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和田地震台

酸传营该尼动假章确田地震台全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政局和田地震台,1970年8月成立,监测西昆仑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和研究青藏块来自体的构造运动,为新疆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依据,同时,还承担国家地震局大震速报和数字地震仪卫星实时数据传送任务。

  • 中文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政局和田地震台
  • 外文名称 Seismic station of Hotan City

台站概况

财第洋英复慢式果某  (一)和田地震台位消货设胶复言突商若属错于新疆喀喇昆仑山麓塔来自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县吐沙拉乡托库孜巩拜孜村。直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全称为:新疆维吾360百科尔自治区地震局和田地震台。

  (二)和田地房赶状相震台于 1970 年 8 月 20 日由新疆地震大队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新革 [1970]92 号文件的精神宣布成立。 1971 年初由新疆地震大队冯先岳、王桂林等人组成选台小组选台于和田杜瓦煤矿,同年 判临11 月开始 473 地震仪观测工作。由于台站生活、供电、通讯、交通条件得不到保障,难于维持台站正常工作,后经中国地震局和省局同意,于 1973 年 7 月迁址于和田飞机场进行临时观测,并于 1974 年 4 月由新疆地震局吴新泉、周汉瑜、吴仁栋、王新政收手只粒等人,重新选址于和田县土沙拉乡托库孜巩拜孜村。 1974 年 5 月由新疆地震局葛光文同志负责新台址给宜营基建工作, 1975 年 6 月迁至现址并开始工作。现有测震、地倾斜观测,是国家测震二类台,现为国家数字化利专台、全国大震速报台,被列入国家基本台网。

  (三)从 1971 年建台至今,测震观测曾架设使用过 均兰船肉面虽尽白解旧妒473 、 573 、 DD-2 短周期地震仪、 DK-1 中长地震仪、 JCZ-1 数字地震仪。此期间还准备增上 SK 光记录地震仪,已修建了观测记录室,但因台站人员变动较大,人员不足, SK 仪未能开展工作。目前,由于测震观测仪器更新换代,继续保留观测的有 DD-2 短周期地震仪、 DK-1 中长周期地震仪皇著术林害医保无题、 JCZ-1 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

  前兆观测曾架设使用过 JB 金属丝水平机先治品称盾建样摆倾斜仪进行大地形变测量, CRZ-69 型垂直力磁力仪进行地磁日变观测, DDCJ-1 型电子补偿仪进行视电阻率和自然电位观测。后因地电、地磁观测效果不理想,分别于 1984 年 4 月和 1994 年 5 月停测,而 JB 倾斜仪至今仍保留继续观测。目前,和田台为保证地震数椐移时粮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和大震应急,配有 IC-M700TY100W 大功率电台,以及现代化的 Internet 通讯网络和卫星通讯网络。

  轮绿(四)和田台目前离市区约 8Km 千边,占地 12891.63m 2 ,建筑面积 555.81 m 2 ( 图 2.7.2) 。 台站周围有少数维吾尔族居民居住的民宅,绝大部抗副杆里节刘势走互了分为农作物耕地。供电和电话在 1975 年 。

基本建设

  新台址建成后就有了保障。 2000 年 10 月又配备 10 千瓦柴油发电机一洋行终段看正行江片视台。 1983 年在院内打了一眼 50 米深的自来水井,在此前均饮用涝坝水。 1984 年配备了汽车,改善了职工、上下班和子女上学非厂志济保婷问题。由于 " 九五 " 项目的实施,台站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1994 年中国地震局下拨专项款为和田台职工印房购买了 5 套商品住宅。高压线路、电话线路、五厂养裂候入观测室和办公室、观测仪器、车辆等都进行了改造和更新。随着 " 十五 " 项目的全面启动,台站各方面的条件将会得到更大的改善。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台站院内环境由于年久极待改善,测震摆房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数

  字地震仪工作的需要,测震和前兆倾斜共用地下室相互影响,文化和体育活动场地、设施缺乏。

主要任务

  和受影度养钢七林何报研断田台虽然工作条件来自不很理想,但地理位置却很重要。他主要监测西昆仑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和研究青藏都排唱秋训某额镇热块体的构造运动,为新360百科疆地震局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依据,同时,还承担国家地震局大震速报和数字地震仪卫星实时数据传送任务。

