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d.aap5.com/20230210/t01037dafe833089395.webp)
王富平,男,汉族,中国民主促进会会皮在哥底环述员,教育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省淳化神日孙盐市人。1986年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毕业,1992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饭微配是精位。
现任宝鸡文理学院副校长、民进宝鸡市五届来自委员会副主委、宝鸡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 中文名称 王富平
- 外文名称 Wang Fuping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陕西
人物经历
1982年7月陕西省来自淳化县淳化中学毕业;
1982年9月-1986年7月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6年8月-1988年7月在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论研究生班学习,毕业后在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工作;
1992年获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现任宝鸡文理学院副院长、民进宝鸡市委会主委、宝鸡市第十五届人毫思袁向觉掌大常委会委员。系中国教育360百科学会教育学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给异检矛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常务理事,宝鸡文理学院"中青年优秀拔尖人才",院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学科带头人 。
教育科研
已担任的主要课程
教育学
教学论
般然严酸么客研跳区去训 学与教的原理
教育研究方技凯随修见敌钱系题法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评价
中学教学评价
主要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学
学校教育评价
教学理论
主要研究成果
一、科研论文
1取径矿及冷件半消艺苏话.教学评价的模糊性与教学决策,《经济体制改革》(第一作者),1998年第1期。
2.教育研究成果分面差备类问题的探讨,《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10期。
吃 3.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教陆曲实钟盾声概育素质,《宝鸡文理学院学内距弱前报》(第一作者),1998年第1期。
4.苏霍姆林斯基的情感教育思想,《外国教育动态》(现为《比较教育研究》)1989年第2期。
5.教学过程本质挥罗江再探,《宝鸡师院学报》,1989年第1期。
6.探索家庭教育机制,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宝鸡师院学报》,1992年第4期。
7.关于教学原则实质及体系的探讨,《安康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8.新时期高校德育目标若干问题的探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6年第3期。
9.教育研究成果分类问题的新探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
10.职核头艺紧业技术教育过程中和审美教育,《教育社会发展》(原《甘肃职工财院学报》),1991年第3期。
11.教育研究成果质量评估标准的新探索,《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4年第1期。
12.教育研究成果的模糊综合评估,《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13.张载教育思想评介,《宝鸡师院学报》,1991年第3期(选编于《气化之道-张载哲学新论》,陕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版,第22页)。
14.现代家庭教育质量评估,《现代家庭教育新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1月版,第313页。
15.论教师的创造素养,《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16.传统价值取向对创新学习的负面影响,《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第1期。
17.文科理论课教学有效性缺失问题的探讨,《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年第4期。
18.苏霍姆林斯基的创造教育思想,《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19.教育功能的相关性探析,《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
20.非中心城市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5边但转从王攻情路企此构期。
21.课堂教学学生参与的低效性探析,《辽宁教育科研》,2003年第9期。
22.学习素质若突缺低验怎缺象汉巴干问题的探讨,《宝鸡文理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3.人文化:当代教学论研究的重要取向,《内蒙古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期。
2杀东轻系称茶路酒会4.教学论研究的浓留革本资掉出品亮握人文化取向,《教育研究》,2002年增刊。
25.学生创新学习行为的评价(第依片复低聚一作者),《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6.校本评价:我国高校教育评价的新取向,《当代教育论坛》,2003年第9期。
27.教育热点上府移输众问题再探,《西部论坛》,2000年第2期。
28.课堂教学中的违法现象透析,《政法学刊》,2002年第6期。
29.论可持掉续发展的教学评价观的基本要义,《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0.教学质量维度上班级授课制改革的理论思考,《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1.试论地方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2.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当代教育》,2002年第17期。
33.浅析教育学的育人功能,《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34.影响学生学习的传统教学评价因素,《江西教育科研》,2001年增刊。
44.师范生教师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0年增刊。
35.高师文科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现状调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
36.新课程评价中的生本化取向,《中国教育学刊》,2005年第1期。
37.浅析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时代特征,《教育探索》,2005第7期。
38.基于行动研究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研究,《继续教育》,2005年第9期。
39. 地方高师院校办学范式的转换,《辽宁教育研究》, 2006 年第 10 期,独立。
二、著作:
1.《人文素质教育视点·创造思维》(下册·下篇)(合作),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版。
2.《素质教学评价引论》,西安出版社出版,2003年3月版。
3.《教育学》(陕西省面向21世纪规划教材)(合作),2004年7月版。
4.《中国教师手册》(高等教育卷、基础教育卷)(主要撰稿人),2004年9月版。
承担教学科研项目
科研项目
来自 1.《学生学习360百科指导的操作化研究》,主持人,0.1万,学院资助,1998年7月至12月。
2. 测报岁走单运万刘践系儿《素质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学院重点),主持人,1.0万,学态院资助,2002年9月至2003年12月。
3.《西北贫困地区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对策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主要参与人,0.6万,教育科学规划办资助,1997年1月至1998年6月。
4.《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素质写思系犯处连的培养提高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主要参与人,3.源三兵七州还组级5万,教育科学规划办资助,2002年12月似急县调音至2004年12月。
林 5.《语文学习中创新祖协稳但将座果快学习策略指导研究》(陕西省基础教育科研重点项目),主持人,0.6万,学院配套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
良雷超场白科凯核照 6.《走向大众划时代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研究》(编号:0明JK178),主持人,0.6万,省教育厅资助,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
7.《陕西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研究》(编号:04G0022),主持人,0.6万,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
8. 《宝鸡文理学院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研究》(学院重点,编号为ZK2520),主持人,2005年12月至2006年7月。
教改项目
1. 《师范生教师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院级),主持人,0.9万,学院资助,1997年7月至12月。
2.《陕西省高师本科实践教学的综合研究》(院级),主持人,0.06万,学院资助,1998年2月至2001年3月。
3.《新世纪地方高师院费势情板土卫聚举载纪离校教育学专业课程整合改革实践研究》(院级),心知坐掌证主持人,0.1万,学院资助,2啊件课投凯温两长械斤001年9月至2003年7月。
4.《师范院告逐及施营任速裂校综合化发展模式及实践研究》(陕西省教改项目,编号:0204029),主要参与人,2.1万,2003年液主技道1月至2004年12月。
5.《教学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主持所林菜掌人,1.45万,整织火免李武端学院资助,2001年3种氢迫专胶频需整歌件月至2003年12月。?
6.《高职学前教育重春龙专业整体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院级重点),主持人,0.5万,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
主要奖励与荣誉
1.《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师范生教育素质》,1995年宝鸡文理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5年9月。
2.《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1999年宝鸡文理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9年9月。
3.论文《试论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评价观的基本要义》,获宝鸡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11月。
4.专著《素质教学评价引论》获宝鸡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年12月。
5.论文《创新学习素质结构初探》获陕西省教育学会第六次优秀论文二等奖 ,2002年5月。
6.论文《非中心城市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获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西安高新科技学院奖"三等奖
7.1999年入选宝鸡文理学院"百名人才工程",被授予"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
8.2003年入选宝鸡文理学院高层次人才,被授予"学术带头人"称号。
9.2005年入选宝鸡文理学院高层次人才,被授予"中青年优秀拔家人才"称号。
10.宝鸡文理学院2005年"优秀教师"。
11.专著《素质教学评价引论》获宝鸡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