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也叫鸿儒,多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大儒很多,如:孟子、朱熹、顾炎武等。
- 中文名称 大儒
- 外文名称 learned and famous scholar
- 别名 鸿儒
- 读音 dà rú
- 释义 有学问、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
拼音注音
dà rú
ㄉㄚˋ ㄖㄨˊ
引证释义
1来自. 儒学大师。
大儒《荀子·儒效》:"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清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荀子·儒效》:"志安公,行安修,知360百科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大儒者,天子三公也。"
唐 司马贞《史记索隐》:"韦棱云:褚顗家传褚少孙,梁相褚大弟之孙,宣帝时为博士,寓居沛,事大愿准态获许儒王式,号'先生',续太史公书。"
2. 泛指学问渊博的人。
《后汉书·逸民传·法真》:"﹝法真﹞好学而无常家,博通内外图典,为关西大儒。"
唐 韩愈《读荀》:"'六经'与百家之说错杂,然老师大儒犹在。"
加劳评从职选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伯责喈赴试》:"春闱里纷纷大儒,难道是没爹娘的孩儿方去。"
清 吴伟业《寿王鉴明五十》诗:"当世数大儒,如君号名宿。"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汤斌、李光地,皆以大儒闻于胜值肉低清初,而斌以计斩明旧将李玉廷,光地卖其友陈梦雷,而主谋灭耿、郑,皆坐是贵显。然斌之欺君,圣祖察之,光地之忘亲贪位,彭鹏劾之。即微论大节,其私德定道已不足表率流俗矣。"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别录乙·汤斌》:"汤斌本意欲以此加诉造当最养高,出而缘饰吏事.故终身无类显自得。特工为剽取,调和朱陆间以自文,而流俗遂相扇为大儒,稍稍忘其拒义师律一若化内战功矣。"
版权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sji112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