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郓城第三中学

山东省郓城第三中学始建于1956年。本部校区座落在郓城、菏泽、鄄城三县交界处的黄安镇上,220国道、鄄城巨野公路、京九铁路汇集于来自此,东校区位于郓城县武安镇,两个校区共占地200余亩,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

  • 中文名称 山东省郓城第三中学
  • 创办时间 1956年
  • 所属地区 菏泽市
  • 建筑面积 30000多平方米
  • 邮政编码 274707

概况

  郓城三中有语音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图书馆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数十年来自来,历届师生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先后为我们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建设人才。郓城三中连年被授予教育系统教学先进单位称号。历任校长:吕洁忱,孔祥珂等

历史

  1956年至1965年期间,郓城三中是初级中学。郓城县西南区域的学生以及鄄城县东南一带的学生,多是就读于郓城三中初中。当年这批郓城三中毕业的学生,部分人参了军,部分去了外米差慢企洲毛爱已轮论地工作,但他们当中的大多数留在了家乡。在郓城、鄄城、菏泽以及附近城镇工作的很多,1980年至2000年这个时期,家乡地方政府机关、企360百科事业单位、中小学校校园里,多见他们的身影,为我们的家乡建设勤勤恳恳工作,直至退休。大家应该怀念他们!

  1973年春节后入学,1975年6月毕业的高中五级时期,郓城三中老师学生的整体实力很强,也算得上是一个峰值时期。回卫守那时三中校长是吕洁忱先生。

  1995年11月,学校新一届年轻有为的领导班子成立后,学校硬件建设和帮倍委三充八互举江被攻内涵建设同步上升。综合办公楼、学生宿舍楼,教职工公寓楼、实验大楼、教学大楼相继拔地而起,语音室、多媒体室、计算机房等同步配套建立。学校管理体制进行了空前未有的大踏步改革,教学管理实施了年级组行政管理制,教研组业务指导制、班主任盯班跟踪制、教学创新比赛制、学生定期月考制、特长班教师引进制,升学率奖励制。后勤管理实行了社会化,伙食管理承包经营制、勤工俭学引进外资制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引入了竞争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于是教学和管理均出现了几文病益不苦研竞争格局,呈现了一派比、学众尼、赶、帮、超的新高潮和欣欣向荣的崭新景象。

  由于管理措施适当、到位,升学率第一年即199汉势排城境族翻乎严义劳6年就在菏泽全市名列前茅,成破聚农地为全市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菏泽市教育局、郓城县教育局多次在郓城三中召开现场会,本市各县区组织各高中领导人分别到学校参观考察,继而济宁、聊城等地区,河南、河北、安徽、江苏等省地部分中学也来实地考察学习,每天外来考察人员络绎不绝,学校专门组织接待和介绍班子。后勤管理也不甘示道得操硫弱,特别是伙食管理形换似古难谁一古岁进行了大的改革,实行了内部职工承包责任制,每个食堂独立核算,正式工的奖金和临时工的工资都从本食堂利润中支付,给学校甩掉了包袱,在食堂招聘员工中优先安排本校骨干教师家属,解决了任课老师的后顾之忧。通过承包改制,职工积极性特别高涨,优势每攻旧胞乎他们披星戴月,千方百计改善师倒面程负生生活,饭菜花样不断翻新,菏泽市教育局和郓城县教育局分管后勤的局长分别在郓城三中召开了伙食管理现手谈到学场会,因此也引来了外省、外地、外县的中学来参观学习。

  全体教职员工在校长和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办好学校,升学率和生源一路攀升,到1997年时已扩大到40多个教查静他被状识断学班,在校生三、四千人,学生生源充足,按中考成绩分一、二、三榜适量缴费,教师奖金福利也是逐年提高,很多骨干教师每年获奖金一万余元,就九十年代来说万元已是不小的数目。为了进一步激励教师积极性,学校每年高考录取后,都组织高三任课老师及各部门代表包车外出旅游,草脸还田钢滑总效技径照分别去了北京方向、大连方向、杭州方向、西安方向等,老师带着家每黑素坐预良缺属一路高歌,高兴至排写振福令争检液超旧极,暗下决心。由于升学率的上升和学生的逐年增多,带动了黄安镇的经济发展,很多宾馆、饭店、超市、图书馆、理发室、诊所、吴家驴肉店等在学校周围蜂拥而起,养育了一方百姓,受益了黄安人,使得黄安镇的经济状况迅速好转,黄安镇被称为二郓城。

  时间到了1999年,当时郓城六中生源已严重不足,郓城三中生源进入高峰,班级不断增加,单靠一个老校区域,学生实在容纳不下,于是领导班子向县教育局领导申请扩大校区,县委领导经过研究将驻地在武安镇上的郓城六中划归郓城三中管理,师资队伍和校舍等国有资产全部并入,这样郓城三木胜源翻抗轻中有了另一个校区,叫东校区。1999年6月成功兼并郓城六中后,看到六中的校舍比较陈旧,郓城三中领导班子研究利用暑假改造六中校舍,于是在暑假期间建造了六排教工和学生宿舍、三排新教室、一个新大门,改造了两个学生食堂,增添了新的床张和桌凳,投资几十万元。学校每年都把高二年级放在东院,与本校区同样管理,到2000年暑假后高二就很快发展到两个级部。那时郓城三中的特长班是一大亮点,每年音、体、美特长生学生升学率特高,并逐年都在扩大班级,并邀请了天津美院,菏泽学院的老师来任教,后来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源越来越足,外省、地、县的学生慕名而来,因而又在菏泽市区驻地租房成立了音、体、美校区,派遣特长专职老师和文化课老师到菏泽校区任教。由此郓城三中的三个校区规模已经形成,这是任何一个农村中学也没有的空前大规模。

  1995年至2002年是郓城三中最辉煌的八年,也是郓城三中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八年,这八年为国家培养了数万名建设人才,它是我们郓城三中各届所有教职员工的骄傲,是我们郓城三中所有各届毕业生的骄傲,母校在发展,工作在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的学子都为之高兴,为之自豪。

  光阴似箭,转眼到了2003年,学生求学趋于城市化,农村中学生源严重不足,学校收费降低,教师收入下降。再者,南方一些民办中学崛起,给北方的师资带来了诱惑力,郓城三中也不例外,一些高三把关骨干教师携家带口奔向南方学校,郓城三中师资力量急剧下降。由于生源和师资两个关键问题,使得郓城三中的升学率一步一步走向滑坡。2004年,又一届新的领导班子组成,虽然工作加倍努力,但也无济于事,生源一下子降到仅有十几个班级,老校区的两座教学楼闲置起来,东校区又被教育局划归为武安镇初级中学和小学,原来的校舍被基本全部拆除,菏泽市区里的特长生校区更早撤出。大家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2005年5月,郓城三中领导班子与郓城城区驻地的两所民办中学、育英中学和建华中学协商合作办学,最后确认与校址在郓城城西的建华中学合作办学。到了2010年,合作办学也不景气,于是经郓城县县委研究,将郓城三中的老师进行分流,当时实行双向选择,教职工分别被分流到郓城第一中学、郓城实验中学、郓城二中、郓城第一初级中学及部分乡镇初级中学和小学。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