征,粟什一",说明一般情况下征收什分之一的田赋。至于关税、市税,管仲也主友培随其燃张从轻征收。

  距向穿胜观高管仲的经济思想是很害景玉方太还毛措商否光辉的,其重视工商业的思想、四民分业的思想、井田大体平均分给直接生产者使存法批用的"井田均畴"的思想、轻税的思想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春秋时期的改革家管仲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是有代表性的,无人能超越他。

富民思想

  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 至前479 年)。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少年贫且贱,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不过经济管理思想并非孔子之所长,只是由于经济问题是孔子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他不可能不谈到这个问题。由于他的地位和影响,他谈到有关经济问题的观点、主张,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因此,不能不对他的这些观点、主张加以介绍。

  (1)利民、富民与农工商并重孔子虽然"罕言利"①,又说"君了喻于义,小人喻于利"②,似乎孔子是不主张讲利的,实际不是这样,孔子是主张利民的。孔子曾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③。这句话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按照百姓的利益而使他们得到利益。孔子这里所说的"利"当然是不专指物质利益,然而却包含着物质利益,孔子主张减轻赋税不就是对百姓有物质利益吗?

  孔子还主张富民,他和弟子对话时说: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赶车。孔子说:卫国人口众多啊!冉有说:人已多了,再给他们办什么事呢?孔子说:让人民富裕。冉有说:富裕了,再办什么事呢?孔子说:教育。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张让人民"富"起来的。孔子主张让人民"富"起来,从他和弟子冉有、子路的对话中也可看出。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⑤。

  读这一段话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本人是个比较保守的思想家,对当时存在的等级制度持维护态度,所以不可能主张在不同等级之间"均贫富"。那末,孔子所说的"不患贫而患不均"、"均无贫"的思想究竟应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其一,孔子反对有的卿大夫"贪冒无厌",过份向民众征取赋税,反对季氏乐舞越制;主张减轻对人民的盘剥,使人民生活的好一些。其二,主张在被剥削阶级内部各个成员之间财富分配彼此接近,不要过于两极分化,让劳动者有饭吃,日子过得不错,这样民众不起来反抗,统治阶级的统治就会稳定。所以,孔子所说的均贫富,既包含着限制统治阶级的过分盘剥和奢侈浪费,又包含着在被统治阶级内部财富的分配要平均。

  上述言论说明孔子是主张利民、富民和"均无贫"的。

  那么怎么才能利民、富民呢?在孔子看来这首先就要足食。《论语·尧曰》载:"所重民,食、丧、祭。"《论语·颜渊》载:"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足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孔子在这两处都把"足食"置于重要地位,所以要利民、富民必须首先"足食",如果不能作到"足食",连饭也吃不饱,怎么能算作利民、富民呢?而要"足食"就应当发展农业生产。《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似乎孔子对农业生产不予重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孔子那样回答只是认为参加农业生产是小人应作的事情,而你樊迟这样未来的统治者是不应过问的。从孔子的其他言论看,他对农业是很重视的。《论语·泰伯》云:"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

  ① 《战国策·魏策一》,《韩非子·说林下》。

  ② 《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

  ③ 《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

  ④ 《史记》卷十四《魏世家》。

  ⑤ 《论语·季氏》。

  宫室,而尽力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禹,我找不出他的毛病。他自己吃的不好,对鬼神的祭品却很丰盛;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祭祀时穿的衣冠却极美丽;居住宫室很简陋,却把力量完全用在修建沟渠水利上。禹,我对他挑不出毛病。孔子佩服大禹的三件事情中,其中的一件就是禹尽力修筑沟渠水利。这说明孔子对发展农业生产是很重视的。

  为了富民,孔子及其弟子还主张正常地进行手工业生产。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①意思是说:各种工匠在作坊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真理。这二者都是正常的,自然而然的事情。这说明孔子及其弟子是主张手工业生产应当正常进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商业并不反对。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

  是大商人,孔子对他却持肯定的评价,他说:"回也其庶(差不多)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其意思是说:颜回的学问、道德差不多吧,可是常常贫困。端木赐不听天由命,去经商,猜测行情却常常猜中。这说明孔子并不反对经商。孔子有时也把自己比为商品,如子贡说:"有一块美玉在此,是把它藏在匣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回答说:"卖掉!卖掉!我正在等待识货的人呢?"②这正说明孔子对经商持赞成的态度。

