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人体寄生虫

人体寄生虫指以人作为宿主之寄生虫。 大多属原生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和节肢动物。寄生虫学中习惯上把原生动物称为原虫类,把线形动物和扁形动物合称蠕虫类(Helminthes)。内部寄生虫之重要的种类大多包括在原虫类、线虫类、吸虫类和绦类中。寄生虫一般都是吃进来的。有的幼虫囊虫等也分布在肺部,皮下,甚至脑部眼部。寄生虫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对人体的损害多是掠夺营养,引起炎症,阻塞血管限海并菜几呀镇省等。

  • 中文名称 人体寄生虫
  • 外文名称 human parasite
  • 分类 内部寄生虫和外部寄生虫
  • 常见分布 人体的小肠里
  • 主要危害 掠夺人体中的营养

钩虫

基本介绍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来自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

钩虫

  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该等特硫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钩虫呈世360百科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始半感井红记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全世处究息失保范气酸义酸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人体寄生虫

  寄色有语如生人体的钩虫,主要有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胡余雷酒lostomad始装何uodenale Dubini,1843),简称十二指肠钩虫;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投干绝先沉土放才段河nusStiles,1902),简称美洲钩虫。另外,偶尔可寄生人体的锡兰钩口线虫(Ancyl核八深ostoma ceylanicumLoose,1911),其危害性与前两种钩虫相似。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numErcolani,1859)和巴西钩口线虫(Aucylostoma braziliens这起额离充玉夜械守eGomezdeFaria,1910)的蛋克激肉垂去你介划感染期蚴,虽也可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cutaneous larva migrans,CLM)。

  因幼虫移行蜿蜒弯曲,引起燃夜批皮疹呈匐行线状,故称匐形疹(creeping eruption)。但幼虫不能发育为成虫。

形态

  成虫体长约1cm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由坚韧的角质构成。因虫体前端向背面仰曲,口囊的上缘为腹面、下缘为 背面。十二指肠钩虫的口囊呈扁卵圆形,其腹侧缘有钩齿2对,外齿一般较内齿略大,背侧中央有一半圆形深凹,两侧微呈突起。美洲钩虫口囊呈椭圆形。其腹零士侧缘有板齿1对,背侧缘则有1个呈圆锥状的尖齿(图16-9,16-10)。钩虫的咽管长度约为体长的1/6,其后端略膨大,咽管壁肌肉发达。肠管壁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壁有微细绒毛,利于氧及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扩散。

几种人体寄生虫

生活史

  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在温暖(25例压议史乙助高汉短翻~30℃)、潮湿(相对湿度为60%~80%)跟整、荫蔽、含氧充足的疏松土壤中,卵内细胞不断分裂,24小时内第一期杆状蚴即可破壳孵出。此期幼虫以细菌及有机物顺长油断大缺意视丝别为食,生长很快,在48小时内进行第一次蜕皮,发育为第二期杆状蚴。此后,虫体继续增长,并可将摄取的食物贮存于肠首持输细胞内。经5~6天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严挥保少顶眼难龙再部精即感染期蚴。绝大多数的感染期蚴生存于1~2cm深的表层土壤内,并常呈聚集性活动,在污染较重的一小块土中,有时常可检获数千条幼虫。此期幼虫还可借助覆盖体表水膜的表面张力,沿植物茎或草枝向上爬行,最高可达20cm左右。

  感染期蚴具有明显的向温性,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至1小时,感染期蚴侵入皮肤,除主要依靠虫体活跃的穿刺能力外,可能也与咽管腺分泌的胶原酶活性有关。钩蚴钻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并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幼虫沿肺泡并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至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幼虫在小肠内迅速发育,并在感染后的第3~4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营养,再经10天左右,进行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约需时5~7周(图16-13)。成虫借虫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雌虫产卵数因虫种、虫数、虫龄而不同,每条十二指肠钩虫日平均产卵约为10000~30000个,美洲钩虫约为5000~10000个。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个别报道十二指肠钩虫可活7年,美洲钩虫可活15年。

