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民和地震站

民和地震站位于青海省民和县东垣南路5号,是青海省地震监测机构之一。

  • 中文名称 民和地震站
  • 台站类别 市县级台站
  • 地址 青海省民和县东垣南路5号
  • 意思 青海省地震监测机构之一

台站概况

  台站名称:民和地震站

  台站代码:63032

约浓与察钟表  台站所在位置:青海频低取剂普省民和县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东垣南路5号,海拔1800米。

  台站类别:市掉热置限架般喜将阳散县级台站

  隶属关系: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政府办公室

地质条件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地处湟水流域乐都、民和盆地。东部与甘肃兰州市红古红区相邻,总面积1890平方千米。民和县位于青海省最东边,素有"青海门户"之称,是青海通往内地的交通要道。民和县属于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左右,无霜期为170-200天。民和县位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北部为祁连山构造带东延分支达坂山脉,南部为拉脊山断裂延伸部分。因受水系切割,地形破碎。境内来自广泛分布的黄土层覆盖在第三纪纪土层之上

历史沿革

  为切实加强对地震的预测、预报工作,贯彻专来自业、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地震工作方针。根据1975年"青海省第研百到全意水车乱一次地震工作会议纪要"精神。1978年9月设立民和县地震办公室,人员编制5人。1984年因县机构改革更名为民和县地震监测站,人员编制4人,下设古鄯中学、七里寺、硖门等观测点。该站有观测室两间,办公室2间,库房1间,暗室1间,云命村主使用面积约270平方米。观测手段原只有地磁观测一项,1986年为适应地震工作需 ,增设水氡、地温、水动态、动物异常观测等前兆手段。1996年从原址东垣南路11号搬迁到现址东垣南路5号,同时由县政米亮钱司卷资那府和青海省地震局共同投资建360百科成集办公、生活为一体的三层地震综合楼一栋,水电设施齐全,工作环境和职工居住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工作环境

  生活用水由声话节字织视六负省易犯县水暖供应公司通过城市自来水管道供给,水质优,可直接饮用。民和地震站供电稳定,电压为低压220V,通过川口农电供给,能满足台站工作需要。民和地震站距民和县城1KM,交通较为便利。道路为水泥路面,一般车辆可通行。

建设规模

  本观测站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建筑投资群粮共30万元,建筑总面积为482平方米,其中办格备坐胞场般况积养争呼公室、仪器室162平方米,职工住宅320平方米。一楼为办公区,办公室、仪器室、资料巴了医棉课装船法并室、微机室、震情值班室等,二、三两层楼为职工住宅。

  观测室布置室

  站长室

  办公室

  资料室

  水氡观测室

  卫生间

  走廊

  海叫们

  厅

  走廊

  卫生间

跳大鲜族迅宁天为配  震情值班室

  库房

  库房

  微机室

  图4-3办公区布局图

台站作用

 践免岁粮为鲁 民和地震站地处青海陈简许周语史省最东部的民和县县城内,其地顾水门精选强红理位置十分重要,承担青海省东部地区及邻近的地震监测任务。同时,又是青海省对外的窗台,兼管当地的地震工作,开展地震宣传、科普教育工作,为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地震决策

台站管理

  2004年10月民和县地震站由县社会发展局管理改为县政府办公室管理。在主入杂次值管部门的领导和海东地区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根据要求,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了地震负责人与主管部门每年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下与地震站工作人员签族划通任盾老天着沙订岗位工作责任书,年底进行综合考核的管理办法。

  台站历年基建维修情况

  年度

  工程

  内容

达谁等战需之医王木哥酒  建筑面积 (M)

  投资经费(万元)

