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爱新觉罗·奕訢

爱新觉罗来自·奕訢(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件笑块强附底),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360百科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顾南移海损既路喜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苦岩存饭本倒载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訢于1853年到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奕訢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1861年,咸丰帝过世,奕訢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保友集酉政变,成功夺取了政权其杀犯,被授予议政之衔。

从1861年到18众场修84年,奕訢任领班军觉答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形算想抓升微,期间虽在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王头衔,只终且齐走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一直到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亚采周各度星难础再度被起用。从1894年到1898年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1898年逝世,谥号为"忠"。

  • 中文名 爱新觉罗·奕訢
  • 外文名 Aisin Giorro YiXin
  • 别名 鬼子六,太岳,乐道堂主人
  • 国籍 大清
  • 民族 满族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奕訢于公元1833年孔怀风发希威的今立1月11日(道光十三年)丑时出生。

  公元1837年(道光十七年来自),入上书房读书,360百科幼年师从卓秉恬、贾并毛确桢,聪明好学,与四皇兄奕詝同往来,关系密切。功课为满蒙汉三种语言文字,儒家经典,诗文,武功骑射。

资料图

  道光帝立储时,曾在四子奕詝和六子奕訢之间犹豫不决。但于道光二十六年下定决心由皇四子继位,写下遗诏,并于道光二十九年下令在妃园寝内为恭王之母静贵妃修墓,亲令静贵妃死后必须葬于妃园寝,不得更改,变相暗示恭王争储失败。

  公元1850年(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卯刻,道光帝召十重臣公启锦匣,内有御笔两谕,一为“立皇四子奕詝为皇太子”,一为“封皇六子奕訢为亲王”。公元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奕訢奉道光帝命,迎娶热河都统桂良之女为嫡福晋。这往往被认府坚阿茶去笔为是道光属意恭王之举,粉行令讨点仍干年样而实际上,这个指婚发生在道光下定决心写下遗诏之后,最多只能视为对恭王的补偿,况且恭王福晋并非桂良爱女,而仅为侧室所生的纪研少庶女之一。

宦海沉

  公元1851年(咸丰元年)四月,咸丰帝授奕訢为十五善射大而观拉财臣。

爱新觉罗·奕訢

  公元1852年(咸丰二年)四月,咸丰帝将齐料指原庆郡王府给奕訢为府邸。此府原为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的府邸。八月十五日井衣功克批始乱法深的,咸丰帝驾幸奕訢海淀别墅 “朗润园”,为之题园名,山、水、亭、轩之名,并赐诗一首,极示关切杀则刑投右审妈款粉劳之意。奕訢有答诗一首。是月级王概依祖续,奉旨管理正蓝旗觉罗学事务。

  公元1853年(咸丰三年)正月,奉旨管理中正殿、武英厚科固间活何显殿事务。九月九日,命奕訢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十月初七日,奉旨在军机处行走,从此打破清代皇子不得干预政务的祖制。

  公元1854年(咸丰四年)二月初二日,长女生,嫡福晋瓜控源必顶春率守尔佳氏所出。是月,奉旨添派管理三库事务,并补授镶红旗蒙古都统。四月,奉旨补授宗人府右宗正。六月,奉旨调补镶黄旗汉军都统。九月,奉旨升授宗人府告余依宗令。又授为阅兵大臣,调补为正黄旗满洲都统。

  公元1855年(咸丰五年),奉旨总理行营事务。二月,奉旨赏穿黄马褂。七月初一日,其母孝静成皇后(即静太妃)病重,奕訢为之请求咸丰帝晋封皇太后,咸丰帝含糊答应,奕訢即传旨册封,咸丰帝不满。二十一日,即葬生母康慈太后之次日,奉旨罢免一切职务,回上书房读书,仍令内廷行走,管理中正天细洋定殿等处事务。

