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杭州市的美术书画事业和恢复西泠印社社团,杭州市政府拿出位于市区来自最繁华地段的解放路、湖滨路口1000平米房屋组建"杭州书画社"。
- 中文名称 杭州书画社
- 地理位置 杭州市上城区斗富二桥33号
- 面积 670平米
- 成立时间 1959年
简介
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郭沫若题写牌匾,并于建国10周年之际开业。此后,杭州书画社日益繁荣发展,不仅中央和省市领导经常光顾,马一浮、句培沉路推油缩张宗祥、潘天寿、来自沙孟海、邵裴子、吴茀之、诸乐三、阮性山、余任天、王个簃 、程十发、方介堪、方去疾、陆维钊等书画篆刻大家也经常展示作品或购买字画,成为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齐名的杭州最大的经营字画、文房用品和美术书籍的著名专业商店和老字号。
目前,杭州书画社迁址新办至运河边的西湖文化广场,与博物馆、科技馆、百货商城、影城、书城、剧院等为邻,既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又具极佳的商业环境。杭州书画社营业面积近千平方米,包括综合展厅和商场,可办各类中呢婷负优小型艺术展销、讲座、研讨、会议等,销售中高档印石、特色精品文房用具等,同时,继续保留位于西湖边将军路的杭州书画社湖滨分店。
西湖360百科文化广场全球中心简史
1959年在建国十周年之际,杭州市委决定成立杭州吃况印传书画社,作为杭州市的一个文化窗口。当时的市委书记王平夷指示湖快益显张压球错增息搞:要把杭州书画社办成一个"来往无白丁"的文化单位,团结杭州及外地的按取市谓持半端原军席伟书画家。正在这时,西泠印社从省里下放到杭州市。当时西泠印社只有孤山一个门市部,为恢复西泠印社,杭州书画社在经济上付出了巨大的支持。当时的杭州市文化局局长,后来又是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克员支五且备的孙晓泉,对西泠印社和杭州书画社的发展十分关心和支持。他知道光有西泠印社一个名称,没有坚实的文物收藏,没有学员术交流等是不行的。因此,他指派杭州书画社王树勋主任和韩登安先生去上海动员老社员张鲁庵家属捐献极其珍贵的150多部印谱和一大批印章。这批珍贵的文物现已成为印社的镇社之宝。当时,上海市文化局不放是主行,认为这批文物应该留在上海。孙晓泉就亲请标自去上海,请当时华东局政法委书记曹漫之与上海市文化局协商,结果顺利解决了。后又收购这胜教治项保了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赵之谦、虚谷、八大山史每台士英人等一大批珍贵字画,极大地丰富了西泠印社的收藏。但这些都需要资金,虽然其中一部分由上级拨款收购,但很大一部份是书画社利润中支付的。
由于藏品的日益丰富,后来到书画社来的人档次越来越高。郭沫若、于立群被京到多次来书画社,田家英、胡绳、陈伯达、康生等每到杭州必来滑土段请每鲜乎拉示书画社,他们是来看藏品的。省委书记霍士廉、林乎加、陈冰、李丰平等也常到书画社来。毛主席来杭州,省委必派人来书画社借藏品去给毛主席看。当时的书画社进进出出都是文化人,美院的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周昌谷等都与杭州书画社有密切关系。当时的书画社还有一个裱画工场,一边是门市部,一边是工场。门市部中购物的都是书画爱好者,买了东西就到裱画工场看裱板上的画,板上常有名家字画。省市委领导也常把名家字画送来装裱,来的次数多了,家但费结去没大家都熟悉了。林乎加、陈冰与裱画工场的同志都成朋友了。当时书画社真的是来往无白丁了。
所以杭州书画社对西泠印社的贡献是巨大的,胞反显律传罪诉没有杭州书画社就没有西泠印社今天这么多的藏品。西泠印社成立七十五周年大会后,西泠印员社出版社也成立了,出版了一些有影响的书,如:《革命胜迹印谱》(叶剑英、赵朴马洲龙探留率体量征初题字),新华社向国内外发了时据电讯稿,影响很大。又如《吴昌硕作品集》、《西泠艺丛》等等。后又出版了年历卡、挂历、年画等,销量特别大,利润也很可观,西泠印社影响越来越大。有人提出,干脆把杭州书画社改为西泠印社一块牌子算了。于是到了1979年,市政府将西泠印社改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保留杭州书画社的牌子,成为西泠印社的一个部门。杭州书画社存在已有五十多年了,它曾经凝聚过一大批书画名家,培育了一大批金石书画爱好的读者,他们经常在这里吸收营养,购买自己需要的美术用品,杭州书画社为杭州市的美术事业和篆刻书画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1904年,西泠印社成立 | 光绪三十年甲辰在印社创立以前,"清光绪间,杭郡文学诸长老探讨六书,研求篆刻,辄会于数峰阁","是数峰阁实为印社发创之地",创立西泠印社。"初叶子铭、吴子隐、丁子仁、王子寿祺会集湖滨,慨然有感印学之将湮没也,谋于西泠数峰阁之侧,辟地若干弓,筑茅三两室。风潇雨晦,乐石吉金。唯印是求,即以为社。社因地名,遂曰西泠"。 |