  开工

  时间

  竣工

  时间

  工程

  负责人

  国拨

  省拨

调很三斤乙率既武  1979

  地震办公室基建

 成九 78

  3

  1976-03

  1976-09

  李恕林

  1996

  民和县地震监测站

  482

  20

  10

  1996-09

  1997-06

  马延魁

观测项目

流体观测

  1、地下流体简述

  民和水氡观测项目是根据《青海省地震局关于印发<青海群测资料清理评价及台网调整意见>的通知》([86]青震科字第018号文)而选址建立的。选址工作是1986年8月由青海省地震局田植甲、藏希明、吴宗濂、苗真理,海东地震办公室崔鲁辉、民和地震站马延魁等选址,取水泉点经青海省地震局水化前兆专业小组考察论证,被确定为水氡观测项目较理想的采样点。1986年10月,青海省地震局吴宗濂、路海宁及民和地震站人员共同架设仪器,完成环境条件改造,经青海省地震局验收后投入试观测。1987年1月根据"地下完样值流体水化观测规范",民和地震站向省地震局提交要求验收的报告,经验收小组现场论证,各项技术指标满足观测规范要求,通过验收,自1987年1月下旬正式上报资料。观测项目为每日水氡值、流量值、泉水温度、室温、当日气温等测项。

  水氡前兆观测是民和地震站的主要监测手段,水氡取水点位于民和县城北约1公里,地处湟水河南岸的川口镇红卫村,巴州沟冲击扇边缘,属第三系潜水水系。泉水距离台站约1.5公里,交通便利,水点类型为下降泉。水点于2002年8月经过技术改造,观测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周围环境和干扰因素基本得到控制(见图4-4)

  民和水氡在1990提景泰6.2级地震前异常突出,1990年共和7.0级地震前有突出的趋势性异常反映。

  图4-4 民和地震站水氡取水点示意图

  2、台站条件

  台址岩性为第四纪粘质砂土夹砾乐层。水点常年涌水量在0.7L/s,水温为9℃。观测泉点于2002年8月进行了较大力度的技术改造,经过对泉水裸露蓄水池、接水池以及山坡护坡等部位的修筑改造,泉水流量明显增大,由原来的1.09 L/s,增加到1.72L/s,氡值12Bq/L左右,其他各项观测指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整体环境条件得到了改善。

  3、仪器装备

  观测仪器1986-1998年12月使用FD-10K静电计测氡仪,共2台,1998年9月由于仪器老化而淘汰,1998年10月更换为FD-125氡钍分析仪,采用自动记录方式,仪器正常运转率在98%左右。水氡观测环境条件符合水化观测规范要求。

  4、观测资料

  (1)观测资料从1986年至今,主要为日观测记录。由民和县地震站资料室自行归档、存储,保存较完善。

  (2)资料的传递、上报、交换、使用情况。

  每日将观测数据通过电话上报省地震局,月初将上月相应观测资料邮寄至省地震局。如有异常等特殊情况汇报省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由省地震局派人核实异常情况再处理。

地磁观测

  1、在磁观测简述

  民和地震站地磁观测仪器是原青海省地震队技术人员马京生等架设投入试观测,1980年5月经民和地震站马延魁重新调试后正式投入观测,1993年停测。

  2、台站条件

  记录室温新差小于20℃,日温差小于1.0℃,观测仪器为陶瓷廨仪.

  3、资料上报、传递、交换使用情况

  民和地震站的地磁观测由本站自行管理,每月将资料邮寄省局分析预报中心,如有异常,电话汇报省局,由省局派人到台站核实异常。

动物观测

  民和地震站的动物观测项目是1987年根据民和地震站的要求,青海省地震局1987年地方地震工作计划而设立的。由青海省地震局苗真理、民和地震站马延魁共同组建。民和地震站的动物观测项目于1987年8月投入观测,动物种类主要有3种:鱼、鸡、羊。该站的动物观测资料1986年、1989年在全省资料评比中获优秀。

新上项目

  "十五"项目为民和地震站新架设了100M深井水温和强震动观测两台仪器。

科研队伍

  民和站人员编制4人,现有人员4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工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人,中专1人。民和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现设站长1人。工作人员情况见表5-4

获得奖项

  近20我年来,由于工作人员相对稳定,有13人次先后参加了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班,人员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1人被评为县"先进工作者",马延魁曾被评为全国地方地震工作"先进个人"并出席了全国地方地震工作交流会。台站在主管系统里多次被评为文明单位和先进集体。同时,经全县里每年举办的科技宣传月活动,进行地震知识普及及宣传,收到很好的效果。

主要业绩

  近年来,民和站积极探索台站建设和管理经验,并取得实效。2002年至2003年,马延魁等在专业刊物《高原地震》上发表了《民和水氡正常形态变化和异常特征分析》等3篇论文。积极探索专业知识,并带动了台站人员积极学习业务知识的热情。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