致病

  两种钩虫的致病作用相似。十二指肠钩蚴引起皮炎者较多,成虫导致的贫血亦较严重,同时还是引起婴儿钩虫病的主要虫种,因此,十二指肠钩虫较美洲钩虫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否出现临床症状,除与钩蚴侵入皮肤的数量及成虫在小肠寄生的数量有关外,也与人体的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及免疫力有密切关系。有的虽在粪便中检获虫卵,但无任何临床症象者,称为钩虫感染(hookworm infection)。有的尽管寄生虫数不多,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者,称为钩虫病(hookworm disease)。

流行

  钩虫病是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的寄生虫病之一,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均有流行。

  十二指肠钩虫属于温带型,美洲钩虫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型。

钩虫、蛔虫、鞭虫,肺吸

  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是钩虫病的传染源。钩虫病的流行与自然环境、

  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等诸因素有密切关系。

  钩虫卵及钩蚴在外界的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土壤条件,

  因而感染季节各地也有所不同。在广东省,气候温暖、雨量充足,

  故感染季节较长,几乎全年均有感染机会。

  四川省则以每年4~9月为感染季节,5~7月为流行高峰。

  而山东省每年8月为高峰,9月即下降。

  一般在雨后初晴、或久晴初雨之后种植红薯、玉米、桑、烟、棉、甘蔗和咖啡等旱地作物时,如果施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底肥,种植时手、足又有较多的机会直接接触土壤中的钩蚴,则极易受到感染。钩虫卵在深水中不易发育,因而,钩虫病的流行与水田耕作关系不大。但如采用旱地温床育秧,或移载后放水晒秧等,则稻田也有可能成为感染钩虫的场所。在矿井下的特殊环境,由于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通不畅、阳光不能射入以及卫生条件差等原因,亦有利于钩虫的传播。据四川省调查不同类型的矿井,煤矿工人的平均感染率仍高达52.0%。

  在钩虫病流行区,人群的感染率在10岁以前多不高,10~30岁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且保持在稳定水平。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又有降低的趋向。此现象证明人体感染钩虫后是可以产生一定的获得性免疫力的。用血清学方法测得钩虫病患者体内IgE、IgG及α2球蛋白水平较健康无感染者也明显增高。

防治

  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是预防钩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在流行区应定期开展普查普治工作,一般宜选在冬、春季进行。常用驱虫药物有:甲苯咪唑、丙硫咪唑、噻苯咪唑等药,除对成虫有杀灭驱虫作用外,对虫卵及幼虫亦有抑制发育或杀灭作用。用噻苯咪唑配制15%软膏局部涂敷,可治疗钩蚴性皮炎,若同时辅以透热疗法,效果更佳。将受染部位浸入53℃热水中,持续20~30分钟,有可能杀死皮下组织内移行的幼虫。

  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采用粪尿混合贮存,经密封式沼气池、五格三池式沉淀等杀灭虫卵后,再用于旱地作物施肥。急需用肥时可用畜粪或化肥代替。

  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手、足皮肤涂沫1.5%左旋咪唑硼酸酒精液或15%噻苯咪唑软膏,对预防感染有一定作用。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

疥虫

基本介绍

  通常被叫做人疥虫,这种寄生虫通过身体接触传播。雌疥虫在人的皮肤上产卵,引起皮肤反应和发炎。当雌疥虫把卵埋在皮肤下人的反应会加剧,如刺痒,这就是疥疮。

疥虫

  症状:刺痒、疼痛、脓结、皮肤刺激

  感染人体造成疥疮的疥虫学名为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人疥癣虫〕,属于蛛形纲〔class Arachnida〕、蜱螨亚纲〔subclass Acari〕、无气门目〔order Astigmata〕、疥螨科〔family Sarcoptidae〕、疥螨属〔Sarcoptes〕的一种节肢动物;蛛形纲动物与昆虫有所不同,成虫有四对足和附肢,身体分颚体和躯体,没有翅膀或触角。

  疥虫的生活史分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很薄,透亮,常4~6个卵聚集一处,产在雌虫所掘的隧道内。产卵时也排出大便,产卵后,成虫死在隧道盲端。 幼虫自卵中孵出并生活在隧道内,不久即脱皮变成成虫,雌性若虫与雄性成虫交配后,雌虫即在隧道内产卵,一边排卵一边前进,每天掘隧道向前进0.5~5mm,移行的速度快,虫卵就疏散在隧道内,移行的速度慢,虫卵就密集在隧道内。疥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夜行昼伏,疥虫活动时的机械刺激及其排泄物会引起皮肤剧痒,由于晚上疥虫的活动增加,夜间痒感通常更为强烈。