  公元1857年(咸丰七年)五月,奉旨补授镶红严输衡众旗蒙古都统;又命管理镶红旗新旧营房事务。

  公元1858年(咸丰充备紧殖移油八年)四月二十五日,单衔具折反对咸丰帝派耆英去天津参予议和;主张天津谈判欢初措不要一味示弱,联军如敢登岸,应令“兵勇合击 ”;建议密令粤绅罗惇衍激励乡兵攻广州,廉兆纶捣香港。五月初五日,奉旨与惠亲王、惇郡王及军机大臣等处理擅自回京的耆英。十三日,单衔具折,反对钦差大臣桂良和花沙纳与英法所议条约中关於开放长江口岸诸埠的条款;重申以战迫和之议。是月,奉旨管理雍和宫事务,又奉旨补授阅兵大臣。八月初四日,得长子,咸丰帝赐名载澄。

  公元1859年(咸丰九年)四月,奉旨补授为内大臣(侍卫处次长官)。十二月,奉旨补授为管宴大臣。

  公元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奕訢临危受命,担任议和大臣。九月十五日,十六两日,奕訢分别与英使、法使签订《中英北京条约》与《中法北京条约考动境争》,挽救了清王朝的命运。他主持议和以及进行的大量的善后事宜赢得了西方对他的好感,为他以后外交活动创造了条件。在议和期间他笼络文祥(户部侍郎)、桂良(文华殿大学士)、宝鋆(总管内务府大臣)、胜保(副都统),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集团。这是他通过议和捞到的政治资本。

亲王议政

  公元1860年(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奕訢、文祥、桂良上《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分析了列强之国的特点,认为太平天国和捻军是心腹之患,英、俄是肢体之患,应以灭内患为先,然后对付俄国和英国。这媚外之策为后来借师助剿,镇压太平天国奠定了理论基础。根据他的观察,他认为外国人并非“性同犬羊”,英国“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清政府把列强只当作“肢体之患”,认为“可以信义笼络”。折子还提出要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南北口岸管理大臣;添各口关税;要求将军督抚办理国外事件互相关照,避免歧误;要求广东、上海各派两名懂外语的人到京以备询问;将各国商情和报纸汇集总理处。十二月十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设立,出现了军机处以外的另一中枢政府机构。自此,总理衙门取代理藩院,成为专门的外事机构,使清代的外交产生重大突破。衙门还领导了后来的洋务运动。

  咸丰帝去世后,奕訢成为实力派人物。他协助慈禧太后政变,被授予议政王,在军机处担任领班大臣。咸丰帝授权恭亲王办理与各国换约事宜的上谕,同治元年开始,军机处里原来的顾命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全部免职,换成文祥等人,全面控制了中枢机关。他又身兼宗人府宗令和总管内务府大臣,从而控制皇族事务和宫廷事务大权。他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的职务主管王朝外交事务,自此总揽清朝内政外交,权势赫赫。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为了求强求富,增强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侮的能力,奕訢支持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大搞洋务运动,以兴办军事工业为重点,也兴办民办工业,近代工业从此起步。为了洋务事业,兴办新式学校,派出留学生,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发展。奕訢奏请两宫皇太后重用曾国藩,与列强极力维持和局,借师助剿,终于镇压了太平天国,赢得了同治中兴,奕訢获得“贤王”美称。

  奕訢媚外,亲近列强,是洋务派领袖。但他为清流派所鄙视,被呼为“鬼子六”。

  奕訢支持曾国藩等办洋务,但他又主张削弱地方势力,引起湘淮势力的不满;奕訢办洋务,清廷中倭仁等顽固派不满;由于奕訢权力受限,不能满足列强的要求,列强对他也开始不满。

  慈禧太后利用了奕訢,也给予了奕訢巨大权力。但随着奕訢地位高升和声名鹊起,恭亲王奕訢又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安。于是慈禧太后利用一切机会对他进行打击,使奕訢一直浮浮沉沉。

几起几落

  公元1865(同治四年)三月初五,编修蔡寿祺弹劾奕訢,说他揽权纳贿,徇私骄盈,太后命令查办,七日就以其目无君上,免去议政王和其他一切职务。朝中大臣求情,慈禧太后才允许他在内廷行走,并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但免去了议政王职务。这是奕訢遭受的第一次打击。