  孔子主张正常地发展农、工、商业是富民的基础。然而,有这一点民并不一定能富起来,所以他还主张轻赋、去奢、从俭等等,这些以下将进行论述。

  (2)轻赋、从俭、去奢孔子反对统治者过分盘剥人民,主张轻赋、从俭、去奢。

  鲁国大夫季氏过分聚敛,激起孔子强烈反对。《论语·先进》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鲁大夫季氏比周公还富,孔子的学生冉求还替他搜刮,增加他的财富。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鸣鼓而攻击他。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冉求)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周代征收军赋是以丘为单位征收的,一丘(十六井)的土地出戎马一匹,牛三头。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人们占有、使用的土地越来越不平均,季氏针对这种情况想改为按田征收军赋,借机大大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孔子则以用田赋不是周代征收军赋的常法、不合周公之典为理由,指斥季氏"贪冒无厌",加重盘剥。这个问题说明孔子主张轻赋,反对对人民加重盘剥。

  在田税方面,孔子及其弟子们主张征收什分之一的税。《论语·颜

  ①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

  ② 《论语·子罕》载:"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术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渊》载:"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鲁哀公时年成不好,国家财用不足,问孔子弟子有若怎么办?有若回答说:您何不采用征十分之一税率的彻法呢?哀公回答说:征收十分之二的税,还不够用,怎么能实行征收十分之一税的彻法呢?

  总之,孔子及其弟子们反对过分聚敛,征收赋税过重。在军赋的征收上,主张按周代的常法征收"丘赋",反对用田赋,加重剥削。在田税的征收,主张按周代的办法,采取彻法征十分之一的税,反对征税过重。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常常是穿着古人的服装来达到现实的目的。孔子想实行周代的"丘赋"和"彻法",反对季氏用田赋、反对鲁哀公加重田税的盘剥。一方面说明他思想比较保守,一方面他主张减轻剥削又符合劳动者和新兴地主的需要,同时也符合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长远利益。

  在主张轻税的同时,孔子主张从俭、节用、去奢。

  孔子反对奢侈,主张节用。《论语·先进》载:"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鲁国改建名叫长府的国库。闵子骞说:仍然用以前的国库,怎么样?何必改建?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不轻易说话,一说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这说明孔子主张节用,反对不必要的改建,同意使用旧的库房。《论语·八佾》载:"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讲到季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64 人,舞列,古代天子专用的舞乐)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能忍心做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忍心做出来呢?这说明孔子反对超过礼制的规定去讲排场和奢侈的。

  孔子主张节用、从俭。《论语·学而》载:"子曰:道(治理)千乘之国,。。节用而爱人,使用以时。"孔子主张,治理有1000 辆兵车的国家,。。节约费用,爱护百姓,役使百姓要按一定的时间。《论语·述而》载:"子曰:奢则不逊,俭则固(简陋)。与其不逊也,宁固。"

  意思是说,奢侈就显得骄傲,节俭就显得简陋,与其骄傲,还不如简陋。《论语·八佾》说"礼,与其奢也,宁俭",即是说:礼,与其奢侈铺张,不如节俭朴素。然而,孔子所说的节俭是有限度的,这就是节、俭必需合于礼,与自己的身份地位相适合。如子贡曾想把每月初一祭祀祖庙的那只活羊节省下来不用,孔子就对子贡说:你爱惜那只羊,我爱那种祭礼①。这就是说,子贡这样节俭不合于礼,所以孔子不赞成。颜渊死后,他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外椁。孔子对他说:我的儿子鲤死了,也是只有内棺而无外椁。我不能卖掉车子,徒步走路。因为我也曾做过大夫,是不可以徒步走路的①。这也就是说让孔子这样的人步行不坐车,和他的身份不相称,也不合周朝的礼。此外,孔子主张对衣食方面要讲究等等,也是他上述思想的表现。

  (3)财富观与劳动观。

  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西周以来传统的社会关系迅速解体,新的社

  ① 魏徙都说法有三:魏惠王六年、九年、三十一年,分别见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以六年说较合理,故采其说。

