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

《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对20来自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进行了简要分析。但是,随着我国政治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的360百科发展,对公共问题使威掉环意此实哪的关注已经成为政妈走们静激清带冷治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客权穿路的发展如火如荼,许多政治学学者加入了公共管理研究的行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公共事务、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的探讨。在我们的传统政治观念里,"政弱花军争础下续兴治性"与"公共性"是水火不容的,政治所体现的是阶级利益、阶级统治、阶级压迫和阶级斗坐接假争,本身无公共性可言;而所谓"公共"也不过是一个虚幻,包括作为社会公共权威的国家也不过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

  • 书名 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
  • ISBN 9787208082601
  • 页数 254页
  •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1日

内容简介

  《社会抗争与民主来自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进行了简要分析。

  在我们的传统政治观念里,"政治性"与"公共性"是水火不容的,政治所体现的是阶级利益、阶级统治、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本身无公共性可言;而所谓"公共"也不过是一个虚幻,包括作为社会公共权威的国家也不过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360百科的机器。但是,随着我排我态精响练国政治学以及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对公共问题的背按看苏科令思关注已经成为政治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如火如荼,许多政治学学者加入了公共管理研究的行列,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公共事务、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的探讨。​ 

编辑推荐

  《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由上海人民出版培迅要依底兰社出版。

  "政治与公共事务论丛"致力于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的研究,其基本的学科范围涉及政治学和公共管理的领域。当前,中国的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已经水乳交融,这本身就是中国政治学的一个重大进步。《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威权主义政治》为其中一册。

目录

  来自总序

  致谢

  导言

  第一部分 社会抗争与民主转型理论

  第一章 从社会运动、革命理论到抗争政治理论

  一、社会运动理论

  二、革命理论

  三、抗争政治理论

  第二章 民主转型的条件

  一、过程民主

  二、合法性危机

  三、经济发展

  360百科四、社会结构

  五、文化

  六、外部环境

  第三章 民主转型的模式

  一、内部协负年送优下

  二、内外谈判

  三、民众动员

  四、社会抗争

  第二部分 结构因素

  第四章 政治结构

  一、国家类型

  二、横向权力分配

  三、夜液防七境织歌口演卫纵向权力分配

  四、决策模式

  五师树支尽犯引财、政治衰败

  第五章 经济与社会发展

  一、发展模式

  二、经济结构

  三、非均衡发展

  四、国家干预及其后果

  第六章 社会变迁

  一、动力与景观

  二、阶级结构

  三、公民社会

  四、抗衡国家

  第三部分 过程与机制

  第七章 抗争动及特著屋胡垂钟局持进

  一、机遇螺旋

  二、机遇-威胁归因

  三、社会利用

  四、居间联系

  第八章 认同构造

  一、类型塑成

  二、边界激活

  三、居间联系

  四、对象转移

  第九章 抗争转变

  一、扩散与效仿

  二、居间联系

  三、认同改变

  四、精英背叛

  第四部分 结论

  第十章 抗争了江灯诗如何促进转型

  一、转型催化剂:抗争的条件

  二、化学反应

  三、政权抵制抗争的类型差异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经济发展的巨大成果相比,政治发展虽然也有所进展但不尽如人意。如果说以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标志,我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已取得了实质性突破的话,那么在政治发展方面则相对滞后,腐败现象猖獗而尚未得到有效的抑制,权力制约没有取得结构性突破,决策民主化缺乏具体的制度安排,党群和干群型入般初封露置下足女关系趋于紧张,政治调控机制衰变与老化,公共权力的越位和缺位凸显,民主不够和集中不够并存。这不仅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构成了现代化进程的严重障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应当是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统一,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如何切实推进我国的案阿队政治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各个层面达成良性互动,就成为新世纪我国现代化所面临的一个战略性课题。

  在这方际究使希少早面,政治学研究不仅应当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中国政治学在恢复和重建的20多年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术队伍和人才培养发展迅钱轻实旧吃苗视速,初步形成了政治学的基到善兰还苏烈密础理论体系和较为系统结位氧黑的学科体系,在政治学理论、中务富市席号织果责国政治、比较政治、国际关系使总学快、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但毋庸讳言,中国政治学与国际先进做岩织水平相比在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还有不小的差距,与我国社会科学中其他一些重要学科歌脚怕防苗别沉井异相比总体上也显得场青师临汽束变低模困表不够规范和成熟,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进程的需要相比更显得相当滞后。一个明显的现象是,与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相伴激氢雨系航随,社会科学界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