传播

  疥虫〔scabietic mite〕侵犯人体皮肤,引起剧痒,造成丘疹〔papule〕、脓疱〔pustule〕、结节〔nodule〕、斑块〔plaque〕或水疱〔vesicle or bulla〕等皮肤病灶,此皮肤疾病即为人所熟知的疥疮〔scabies〕。疥疮是一个很古老的疾病,在希腊、埃及、罗马、中世纪欧洲就有类似的描述;文献上有详细记载是在十七世纪左右,由意大利医师与药剂师所报告。疥疮大多为流行性的案例,少数为偶发性的感染,较常发生在较为拥挤的环境〔如∶学校、精神医疗机构、安养院、监狱、军队〕、战争、饥荒、免疫不全的患者,或部分饲养宠物的饲主身上。冬天较夏天有较多的疥疮案例发生,主要因为冬天人们彼此有较多较频繁的接触。

  疥虫的传播和感染,与卫生状况有关,经由与患者亲密接触或性行为而感染疥虫,受感染的衣服和被褥〔fomites〕,也可能传播疥虫,但此途径并不常见。在室温下,疥虫离开人体皮肤尚可存活2-4天,在矿物油〔mineral oil〕中可存活7天之久,在50℃的环境中10分钟即死亡,卵在室温下约可存活10天〔3〕。湿度高及低温之环境,有助于疥虫之存活。

生活史

  疥疮的临床症状与病灶表现,与疥虫的生活史有关。疥虫从卵到成虫需10-14 天,成虫约可生存4-6周。雌雄成虫在皮肤表面交合后,雄虫死亡,而刚授精的雌虫会选择人体适当部位的皮肤钻入,挖掘一条曲折隧道〔burrow〕,在数小时后开始产卵〔ova〕,雌虫每天可产2-3颗卵,总共可产40-90颗卵;3-4天后,幼虫〔larva〕成熟,会从卵内将卵壳剪破后孵出,在隧道内生活1天左右,即离开隧道于皮肤表面自由爬行,再进入毛囊或皮肤皱摺内,自掘出短小隧道;幼虫在此短小隧道中经2-3天后形成稚虫〔nymph〕,数日后稚虫蜕变成成虫〔adult mite〕,再爬行至皮肤表面为另一个世代之开始。约10%的卵可以成熟为成虫。

来自

基本介绍

  蛔虫是寄生于人类内脏最多的寄生线虫,可长到15到35厘米长。

  蛔虫通过摄食传播。蛔虫卵孵化后很快刺穿人的内脏壁,进入血液。

360百科

  通过血流进入肺部,然后被咳出和吞咽,再次回到内脏。

  症状:发烧、疲劳、过敏、皮疹、呕吐、腹泻、神经问题、

  喘息和咳嗽

  线形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推道染补啊路口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

  虫卵随粪便排出,卵分受精卵和非受精卵两种。前者金黄色,

  内有球形卵细胞,两极有新月状空隙;后者窄长歌振换权每换举师该超,内有一团大小不等的粗大折光颗粒。

  只有受精卵才能卵裂、职宗斗小发育。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小肠, 多见于空肠, 以半消化食物为食. 雌、雄成虫交配后雌虫产卵, 卵随粪便排出体外, 布包接京计胶帝威污染环境,受精卵在荫蔽、潮湿、随卫唱宽白个换执坏期脱氧气充足和适宜温度(21~30℃)下, 经2周, 其内的卵细胞发育成第一期幼虫, 再经一周,在卵内第一次蜕皮后发育为感染期卵. 感染期卵被人吞入,在小肠内孵出幼虫. 幼虫能分泌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侵入小肠粘膜和粘膜下层, 钻入肠壁小静脉或淋巴管, 经静脉入肝, 再经右心到肺, 穿破毛细血管进入肺泡, 在此进行第2次和第3次蜕皮, 然后,再沿支气管、气管移行至咽, 被宿主吞咽, 经食管、胃到小肠, 在小肠内进行第4次蜕皮后经数周发育为成虫. 自感命困深原士保染期卵进入人体到雌虫开始产卵约需2个月. 成虫寿命约1年. 每条雌虫每日排卵约24万个. 宿主体内的成虫数目一般为一至数十条, 个别可达上千条.

