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日本"秋月"号驱逐舰

秋月级测运导弹驱逐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最新建造的来自一种通用(多用最看初河百百足通交途)型护卫舰。虽超西存精铁济夫冷航然日本对外宣称其为"护卫舰",实际上已经达到了"驱逐舰"的标准。该级驱逐舰建造计划被2007财年(日本平成19年)国防预算批准,故按日本武器命名传统,项目代号发为19DD。预计建它社生载且称沙造4艘,首舰在2010年10月13日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下水,正式命名为"秋月"号。该舰定于2012年服之元握役,将进一步加强海上自卫队执行水面战和导弹防360百科御等任务的能力。2013年3月7日,第二艘"照月号" (20DD)正式服役

  • 中文名称 日本"秋月"号驱逐舰
  • 英文名称 Akizuki-class destroyer
  • 服役时间 2012年
  • 定型时间 2010年10月13日
  • 国家 日本

基本介绍

  "秋来自月"号标准排水量约5千吨,满载排水量6800吨,舰长150.5米,宽18.3米,型深10.9 米,吃水5.3 米,最大航速30节,舰上乘员200人。主要武器装备包括90式舰舰导弹、改进型海麻雀防空导360百科弹、07式垂直发射火箭助推鱼雷等,舰上还可搭载2架直升机。

  "秋月"号驱逐舰造价高达750亿日元。据计划,该型驱逐舰还将再建造3艘,至2014损论石假意突领房年3月全部服役。

  "秋月"这个名字在日本海军史上曾出现3次。最先是"二战"时日本海军的防空驱逐舰,共建有12艘,其中6艘在太平洋战争中被击沉,6艘被盟军缴获脸宽房江抗使经及终(1艘赔偿给了当银象获时的中国政府)。1958年冷战期间,日本作为美国同盟,又建造了第二代秋月级驱逐舰,到1997年全部退役。如今的秋月级已经是"第三番新酒"。

  尽管日本未报货初机假子文审握味方面称秋月级为"护称应春料局测都刘得卫舰",但实际上其满载排水量为6800吨,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驱逐舰。秋月级共建造4艘,其余两艘预计在2014年交付。

秋月级驱逐舰第二艘

建造计划

  据计划,该型雨顶么临聚全航刘九剂功驱逐舰还将再建造兴往尽统陆令板按构3艘,预计至2014年3月全部服役。 2012年10月17日,日本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举行海上自卫队最新秋月级导弹驱逐舰三号舰"凉月"号下水仪式。该舰舷号为DD-117道多河怎。至此,日本四艘秋月级导弹驱逐舰已经全部下水。防卫省次官出席下水仪式。分别是DD115秋月号、DD116照月号、DD117凉月号、DD118冬规取和很想色夜引肉句月号。 2013年3月7日,日本三菱重工长崎船厂内,第二艘秋月级导弹驱逐舰照月号正式服役,该舰舷号为116题油号。与中国海军北海行目歌兴己盐舰队116石家庄号俄式神盾舰舷号相同。

  舷号

  舰名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建造船厂

  DD115

  秋月

  200所确水究阳围9年7月17日

  20换民每影核苏弱剂类战掌10年10月13时团跑府商宗界写

  2012年3月14日

  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

  DD116

  照月

  2010年7月9日

  2011年9月1尔统获标些古马米阻宣5日

  计划20围空调振北坏简住13年3月

  三菱重工长崎造船洲比

  DD117

  凉月

  2011年

  2012年10月17日

  计划2014年

  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

  DD118

  冬月

  2011年

  2012年8月22日

  计划2014年

  三井造船玉野事业所

研发背景

日本

  旧日本海军因轻视反潜护航等防御性建设,在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国彻底切断运输线,最后不得不在举国崩溃的情况下投降。战后在美国扶植下,日本来自军事力量从20世纪60年代起逐步增强,吸取当初教训,提出了"保卫航路带"的海军建360百科军目标,后来进一步发展成"保卫1000海里海上生命线",对军舰的远洋反潜规采实置护航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并为此建设了整体战斗力的"八八舰队"。1982年到2006年,日本共建造了4令尽是担与卷好济型34艘针对反潜护航的通用驱逐舰,而就在团缺料实解策第4型"高波"级建造的同时,已开始规划平成18年度(2006年)预算内的新一代通用驱逐舰,当时简称18DD。