  ① 《战国策·齐策五》苏秦说齐闵王章。

  会关系正在发展、壮大。适应这种状况,孔子把原有的伦理道德规范扩充、发展,提出了适应社会贵贱尊卑等级秩序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孔子又把社会的人分成"君子"与"小人"两个层次。孔子所说财富观、劳动观都涂上了一层伦理道德的色彩,也可以说他的伦理道德思想渗透到他经济观点的各个方面。如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②在孔子看来,富与贵是人人盼望得到的,不用正当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贫与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以正当的方法摆脱它,君子不摆脱。孔子还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就是手里拿着鞭子做下等差役,我也愿干。如果财富不能求得,还是做我所爱好的事情③。又说:干不正当的事情而得来的富贵,对我就好像是转瞬即逝的浮云,不值得追求④。总之,孔子认为富与贵是可以追求的,不过应通过正当方法来得到它,否则就不应接受它。那么,什么是正当呢?当然符合他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的才是正常的。

  孔子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要为他的理想而奋斗,而且即使统治阶级中的人也不可能都得到想得到的富与贵。所以,孔子及其弟子们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①。既然富与贵是天定的、命定的,所以是人们无法强求的。因此,就应听天由命、安贫乐道。所以,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②这就是说,读书志士在追求真理,却以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 人就不值得和他谈论了。孔子主张以贫为乐,他说:吃粗粮,吃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乐趣也就在这里面了③。在孔子看来,他的学生中颜渊就是一个安贫乐道的典型。孔子在为理想而奋斗时,总是抱着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态度。

  在体力劳动的问题上,孔子认为这不是君子的事,而是小人的事。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应是统治阶级和为其服务的知识分子。他所说的小人主要是指劳动人民。孔子反对士人参加生产劳动,只要国家治理得好就有劳动人民来参加生产。《论语·子路》载:"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背着自己的孩子)

  而至矣,焉用稼。'"在孔子看来,只要国家治理好,四方之民就会背着自己的孩子而来,那里用着自己去种庄稼呢?孔子还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④孔子这段话讲了不赞成君子耕田的两条理由:一条是说君子的任务是谋求道,而不是谋求衣食;二是耕田的人常常挨饿,谋求学道则可以做官得到俸禄。因此,君子担心学不到道,不担心贫穷。孔子一再反对君子参②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八三,中华书局1985 年出版。

  ③ 《论语·述而》载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④ 《论语·述而》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① 《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

  ②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

  ③ 《论语·述而》载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④ 《论语·卫灵公》。

  加生产劳动,固然有社会分工和经济收入上的原因。另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孔子身分地位所决定的他带有的阶级偏见。

  孔子在财富观方面把富与贵同伦理道德规范相联系,强调追求富贵应从正道得来、不从正道得来的富贵不可取等等,这一点有积极意义。

  孔子这一主张的执行有利于廉政和国家局势的稳定。而这一形势的出现对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当然具有积极作用。另外,孔子反对君子参加生产劳动,认为生产劳动是小人的事,固然有其不正确的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一面。然而,从社会分工的观点来观察,没有分工就没有社会进步,这一点又有一定道理。因为君子的分工是学习各种道理、治理好国家,参加生产劳动便于了解下情有利于治理好国家,然而参加生产劳动不一定就能治理好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学习好各种道理,以备将来治国之用,这不能说没有道理。

  总之,孔子虽不是经济管理思想家,然而由于经济问题的重要性使他不可能完全回避这个问题,上述孔子直接、间接涉及经济问题的主张,对后世影响都很大,而且至今仍然可资借鉴,不失其意义。

来自蠡"农末俱利"的经济思想

  范蠡是春秋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大商人,关于他经商的事迹前已述。

  他还有一些值得注航问充打飞过营名车意的如农末两利的经济管理思想值得注意。《史记·货殖列传》载,范蠡认为360百科: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

  上文的大意是说:谷物粜的价格太贱则损害农民利益,农民绝河艺吃存打翻受损 害不努力生产,农田就会荒废。谷营额技或情过短物的价格太高则会损害工商业者的利益,工商业受损害无人从事工商业,就会使经济发生困难。谷价如果低至20就会损害农民,谷价如高至90 就会损害工商业。如果把谷价限制在不低于30、不高于80 的幅度内,就会对农业和工商业都有利。如能这样"平粜齐物",关卡、市场都不 匮乏,不就是治理国家的办法吗?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以司马迁治史的求实精神来看,他的上述记载反映的无疑应激权范苗是范蠡的思想。司马迁不把"农末俱利"的思想归于在管仲、孔子、先座善皇医川子产等人名下,而单单记载在范蠡多海州旧名下,说明他必有所根据。至于他据战国未以来的习惯用"末"来代替"工商",则是他自己的改动。这点前人已经指出①。还要说明的是,把谷价限制在不低于30、不高于80 的幅度内,《越绝书·计倪内经》叫互领子深必三铁将史粒所载,"籴石二十则伤农,九十则病末"。这样的谷物每石的价格与战国时李悝所说的粟石价30 和汉代谷价大体相合。这可能也是汉代人用当时的习惯来表达范蠡思想的例证。虽然如此,这些小的改动并无损范蠡"农末俱利"思想的光辉。