病理改变

  幼虫致病期部分病人肺部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病灶常有游走现象;成虫致病期交或侵比紧脱银可损伤肠粘膜、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结膜炎、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炎、甚至发生胆管坏死、穿孔、以及肠扭转和肠坏死。蛔虫幼虫在体内移行、发育、蜕皮还可引起Loffler`s综合征(吕弗勒综合征)。

  临床上以肺部炎症症状为主,伴有全身表现:患者发热、咳嗽、哮喘、血痰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X线检查可见浸润性病变,重度感染时可出现肺水肿、肺出血等。多在1-2周内自愈。

流行病学

  蛔虫的分布呈世界性,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只受高于成人。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 1.幼虫期致病: 可式者而续航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以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临床症象. 2.短织成虫期致病:a.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b.可出现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以及结膜炎等症状。c.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 自患者粪便中检查出虫卵,即可确诊。对粪便中查不到虫卵,而临床表现疑似蛔虫病者,可用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的形态贵序导族眼玉宪核进行鉴别。疑为肺蛔症或蛔虫幼虫引起的过敏性肺炎的患者,可检查痰中蛔石及蚴确诊。

辅助检查

  由于蛔虫产卵量大,采用直接涂片法,查一张涂片的检出率为80%左右,查3张涂片可达95%。对直接涂片阴性者,也可采用沉淀集卵法或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效果更好。 对蛔虫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查治病人和带虫者,处理粪便、管好水源和预防感染几个方面。 对病人和带虫者进行驱虫治疗,是控制传染源的重要措施。驱虫治疗既可降低感染率,减少传染源,又可改善儿童的健康状况。驱虫时间宜在感染高峰之后的秋、冬季节,学龄儿童可采用集体服药。由于存在再感染的可能,所以,最好每隔3~4个月驱虫一次。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送医院诊治,不要自行用药,以免贻误病情。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和构橼酸哌嗪(商品名为驱蛔灵)等,驱虫效果都较好,并且副作用少。

治疗

  驱虫治疗:常用的驱虫药有甲苯咪唑(安乐士)、阿苯达唑(肠虫清)、左旋咪唑(驱钩蛔)、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六一宝塔糖),详见常用驱肠虫药。由于蛔虫在人体内寄生存活时间一般为一年左右,所以如果能避免再感染,大约一年蛔虫病可"自愈"。

  胆道蛔虫症的治疗:治疗原则为解痉止痛、早期驱虫和控制感染。早期驱虫可防止复发与并发症。蛔虫有厌酸习性,可选用食醋一次2~4两,每日三次,以达到安虫目的。内科治疗无效,合并严重肝胆感染手术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的治疗:大多数蛔虫性肠梗阻是不完全性的,应及早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静脉补液,腹痛缓解后驱虫。当发展为完全性肠梗阻,并发肠坏死、穿孔、腹膜炎时要及时手术治疗。

预防

  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生食未洗净的蔬菜及瓜果,不饮生水,防止食入蛔虫卵,减少感染机会。 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在使用水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五格三池贮粪法,使粪便中虫卵大部分沉降在池底。

  由于粪水中游离氨的作用和厌氧发酵,虫卵可被杀灭,同时也会增加肥效。利用沼气池发酵,既可解决农户照明、煮饭;又有利粪便无害化处理。可半年左右清除一次粪渣。此时,绝大部分虫卵已失去感染能力。在用于粪做肥料的地区,可采用泥封堆肥法,三天后,粪堆内温度可上升至52℃或更高,可以杀死蛔虫卵。

血吸虫

基本介绍

  这些小虫子寄生在宿主的血液中,它会让宿主患上血吸虫病。它们生活在水中,

  当人们接触到受污染的水后,血吸虫就会刺破他们的皮肤。

血吸虫

  这种寄生虫会引起发炎(肿胀),损害器官,尤其是肝脏。

  成虫能寄生在人类宿主身上数十年,可能数年不显示任何症状。

  它们随排便离开寄主,在蜗牛寄主中度过它们的余生。

  症状:发热、疼痛、咳嗽、腹泻、肿胀、昏睡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

  寄生在宿主静脉中的扁形动物。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种类较多,

  主要有三种,即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

  曼氏血吸虫(s.mansoni)和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

  此外,在某些局部地区尚有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

  湄公血吸虫(s.mekongi)和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寄生在人体的病例报告。

