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新孝道

京华出版社2011年出版,从《孝经》直接讲到现界略创代智慧,这种转换是希望古为今用、执古来自御今,让现代人能用上《孝360百科经》的智慧,是为现代人的人生、事业的成功进行针对性的现乱讲青顺完双穿层代解读。

  • 书名 新孝道
  •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年2月25日
  • 页数 248 页
  • 开本 32 开

基本信息

 来自 正文语种: 汉语

  ISBN: 9787550200982

  条形码: 9787550200982

  ASIN: B004IK9G6C

简介

  朱翔非《新孝道》以《孝经》原文内360百科容为出发点,以孝为中备既画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现代人的"新孝道":既阐述了《孝经》的来历,子女对父母的孝,父母对子女的教;又将孝亲与现代生活、工作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朱翔非提出了孝道与中国人的信仰关系。

  《新孝道》从《孝经》直接讲到现代智慧,这种转换是希望古为今用、执古御今,让现代人能用上《孝经》的智慧,是为现代人的人生、事业的成功进行针对性的现代解读。

  《新孝道》解释的是《孝经》,讲的是孝道。一般说来,为了让孩子孝顺,父母会对孩子说:在你小的时候(很多母亲还会提到孕期的反应),我们为你付出了呼跑多钱据微顾田般错穿多少多少辛苦,将心比心,你必须要学会报恩,要懂得孝顺。直到现在,最有代表性的劝孝辞基本上都是这个路数。这个说法摆事更模型普只按核实讲道理,很直观,也很有效,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经不起反复琢磨。扪心自问,父母养育孩子尽心尽力,难道真的是贪图孩子长大后的回报季弱作的地到承唱市随区吗?即使在没有社会保细降久胶征亚许松障体系的农业社会,说父杨操母对孩子的爱主要是功利性的,也是对人类这一伟大天性的亵渎。很多父母用功利化的观点要求载学孩若严否销心浓原标孩子孝顺,一方面是适应孩子的理解能力做出的权宜之说,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些父油出种母他们对孝道的理解存在偏差。

  孝道是中国人生活中的绝对价值,具有信死与块己刘施尽节仰的功能。现代人尽孝也有一种认识和行为错位的困惑。

  照理说,一个民族,总该有一两本人人共同必读的书,西方有一本《新约》,回教亦有一本《可兰经》。中国呢?一个有十几亿人口的民族,如果没有一两本共同必读的书,这对一个民族前途的影响是相当严重的。从汉朝开始,初入小学,中国人便有三本共同必读的书,一是《论语》;另一本是《尔雅》,它是当时供人翻阅的一本字典;第三本则是被现代人遗忘得彻底的《孝经》。直到南宋,朱子读到此书的时候,他说,不读此书,不得为人。由此可见《孝经》在中华人文精神史上的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朱翔非,笔名孔阳,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史学博士后。研究范围涉及经学、理学、史学等领域。现任北京四来自中校长助理,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几年来,开有《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大学》、《孝经》、《国学概论》、《国学与现代生活》、《国学与家庭教育》、《居家礼仪》等课程,用井无载并为中直国家机关、企事业单360百科位、北京市教学骨干做过多场国学讲座。2010年7月与8月,为中央电视台"百严烟协家讲坛"录制《中华孝经》节目。

目录

  序言 刘长铭 北京四中校长

  序言 龚鹏程 著名思想家、顶级学者

  自序发现新孝道

  引论

  什么是"经"?

  《孝经》的作者

  曾子其人其学

  《孝经》的历

  《孝经》的注释

 影宪使虽直蒸娘措还 《孝经》的文本

  开宗明义章第一

  学习要有氛围

  历有进求久史选择了儒家

  怀疑传统的破坏力

  和谐社会的传统

  曾子的个性

  爱惜生命

  天子章井伯力输关失画第二

  孔子理解的天子

 目会陆的良绍 天子的家庭教育

  天子有品已善无却跳什么用

  百姓敢说"天子不孝"

  政教合一

  房见黑盐短落德诸侯章第三

  政治与经济都重要

  用财富来凝聚民众

  卿大夫沿意晶益众培验体益章第四

  高标准的言行要求

  古今一贯之理:以身作则

  士章第五

  古代的父亲是怎么教孩子

  庶人章第六

  老百姓的孝道

  民间的自信

  地香座增落社药保引策磁不可增字解经

  三才章第七

  曾子的赞叹

  马一浮先生的启发

  自然而反轮走末测味鲜啊解区

  开启人性里蕴含的力量

  有所固守

  大家才杨在看

  孝治章第八

  班氏一门

  班昭救兄

  圣治章第九

  曾子第一问

  圣人之学

接及厂促告规验并  有本才有末

  为孔融鸣冤

  拒绝这样的成功

 赶无 精英的样子

  从圣人说受混推怎去服开去

  作《春秋》的底气

  纪孝行章第十

  居果试土宗护紧情家是非勿太明

  心理封如罗江给做当燃预坏疗法

  哀痛与庄严

  走出家门的孝子

  五刑章第十一

  政统与道统

  亲统之上

  广要道章第十二

  入手处最重要

  敬的数学效果

  广至德章第十三

  讲孝道不能借外力

  亲情拓展

  无此事却有此理

  君臣伦理

  待百姓如亲人

  广扬名章第十四

  由家出发

  谏诤章第十五

  曾子第二问:儿子一定要听父亲的吗

  谁都可以提意见

  面对父亲的过错

  辞职的权利

  远离坏皇帝

  恋栈让人瞧不起

  皇帝的责任

  清人不敢学孔子

  感应章第十六

  感应的前提

  智慧的"昔者"

  一家亲的称呼

  感应不是神通

  感应与心性修养

  事君章第十七

  君子如何对待君主

  曹丞相发怒

  气节的恢复与沉沦

  丧亲章第十八

  "五服"的过去和今天

  真情无须雕饰

  尽孝不可损害健康

  丧礼的过程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