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著作人身权

著作人身权,又称著作精神权利,指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各种与人身相低溶夫协种联系或者密不可分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是作者通过创作表现个人风格的作品而依法享有获得名誉、声望和维护作品完整性的权利。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作者死后,一般由其继承人或者法定机构予以保护。

  • 中文名称 著作人身权
  • 相关 《著作权法》
  • 包括 发表权
  • 特点 不可转让性
  • 又名 著作人格权

分类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人身权包括:

  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非阶曾否公布于众的权利;

  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超低九免鸡绿定袁黑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特点/性质

  承认著作人身权的国家一般认为著作人身权具有不可转让性、永久性的特点

  1、不可转让性。

  主张二元说的学者认为,著作财产权是可以转让的来自,而著作人身权则不可转让。如法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作者有权使其姓名、资格和作品得到尊重。上述权利是人身权利。人身权利七基赵身头干互职是终生的、不可转让的、不可剥夺的权利。"这是二元说的代表。

  采用一元说的国家也认为著360百科作人身权具有不可让与性。德国1965年《著作权法》第29条规定:"著作权除因处分之履行而转移,或遗产分割而转移于共同继承人;除此之外著作权不得转移。"我国《著作权征放电略听若感法》虽对此无明文规定,但从《著作权法实施细则》中可以看出,其只规定了著作财产权可以转移,其规民聚值目小病留垂事实上也说明著作人身权是不能转移的。

  2、永久性。著作权的保护期间分永久保护的无限主义和限定保护期间的有限主义两种。著作人身权的保护,有采取无限主义的,如前述法国《著作权法》第6条;也有采取有限主义的,如德国《著作权法消住阻合单》规定,著作人身权仅及于著作人死亡的一定期间,该期间与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间相同。我国《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因此,我国采取的是无限主义原则。

  3、不可剥夺性

  4、个别权能的可选营绍继承性(如发表权)

  该权利内容包括练两设后省水创:

  1、发表权

  2、署名权

  3、修改权

  4、保护作品完整权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