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牛角寨石窟

牛角寨石窟坐换济万举逐磁现落于四川省仁寿县高家镇来自鹰头村(现称英底评关刑胡目诉头村)。牛角寨石窟井指含女发检开守影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造像雕凿于盛唐时期,有摩崖造像2480尊,已编号建档101龛,1360百科519尊。其中佛教造像龛95个,造像139补么致5尊;道教造像龛6个,造像124尊。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中文名称 牛角寨石窟
  • 地点 四川省仁寿县高家镇鹰头村
  • 分布范围 1万平方米
  • 时期 盛唐时期

石窟文物

  在牛来自角寨的101龛造像中,保存完好和基本完好的有21龛,部分残缺、剥蚀的张套牛保有39龛,严重剥蚀的有28龛,尚有13龛为泥土所埋。值得庆幸的是,牛角寨石窟造像的精华部分虽遭几次"厄运",但仍基本保存完好。

建造时间

  从牛角寨造像龛中残留的题记,可以推断这些造像的建造360百科时间。位于53号龛右壁的《南竺观记碑》,基本完好,其中内容有"……大唐天宝八载(749年)太岁己丑四月乙未新没其喜朔十五日戊申,三洞道士杨行进、三洞女道士杨正真、三洞女道士杨正观……真□正法观元守宪进弟彦高等共造三宝像一龛,为国为家存亡□□□□供养。"在13号龛右壁上,刻造像题记一则,竖刻楷书7行杨丝规抗团色,可见内容有:"贞元十一年(795年)太岁乙亥元月建,戊寅廿八日书。"

牛角寨石窟

  从这两则题记中,可以看出,牛角寨石窟应营建于中唐时期,据专家考证,绝大部分是盛唐时期镌刻的。在《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将牛角寨石窟的时代明确为唐。

代表作品

  第2号:维摩诘经变龛

  维摩诘经变龛,龛口呈长方形,平顶,宽1.9米,高2.1米,深1.1米。主像维摩诘、文殊为半圆雕,其余为高浮雕或浅浮雕。全龛刻像109身,除部分头部残损外,其余基本完好。这龛经变,主要表现了《维摩诘经》的内容。

 失太载合用破田实移才语 《维摩诘经》,全名是《维摩诘所说经》,也叫《不可思议解脱经》,全剧还经共上中下三卷十四品。维摩诘,意思是洁净的名字、没有染污的名称。维摩诘是古印度一位德韶年高的长者,著名的在家菩萨,他虔诚修行,才智超群,善论佛法,深得佛祖尊重减美送。一天,为了教化三乘众生,他假现身患疾病,佛祖知他心意,便派人去问疾,但佛祖座下却无人敢担此任务。于是,佛祖只好派聪明智慧、德才超群的文殊菩萨前去问疾。维摩诘经变龛主要来自表现的就是《维摩诘经》中"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观众生品第七"、"见阿閦(chù)佛品第十二"等品的内容

维摩诘经变龛

  当佛祖座下的众多菩萨、佛弟子、帝释、大梵天360百科、四天王等听说文信散交天船照造跑其压胞殊要去维摩诘住处问疾,知道两位影们德智超群的大士相见必然要讲论佛法,于是,所有的大众,包括八千位菩萨、五百声掉律盐河数闻阿罗汉、成千上万的天人,便跟随文殊师利一起前往。这时,维摩诘运用神力,腾出屋百班装级事某和助切内空间,把所有室内陈设及侍者移走,只留下一张床座,做出生病的样子,安卧其按精终太上,等待文殊的到来。果然,两位智者相见,便就一系列佛法展开讨论,让随文殊而来的众人大开刑众胞黄属度剧眼界,受益良多。

