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论世界帝国

《论世界帝国》是意大利人阿来自利盖利·但丁创作的政治哲学著作,1985年5月1日首次出版

主要通过阐述建立一统天下的帝国、罗马有资格掌握帝国权力、这一权力直接来自上帝这三个基本论题来描述但丁关于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帝360百科国的政治理想及其理论,表达他对于政教和平、政教分离和反对教皇干预国家政治的思想。

《论世乡得等烈换界帝国》是但丁的政治理论代表作,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中文名 论世界帝国
  • 作者 (意)阿利盖利·但丁
  • 类别 政治哲学
  • 首版时间 1985年5月1日
  • 字数 64000

内容简介

  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政治理想,即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帝国。全书共分三卷,分别阐述了三个基本论题:第一,为了世界的福利有必要建立一统天下的世界帝国;第二,罗马人有资格掌握这一尘世帝国的权力;第三,这一世界帝国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而不是间接地受自上帝的代理人——教皇。​

来自作品目录

总序
出版说明
卷一 人类需要统一与和平
一章 有关为人类创立一统一尘世政体的知识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对这方面的探讨却极为罕见
第二章 由于这个理论本身是一门致用之学,它最重要的原理就是人类文明的目的;这一目的必须是一切文明的同一目的
第三章 现在可以证明这一目的是实现人类发展智力的能力
第四章 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方法是实现世界和平
第五章 为了造就占员担二义衡胡州居普天下的幸福,有必要建路喜清再米存妈盐卷立一个一统一世界政体
第六章 无论何种机构都需要统一治理,因此,从整体的角度看,人类必然也需要统一治理
第七章 尘世政体不过是那同一帝相结合360百科的单一的世界政体的一部
第八章 人类本来是按照离眼选研果上帝的形象造出来的,也应象上帝那样是个统一体
第九章 君临天国的是一位独一无二的创始人——上帝;而人类只有以天国和天父为榜样,才能处于最佳状态
第十章 尘世政体如不从属于最高法庭,则不可能健全
第十一章 世界政体利于使贪欲减至最小程脚单防速层度,使正义的威力获得最大发挥
第十二章 保有服从事性,只有全心全意为实现人类的目标而奋斗,人类才有自由。这样的自由只有在世界政治机构的治理下,才有实现的可能
第十三章 世界政体最利于实现相使足简被慢合理的统治
第十四章 制定了引导全人类走向和平的法律,世界政体她个减学每式就能最有效地领导各个地方政体
第十五章 统一为“存在”与“善”的根本
第十六章 在奥古斯都帝国时代,正当世界和平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之际,基督托胎下凡一事证实了这些原理是神圣的;同时,人类在失去那黄金时代以后的灾难也同样可以证实这一点
卷二 罗马凭公理一统天下卷三 尘世的君主统治权直接实露即客困由上帝赐予而非来自罗马教皇
第一章 人的理性和神的威力二者都表明,没有公理,架杨指灯片就没有罗马帝国第一章 本卷提才北海出的论点必然会触怒罗马教皇
第二章 上帝的意旨就是公理的根据第二章 但凡不是顺应自然的,都不符合神的品罪入写危氧输达州杆令意旨
第三章 罗马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第三章 教会的权威并不取决于传统;相反地,传则乡统的权威却取决于教会的权威
第四章 奇迹表明上帝关怀罗马第四章 以太阳和月亮比拟现世的两种权力是不合适的,因为那样一来现世的权足色府众倒措液满宁一叫力就好像是从教会所具有的神权中反映出来似的
第五章 罗马政权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共同利益第五章 利未和犹达的比拟也是不成其为理由
第六章 罗马人的统治能力表明,他们的统治权是天命所授的第六章 同护适感越镇推究巴样地,撒母耳和扫罗的比拟也不成其为理由
第七章 多种方式的神旨和神启七章 由上帝执掌的天国和尘世的大权是不能转授给他的代理人的
第八章 根据神的旨意,罗马人在争倍会官看难研游打向下班夺世界统治权的竞赛中占了上风第八章 基督把联结和解除之权授予彼得,但在尘世的司法方面这个权并不适用
第九章 罗滑每钟思月烈械进盾此马通过考验赢得了世界统治权,手条护具婷步六度是理所应得第九章 体现世俗权力和神圣权力的“两把刀”并不掌握在教会之手
第十章 通过一对一的格斗,罗马人赢得那“有公义的巴体抗题冠冕”是合乎公理的第十章 即使康斯坦丁大帝把王权赠与教会,他还是无权这样做
第十一章 基督降生表明罗马的统治权是神授的第十一章 篡权并不能产生权力
第十二章 基督服从罗马法令同样表明罗马的统治权是神授的第十二章 教皇与帝王的权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权力,所以不能由一人来体现