观测项目

地震观测

  1.地震观测简述

  和田地震台位于和田地区南部的和田县吐沙拉乡托库孜巩拜孜村。目前地震观测项目有: DD-2 型短周期地震仪, D实境K-1 型中长周期地震仪, JCZ-1 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围单站济行些武光压是国家测震二类台,现为国家数字化台、全国大震速报台,被列入国家基本台网

  和田台测震摆房为深 7 米的地下室,与观测室距离约 30m ,地下室顶部覆盖层 3.1m ,室内日温差为 0.1 ~ 0.2 0 C , ,年最高温度 15.2 0 C 厚脸,年最低温度 10.2 0 C ,每年年温差平均约在5 0 C 左右,相对湿度 82% 。测震观测记录室年最高温度 26 0 C ,年最低温度 14 0 C ,相对湿度为 40% ~ 65% 。台基为第四纪沙土层,放大倍数只能达到万余倍。由于放续划她果领钟配给大倍数不高,地震监测能力也相对较弱。

  测震和前兆倾斜共用地下室相互影响,摆房顶部覆盖层薄,摆房空间小(见摆房地震观测仪器平面布设图和摆房墩基剖面图)。使现代化仪器优越性的发挥受到了限制。虽然观测条件不很理想,但地理位置确很重要。和田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平整钱顺逐穿搞主条长促均每年为 29.5mm ,风沙较大,大风有时对仪器记录产生脉动影响,日温差平均约在 12 0 C 左右。

  和田台 1971 年初选台于和田杜瓦煤矿,同年 11 月架设 473 地震仪开始观测工作。 1973 年 8 月迁址于和田飞机场进行临时观测, 1975 年 6 月迁至和田县吐沙拉乡托库孜巩拜孜村观测至今。

  1983 年 6 月架设 573 型短周期地震仪, 473 型短周期地震病尼火械演境探念仪停测。

  1986 年 8 月增设 DK-1 型中长林界字周期地震仪开展远震观测。

  1996 年 8 月 31 日架设 DD-2 型短周期地震仪, 5防引六这毛员析73 型短周期地震家销并仪停测。

  1998 年被列入国家基本台网成为国家数字化台站。

  199周欢资向称振景你广过统9 年 9 月新疆地震局监测室段天山副主任与中国地震局港震公司薛兵、刘明辉及和田台数字仪技术负都左来操变语请振方责刘明安装了除地震计德义风紧吸按属立赶践游以外的全部设施,包括卫星天线( JCZ-1 数字摆厂家未制作完毕),接入 573 地震仪摆(调试用)并鸡境磁无道进行了安装调试,调试结果记录正常。

  2000 年 3 月 13 日 JCZ-1 甚宽频带数字地震仪地震计到位,并由武汉地震局地震研究所蔡亚先等两位专家来和田进行了安装。 经连接系统调试后和十来天的稳定,实时监测波形记录正常。 2000 年 4 月 1 日数字仪地震观测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

  2、观测资料

  和田地震台测震模拟观测资料主要包括 473 、 573 、 DD-2 短周期图纸, DK-1 中长周 期图纸。这些图纸由地震仪器自动记录,人工每天 10 : 00 分和 22 : 00 分换纸,人工进行分析、校核,每日上报观测数据会注呢示。按旬整理图纸随同每旬单台地震观测报告一同寄往省局资料室。 DK-1 记录图适用于国家局大震速报,图纸使用完毕在台站保存。模拟观测仪器单台报告每月编次房布孔辑两份,一份为近震观测报告寄省局,一份为世界时(北京时间减去八小时), ML≥3.5 级以上近、远震的临时观测报告寄国家局九室分析组。

  2000 年 4 月数字仪运行后,其连续记录波形和事件触发记录波形都是随机产生小时文 件,将其每月刻录成光盘两套,其中一套台站留存,一套寄省局资料室。从 2001 年 1 月起,

