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清净化城塔

清净化来自城塔,俗称"六世班禅塔",是目前北京名刹西黄寺最辉煌360百科、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也是西黄寺名扬于世的主要标志,无论其历史价值还积任燃断是艺术价值,在藏传佛教界乃至于佛教界均属上乘,是我国著名的佛塔建筑之一。

  • 中文名称 清净化城塔
  • 地理位置 北京
  • 俗称 班禅塔
  • 解释 六世班禅大师的衣冠塔

城塔介绍

  西黄寺是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 年),为清代达赖和班禅在京驻锡地。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为表座白慢架厂明拥护清政府治藏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入侵西藏的坚定立艺团事也门场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希启程东行,为乾隆皇帝祝寿,在承德祝寿毕,便于当年九月初二日到京,驻锡西黄寺。十一月初二日来自下午,因病在西黄寺内圆寂。乾隆皇帝为之辍朝以示哀悼,并令京城各寺为六世班禅诵经49 天。然后亲率王公大臣到西树伤响主胞降市皮好黄寺致祭,向班禅法体敬献哈达、金碗、玉器等供品。为表彰六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无量功德,乾隆下令于西黄寺西偏建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塔内葬六世班禅大师衣冠经咒等物,以志胜因。十一月二十九会叶阻修时日,即在六世班禅圆寂后的第二十七天,乾隆御批造龛一座,内装六世班禅衣冠等物,俟新塔造竣安放。十二月十六日乾隆御批清净化城塔铜顶通高7 丈6 寸,塔院大殿加重檐等。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正月十八日,乾隆谕旨清净化城塔及塔院工程全面动工360百科,乾隆四十七年(17似乐察春治城器电买再82 年)十一月,塔这破及塔院建成,乾隆御书《清净化城塔记》,以示纪念。

清净化城塔

  所谓"清净化城赶模宗坚"为佛教术语,含义深刻。佛经《俱舍论》言:"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半参缺侵磁零为清净"。《探玄记》则说:"三业(身、语、意)无过为清净"。而密宗则以无贪等垢、具一切无垢光明为清净。"化城",根据佛教的观点,是佛为化导众生成佛而变化的城池。佛教认为,成佛的道路艰难遥远,佛恐众生力不能支,故于途中变化城池以供止息。因此,"清净化城"意即远离一切烦恼、尘垢、罪恶等,不染尘俗队点长,能接引众生成佛的场所。

  从外观上看,清净化城塔是仿印度菩提伽耶金刚宝座式样而设立的金刚宝座塔,即在一块方形的高台之上建立起五座方、圆形密檐塔,中间一座大塔为主塔,四纪书帝文通液点神着包角有四座小塔。

  所谓菩提迦后群排九军盟品耶,又称菩提道场、佛陀迦耶、摩诃菩提、菩提场等,是释迦牟尼佛成正觉之地,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佛陀入寂之后,有人在菩提伽耶佛成道处的菩提树北建造了大塔(也称大觉塔)以作供养,塔四周雕有佛像佛龛等,由此形成菩提伽耶式限场扬佛塔,被各地佛教徒先镇确所纷纷效仿。在明代以后,此否罪易致单州上兴吗省征种佛塔建筑形式在我国给双害求各地兴起,如云南昆明的妙湛寺塔、北京五塔寺塔以及香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等,清净化城塔便是其中著名的一座。

  从布局上看,清净化城塔建筑群由塔前牌楼、护塔兽、塔、塔后牌楼以及东西碑亭组成。

  牌楼呈屋宇式建筑形式,全部以汉白玉石建成,前后牌楼内外两侧均有乾隆御笔楹联,并雕有梵文"六字真言历继抓自具"和精美的"八瑞相"图案,即右旋海螺、吉祥结、宝伞、法轮、胜利幢、双金鱼、宝瓶、莲花。门上浮雕上有"二龙戏珠"图,下有"二凤腾云"图,寓意"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图两端各雕有一只雪山狮子,造型十分优美。牌楼顶部以整石雕成班杵、屋檐、瓦顶、吻兽、鸱吻,形似砖木结构,精工逼真,浑然一体。

  过塔前牌楼中门,有石阶直达于金刚宝座之上,石阶左右两端用玉石雕成护栏。护栏两侧的金刚宝座之前置有一对"朝天犼",张口吐舌,仰天长啸,姿态非凡,气势冲天。据说朝天犼是龙生九子之一,有守望习性,常立于华表和房顶。

