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优363"全部米质指标达部颁优质米标准调出家父虽,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水稻品种。
- 中文名称 两优363
- 品种审定编号 国审稻2003060
- 品种名称 两优363
- 选育单位 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简介
品种来源:360S×明恢63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来自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流众团穿吧片给帮南亮九域作双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5.3天,比对照汕优64迟熟1.6天。株高94.5厘米,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穗型较小。每亩有效穗数23.2万穗,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95粒,结实率75.6%,千粒重28.1克。抗性:叶瘟6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率32.1%,白叶枯病5级,褐直止飞虱5级。米质主要指标对收良还:整精米率51.5%,长宽比3.3,垩白米率19.5%,360百科垩白度2.9%,胶稠度79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1%。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南方稻区晚籼早熟高产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8.9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45%脱毛语二(不显著);2002年参加少集露晚籼早熟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8.4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93%(显著)。2002年参加晚籼早熟优质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4.8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3.7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一般在6月中下两计任请日风开旬播种,每亩播种10~12公斤;2、合理密植:一般亩栽1.5万穴左右,亩基本苗8~10万株;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多用农家肥,注意氮、磷、钾搭配;4、防治病虫: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和褐飞虱等病虫的危迫放波路衡等析斤啊皇刚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和褐飞虱。外观品质较好,加工求品质和蒸煮品质中等。适宜在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的双季稻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
袁隆平誉其为高档优质米
国家杂交水稻中心育种专家一致认为口感好、清香染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段革正高度评价"可列为高档优质米",现已成为我省优质米基地的主推品种。"黔两优58"、"两优211"等品种具有待材花胡费斤优质、耐寒、高产、稳产等特性,为我省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两优363虽十常松云片修占皮液的产量和生育期表现
1998年两优36说主一杀力3在贵阳产量试验( 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试验结果:每亩产量518.求翻0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0.6%,增产显包军解创看协配著:比对照汕优63减产1.9%,差异不显著。生育期158天,比汕优64晚熟2天,比汕优63早熟10天。1999年两优363参加贵州省杂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在凯里、德江、遵义、贵定个、贵阳、兴义和安顺7个试点亩产分别为545.2、 505.8、498.3、646.0、438.5、459.5和394.5公斤,平均亩产498.3公斤,比对照汕优晚3低2.6%;平均生育期150.4天,比对照晚4.3天。2000两优363续试,在凯里、德江、遵义、贵感计飞你令耐衣银煤定、贵阳、兴义、黔西和安顺8个试点亩产分别为207.5、400.0、525.8、生九512.5、366.5、570.0、490.0和499.5公斤,平均亩产量446.5公斤,比对照汕优晚3低1.1%;生育期148.9天比对照汕优晚3迟熟1.0天。两年平均产量472.4公斤,比对照汕优晚3低1.8%,生育期149.7天,比对照汕优晚3迟熟2.7天。两优363生产试验,在平塘、 安顺和黔西3个试点干谷亩产分别为 444.8、476.6和571.0公斤,分别比对照汕优晚3增产20.6%、17.4%和11.1 %,各试点平均亩产479.2公斤,比对照增产15.8%。2000年4月,在海南三亚进行的国家"863"计划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试验中,大区(0.2亩)示范亩产580.0公斤,比对照汕优63仅低2.7%;小区(面积0.02亩,三次重复)比较亩产593.4公斤,比对照汕优63也仅低2.7%,生育期比对照汕优63早熟1~2天。种植香型优质稻" 两优363"的商品价值高,效益好。
特征、特性
该杂稻组合在一定栽培条件下,株高90厘米左右,有效穗每亩20万左右,每穗实粒数90粒左右,结实率75%左右,千粒重28克左右,谷粒秆黄色、无芒。生育期在不同海拔地区一般130~160天,平均150天左右,比对照汕优晚3晚熟3~4天。两优363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验,12 个检验项目中,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2.7%)、粒长( 7.0毫米 )、长宽比(3.2)、碱消值(4.1级)、胶稠度(82毫米)、 蛋白质含量(8.3%)7项指标达到国家籼稻优质米一级标准:糙米率(79.6%)、垩白度(3.2%)、透明度(2级)3项达到国家籼稻优质米二级标准;直链淀粉含量(15.0%)低于国家籼稻优质米一级标准(17%~22%),仅垩白粒率(14%)1项略高于国家籼稻优质米二级标准(<10%)。2000年11月17日,贵州省种子总站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食味品质鉴定,两优363名列参加鉴定新组合的首位,综合评分26.3分(总分30分,对照汕优63为18分),食味较优良。
要点
该组合植株高度适中, 株叶形好,分蘖较强, 产量较高。栽培要点同汕优晚3等早熟杂交稻,农户较易掌握。在我省900米以上的中高海拔籼稻地区种植,4月上、中旬播种,900米以下的中低海拔籼地区,4月下旬或5月上旬播种,避免抽穗杨花期低温阴雨。采取两段育秧,每亩用种量1 公斤左右。该组合分蘖较强,根据不同地区和肥力条件,每亩栽培1.2~ 1.8万窝,每窝2~3棵秧苗,每亩基本苗栽3~5万棵。施足底肥,尤其多施农家肥,注意氮、 磷、钾和微肥的搭配,早施追肥,后期尽量少施氮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双季稻地区可作晚稻利用。
2000年贵州审定,编号:黔品审225号
品种来源:该组合由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组配而成。母本360S由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并经中国水稻所人工气候箱鉴定,其育性符合国家"863"两系不育系要求,父本明恢63由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属于优质两系杂交稻中籼中熟组合。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省区试,平均亩产472.4kg,产量与对照汕优晚3相当;2000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9.2 kg,比对照汕优晚3增产15.8%。
特征特性:生育期150天,比汕优晚3迟熟3~4天,株高90cm,有效穗20万/亩,穗实粒数90粒,结实率75%,千粒重28g,分蘖力强,株叶型较好,易感恶苗病,外观米质好,食味品质优,食味品质经专家鉴定综合评分为26.5分(对照汕优63为18分)。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分析:精米率、蛋白质等8项指标达国家一级米标准,透明度、糙米率、垩白度3项指标达国家二级米标准。
栽培要点:适时播种,采用旱育秧或两段育秧培育壮秧,在省内中稻区在4月上旬播种,8月中下旬齐穗比较适宜;合理密植,根据不同地区和肥力条件,亩栽1.2~1.8万穴左右,每穴插2~3苗,亩基本苗3~5万;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后期施肥以P、K为主;及时防治恶苗病等病虫害。
适宜种植地区:可在我省海拔900~1200米的中高海拔水稻适宜地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