1913年,吴昌硕任首任社长 | 据《西泠印社成立启》:"既俶落于甲辰中夏,复勼庀于癸丑暮春。中缘仰贤之亭,东傍数峰之阁,北邻梅屿,南接柏堂。""共和纪元之二年癸丑,同人以历年经营布置,高可凭临,幽有几席,立社之议,赞扬者众。遂定名'西泠印社'修启立约,征集同志。"当时所立社约,共计11条,首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他如入社办法、权利与义务等,均有明文,颇属详尽。 据《西泠印社成立启》:"社长则交推昌老",推吴昌硕为社长。 |
1946年,抗日战乱,重修印社 | 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社务停顿,社址托叶秋生看管。至抗战胜利后,印社活动始逐渐恢复。据叶为铭所书:"三十五年丙戌,日寇退,重修印社。"后推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为第二任社长。 |
1951年,印社捐献政府 | 邵裴子、陈锡均代转王福庵、吴振平二人信函,要求将西泠印社之房屋、土地及所藏文物书画献给人民政府。9月得政府批准同意,房屋、土地交杭州市建设局园管处管理,文物交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
1957年,筹备恢复印社 | 8月,由省文化局指示张宗祥、韩登安、潘天寿等五人组成筹委会,着手筹备恢复西泠印社。 |
1959年,杭州书画社成立 | 为恢复西泠印社社团并为其提供组织和经济支撑,杭州市文化局专门成立事业单位杭州书画社。郭沫若题写招牌,是杭州经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美术用品、美术图书影响最大的文化单位、专业商店和老字号,是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的前身。 |
上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杭州书画社的辉煌 | 杭州书画社成立后与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齐名,并称为中国书画三杰。1979年,西泠印社组织架构调整,西泠印社成为事业单位名称,保留"杭州书画社"字号。 |
2003年,事转企改制 | 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西泠印社经营性产业事转企改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组建国有全资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公司在杭州市工商局登记,注册资金人民币850万元。杭州书画社仍隶属其下。 |
2006年,商务部首批认定"中华老字号" | "西泠印社金石篆刻艺术"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国家商务部首批重新认定"西泠印社"为"中华老字号"。 |
2006年,首届印文化博览会 | 首届印文化博览会作为第八届(2006)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正式项目--"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在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隆重举行。印博会由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承办,以"携手名品名家、融会自然文化、促进展示销售、互动鉴赏收藏"为主题,分"中国印石精品暨民间珍藏展"和"中国优秀印文化产品邀请展"两大组成部分,是西泠印社全新打造的又一重要产业项目和活动品牌。 |
2007年,第二届印文化博览会 | 第二届印博会依托第九届中国杭州西湖博览会平台,以"弘扬印学文化、推动艺术休闲、共享品质生活"为主题,有"人文奥运"西泠印社社员篆刻百印展、西泠印社社员个人珍藏印石展、"印--从石到章的艺术升华"三大组成部分。本次展会通过演绎文人篆刻的整体过程,将印文化的精髓和工艺向诸多爱好者清晰展示。 |