血吸虫

  血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寄生人体的有3种︰埃及裂体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 即埃及血吸虫)生活在膀胱静脉内,主要分布于非洲、南欧和中东。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主要为Bulinus属和Physopsis属)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人体内。

  曼森氏裂体吸虫(S. mansoni, 即曼氏血吸虫)在大、小肠静脉中,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北部。卵随粪便排出。幼虫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主人体内。日本裂体吸虫(S. japonicum, 即日本血吸虫)主要见于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除人外,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大鼠等。中间宿主是钉螺属(Oncomelania)软体动物。成虫在肠系膜静脉中,有些卵随血流进入各器官,引起各种症状,如肝肿大。严重时造成宿主死亡。在非洲和东亚有数百万人得血吸虫病。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致绵羊和其他家畜的肝吸虫病。人食用未经烹煮的水田芹等而后可被侵染。华枝睾吸虫(Opisthorchis sinensis或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在人、猫、狗等多种哺乳动物的肝脏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是螺,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猫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felineus)的终宿主包括人、猫和狗等,也需要鱼作为第二中间宿主。

  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在形态、生理和生活史等方面,有许多不同于其它人体寄生吸虫,如血吸虫系雌雄异体;成虫在肠系膜静脉或膀胱静脉丛寄生,虫卵从粪或尿中排出,因虫种而异;尾蚴的尾部分叉,在水中经皮肤侵入缩主;生活史中无雷蚴和囊蚴阶段。兹以日本血吸虫为例,作较详细叙述,并扼要介绍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

分布

  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估计有5~6亿人口受威胁,患病人数达2亿(1990)。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吸虫。从湖北江陵西汉古尸体内检获的血吸虫卵事实,表明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存在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其中,日本血吸虫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种血吸虫是日本人在日本首先发现的,故定名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分布在非洲及西亚地区,曼氏血吸虫分布在中南美洲中东和非洲。中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简称血吸虫病。全世界有74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达6亿,有2亿人受感染,每年死于本病者达百万之多。

  我国流行的只是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寄生虫病。解放初期统计,全国约一千万余患者,一亿人口受到感染威协,有螺面积近128亿平方米,1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分布。严重流行区,患病者相继死亡,人烟稀少,十室九空,田园荒芜,造成了"千村霹雳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解放后对血吸虫病进行了大规模的群众性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至70年代末期,患病人数已降至250万,晚期病人已很少见到。灭螺面积达90多亿平方米,占有螺面积80%以上,防治科研有不少创新。广大血吸虫病流行区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但要达到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目的,还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

病原

  日本血吸虫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血管中,雌雄异体,发育分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虫7个阶 段。虫卵随血流进入肝脏,或随粪便排出。虫卵在水中数小时孵化成毛蚴。毛蚴在水中钻入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子胞蚴,直至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入水中,遇到人和哺乳动物,即钻入皮肤变为童虫,以后进入静脉或淋巴管,移行至肠系膜静脉中,直至发育为成虫,再产卵。血吸虫尾蚴侵入人体至发育为成虫约35天。

临床表现

  1、慢性血吸虫病接触疫水 l~2天后,可出现尾蚴性皮炎。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有轻度的肝脾肿大。如感染较重,可出现腹泻、腹痛、粘液血便等。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消瘦、乏力。

  2、急性血吸虫病 潜伏期平均为40天,多数在3周至2个月之间。主要症状为发热与变态反应。热型以间歇型和弛张型为多,重者可为持续型,体温可在40℃左右持续较长时间,可拌有神志迟钝、昏睡、谵妄、相对脉缓等毒血症症状。热程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重者达数月。大多数病人有肝脾肿大,有的出现腹水。

  3、晚期血吸虫病 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4种类型,即巨脾型、腹水型、 结肠增殖型及侏儒型。

治疗原则

  (1)慢性血吸虫病:吡喹酮40mg/kg顿服或1日2次分服。

  (2)急性血吸虫病:吡喹酮120mg/kg(儿童140mg/kg)6天疗法,病情较重者可先用支持和对症疗法改善机体状况后再作病原治疗。

  (3)晚期血吸虫病:主要是根治病原改善症状,控制和预防并发症。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高度腹水和肝昏迷,一般可以吡喹酮总量60mg/kg于 l至2日内分3~6次口服。并发症治疗可采用中、西医,内、外科结合的综合疗法。