  数字观测和模拟观测混合人工编辑每月产生临时观测报告两份,一份寄省局资料室,一份寄国家局九室分析组,而报往省局的近震模拟观测报告报送内容不变。

  资料的报送主要是通过邮局信函、包裹、软盘、邮件、网页、 FTP 等传送。和田台短周期图纸资料上报新疆局和国家局主要是用于地震预报研究分析和年度地震目录的编辑。 DK-1 日常观测资料用于国家局大震速报,其次是作为短周期地震仪的辅助观测。资料质量从每年年度资料评比中看出分析质量还是可以的。但由于台基条件不理想,造成白天干扰背景大一点,夜间小一点,多数 P 头记录都是 EP 。特别是喀什伽师地震,当震级 ML≤3.0 级时,容易丢失 P 头,影响了资料的使用。这些年来,资料的连续率和完整率比较好。大震速报在省局来说质量还是可以的,在国家局来说也取得了一些好成绩, 1997 年荣获国家局大震速报优秀奖, 1998 年荣获国家局大震速报第三名, 2000 年荣获国家局大震速报优秀奖 ,但在有些年度评比成绩就不理想。

形变观测

  1、地形变观测简述

  和田台地形变观测只有地倾斜观测,仪器为 JB 型金属水平摆倾斜仪,属区域性前兆台。该台位于喀喇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和田县吐沙拉乡,距和田市区约 8Km 。区内主要是受沙漠气候影响,日温差较大,每天的日温差在 10 ℃ 左右。另外,春秋季节风沙较大,对仪器有一定的影响。

  1978 年 8 月由自治区地震局派人安装了石英丝倾斜仪,因仪器不适应观测环境,于 1981 改为金属水平摆倾斜仪。该台的观测条件较差,仪器架设在深 7 米的地下室内,观测室顶部覆盖厚度为 3m ,台基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室内年温差约 5 ℃ ,日温差小于 0.2 ℃ ,湿度小于 82 %。观测室面积为 6.996m 2 ,暗室 6.08 m 2 。虽然观测条件不理想,仪器精度较低,但观测值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背景和较好的年变形态,在大潮时能记录到清晰的固体潮形态。在该台 250Km 范围内发生 4 级以上地震,均有异常反应。

  2、台址条件

  该区位于西昆仑山脉,构造体系属帕米尔-喜马拉雅歹字型构造带的北分支。它是由一系列北北西向(过叶城转向东西向)单、复式褶皱、断裂、花岗体及新生带槽地组成。主要断裂有塔格拉兹 ― 克里阳断裂。塔里木南缘断裂、北昆仑断裂。它们向东延至恰哈盆地与昆仑纬向构造带复合,其复合关系为重接或斜接。该处能监测西昆仑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和研究青藏块体的构造运动。台基岩性为第四纪砂土层,高程 1 409m 。观测室顶部覆盖厚度 3 米,观测室与测震摆房相连,长 3.3m ,宽 2.12m , 2000 年将通风口封闭后,受温度影响变小,刮风干扰变小,但湿度由 50% 升至 80% 左右。观测墩由混凝土铸成,高 0.6m ,长 1.0m ,宽 0.7m 。见表 2-7-13 。该区没有干扰源,对仪器造成干扰主要是外界浇水抽水以及气候干扰。

  3、观测技术

  该台地倾斜观测系统由摆、记录器、时号钟、时号灯、光源灯等构成,仪器设备是由国家局地震仪器厂生产的折合摆长为 14.6 毫米,光杆距为 1.0 米的 JB 型金属水平摆倾斜仪。

  4、观测资料 :

  ( 1 )观测资料简况:该台产出的资料主要是相纸记录日报、月报五日报及全年数据软盘。资料积累存放情况见表 。

  ( 2 )该台资料 1999 年以前主要是用电台报数, 1999 年 10 月以后主要通过电子邮件传送。月报、五日报通过邮局寄。近几年,利用该台产出的资料做过一些地震预报方面的研究,发现距该台 250 公里以内发生 4.5 级以上地震前,均有不同的异常反应。

  ( 3 )资料质量:从架台以来,该台的地倾斜资料质量一直较好 .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