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凉水井组

1991年《四川省区域举笔亮蛋运均欢地质志》编写组命名。命名剖面位于四川峨眉县城西1.5km处的凉水井。

  • 中文名 凉水井组
  • 外文名 Liangshuijing Fm
  • 代    号 N1
  • 地层名称 凉水井组

信息

  地层名:凉水井组

  英文:Liangshuijing Fm

  代号:N1

命名

  1991年《四川圆儿守项娘些走边省区域地质志》编写组命名。命名剖面位于四川峨眉县城西1.5km处的凉水井。

来自

  该组为一套粗-细粒砾岩层,间夹灰-蓝灰色粉砂质粘土层和粘土层,粘土层中含炭化树干、植物碎片和孢粉化石,砾石360百科直径为3~30cm,定向排列,分选性差,其间充填砂泥岩,常有褐铁矿渲染。代表河流相冲、洪积类型,由砾石充作和验益与棉否死层→粘土层组成六个韵律层,显示山前河流在季节性降水影响下,经历了多次洪水期-平水期的岩性组合。上与更新世砾石层为不整合接触;下伏与老第三系为不整合接触。在粘土层中,赋存大量炭化树干及植物碎片,显示气候湿热。含有孢粉化石,经西南地质研究所陈乐尧鉴定认为,该组合以被子植镇观流万核权孩物花粉和蕨类植物孢子为主,裸子植物花粉量少,成员为Lycopodium sporites、Selaginellites、Gle穿及够常映icheniidites、P胜粉一吧丰难四区转静构inus pollenite专守肥威皮影s等。时代可能为中新世。该组仅分布在四川盆地西部,呈近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厚度约104m。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