第十三章 从历史上说,罗马帝国不仅先于教会,而且也不受教会的约束

第十四章 教会不可能被授予向尘世政体授权的权力

第十五章 教会的形式体现在基督的一生中

第十六章 只有上帝才能统治人类,以达到其双重目的,并为每一目的选择统治者

创作背景

  但丁的《论世界帝国》发表和问世的历史背景是比较复杂的。它同14世纪初西欧封建王权逐渐加强和罗马教廷的教来自权开始衰落是分不开的;与14世纪初西欧各国封建世俗王权的逐渐加强、等级君主制和议会的建立以及教皇权力的开始变化是直接相关的。但丁之所以能写出应强化世俗帝王的政权,提出政教分离、教皇无权过多干涉各个国家政务等等观点,不仅是根据当时意大利的国情,也同西欧特别是英、法等国的形势密不可分。在英国,1295年英王爱德华一世(1272—1307年在位)为了筹集军费而召开国会,此后经常召开以1295年国会为榜样的国会,称为“模范国会”。1297年,英国国会获得批准征收赋税的权力,等级代表会议与国王360百科相结合的统治形式在英国逐渐确立。在法国,因国王腓力四世同罗马教皇发生冲突,法王为寻求支持,召开第一次三级会议,从1302年起经常召开级会议,过问和安排国内重大的事务,如征税、人事安排等。议会对王权有所制衡,但市民和骑士代表在议会中对王权的支持,也有利于削弱罗马教廷的专横和对各国政权的威胁。西欧封建中央集权国家逐渐形成的趋势,与但丁提出帝制论的时快优唱缩色审代背景是直接有关的。

作品思想

卷一

  但丁在卷一中鲜明地反对和抨击了中世纪的蒙昧主义,也初步摆脱了禁欲主义的桎梏。书中多次提倡和赞颂了人的自由,以及人的智力和理性。但丁强调道:“自由是上帝对人类的最大沙世块快规纸固妒左恩赐,因为这种自由能使我们感到在尘世作为人是幸福的。”但丁提倡建立世界帝国,也主要是强调人及世俗君主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依靠罗马教廷和教会。

卷二

  卷二中但丁反对封建分裂,反对混乱和内战,反对城邦对立,主张国家应有法治,和平与统一的秩序和良好的环境。他本人深受意大利分裂、内乱之苦,特别是身受迫害长年流亡异乡,他认为这都是没有一统天下的举庆书石个第球帝国所致。但丁呼吁在意大利建立统一集权的君主制国家或由神圣罗马帝差江深河国皇帝继承古罗马帝国的衣钵统一意大利。不论本族或异族君主、皇帝、国宜后写容和至够尔秋输个王,只要建立一统的帝国、中央集权化的国家,这样人类才会有希望,才会有幸福的可能。这说明,但丁的“政治的理论观念摆脱了道德。” 但丁的政治观露课目情读愿正像恩格斯分析的那样:“在普遍的混乱状态中,王权是进步的国策,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而与分裂成叛乱的各附庸国的状态对抗,在封建主义表层下形成着的一切革命因素都倾向王权。”

卷三

  但丁在卷三中着重批判了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一再提倡的神权政治观。公开提出了政教平等、政教分离,二者各自为政、互不隶属的主张。但丁同其他人文主义思想家一样,认为“君士坦丁的圣赐”是不可能的。他强切钱职机国名慢专满散调,世俗政权直接来自上帝,而非来么油长蛋介品计省型理建自教会的赠赐。但丁有力地抨击了教会的统治和罗马教皇的特权地位。式额古场但丁在揭批天主教会同时代进步相违背的观念的过程汉粉首除帝听吧委中,阐发了一些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的至理名言,提倡人们应争取幸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以吧挥突胡洲延的自然规律”和“用人的理性追求自由和正义”等,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鲜明反映。

作品评价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刘丹忱:《论世界帝国》的启蒙作用和历史意义应予充分重视,在西欧政治思想史中的价值和影响也应充分肯定。但是但丁号召建立以原罗马人为主体的“统一的世界帝国”,显然不符合当时西欧各国的国情,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但丁在《盟过论世界帝国》一书袁针做置指具径中,显然表现出了半奏升触团析老承贵狭隘的罗马中心主义的倾向。但丁在书中提出的“上帝意志论”和世俗帝王的“合理统治说”美化了君主、帝王的统石先把溶专销响杆治,亦与史实不符架异领小草言别喜跟

作者简介

  阿利盖利·但丁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者,是人文主义思潮最早的代表,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的一位诗人和政治思想家。1285年但丁加入佛罗伦萨民兵组织。1301年秋,包括但丁在内的白党成员遭到流放,在流放期间,但丁创作了《论论语》等文。1306年但丁开始创作《神曲》。1321年但丁完成《地狱篇》,在与代表团返回拉文那途中感染疟疾并于9月14日去世。但丁一生创作了《神曲》《论世界帝国》等著作。

阿利盖利·但丁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