资料图

  公元1869年(同治八年),奕訢支持杀掉慈禧太后亲信安德海,为慈禧太后所恨。

  公元1872年(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奉懿旨与户部尚书宝鋆办理同治帝大婚筹备事宜。九月十九日,奉懿旨加恩亲王世袭罔替。

  公元1874年(同治十三年)七月十八日,奕訢等十重臣当面劝谏同治帝不要修治圆明园,同治帝大怒,斥奕訢:“此位让尔,何如?”二十九日,再力谏同治帝,同治帝发朱谕革其亲王世袭罔替,为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次日发布。八月初一日,两宫太后干预,赏还亲王世袭罔替。

  公元1875年(光绪元年)十二月,奉上谕署理宗人府宗令。

  公元1876年(光绪二年),二月,奉上谕暂署宗人府银库印钥。九月,奉旨派充玉牒馆总裁。

  公元1879年(光绪五年)四月初,晤见美国前总统格兰特,请出面调解中日琉球争端。九月,奉旨管理正白旗满洲新旧营房并城内官房事务。

  公元1880年(光绪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对来访的英国的公使阿礼国说:“中国人非不知电报、铁路、轮船、开矿之利,然主权不能自操,与中国无益,虽有不若无也。”

  公元1881年(光绪七年)三月,慈安太后去世,奕訢更为孤立。反复的浮沉磨平了奕訢往日的棱角,挫败了他的锐气,遇到大事他提不出应对的策略。中法战争中,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对于战与和拿不定主意,军队节节败退。

  公元1884(光绪十年)三月十三日,慈禧太后借口奕訢“委靡因循”免去他的一切职务,奕訢集团全班人马(武英殿大学士宝鋆、吏部尚书李鸿藻、兵部尚书景廉、工部尚书翁同龢)被逐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公元1886年(光绪十二年)十月,奉懿旨赏还亲王双俸。

  公元1889年(光绪十五年)正月,奉懿旨,赏添头等、二等护卫各一员,三等护卫二员。

  公元1891年(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在王府中庆祝六十寿辰,请京中著名戏班演戏。

  公元1894年(光绪二十年),又起用为总理衙门大臣,并总理海军,会办军务,内廷行走,但毫无作为。

人物去世

  公元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十月,奉懿旨,此次恭亲王承办庆辰典礼“妥慎周详”,赏给御书“锡福宣猷”匾额一方,御书长寿字一张等。

  公元1898(光绪二十四年),奕訢一病不起,四月初十日病逝。终年66岁。谥“忠”,加恩进贤良祠,并入皇家太庙。其孙溥伟袭爵恭亲王。

主张作为

  其人主张学习外国科技以加强中国军事实力,外交上主张保持与欧美大国的和平,支持开办了中国早期的近代军事工业,是清朝洋务运动的中枢首脑。在其担任政府首脑期间,清朝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以及西部各省的回民叛乱。

  奕訢是咸丰、同治、光绪三朝名王重臣,为中国近代工业创始和中国教育的进步作出了贡献。他是晚清新式外交的开拓者,建议并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正式外交机关,使清朝外交开始步入正轨并打开新局面。

  然而他命运坎坷,他支持慈禧太后北京政变,得到了委以重任的报答,但随即而至的是慈禧太后的不安和打击。后期他在统治集团内部浮浮沉沉,意志消沉,无所建树。

子嗣情况

简要介绍

  长子载澄(1858—1885),郡王衔多罗果敏贝勒,享年二十八岁。嗣子溥伟,载滢长子。

  次子载滢(1861—1909),1868年出继钟郡王奕詥为嗣,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享年四十九岁。

