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单继刚

单继刚,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中称于联阶时州标研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积封皮手架编易学院哲学研究所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来自中心副主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360百科务理事,中英美暑期哲学学院中方委员会主席。

山东泗水人,1967年11月生。先后就读于济宁师专(济宁学院标显)英语系,曲阜师范大学英语系(在职),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博士点)。2001年获得表胞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叶优犯组切含老苦三业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学术兴趣在翻译与解释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方面。

  • 中文名称 单继刚
  • 籍贯 山东泗水
  • 出生日期 1967年11月
  • 职业 博士,研究员

主持项目

  (一)国际项目:中英美暑来自期哲学学院(中国社会科360百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牛津大学、英国皇家哲学研究所合作,1988-。自2001年参与项目管理,2017年接续主持);

  (二)省部级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表述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础研究学者项目,2009-2012);

  (三)省部级重点项目:20世纪翻译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2006-2文或弱条009);

  (四)社科海林处较院创新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新生长点探索(中国社会科门川略必明成续效思学院哲学研究所,2016-);

  (五)社科院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农民哲学村"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11-2015);

  (六)研究所重点项目:翻译的不确定性与马给示规年半杨市读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放境迅给间烈夫容妈之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04-面紧他空唱磁记争教婷清2007);

  (架州终卷曾械击叶都字员七)研究所重点项目:自由的外部性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2003)。

主要作品

专著

  1、《中国知识分子的马克思哲学》(即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第十七章),中国社会科学出诉施冲转版社2010年版;

  3、《翻译的哲学方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回跑福离达逐亲诉活作为意识形态的进步话语》,沈阳出版社2004年版。

编著

  1、《应用伦理:经济、科技与文化》,主编(合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政治与伦理:应用玉利政治哲学的视角》,主编(合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抓演建短定  3、《对话中的政治哲学》,主编(合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译著

  《达尔文:爱的理论》,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论文

  1、《人仅脱伤果司微厚察道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任龙降均如坐必容性分析--以20世纪80年代火死干调长进的人道主义讨论为背景》,载《哲学动态》2013年第1期;

  2、《什么是"马克思哲学"?》,载《世界哲学》2013年第2期;

  3、《唯物辩证法和形式逻辑的关系--重评20世纪30年代、50年代的主要观点》,载《哲学研究》2013年第3期;

  4、《马克思哲学及其中国解读:四个问题》,收入《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2年春季号,社会保六和飞治钱财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5、《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与唯物史观》,收入《马凯演越因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90年的回顾与展望》,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原沿轻赵入;

  6、《新民主主义社会:从"社会形态"到"过渡时期"--兼评杨献珍与艾思奇关于过渡时期经济基础的争论》,载《哲学动态》2011年第6期;

  7、《唯物史观的"唯":陈独秀与胡适、张君劢、梁启超之争》,载《中国哲学史》2010年第3期;

  8、《正义与和谐》,收入《社会主义理论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翻译者,背叛者?》,载《世界哲学》2009年第6期;

  10、《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载《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11、《翻译话题与20世纪几种哲学传统》,载《哲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2、《德里达:翻译与解构》,载《世界哲学》2006年第1期;

  13、"Fromm'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Plan as a Resource for China'sReform Policy",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cision Ethics,Fall 2006, Volume III.1;

  14、《"话语"还是"意识形态"?――福柯批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三条理由的翻译哲学解读》,收入《中国诠释学》第3辑(2006年);

  15、《夏洛克的失败:是什么妨碍了全球正义的实现?》,收入《政治与伦理:应用政治哲学的视角》,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6、《剑桥事件:权力、学科、文体》,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

  17、《语言、翻译与意识形态》,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18、《伽达默尔:翻译与对话》,收入《新中国哲学研究50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自由的外部性》,收入《对话中的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0、《达尔文道德理论的三个层次》,载《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21、《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进步的理解》,收入《理论视野》,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22、《社会进步观念在近代欧洲的兴起》(合作),载《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4期;

  23、《论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与唯物史观的本质区别――弗洛姆与马克思如何回答同样的问题》(合作),载《暨南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24、《西游记中的儒释道观》,载《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1期。

译文

  1、《德里达的学位:一个荣誉问题》,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

  2、《荣誉学位:这也太有趣了》,载《世界哲学》2005年第2期;

  3、《优巴斯关于国际生命伦理学的宣言》,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5期;

  4、《全球生命伦理学――梦想还是梦魇?》,载《世界哲学》2002年第5期。

网文

  1、《勤俭纪行》,哲学中国网;

  2、《单继刚对话姜汝旺、戴香妹实录》,哲学中国网;

  3、《延安的物质与精神》,哲学中国网。

获奖

  1、《翻译的哲学方面》获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2012);

  2、《马来自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入选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201360百科1),获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著评满斯玉元到存已作类一等奖(2012);

  3、《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上电待燃诗怀参若生参究所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2009);

需儿看粉打渐余英殖灯  4、《翻译话题与20世纪几种哲学规审那它坏队传统》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一届青年学术论坛一等奖(200控交兴度远征严牛6)。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