绦虫

基本介绍

  绦虫通过污染食品传播,通过头部的"钩子"附着在寄主的内脏。

绦虫

  绦虫3、4个月就可成熟。

  它能寄生于人体长达25年。绦虫卵可通过粪便排出,

  能存活于植物中,然后被牛、猪吃下,或者传给人类。

  症状:恶心、呕吐、内脏发炎、腹泻、体重减轻、

  头晕眼花、痉挛、营养不良

形态

  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绦虫纲(Cestoda)无脊椎动物,约有3,000种。体长从约1公厘(0.04吋)到15公尺(50呎)馀,世界性分布。寄生在某些无脊椎动物和各类脊椎动物如人、家畜和鱼等的肝和消化道内,引起绦虫病(cestodiasis)。 在其生活史中,有的只有一个宿主,有的除终末宿主外还需1或2个中间宿主。两侧对称。有的由一长形节片组成,另有些种类则有一头节,后有一列形状相同的节片。头节上有吸盘,通常还有钩,用於固著在宿主上。通过表皮吸收食物,无口及消化道。多数雌雄同体,常自体受精。生活史复杂。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或Taeniarhynchus solium)成虫生活在人肠内;受精后每个妊娠节片可含多到4万个含胚体的卵;节片随宿主粪便排出,如被狗、骆驼、猪、猴或人等吃入,在消化道内孵出幼虫(六钩蚴); 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管带到身体各部分肌肉内,发育成囊尾蚴;若肉中的活囊尾蚴再被其他动物生食下去,则在这个宿主肠中直接发育成成体。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或Taeniarhynchus saginatis)世界性分布,终宿主是人,中间宿主是牛。阔节裂头绦虫(Dibothriocephalus latus或Diphyllobothrium latum)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水域,侵入人和其他吃鱼的哺乳动物,特别是狗和熊;受精卵随粪便排到水中,孵出的幼虫为小甲壳动物所吃,后者又被鱼(鳟、鲑、狗鱼和鲈)所吃,幼虫在鱼肌肉内结成包囊;哺乳动物吃鱼后,幼虫在肠内发育为成虫。

  绦虫头节实际上是吸附器官,又称附着器,其结构有吸盘型、吸槽型和吸叶型等。一般头节的顶端具有吻突,吻突上有的具钩。有的吸盘或吸叶表面亦具小钩,起加强固着的作用。头节的后端为纤细的颈部,功能是产生新的体节。绦虫没有消化器官,全靠体表微毛吸收宿主营养。

  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普通成虫的体长可以达到72英尺。

  绦虫的肌肉系统很发达。体表皮层密生微毛,下有薄的环肌,环肌之下有纵肌两层,外层与内层之间为皮下基质。 纵肌之下为横肌。 横肌与皮层之间称皮层区,两层横肌之间称髓质区,重要的生殖器官都在髓质区内。神经系统:在头节有神经节与横神经相连,组成中枢神经系,由此向后发出 1对纵神经干,直到虫体最后的体节。排泄系统:在头节中有环排泄管,由此两侧发出2对背、腹排泄管,直至体的末端。每个体节的后缘各有横管与腹排泄管相联。此外,虫体组织中有许多焰细胞,各有小管通于腹排泄管。排泄系统具有平衡调节水分的功能。

  绦虫多是雌雄同体,只有个别种类雌雄异体。每个体节均有发达的两性器官。雄性器官包括睾丸、输精管、阴茎、阴茎囊和贮精囊等。雌性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受精囊、卵黄腺、阴道和子宫等。卵膜的周围有梅氏腺。孕节内性器官多已退化,只有子宫充分发育并占据整个体节,内含许多虫卵。生殖孔多开口于体节的一侧或两侧,但假叶绦虫雌雄两性的生殖孔开口于体节中央的腹面。