  18DD体现的战略需求与前辈们有所不同:进入21世纪,日本面临的海笔续解未父算买财吸外利益日渐增多,国防逐渐摆脱"专守防卫"思想,转而"积极防御",以便应对"周边有事"和"海外维护和平兵力投送"。体现到新一代通用驱逐舰的任务规划上,就是既要保证精良的反潜能另听镇学剧力,又要加强防空能力,并具施年数培当举备一定的对陆支援能力,顺便处理一些维和反恐、拦截"不明国籍入氧呀德司侵船"等低强度任务。另外,18DD肉征结跳简假脚至美还要承担日本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的"自主先进国防装备计划"的验证任务。

  尽管任务比前辈复杂许多,啊战但18DD仍然强调稳妥继承,摒弃了很多炫人耳目的先进技术。

  首先是美英两国的全电推进方式,即发动机直接带动电机,再带动螺旋桨,取消复杂轴系,使舰内空间利用更高效,并且统一电力分配,提高用电效率,节省了费用。而消除轴系的机械摩擦,也有助于提高船舶的声隐身效果,但全电推进系统著今了案费伟营在船舶高速性方面性能尚不足。日本却要求18DD能够配合导弹艇拦截"不明国籍入侵船",在近海实施一体化警戒防护战,最高航速不得低于30节,而且18DD定位核心任务是反潜护航,使用频率必然很高,全电推进系统这项新技术一下子就用在它上面,可靠性难保证,不符合日本追求可靠性的传统,可能就是这两个因素培度提底从导致全电推进被否决。

  其次是曾流传出的模仿美国新一代驱逐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的18DD外形,采用内倾型舰首和综合全隐身密封桅杆(内兼容理鲁尔关左治刘蛋行突大量雷达电子设备守掌策报胜持皮,利于隐身,减轻电磁干扰,知边引翻提高雷达使用寿命逐若充神跑端)。但日本最终否决了,究其原因有:其一,内倾型舰首高速行驶时会严重甲板上浪,美国"朱姆沃尔特"级为此采用了复杂的电子控制技术,而日本周边海域海况不佳,也不值得为相对低档的通用驱逐舰花费太高,索性放弃了这个极佳的隐身设计;其二,综合全隐身密封桅杆固然先进,但日本缺乏足够的技术验证,一下子用在任务繁重的新军舰上不够稳妥,而且通用驱逐舰往往要护航非隐身的民用船舶,隐身性太以题高也没必要。

  放弃动行差责身映始帝长展这两项技术后,18DD延续"高波"级基本舰型,进入了正式设计。但在2005年日本军费耗费项目太多,通用驱逐舰计划被延后到平成19年预算,改称19DD。

  2006年初,日本官方公布19DD设计案,放弃装备类似美国"朱姆沃尔特"级的155毫米"先进亚呢派步洲凯杂单火炮系统"和"拉姆"导弹近防系统(估计可能是日本这些技术储备不足,花巨资给通用驱逐舰装备不划算,而原有装备用了多年,便于操作和后勤,且性能"足够"),最终定案编入2007财年国防预算。

总体设计

  19DD的设计以"高波"级为基础,融入日本来隐身技术研究成果,船舷外飘,上层建筑底部与主甲板同宽,向内倾斜10度,所有转角处都采用圆弧过渡,基本遮蔽救生艇、锚链等雷达波强反射物,主炮、烟囱等也都设计成简洁多面体,桅杆采用类似"伯克"级的大倾斜式三脚桅,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尽量减少重量和体积,减少桅杆表面积。种种措施可以让雷达波不规则地散射,降低19DD被雷达探测到的概率。此外,发动机减震浮筏等声隐身技术和海水降温系统等红外隐身技术皆配备齐全。

19DD概念设想图

  19DD的动力系统很出乎意料,没有采用"爱宕"级"宙斯盾"舰的美制LM2500燃气轮机,也没有采用"高波"级的美制LM2500和英制"斯贝"SMIC燃气轮机并联,而是全采用英制"斯贝"SMIC燃气轮机。这不是因为英国燃气轮机性能领先美国货,而是因为日本长期习惯使用英制燃气轮机(之前买美国燃气轮机有政治因素),"斯贝"SMIC可以自制,用起来在自主性、维护保养、操作习惯等方面都更有优势,而且功率也满足需要,从这一点可见日本选择配置的谨慎与务实。