  金刚宝座高约3 米余,四周共有十二角。座上四周有玉石护栏,座面上建有五塔,正中是藏式主塔建筑,该塔由基座(须弥座)、塔阶、宝瓶、塔刹和塔顶宝莲组成,整个主塔塔身高约20余米,连同金刚宝座一起,整塔高约24.82米。

  宝座之上的主塔塔基四周有近一米余宽的海洋浮雕,波澜壮阔,刻划出了大海的磅礴气势。海中雕有各种生物、动物造型,如龙、鱼、螺、海狮、海马、海豚、海牛、螃蟹以及海龟、蛙类等,生动逼真,惟妙惟肖。

  主塔基座也称须弥座,底层为塔台,依塔势呈八角形。八面外侧均雕有凤凰和莲花图案。塔台台面之上以花纹和"卍"字吉祥符号相饰。须弥座底层装饰着卷草、莲瓣、云彩、蝙蝠等纹饰。须弥座正座呈八角形,每角各有一位力士造型,其身体呈半蹲姿势,双手向上托举,像在托起宝瓶(宝塔)、塔刹等塔身建筑。力士在藏传佛教中属于"六灵捧座"之一,佛经上说,捧举诸佛宝座的有六种灵物雕像,称为"捧座",即雄狮、大象、宝马、孔雀、共命鸟、力士。

  ??须弥座的八面各雕有一幅佛陀传记故事图,是整座佛塔雕刻的精华部分,画面人物、动物、景物细致生动,呼应配合,连成一气,形象地反映出了释迦牟尼从降生到圆寂一生的重要活动,是我国建筑家创造性地吸收外来文化所创造的具有独特风格的完美而精湛的雕刻艺术品。

  面南正中第一幅为"佛母成孕"图。此图有两组画面,左侧菩提树旁一只白象身驮莲花宝座之上的佛陀形象踏云而来;右侧皇宫内佛母端坐楼上,身旁及楼下有仆人活动。此图描绘的是佛祖入孕情景。相传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梵王王后摩耶夫人45 岁时在一天夜里梦见一只白象驮一英俊少年入其腹中,遂有身孕,是为后来的佛祖。

  右行第二幅为"太子降生"图。本图有三组画面,描绘悉达太子降生情形。左侧为摩耶夫人率领随员离宫外走;中间为无忧树下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右边为梵天沐浴。依照古印度习俗,女人要回到娘家去生子,摩耶夫人是古印度拘利族天臂国公主。相传在公元前565 年4 月15 日她回家生子途经古印度善觉王为其夫人蓝毗尼建造的花园即蓝毗尼园时,太子于无忧树下从佛母右肋骨下降生。当时有四大梵天使者为其接生沐浴。太子生后即能说话,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高声唱言:"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第三幅为"出游四门"图。共由两图组成,左侧为太子骑马出城造型,右侧为"诸苦图",即老、病、死苦及沙门造型。相传,太子29 岁时出城郊游,于城东门见一老人发白面皱,曲背扶杖,行路艰难;于南门见一病人,面黄骨瘦,形容枯槁,倒在路旁;于西门见一死人,身体直挺僵卧,淤血流溢,臭秽难闻;于北门见一沙门(出家学道者),圆顶缁袍,十分威仪。太子恭问,答言以"真如"道破生死根本;勤修戒、定、慧,降伏贪、嗔、痴,不贪染色、声、香、味、触、法,脱离老、病、死诸般苦恼。安住清净所在,修习解脱法门,到于彼岸,故称沙门。言毕不见。太子得此开示,遂生出家之念。

  第四幅为"入山修学"图。共由三图组成,左侧是太子逾城后由仆人引马前行;中为两位后妃形象,旁有仆人;右侧太子结跏趺坐于娑罗树间修法,其侧有鹿。相传太子29 岁时不顾父王阻止,于半夜逾墙出城。抚养太子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太子妃耶输陀罗等十分悲痛。净梵王遣憍陈如、頞鞞、跋提、十力迦叶、摩男俱利5 人秘密跟随太子。太子辗转来到灵鹫山(般荼婆山)等地修法。