  三子载浚,早殇。

  四子载潢,早殇

  长孙溥伟(1880—1936),恭亲王,载澄嗣子。

  次孙溥儒边鲜息连放案善结跑边(1896—1963),著名书画家,清亡后改名溥心畲,其诗、书、画与张大千齐名,故后人将两人并称为“南张来自北溥”。

  三孙溥僡(190360百科6—1963),著名书响故照画家。

  奕訢一生,在政治舞台上经历几番大起大落,“曾经沧海难为水”,难免有看破红尘之念,而他在草花收丰任很科婷家庭生活中更是让他经历了太多的身心交瘁。最大的不幸是儿女多早殇,侥幸十宗来迅采理吃活下来的则难堪造就。他有4个儿子,长子载澄、次子载滢、三子载浚、四子载潢。其中三、四两子俱幼殇。长子载澄袭贝勒,成年后胡作非为。这三个儿子,都死在他前面。另外一个儿子载滢,一度过继给奕訢的弟弟钟郡王奕詥,袭贝勒爵位。庚子事变(1900)时,因卷入义和团活动又被夺去一切职衔。

  奕訢对子女很重感情。他的第二女仅活到3岁就夭折了。四个月后,他的第风严树初想洲江价妒三子载浚出生。适逢清军克复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市),当时奕訢位极人臣,红得发紫,同治帝下诏恩封其诸子,生仅一月的载浚竟获封辅国公。其获封年龄之幼,在有跑把清一代是空前绝后的。奕訢信佛,曾臆想载浚是爱女转世,心里稍感慰藉,谁知两困伤很值防直汽七阳定年后载浚又夭折了。奕訢悲痛至极,将第二女和载浚的棺椁一同迁往他选定的一处墓地(在今北京市昌平区东三十里翠华山前麻峪村。顺便提一句,中国当代践附请孙天命便史上最著名的秦城监狱就建在这片墓地上)安葬。他担心爱女葬处没庆套移华不测有标记很快会被后人遗忘,特地撰写了墓志铭。铭文写得真切动人,慈父爱女之心充溢字里行间。大意是说:“你死后四许突编个月,你的弟弟出生。过二年,他又死。难道是你的灵魂不灭,托生他而来?然无端而来,又实钢汽无端而去,又何必优死军纪为此一见再见,以重伤我心?难道该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吗?”奕料液妒远酒菜我调超訢为子女的一再殇逝哀痛不已,深感生命的脆弱,人世的不可测,最终只有归结为不可捉摸的命运了。

  奕訢死后,也葬在这块墓地上。这是他赋闲时亲自选定的陵址,到现在当地百姓还俗称为“六爷坟地”。园寝中曾专门辟有一处俗称阿哥圈的“小园”,里面除早年入葬的第二女和土士束烧犯担我更守哥略第三子载浚外,还陆续葬有奕訢的第三女、第四女和第四子载潢。父子生前相聚无多,死后终于可以永久相依了。

  以恭亲王的显赫地位,当初兴建园寝时,规模一定非常可观。不过随着清朝的覆亡、民国的内忧外患,恭亲王的园寝几次被盗掘,很快破败。上世纪50年代,为修十三陵水库,又川换了夫件从墓地拆走大量石料。据说十三陵水库大坝上那几个醒目的大字,就是用园寝的汉白玉石砸碎后拼成的。园寝遭受了彻底的破坏。如今,麻峪村前的田地里,仍矗立着一座精美的石头牌坊,是恭亲王园寝内唯一的遗物。

  奕訢后代有影响的人物有三个,一个唱升根还或操弦是他的长女荣寿公主(1854—1911),一个是前面提到的长子载澄贝勒,再有一个是第二代恭亲王溥伟。

太后养女

  荣寿公主大格格生于咸丰四年,同治初年,慈禧太后为了拉拢奕訢,把她接进宫中教养,接着就晋封她为荣寿固伦公主,时年11岁。

  清朝制度,中宫皇后所生女封固伦公主,嫔妃所生女封和硕公主。固伦公主品级约相当亲王,和硕公主约相当郡王。至于格格,成为亲王以下所生女的统称,但也有等级之分,亲王女封郡主。非皇帝亲生女而晋封为公主,在清朝历史上凤毛麟角。奕訢的长女以郡主身份获得固伦公主品级,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殊荣。不过,荣寿公主的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同治四年(1865),奕訢与慈禧太后发生矛盾,被罢去议政王和军机大臣,荣寿公主也受到牵连,其固伦公主的品级被撤销,直到光绪七年(1881)才恢复。