电子设备

  19DD的电子设备是其最大亮点,装备了日本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战斗系统,由先进战斗指挥系统、FCS-3改有源相控阵雷达、反潜情报处理系统和电子战管制系统四大子系统组成,是日本利用自身电子技术优势,花费近20年心血开发而成。

  该系统不仅可以与别国同类装备一样,将所有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交由高性能计算机处理,将结果综合显示在指挥中心大屏幕上,通过网络数据链传递给各分系统,而且还能通过光纤数据网络保证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基本无延迟地实时分享,部分系统损坏后,可以利用网络和其他部分发挥替代作用,真正做到了作战系统一体化(而不是简单地用网线把独立的各系统连接起来),信息处理效率大大提高,设计架构更加先进,基本达到美国"宙斯盾"系统最新版的水平。

  反潜探测系统方面,作为19DD研制基础的"高波"级已经装备了美国最先进的SQS-53B/C舰首声纳和SQR-19A(v)拖曳式线列阵声纳(日本都已实现国产化),19DD更上一层楼:不仅反潜情报处理系统提高了声纳获取数据的处理效率,专家系统软件可以智能化为反潜武器操作人员辅助决策,而且换装了日本更新的OQS-XX舰首声纳和改进型拖曳式线列阵声纳,探测距离有一定增加,精度更高,更重要的是在浅海的使用效果大大增强。这未免有些令人诧异,19DD"正常用途"应该是远海护航,不必太关注浅海目标,而联系来日本对中国常规潜艇发展的鼓噪,可见这个"反潜护航舰"已经针对"假想敌"第一岛链附近目标海域,特意强化了浅海反潜能力。

  FCS-3改有源相控阵雷达堪称日本海军电子设备进步的典型,与欧洲APAR有源相控阵雷达属于同类轻型雷达,采用四面主天线基阵分置上层建筑四周的安装方式,对空探测距离210千米,可同时跟踪300个目标,加强了低空分辨能力,据说可以探测定位127毫米炮弹。FCS-3改借鉴了欧洲同类雷达技术,四面天线基阵可以同时制导12枚舰空导弹,拦截100千米内的目标,有很强的环境信息感知与防御能力。每面雷达主天线基阵旁边还有一小块雷达天线基阵,可以制导美制舰空导弹。有人可能觉得FCS-3改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偏小,不能制导远程舰空导弹。据分析:日本可能就没要求19DD有远程防空能力,而是将其定位在反潜为主,兼顾复杂的多用途功能,保证中程防空足矣。定位清晰才能保证系统战斗力的最优化,避免强行采用不必要的高端设备而造成造价飙升和政治阻碍。

FCS-3改有源相控阵雷达

  19DD的电子战设备倒是西方国家的标准配备,基本是仿制改进美国的主动干扰机、综合干扰弹发射器和拖曳式反鱼雷诱饵,不过在新型电子战管制系统的指挥下,其效率和可靠性必然提高。

武器装备

  19DD在武器选择上没有盲目追求全面高端,反而根据自身定位,选择得恰到好处。

  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功能--反潜能力方面,19DD精益求精,成为第一种携带双直升机库的日本通用驱逐舰(之前的通用驱逐舰机库内只能维护1架直升机,往往只能保护自身,难以不间断攻击潜艇),令整个编队反潜作战的直升机调配更加灵活高效。战时配属2架日本自主改进的10吨级SH-60K直升机,装备新型吊放声纳、逆合成孔径海面搜索雷达、新型磁探仪和红外探测装置,可以携带日本97式反潜鱼雷(在美国MK50反潜鱼雷基础上改进,射程约15千米,速度50节)在200千米半径反潜搜索,配合新型助降系统,拥有在5级海况下起降能力(大多数直升机这个时候都不能停留在驱逐舰甲板上)。按照日本反潜舰艇惯例,19DD配备2具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使用97式反潜鱼雷)和16枚装进MK41垂直发射装置的日本版"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战斗部由美制MK46鱼雷换成日本97式鱼雷,巡航速度0.9马赫,最大射程20千米,可攻击水深40至1000米的潜艇)。综上所述,19DD堪称世界上反潜能力最强的驱逐舰之一。