2008年,第三届印文化博览会 | 第三届印博会恰逢西泠印社建社105 年系列庆典活动及西泠印社集团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之际,业内企业及藏家纷纷前来,以示祝贺。与此同时,纳入印文化产品范畴、正借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契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笔墨纸现,以及各种为适应现代书画篆刻需要而改进设计的传统文房精品均在此次展会中亮相。 |
2008年,西泠印泥推出新创产品 | 自2008年始,杭州西泠印社有限公司和吴氏书画篆刻印泥第三代传人李耘萍友好合作,面向国内外市场先后推出了十余种西泠印泥新创产品,分为特色类、专业类、实用类。 |
2009年,第四届印文化博览会 | 第四届印博会推出"首届海内外中国印石精品展",聚集来自于中国、日本等海内外印石收藏界的百数十方印石作品,其中不乏吴昌硕等印学大师的艺术瑰宝。本届印博会还特别开辟"艺术星际--西泠印社社员艺术展示专区"。 |
2009年,"西泠印社"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 "西泠印社"争创驰名商标始于2007年,最终于2009年4月被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至此,"西泠印社"的品牌效应开始成为西泠印社具体开展文化产品经营的重要支撑。 |
2010年,第五届印文化博览会 | 2010上海世博会展出的"万国印谱"是本届印博会亮点,出自西泠印社64位篆刻名家的手中。"大墨纵横--陈振濂榜书巨制特展"作为"展中有展",是本届印博会的特色和创新。首次在印博会上举办了"中国印石专场拍卖。本届印博会上,杭州被公认为"印文化之都"。 |
2011年,第六届印文化博览会 | 第六届印博会首次移师西湖文化广场。《"慢语篆说"西泠印社社员篆刻展》《豆庐赏石·雅石汶洋及印石精品展》《红星艺海·中国宣纸文化展》等特展精彩纷呈;同时在杭州书画社展厅,举办西泠印社印石专场的预展和拍卖。本届印文化博览会上同时启动了"中华文脉--文房四宝复兴之旅",计划历时四年,为处于日渐衰退之中的文房四宝及其行业的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
2011年,推出新品石--孤山印石 | 孤山印石作为西泠印社推出的金石篆刻新载体,于2011年中国(杭州)第六届印文化博览会期间,由韩天衡、陈振濂领衔的专家评委会正式推荐并进入市场。 |
2011年,成立西泠印社美术馆 | 杭州书画社迁址新开于杭州地标建筑西湖文化广场32号4楼。11月,国企办事业的"西泠印社美术馆"成立,宗旨是"传承文化、展示艺术、促进交流"。 |
2012年,第七届印文化博览会 | "2012中国(杭州)第七届印文化博览会"、"第30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2012杭州(中国)国际居室版画展"、"杭州当代陶瓷器物艺术展"等四展合一。"砚韵墨香--朱关田、韩天衡藏品展"和首届西泠艺术品雅集隆重亮相本届印博会。 |
2012年,开创"印尚"服饰品牌 | "印尚"服饰将西泠印社历史精髓、文化艺术与中华服饰相结合,将中国传统文人风骨同服饰内在精神理念相契合,中西融合,是西泠印社有限公司在中国文人服饰领域的有益尝试。 |
2013年4月,完成注册四大商标 | "杭州书画社"、"泠"、"艺而易"和"西泠雅集"等四个商标注册完成。其中,"杭州书画社"为商品和服务类;"西泠雅集"就是为全新打造的艺术品消费、收藏、投资、交流的大众平台而专门注册的子商标;"艺而易"就是针对艺术品或艺术创作的网络交易平台而注册的子商标。 |
2013年,注册西泠文房商标 | 主要以中国传统经典的各类文房用具为范本,采用合适的不同材料,精选国内优秀品质厂商,有步骤地分批进行研发、定制、批发、销售。 |
2014年1月,杭州书画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 国有控股、民营资本和经营者参股的杭州书画社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致力于"西泠文房"精品的开发和承接拓印,字画修复等的代理等,"以传承、弘扬和发展杭州书画社文化老字号为己任,以艺术品经营为核心,以实体店铺、网络销售为重点,以市场化和国际化为方向,服务客户、扩大影响、增进合作、提高效益、兼及公益,成为中国文化领域具有一流影响力的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