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冕旒

冕旒,中国古代汉族朝代礼冠之一种。相传,冕制起于黄帝,至周代时始完备。古时帝王、诸侯、卿大夫参加盛大祭祀所服,冕旒为礼冠中最贵重者。至清朝"剃发易服"在中国亦随之终结。

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架响弱什程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 中文名称 冕旒
  • 外文名称 king's crown with tassels
  • 拼音 miǎn liú
  • 释义 古代帝王的礼冠和礼冠前后的玉串
  • 注音 ㄇㄧㄢˇ ㄌㄧㄨˊ

简述

  冕冠的旒数按典礼轻重和服用者的身份而有区别,按来自典礼轻重来分,天子祀360百科上帝的大裘冕和天子吉服的衮冕用12旒;天子享先公服冕入胶用9旒,每旒贯玉9颗;天子祀四望山川服毳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天子祭社稷五祀服希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天滑不如式很末游延未构子祭群小服玄冕,用3旒,每旒贯玉3颗。按服用者的身份地位分,只有天子的衮冕用12旒,每旒贯玉12颗。公之服只能低于天子的衮冕用9旒,每旒贯玉9颗;侯伯只能服冕,用7旒,每旒贯玉7颗;子男只能服毳冕,用5旒,每旒贯玉5颗;卿、大夫服玄冕,按官位高低玄坚频核立论冕又有6旒、4旒、2旒的区别,三公以下只用前旒,没有后旒。凡是地位便少令为审不高的人可以穿低于规定的礼服,而地位低的人不允许越位穿高于规定的礼服,否则要受到惩罚。

  天子为十二旒,周之诸侯王公之旒有九、七、五之分。但后来旒渐渐只限于帝王,于是"冕旒"则成了帝王的代称。

引证释义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晋 崔豹 《古今注·问答释义》:" 牛亨 问曰:'冕旒以繁露,何也?'答曰:'缀珠垂下,重如繁露也。'"

  清 袁枚 《新齐谐·蒋班课持化太史》:"王年三十馀,清计岩查教谓常心瘦微须,冕旒盛服,执笏北向。"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南朝·梁·沈约 《劝农访民所疾苦诏》:"冕旒属念,无忘无息垂选社占批显言超夙兴。"

  唐·韩愈 《江陵途中寄三学士》诗岁游积局尽:"昨者京师至,嗣皇传冕旒。"

  明·沈鲸 《双珠记·奏议颁赦》:"若绿散造奏若启,达群意于冕旒。"

  《西游记》第十回:"静鞭三下响,衣冠拜冕旒。"

  胡适 《<镜花缘>的引论》四:"他( 武则天 )能使一班文人政客拜倒在他的冕旒之下。"

形式介绍

  帝王戴的冕冠,其顶端有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后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后檐,垂有若干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法子提律商待举点北离座旒"。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差北复季多,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据说来自,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360百科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品建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模管服扩卷植瑕疵。

历史沿革

  语出:《士冠礼》疏引《世本》:黄帝作冕旒。

人物相关

  《三国演义》第六十八回 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建安二十弦最一年夏五月,群臣表奏献帝,颂魏公曹操功整影愿事黑德,极天际地,伊械磁操座弱都再伯、周莫及,宜进爵为王。献帝即令钟繇草诏,册立曹操为魏王。曹操假意上书三辞。诏三报不许,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冕十二旒,乘金银车,驾六马,用天子车服銮仪,出警入跸,于邺郡盖魏王宫,议立世子。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