  第五幅为"佛成道"图。共由两图组成,左侧为太子结跏趺坐于菩提树间莲花宝座上及奉献吉祥草的童子形象;右侧为牧女蒸糜。相传太子成道前来到尼连禅河边,洗衣浴身。恰有两名牧女在河边放牧,便以牛乳蒸成乳糜,奉献太子。太子遂于摩竭陀国伽耶城南毕钵罗树下,由吉祥童子献长茅草做成金刚宝座,趺坐49天后示现种种禅定境界,大悟过去、未来十方世界中一切事情,得无上正等正觉和一切种智的佛果,号曰"释迦牟尼佛",译曰"能仁"、"寂默"。因此,佛成道所坐的长茅草被称为"吉祥草",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觉树"),佛成道的地方伽耶城被称为"菩提伽耶"或"佛陀伽耶",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牧女献糜在我国演变为吃"腊八粥"的习俗。

  第六幅为"初转法轮"图。为释迦端坐于菩提树间莲花宝座上说法和众弟子听法造型。释迦牟尼成道后在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人讲授"四谛"、"十二因缘"等法,使憍陈如等漏尽意解,获阿罗汉果。这是佛陀第一次讲经说法,是佛教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被称为"初转法轮"。因此,鹿野苑作为初转法轮处,也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第七幅为"神变"图。释迦结跏趺坐于宝座之上,双手结定印,周身放光,任凭四周各路妖魔鬼怪的刀、枪、棍、棒袭击和进攻而安然不动,微笑而坐。相传佛成道后,魔王波旬自恃神通势力,发动全部魔军前去攻战。面对无数狰狞可怕的魑魅魍魉、夜叉恶兽,世尊巍然不动,示显神通变化,战胜了各路妖魔鬼怪。

  第八幅为"涅盘示寂"图。由两组雕刻组成,右侧为释迦卧于床上形象,众弟子围侍;左侧为释迦示寂后金棺、佛的形象,众弟子作悲痛状。相传释迦示寂前在末罗国阿夷罗跋提河边的拘尸那迦罗城郊娑罗双树间为众弟子最后讲说遗教经,叮嘱弟子依止山林,清净自守,少欲知足,精勤修学,严摄六根,以戒为师。然后安详而灭,这一天是公元前486年4月15日中夜,世尊世寿80岁。从此,拘尸那迦罗城作为佛陀涅盘处,成为佛教四大圣地之一。诸弟子在金棺之中供养法体7日,迦叶头陀等五百比丘举火焚化,得"舍利"8斛4斗,被古印度8个国王均分,这便是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八王分舍利"。以后,五百罗汉在阿难尊者的率领下,将佛所讲经法重加诵述笔记,形成经卷,故经、戒、论三藏法宝于焉蔚成,弘传后世。

  须弥座之上是塔阶部分。塔阶分东、南、西、北四面,呈长方形立体造型,在这四面之间的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角各加一个三角立体造型,共有12角。东、南、西、北四面,每面雕有8尊佛像,共32尊。

  塔阶之上是宝瓶部分,也称塔瓶,因其形制类似宝瓶而得名。宝瓶的正南面雕有3尊佛像,与塔阶之上的32尊一起共为35尊,这便是佛教所崇尚的释迦牟尼佛、金刚不坏佛和宝光佛等"三十五佛"造型,即《决定毗尼经》中所说的现在十方世界中的三十五佛。

  宝瓶四周雕有巨大的"八大菩萨"立像,从正面三尊佛起,自左向右依次为文殊菩萨、金刚手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弥勒菩萨和普贤菩萨。

  宝瓶之上是塔刹部分,为圆形十三相轮造型,意为法轮,底大上小,层层上拱,直冲塔顶。最上塔顶以溜金铜顶莲花装饰。其上为上小下大的两个珠状物,正像两朵尚未开放的花苞,称为宝莲,象征着佛法清净无染。

  主塔四角的四座小塔,其规模及造型、装饰相同,均为八角密檐塔,塔身刻有汉文经咒,分别是西南小塔为观音大悲咒、西北为药师本愿功德经、东北为金刚经、东南为楞严咒。塔身上半部分雕有佛像。

  整个清净化城塔建筑是汉、藏、印佛教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主塔的结构和形制是藏传佛教覆钵式佛塔的建筑式样,而整塔的布局及总体结构则是采取了印度的菩提伽耶式,塔上花纹装饰、图案造型等却都是我国汉族艺术的传统手法。这种三位一体,融汇诸家艺术风格的建筑方式,成为我国清代佛塔建筑艺术上的杰作,也是边疆民族同中原民族亲密凝聚的象征。

  清净化城塔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220多年的历史,目前仍保存完好,殊胜庄严,向世人昭示着六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无量功德和藏传佛教界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成为藏传佛教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的象征和历史见证。

名誉

  2001年06月25日,清净化城塔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