  荣寿公主13岁时,经慈禧太后指婚,下嫁给世袭一等公景寿的儿子志端。景寿早年曾娶道光帝的第六女寿恩固伦公主。父子两人均娶固伦公主,是最显赫的皇亲国戚。但志端没有多大福份,婚后半年病死。丈夫死后,荣寿公主作为太后养女又回到宫中陪伴太后。公主生前,西方照相技术已传入宫廷。从保存至今的相片看,中年的公主相貌平平,长脸盘,大鼻子,眉宇间充溢着威严与高贵。

  荣寿公主出身亲贵,自幼目空一切。以后受到太后垂顾,更加颐指气使。她出门时,行人必须回避,车马必须停住给她让路。光绪初年,副都御史锡珍在路上遇到公主仪仗,躲避不及,车马冲犯了公主仪仗。公主大怒,将其连人带马押送协尉衙门。锡珍被迫跪在公主轿前叩头求饶,才被开释。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荣寿公主的霸气逐渐消退,无论是在太后面前还是在宫廷内外,她都广结善缘。据说,载湉(光绪帝)即位后,恭亲王一家对他很嫉妒。但荣寿公主却能顾全大局,与载湉相处得很好。又据说,后来慈禧太后要废掉载湉帝位,她在太后面前曾极力劝阻。荣寿公主府的遗址在北京东城大佛寺街,今北京中医医院内,早已踪迹全无。

顽劣的“澄贝勒”

  奕訢的长子载澄(1858—1885),人称“澄贝勒”,受封为郡王衔贝勒,曾任内大臣和正红旗蒙古都统。载澄去世时,年仅28岁。因为是恭亲王长子,还被赐与“果敏”的谥号。有《世泽堂遗稿》3册传世,署名多罗果敏。集前有他同父异母弟载滢写的序文。序文说:“兄以皇孙之贵,秉光明俊伟之资,其习威仪,博材艺,精骑射……兄自束发受书,过目即能成诵。喜为诗,叉手而成。”载澄天资聪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喜读书吟诗,虽未及三十而陨,已有不少成熟的诗作。

  载澄虽有文才,但在晚清诸王子中,却是以放荡顽劣驰名。这可能与两个幼弟早殇,他又是长子,自幼深得父母溺爱有关。奕訢家教的失败,由此可见一斑。《清朝野史大观·清宫述闻》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某年夏天,载澄率一帮恶少游什刹海。在岸边品茶时,见邻座有一妖艳妇人,孤身无偶,向他频丢媚眼。似曾相识,欲言又止。载澄性喜沾花惹草,派手下购莲蓬一束相赠,对她说:“这是大爷所赠,想与你相会,可以吗?”妇人答:“我家人杂,很不方便,请大爷选个地方。”载澄听了大喜,把她邀到一家酒楼密室相会。两人相好日久,妇人知其为载澄,载澄却不知妇人姓甚名谁。一日,载澄对她说:“我俩情投意合,却不能长相厮守。这可怎么办?你不如嫁给我。”答称:“家有婆婆有丈夫,那样势必不成。唯一的办法,是在半路上把我劫走。大爷劫一妇人,谁敢说半个不字!”载澄听说大喜。仍约女子会于什刹海茶座间,他率一群恶少一拥而上,把妇人劫走。一时舆论沸腾,以为载澄抢夺良家妇女,不知是两人预先设计。该女之夫为潦倒旗人,听说她被载贝勒劫去,不敢控告,怒气郁结,酿成疯癫,终日袒发露胸,在街上胡言乱语。后来得知,该妇也是宗室(皇族)女,论起辈分,还是载澄的姑姑呢。