  绦虫有四类,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最为常见,这两种绦虫属带状绦虫,长得很像,体扁且长像鞋。猪肉绦虫长2~4米,牛肉绦虫可长达4~8米,全身可分三节,头节有吸附能力。猪肉绦虫顶端有一圈小钩,用小钩和吸盘吸附在肠壁上;牛肉绦虫没有小钩,但有4个吸盘,靠吸盘吸附在肠壁上。颈节能不断长出节片,每天能长7~8个节片,体节可分为未成熟节和成熟节。成熟节片有雌雄两套生殖器官,子宫内储有10多万虫卵,这些节片可随时脱落,随粪便排出体外。绦虫成虫在肠道内可存活10~20年。绦虫没有消化道,体表有许多绒毛,靠绒毛吸取肠道营养以供自身需要。

临床表现

  因为绦虫节片能自动脱离虫体,所以患儿常有节片随大便排出,有时单个节片能从肛门爬出来,患儿可有直肠内绦虫蠕动的感觉。上中腹部疼痛是常见症状,有时疼痛很剧烈,但进食以后,疼痛多数能缓解。还有少数患儿恶心、腹泻、便秘。病初起食欲亢进,病久食欲不振,出现消瘦、无力、头昏等症状。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可以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发育,引起囊虫病,其危害性远较绦虫成虫大,症状及严重度因囊虫数目和寄生部位而异。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为好发部位,其次尚有脑、眼、心、肝、肺等。寄生在皮下组织,则出现皮下结节,结节坚实而有弹性,不痛不痒,患儿没有不舒适感觉,经过一段时间,结节可以钙化。寄生在肌肉内,可引起肌肉酸胀的感觉。囊虫寄生在脑内引起脑囊虫病,对患儿危害最大,患儿颅压增高,引起头痛、呕吐,和癫痫样发作,严重的可引起死亡。牛肉绦虫的囊尾蚴不在人体寄生,所以牛肉绦虫感染,不会引起囊虫病。

治疗

  (1)取槟榔120克,加水300毫升,熬至150毫升,先吃炒南瓜子120克,2小时后再温服槟榔煎的药汁,服后坐在温水盆内,绦虫自下。

  (2)槟榔、南瓜子、石榴根皮各30克,水煎服,30分钟后再服硫酸镁20-30克。

  (3)槟榔120克,雷丸9克,吴莱英10克,将雷丸研成细粉,槟榔、吴茱萸水煎后送服雷丸粉。

  (4)猪牙草根适量研成细末,空腹服50克,一日1次。

  (5)山椒树皮20克切细丝,煎后空腹服,一日3剂。

  (6)南瓜子炒热去壳,随时咀嚼,连服十来天有效。

  (7)槟榔124克,加水煎,去渣,空腹顿服。

  常用的驱虫药物有:

  (1)吡喹酮:成人晨起空腹顿服,15 ~20mg/kg,隔30分钟后服50%的硫酸镁60ml。本药为广谱驱虫药,主要作用于虫体颈部,使虫体表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加,破坏、杀死虫体。

  (2)灭绦灵(氯硝柳胺):成人2g,儿童酌减,晨起空腹一次或两次(间隔1小时),嚼碎后吞服,服药后2~3小时服硫酸镁导泻。本药能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破坏虫体,但对虫卵无作用。因副作用小,孕妇也可服用。

  (3)中医药治疗:采用槟榔及南瓜子联合疗法,槟榔对绦虫的头部及前段有麻痹作用,南瓜子主要使绦虫的中、后段节片麻痹,两者联合应用疗效更佳。服用方法为:空腹口服南瓜子仁粉50~90g,1小时后服槟榔煎剂(槟榔片80g,儿童酌减,加水500ml,浸泡1 夜,煎1小时后浓缩成150~200ml的滤液),再过半小时服50%硫酸镁60ml。一般在3小时内即有完整虫体排出,少数病人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反应。

  驱虫治疗前应用小剂量氯丙嗪,防止恶心、呕吐而致全身感染。根治标准是半年内粪便中无虫卵和节片发现。

防治

  因绦虫病患者是主要的传染病源,所以控制本病,首要任务是治疗病人。驱绦虫成虫常选用下列药物:

  ①氯硝柳胺(灭绦灵):总剂量为3~5岁0.5~1克,5~10岁1~1.5克,>10岁1.5~2克,分两次空腹嚼碎后吞服,间隔1小时,服后 2小时服泻药硫酸镁。

  ②槟榔和南瓜子:南瓜子粉50~90克(带皮80~125g)空腹口服,2小时后服槟榔煎剂(以生槟榔子每岁2~3毫克,每天最大剂量不超过50g,加水10倍煎成40~60毫升 ),半小时后服泻药。