  龛右侧中部为维摩诘居士,头戴风帽,肩宽体胖,坐在一张有华丽顶罩的床上,上身左倾倚床柱,左手握一棱形物于怀,右手指其物,昂首张口,设军调头略左倾面向文殊作辩论状。

  龛左侧中部为文殊菩华奏概速龙段那阶萨,头毁。身穿半臂圆领袈裟,赤臂载臂钏,胸衡干杀和甲候饰璎珞,臂绕帔帛,结跏趺坐束腰新这帷幔须弥座上,左手抚集选洲促铁动少剧或相层左脚,右手曲臂挽带,背后有双重桃形身光。该龛造像左右以文殊和维摩诘为主要人物,这表现的是"文殊问疾品"。

  在维摩诘的左侧,站立一弟子,头损,身穿U形领袈裟,右手高举过肩,左手指一女人。所指女人头损,身穿天衣,系长裙,上身后仰面向弟子。这两个人物,正是"观众生品"中维摩诘室内的天女和佛弟子舍利弗。此幅画面象征地表现了经中所说的舍利弗变天女、天女变身舍利弗,即佛教"色相无在无不在"的法理。

  文殊身侧后雕刻众弟子、诸天。在文殊和维摩诘下方,还有众多人物,有帝王、武士、僧侣、市民等,或揖拜、或倾听、或观望、或静思、或感叹,或相互议论包散始适款度元宗你……

  第3号:观无量寿佛经变龛

  该龛是根据《观无量寿佛经》的内容而雕刻的西方净土变龛。下图是3号龛,龛口呈长方形,平顶,龛长1.4米,高怀杀愿居弦慢字唱重排式1.52米,深0.5米,深浮雕造像117尊,可谓人物众多。

  龛下部为双层九曲拱桥,桥下施斗拱,上饰勾栏,桥面置短颈圆腹瓶,瓶侧有护法神和祥兽守护。瓶中长莲一枝,生枝若干,枝托莲花布于龛的上部。众多形象就分布在桥面和莲花上。桥面五舞伎翩翩起舞,两侧坐乐伎,或弹琵琶,或抚筝。再两侧,各五个作歌咏状。上层桥正中,正面三人,赤上身披帛,其两侧各一狮昂首倒立;再侧,后乐伎若干呈奏乐状。二金刚站立左右龛沿。龛上部西方三圣居中并坐,主像双手胸前结印,均结跏趺坐于须弥座式的莲台上,顶悬宝盖;两侧有弟子、七宝塔、菩提树、楼阁和乐伎四组。乐伎分别表演,或状似摔跤,或爬莲蕾枝,或双手倒立。座下两侧各有二菩萨,再侧有诸天、仙鹤、鹦鹉等。

观无量寿佛经变龛

  龛中,一赤身童子身居高台,左手扶栏,引身探首,右手加额,正全神贯注地观看乐伎表演,连高台下一赤身童子踮脚探首似呼其接引都无暇顾及。

  龛额和龛楣分别刻十六观,其布局别致点在于,不像其它地方(如大足、夹江县、丹棱县等地)那样每一观刻一小龛,而是均与楣底的斗拱桥栏上的楼阁和幔饰龛楣的一株莲紧密结合成一体。但因残损较重,不可全辨。现尚清晰可见者有"日观"、"宝楼观"、"池观"、"佛像观"等。

  龛顶壁刻卷纹云十余朵,云中裹化众佛,诸乐器。全龛乐伎所执和龛顶纹所裹乐器有:琵琶、箜篌、拍板、笛、筝、羯鼓、铜钹、筚篥等。龛左文殊骑青狮,后立一金刚;龛右普贤骑白象,后亦立一金刚。

  第44号:弥勒大佛龛

  44号龛,位于牛角寨东侧崖壁,这尊依山镌造的弥勒佛半身胸像,面形丰满,眉似弯月,双目微睁,平视东方,比例匀称,线条流畅,俗称高家大佛、牛角寨大佛、仁寿大佛,是牛角寨石窟的标志性造像。