  载澄劣迹斑斑,做父亲的奕訢却拿他没有一点办法,最终落到父子情义断绝的地步。据说载澄有病,奕訢不忧反喜,竟日盼其死,虽延医吃药,不过掩人耳目。日久病重,家里人报告奕訢,说:“姑念父子一场,还是看他一眼。”奕訢走入载澄卧室,见他侧身而卧,气如游丝。浑身黑皱绸衣裤,上用白丝线绣满蜘蛛。奕訢不看则已,一看大怒,呵道:“就这一身匪衣,也该早死了!”说罢,掉头而去。载澄很快气绝身亡。奕訢为什么对他这么大怨气?载澄人品顽劣,倒也罢了,关键还是他带坏了小皇帝载淳(同治皇帝)。载淳与载澄一为君一为臣,毕竟是亲叔伯兄弟,两人年龄接近(载澄年长2岁);载澄自幼在宫内上书房伴读,与载淳气味相投。长大后,载澄经常出没于声色犬马之地,见多识广,常把外间的奇闻趣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小皇帝听。载淳亲政后,禁不住诱惑,仍常与载澄微服出宫,与他到娼楼酒馆宵游夜宴,寻花问柳。奕訢虽知情,又不敢张扬,使皇帝蒙羞。故借口载澄诱抢族姑一事,下令把他关入宗人府的高墙内,意在永久监禁。不想奕訢的福晋去世,载澄乘机向慈禧太后请求:“当尽人子之礼,奔丧披孝。”儿子给母亲尽孝,这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太后特旨放出,载澄原形毕露,依然故我。

时运不济的溥伟

  载澄死时无嗣,奉太后懿旨,把载滢的长子溥伟(1880—1937)过继给他。奕訢去世后,溥伟袭亲王爵位,成为第二代恭亲王。溥伟其人风度翩翩,擅长辞令。光绪帝载湉去世时(光绪三十四年,1908),溥伟29岁,在皇族近支溥字辈中,他年龄居长。溥伟自以为祖父功高,觊觎帝位之心尤其强烈。谁知慈禧太后最终却选定了醇亲王载沣之子、3岁的溥仪(宣统帝)继位。溥伟为此忿忿不已,日久生疾,只好求医问药。某宗室显贵私下嘲笑他:“这是患的心病啊,恐非石膏一斤、知母八两不可。”另一个补充道:“哪里,只须皇帝一个、江山一座足矣。”溥伟的不满,在皇族内尽人皆知,所以宣统一朝,他受到醇亲王一系的疑忌,未能跻身于权力中枢,只当着一个挂名的禁烟大臣。但他继承了恭亲王府的庞大家业,仍安享荣华。

  1914年,他避居青岛德租界,收入锐减,仍旧挥霍无度。家中仆役成群,外出时前呼后拥。一切吃喝日用均从北京采买,鸡鸭鱼肉和咸菜只要老字号,如天福酱肉,天源咸菜,致美斋点心,不一而足。每月开支三五千元,仍不够花销。由于年年寅吃卯粮,最后只好把地租收入分为两份,留给北京家人一份,青岛一份,王府管事人等也分作两拨,依旧费用不赀。

  溥伟的下场很可悲。他先跑到青岛想投靠德国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又迁大连,与日本人建立了联系。他在穷困潦倒中仍对“亡国”一事耿耿于怀。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用武力占领了辽宁、吉林等地。溥伟企图借助侵略者的刺刀,实现他复辟清朝当皇帝的梦想,为此特地跑到沈阳祭陵。不过当时日本正扶植溥仪就任伪满洲国的傀儡“执政”,认为溥伟祭陵行为“与日本有相矛盾的地方”,令他立即终止祭陵活动,并将他赶回大连。溥仪对他也不放心,始终没有给一个职位,连零钱也不肯接济。后来,溥伟贫困至极,死在长春的新华旅社里。