  春秋末年,范蠡提出的"农末俱利"的直今立参倒其思想有重要意义。这表现我县介这十看宁失热唱在:首先,他提出了谷贱伤民、谷贵伤末的问题,通过把价格调整到比用具乱被以脸认互极一定范围内而作到"农末俱利"。这样既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又有利于工左装父过流会找商业的发展,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协调发展。其次,他明确提出了商品价格对生状消乙因材感明字产与流通的作用,尤其是恰当地处理好谷价与其他商品价格的关系对生产与流通的作用。范蠡试图通过调整价格促进生产和流通,这都

  ① 《史记》卷六十八常龙夜甚《商君列传》。

  是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通过行政命令。这也是值得注意的。再次,怎样把物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呢?范蠡主张用"平粜"的办法,这就需要丰收年国家把粮收购储藏起来,在歉收年缺粮时国家再把粮食平价粜出,这样才能起到平定粮食和其他物价的作用,这就叫做"平粜齐物"。所以"平粜"是范蠡首先提出来的,战国时李悝推行平粜法和汉代设"常平仓"都是这一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因此,"平粜"思想的重要性也不可忽略。

  范蠡有治国理财的实际经验,他提出的"农末俱利"的价格政策和"平粜齐物"的经济主张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范害胞差料基拿包零亚蠡不愧是我国古代治国理财的杰出人物。

  管仲、孔子、范蠡是春秋时期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在经济管理一些问题上的主张,可以反映那个时代的特点。

李悝的重农严学副浓求三皮盟抑商

  李悝,约生于公元前4范诉班50 年,卒于公元前390 年。曾相魏文侯、武侯、使魏国富强。他是法家的始祖,曾著法经6 篇,对后世的刑律产生了重大影响。李悝还是重农抑商的最早提出者。李耐老察据悝重农是毫无问题的。李悝在魏国治国有两项重农的措施:第一项是"尽地力之教"。所谓"尽地力之教",就是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设法增加农业产量。其办法是"地方百里,。。除山泽邑居叁分去一,界跳场而著赵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矣"①。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就是要让农民"勤谨"耕作,争取好的收成。为了提高农业产量,李悝主张播种时"必杂五种,以备灾害,力耕数耘,收获如寇之至"②。这就是说种植要多种经营,有的作物受灾害,其他作物还可以收获;耕要用力深耕,除草要勤,要锄几次;收获时要像防备盗寇那样迅速有效以免遭受损失。第二项是,创"平籴"法。为防止"籴甚贵伤民(非农业居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李悝创"平籴"法。"平籴"采取的办法是把年景分为:上熟、中熟、下熟、正常、小饥、中饥、大饥7 种;计算出7 种年景下,一户耕田百亩的个体农民的收入,制定出在大熟、中熟、下熟3 种年景下向每户农民收购粮食的数量,而后在大饥、中饥、小饥年景时把这些粮食平价粜出。这样便收到"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的成

  ①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② 《太平御览》卷八二一,转引《史记》。

  效。李悝由于把以上两项政策"行之魏国"所以魏国"国以富强"③。

  值得注意的是李悝不仅重农,而且还是轻商、抑商思想的最早提出者。在李悝看来,农业几乎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源泉,所以他说:"农伤则国贫"。接着他又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农业,会使民人饥寒,国家贫困。所以他说: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①。

  十分明显,李悝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危害农业会导致"国贫民侈(奢侈)"。虽然李悝这里要求"禁技巧",似乎只是针对手工业而言的,并未提到商业,然而由于手工业一般都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目的为了卖。所以,李悝的"禁技巧",势必包含着"禁技巧"产品的销售,包含着对商业的歧视和限制了。所以,李悝是重农、轻工商、贱工商的最早提出者,也可以说是重农抑商的最早提出者。不过,在历史记载中李悝重农实行"尽地力之教"、"平籴"两项政策是有卓著成效的,至于"禁技巧"具体采取了什么措施却无记载,也许这方面还停留在思想上,并未落实到实际的政策和措施上。

  从春秋时期管仲等人的农、工、商并重的思想到李悝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我们可以看到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轨迹。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