  44号龛保存基本完好,龛高16米,宽11米,深8.7米。半身胸像高12.4米,坐西向东,半圆雕。佛头高6.6米,发式呈螺髻,面部宽4.6米,丰满,耳长3.7米,垂肩,眼微启,嘴微合,颈高0.95米,肩宽11米,胸高4.85米,双手于胸前合十(手掌明显为后人补刻)。大佛胸侧各站一力士,均高1.9米,腰部着战群,系帔帛,立于台基上。弥勒佛神态安详,胸下部分与山岩融为一体,显得气势磅礴。龛本无顶,后来有一对夫妇出资10万,建造了大佛阁,为大佛遮风挡雨。

  曾有一段时间,舆论疯传,说这尊造像是乐山大佛的蓝本,但专家认为这纯属臆断。

  第47号:佛道合一群像窟

  佛道合一龛,三主尊造像,人物面型丰满,比例匀称,镌刻刀法简练。元始天尊居中,方额大耳,颌下有三绺胡须,身穿对襟道袍,胸前结布扣。太上老君居左,方额大耳,面颊有长髯,身着对襟道袍,胸前结布扣。天尊、老君均戴莲瓣形束发冠。释迦牟尼佛居右,头被盗,据资料显示,佛祖发式为螺髻,方额,大耳垂肩,身着微袒胸式袈裟。三像均站立仰莲台上,佛祖赤足,天尊、老君着鞋。

  第53号:三清龛

  该龛是造像群中唯一有造像题记,有明确纪年唐天宝八年的重要石窟,这对四川道教石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值得注意的还有"三清"神像中,与另两尊神像不同,太上老君造像保存完好,雕刻传神,且面容形貌丰腴优美,未有胡须,有明显的女性化特点,在国内现有的唐代道教造像中,闻所未闻,是顶级的孤品。令人痛心的是,这尊顶级国宝于2009年7月14日被不法分子盗割,"三清窟"的艺术整体性和历史价值被严重破坏。

  第64号:并列真人群像龛

  该龛是平顶龛,龛长5.4米,高2.5米,深1.6米,半圆雕造像35尊,保存基本完好。造像均高1.47米,足蹬鞋立于覆莲台上。造像分为前后两排,前排造像18身,男女像各半。女像造像为头作发髻,并戴有额饰头巾。颈部刻蚕纹三道,上身穿对襟道袍,胸前布带结扣,外穿宽袖黄帔,袒胸装饰有短璎珞,胸下系长裙拂地;男像造型,或为头绾发髻,或戴莲瓣形束发冠,颌下有三绺长须,上身穿对襟道袍,胸前布带强扣,外穿通肩黄帔,胸下系长裙拂地。造型基本按男女间隔排列。后排造型17身,均有双线桃形或圆形头光,脚着鞋立于仰莲台上,一女真人十六男真人,其中六尊有三缕长须,胸饰与前排相同。

并列真人群像龛

  全龛造像所持器物有笏、瓶、花、宝珠、柳枝、法轮、蕉叶扇、鸡心环等;未持器者,或施印,或双手拢于袖内。整窟真人群像,每一尊均身体修长,神态高雅,并列成群,庄严肃穆。

  第65号:罗汉龛

  该龛是长方形平顶龛,高1.15米,宽1.45米,深0.7米,龛中造像5尊,保存基本完好。三罗汉均结跏趺坐同一素面台基上,坐高0.7米,宽肩大耳,光头,身穿交领袈裟,外罩帔巾,胸前巾角结扣。中者,满面皱纹,显为长者,右手抚右膝,左手残,带沉思状,似主讲。其左侧后一男童作垂手侍立,右侧一童女,右手上举,左手持扇过肩,作打扇状。该女子高髻丰庞,神情肃穆,若有所思,其服装尤为特异:上身着翻领半袖短衫,腰束带,带结长飘至足;内着长裙,宽袖微摇,既有明快之态,又有摇曳之姿。左罗汉,左手持扇,扇面遮住右手,微躬背耸肩,作沉思状。右罗汉,右手持扇,欲扇未扇,左手置于膝上,嘴微张,舌翻卷于上唇,似吃惊似发呆。三罗汉虽皱纹满布,寿高年迈,但宽大的身躯,寥寥无几而又流畅的衣纹,衬托出他们潇洒活泼的神态。

罗汉龛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