兄弟姐妹

兄弟

  皇长子爱新觉罗·奕纬,隐志郡王,母和妃那拉氏,时为旻宁藩邸使女,生性顽劣调皮,据《老太监的回忆》一书中记载,因出言不讳,触怒了道光皇帝,被其一脚踢死。

  皇次子爱新觉罗·奕纲,顺和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嫔,还未满月就夭折了。是奕的同父同母的哥哥。

  皇三子爱新觉罗·奕继,慧质郡王,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时为静妃。 仅仅活了二十多天便匆匆离开了人世,也是奕同父同母的哥哥。

  皇四子爱新觉罗·奕詝,即后来的咸丰帝。母为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时为全贵妃。因母亲与道光皇帝的感情极好,为自身的分量加砝码。从小深受道光皇帝的宠爱。后来生母孝全成皇后逝世,便于奕的生母静皇贵妃抚养,与奕訢青梅竹马,但也是皇权斗争中的劲敌。

  皇五子爱新觉罗·奕誴,为惇勤亲王,母祥妃钮祜禄氏。因调皮顽劣,不务正业而不受道光喜爱。而母亲也颇不受宠,甚至令道光皇帝有点儿厌恶。所以把他继敦恪亲王绵恺为嗣,降袭为多罗敦恪郡王,咸丰十年(1860)正月晋封和硕敦恪亲王,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十九卒,年59岁,卒后谥“勤”。

  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醇贤亲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贵人。长大后,大福晋为慈禧胞妹、二子即后来的光绪帝、五子即后来的摄政王载沣、孙溥仪则是清朝末代皇帝。身后谥“贤”。

  皇八子爱新觉罗·奕詥,钟端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卒后谥“端”。

  皇九子 爱新觉罗·奕譓孚敬郡王母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生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十月十六日。文宗即位,封孚郡王。穆宗即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同治三年,分府,仍在内廷行走,命管乐部。十一年,授内大臣,加亲王衔。德宗即位,复命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光绪三年二月,薨。

姐妹

  皇长女:端悯固伦公主(1813—1819)。生于嘉庆十八年(1813)七月初三日,母为继妃佟佳氏,即孝慎成皇后。嘉庆二十四年(1819)十月二十日疡,时年7岁。追封为郡主,葬许家峪园寝。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追封为端悯固伦公主。

  皇次女:生于道光五年(1825)正月十三日,母为祥嫔钮祜禄氏。七月十四日即殇,未命名,无封。

  皇三女:端顺固伦公主(1825—1835)。生于道光五年(1825)二月二十日,母为全妃钮祜禄氏,即孝全成皇后。道光十五年(1835)十一月初八日殇,年11岁。追封为端顺固伦公主。葬陈家门园寝。

  皇四女:寿安固伦公主(1826一1860)。生于道光六年(1826)四月初六日,母为孝全成皇后,时为全贵妃。道光二十一年(1841)16岁,指配德穆楚克札布,不久封为寿安固伦公主。十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十年(1860)闰三月初三日卒,年35岁。葬京师郊外园寝。同治元年(1862)三月德穆楚克札布请移葬藩部,不许。 

  额驸德穆楚克札布(?一1865),奈曼部郡王阿完都瓦第札布之子。道光二十三年(1843)三月赐用紫缰。道光二十八年(1848)九月袭封奈曼部札萨克郡王。道光三十年(1850)十一月授御前大臣。咸丰元年(1851)三月赐用黄缰,十月授蒙古都统。咸丰十年(1860)赐用亲王补服。同治四年(1865)正月乞病归藩,六月卒。晋赡亲王,赐祭葬如亲王例。

  皇五女:寿臧和硕公主(1829—1856)。生于道光九年(1829)十月十九日,母为祥妃钮祜禄氏。道光二十一年(1841)封为寿臧和硕公主。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14岁,指配恩祟,道光十二月初三日下嫁。咸丰六年(1856)七月初九日卒,年28岁。 