SH-60K直升机

  相比之下,19DD的防空能力不算突出:配置了32单元美制MK41垂直发射装置,16单元装填日本版"阿斯洛克",另16单元防空导弹选择北约联合研制的"改进型海麻雀"(ESSM),最大射程从原型"海麻雀"的15千米提升至近50千米,速度4马赫,最大机动过载50G,仅保留了原型的半主动雷达导引头,堪称老式防空导弹"重焕新生"。不过,虽然ESSM可以1个MK41单元装4枚,达到64枚这样可观的载弹量,但当代反舰导弹射程普遍超过100千米,ESSM的射程只能被动防御来袭导弹,无力威胁敌机,日本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呢? 据分析,应该是日本考虑到未来海战要靠编队系统作战,有万吨级"宙斯盾"舰主导100千米外的远程防空,有美国和未来本国航母提供全面防空掩护,19DD配备的ESSM性能和数量足以自保,并且能为编队加一层高密度中程防空圈,在高性能雷达的支持下,已经构成比较可靠的多层防空能力。如果贪大求全地加装远程防空导弹,不但要耗费巨大来升级雷达,而且军舰只有16枚远程防空导弹,备弹量严重不足。况且远程防空导弹的机动性有所削弱,很难确保击毁反舰导弹,一旦被突破,只能靠日舰普遍装备的6管20毫米"密集阵"近防炮死守,风险实在太大,反而不如ESSM专心对抗反舰导弹比较保险。同样考虑编队配合,日本没有加装流行的"拉姆"导弹近防系统,仍然选择使用经验丰富且威力足够的强化版"密集阵"系统。

  在反舰武器方面,19DD配置很平常:8枚自制SSM-IB反舰导弹(射程150千米,可以算是早期"鱼叉"改进版)外加1门美制MK45 Mod4型127毫米舰炮,这在西方新一代驱逐舰中算是标准配置。但值得注意的是,MK45 Mod4型舰炮很快将配备美国新型增程制导弹药,届时射程将达117千米,命中精度距目标10米之内,可见19DD已经不满足于只对海上目标作战,开始考虑攻击近岸目标的问题。

  另外,19DD在左右两舷各设了1个封闭舱,各装1艘高速突击艇,日本宣称是用于近海巡逻、驱赶"不明国家入侵船"。但19DD满载排水量约6500吨(考虑到除直升机库外,配置无太多增加,比"高波"级排水量多三四百吨比较恰当),用于"近海高速追击"的突击艇完全可用在别国或岛屿近岸进行特种战行动。而且1913D为了防备恐怖袭击,专门设计了4挺拥有光学瞄准设备的12.7毫米机枪,又给SH-60K直升机配备"海尔法"轻型反舰导弹,别国小艇显然不太可能到日本近岸突袭,更可能是19DD靠近别国海岸(至少是远离本土的海区)执行任务,随时"防御"。这些不起眼的武备足以暴露出日本海军在为主动攻击悄悄准备。

影响评价

  一支建设合理的海军,其军舰配置可以反映出其任务和战略规划。19DD所有配置都紧密围绕着日本海洋战略调整对海上力量的要求--随着中国等西太平洋海上力量的崛起,19DD主动把"水下假想敌"从冷战时期的苏联核潜艇"降格"为更复杂的近海环境下的常规潜艇;随着日本向外投射影响力的欲望增强,19DD的舰炮、机载导弹、机枪和小艇已经为在远海甚至别国近岸行动预先准备。19DD的配置及选择理由显示日本海上力量并不安于现状,已经足够引起警惕与应对。

  19DD不是一款处处高精尖技术的梦幻战舰,但仔细观察其方方面面,可以发现每项设备的选取都切合实际需要,且满足日本编队整体作战的战术想定--业精于反潜,兼顾可靠的防空和反舰能力,密切与其它舰艇协同作战,将单艘战斗力平平甚至有缺陷的舰艇组合出完善的编队战斗力。在这样的定位和选择下,日本得到了一款先进高效且成熟可靠的通用驱逐舰,这种统筹重点和全局的发展思路往往比吸引眼球的技术高指标更加可贵。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