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长嘴鱲

长嘴鱲,又称长嘴鱼,Raiamas 来自guttatus (Day,1870),鲤科长嘴鱲属的一种鱼类。体长,侧扁,腹部圆,头尖,口端位极大;下颌前端具显著的突起;须2对;鳍位置较后;臀鳍起点位于背鳍基末端稍后的下方。体侧有不规则的条纹和斑点。

栖息在江河流水中。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

  • 中文名称 长嘴鱲
  • 拉丁学名 Raiamas guttatus (Day,1870)
  • 别名 长嘴鱼、大口鱼
  • 界 动物界
  • 门 脊索动物门

形态特征

  测量标本26尾;体长56-213mm;采自云南昌宁、孟连、耿马、澜沧、景洪、勐腊。

  背鳍搞因研频识固者iii - 7;臀鳍iii – 10-11;胸鳍i - 14;腹鳍i - 8。侧线鳞{[48(3-v)/(9-10) ]51},背鳍前鳞25-27;围尾柄鳞19-20。下咽齿3行,1?3?5-5?3?1。

  体长为体高的4. 3-5. 1倍,为头长的3. 5-3. 9倍,为尾柄长的5.4-6. 5倍,为尾柄高的9.0-12. 2倍。头长为吻长的3还宽官均统火选苗先轻. 0-3. 6倍,为眼径的4. 0-7. 0倍,为眼间距的3. 1-3. 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 6-2. 1倍。

  体长,侧扁,腹部圆,无棱。头尖,头后背部较平直,头长大于体高。吻较尖。口端位,口裂下斜,很大,向后延伸超越眼后缘垂直下方。下颌与上颌等长,其前端有1发达的瘤状突起,与上颌前端凹陷处相吻合。来自上下唇有稍发达的韧质边缘。须2对,均不发达,有时颌须缺失360百科;口角须位口角的前上方,痕迹状。眼位于头的前半部,眼间较平阔,与吻长约相硫啊宣迫清等。吻皮两侧端与第一围眶骨交界处有1缺刻,为领须着快兰否生处。鼻孔离眼较市刚茶谁红价展法粒命离吻端为近。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下领的齿骨下缘有1深沟,与游离的鳃盖膜相配合,使张口时增大口腔容积。体被圆鳞。侧线完全,念吧字并转想跟盾直义命自鳃孔以后向腹侧微弯,延伸于尾柄的下半部。

  背鳍位置较后,外缘浅凹整临滑剧百停或平直,起点距尾鳍基部等于或小于距眼后缘。胸鳍稍呈三角形,末端不达腹鳍基,相隔2-3个鳞片。腹鳍后缘平截,位于背鳍起点之前,后伸不达臀鳍起点。臀鳍始于背鳍基部后端稍后,外缘凹入,起点距尾鳍基部大于距腹鳍基。尾鳍叉形,下叶稍长于上叶。

  体侧鳞较腹部的鳞片为文案著限拉将香负课大,在胸鳍和腹鳍基各有1向后延长的尖形腋鳞。肛门紧靠臀鳍起点。鳃耙尖,细小,排列稀疏。下咽齿3行,主行齿排列较稀,顶端尖,略呈钩状。鳔2室。腹膜银白色。

生活习性

  栖息在江河流水因群科示却中。以小鱼和水生昆虫为食。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

  南定河及澜沧江水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