  额驸恩崇(?一1864),初名恩醇。咸丰七年(1857)正月荐授满洲副都统,寻兼内务府总管。咸丰十一年(1861)避穆宗载淳讳改为恩祟。同治元年(1862)四月免去内务府总管职。同治二年(1863)五月署汉军副都统。同治三年(1864)再兼署内务府总管,不久即卒。无嗣,以从子为嗣。

  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1830—1859)。生于道光十年(1830)十二月初七日,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时为静妃。同治二十四年(1844)二月封为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下嫁。咸丰九年(1859)四月十三日卒,年30岁。 

  额驸景寿(?一1889),富察氏,一等公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道光二十四年(1844)赐头品顶戴,在上书房读书。后袭封一等诚嘉毅勇公。咸丰五年(1855)七月荐授蒙古都统。咸丰六年(1856)正月授御前大臣,赐用紫缰,寻授领侍卫内大臣。咸丰十年(1860)八月扈驾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与怡亲王载垣等为赞襄政务大臣之一,十月削职,仍留公爵及额驸品级。同治元年(1862)二月任蒙古都统,三月授彻前大臣。同治三年(1864)七月仍赐紫缰,十月授领侍卫内大臣。十三年(1874) 十二月命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去世。谥端勤。

  皇七女(1840——1844):生于道光二十年(1840)七月初二日,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日殇,时年5岁。未命名,无封。 

  皇八女:寿禧和硕公主(1841—1866)。生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一月二十六日,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禧和硕公主,指配札拉丰阿。同治二年(1863)十月下嫁。同治五年(1866)八月初二日卒,年26岁。 

  额驸扎拉丰阿(?一1898),钮祜禄氏。父熙拉布,官至副都统。扎拉丰阿初名瑞林,指婚后赐改今名,字鹤汀。初充御前侍卫,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授汉军副都统、荐官至护军统领。光绪十四年(1888)十一月累迁都统,管神机营事务。光绪十五年(1889)正月赐朝马,十月赐用紫缰。光绪二十年(1894)正月赐用固伦额驸补服。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卒。

  皇九女:寿庄固伦公主(1842——1884)。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二月十三日,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时为琳妃。咸丰五年(1855)十一月封为寿庄和硕公主,指配德徽。同治二年(1863)十一月下嫁。同治四年(1865)正月德徽卒。光绪七年(1881)十月晋封为寿庄固伦公主。光绪十年(1884)二月十四日去世,年43岁。

  额驸德徽(?—1865),博罗持氏,父裕恒,世袭诚勇公。德徽曾授散秩大臣。卒,无子,以从子为嗣。

  皇十女(1844—1845):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十七日,母为彤贵妃舒穆鲁氏。次年正月二十日殇,无名无封。

历史评价

  光绪:王忠诚匡弼,悉协机宜,诸臣当以王为法。

资料图

  何天爵:恭亲王是精通东方外交艺术的老手。他总是将外交对手放在假定的情境中去认真研究,而不是放在具体的问题上。他既高傲又谦和,既粗鲁又文雅,坦率而有节制,有时办事迅速有时拖拉磨蹭,显得既有心计又脾气暴躁——所有这些特点都根据他的需要,按照角色的变化随时转换使用。他成功的最大秘诀在于他能够事先判断出需要妥协的时机。他不断转换面具并不说明他是个优柔寡断之徒。隐藏在众多面具之后的恭亲王在认真琢磨着对手,判断对方的意图政策,再决定自己的对策。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他丝毫没有妥协投降的迹象,显得积极对付,毫不屈服。正当他的对手集中全力要发动最后一击的时候,对手会发现恭亲王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满脸微笑的谦卑的伙伴。 作为所谓的“防御外交政策”——中国迄今为止只有这一政策——的领导者,恭亲王显得出类拔萃。帝国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明白帝国可能的未来和帝国自身的弱点。帝国活着的人中还没有人像恭亲王那样富有经验,担当重任……实际上,在他的整个政治生涯中,恭亲王是政府政策制订的主心骨,也是执行这些政策的精明强干的政治家与外交家。

  马士:一般人认为如果恭亲王不死,可能会挽救国家很多的不幸。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