  不论何种药物驱绦,患儿应坐在便盆上排便,事先在便盆内放入40 ℃ 热水松弛肛门,以便虫体完整排出。如果虫体挂在肛门下面,不能用手扯断,以免头节留在肠内。绦虫排出后,应检查头节,若无头节,排出效果不好。

  治疗囊虫病首选丙硫咪唑,每天每公斤体重20毫克,分2次于饭前半小时服用,连续服10天。此药副作用较少,疗效可达98%以上。如疗效不好,可做外科治疗。

  预防绦虫药:

  ①禁止出售含有囊尾蚴的猪肉和牛肉。

  ②提倡猪圈养猪,猪圈远离厕所。

  ③改变生吃猪、牛肉习惯,所用菜刀、菜板生熟分开。

蛲虫

基本介绍

  蛲虫是常见的人类寄生虫,可引起蛲虫病。成雌虫可长到8毫米到13毫米。

  蛲虫的后部呈长长的针形,它也因此得名。蛲虫通过外伤性授精交配,雄虫用鞭毛刺破雌虫,之后,雄虫死去。

蛲虫

  它们在寄主的内脏安家落户,但是与大多数寄生虫不同的是,

  它们不会进入血液,不能在人体的其他部位生存。

  蛲虫在体外产卵,通常在肛门周围,这会引起人的搔痒感,

  幼虫会通过人手挠传播。

  症状:发炎和搔痒

  亦称屁股虫(seat worm)或线虫(threadworm)。

  袋形动物门(Aschelminthes)Oxyurida目动物,学名为Enterobius vermicularis或Oxyuris vermicularis。人类(尤其是儿童)肠内常见的寄生虫,也见於其他脊椎动物。雄体长2~5公厘(约0.08~0.2吋),雌体长8~13公厘。尾端长,如针状。常寄生於大肠内,有时见於小肠、胃或消化道更高部位内。雌体受精后向肛门移动,并在肛门附近的皮肤上排卵,随即死亡。蛲虫在皮肤上爬动引起痒觉,搔痒时虫卵黏在指甲缝,后被吞下,然后入肠。生活周期15~43天。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 Linnaeus,1758)简称蛲虫(pinworm),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引起蛲虫病(enterobiasis)。蛲虫病分布遍及全世界,是儿童常见的寄生虫病,常在家庭和幼儿园、小学等蛲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儿童集居的群体中传播。

形态

  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雌虫大小约为8~13mm×0.3~0.5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常可在新排出的粪便表面见到活动的虫体。雄虫较小,大小约为2~5mm×0.1~0.2mm,尾端向腹面卷曲,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一般不易见到。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大小约50~60μm×20~30μm,卵壳较厚,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及脂层,但光镜下可见内外两层。刚产出的虫卵内含一蝌蚪期胚胎。

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体肠腔内,主要在盲肠、结肠及回肠下段,重度感染时甚至可达胃和食道,附着在肠粘膜上。成虫以肠腔内容物、组织或血液为食。雌雄交配后,雄虫很快死亡而被排出体外;雌虫子宫内充满虫卵,在肠内温度和低氧环境中,一般不排卵或仅产很少虫卵。当宿主睡眠,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雌虫向下移行至肛门外,产卵于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皱褶处。每条雌虫平均产卵万余个。产卵后雌虫大多自然死亡,但也有少数可返回肠腔,也可误入阴道、子宫、尿道、腹腔等部位,引起异位损害。

  粘附在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上的虫卵,在34~36oC,相对湿度90%~100%,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卵胚很快发育,约经6小时,卵内幼虫发育为感染期卵。雌虫在肛周的蠕动刺激,使肛门周围发痒,当患儿用手搔痒时,感染期卵污染手指,经肛门-手-口方式感染,形成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也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经口或经空气吸入等方式使其他人感染。

  吞食的虫卵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幼虫,幼虫沿小肠下行,在结肠发育为成虫。从食入感染期卵至虫体发育成熟产卵,约需2~4周。雌虫寿命一般约为1个月,很少超过2个月。但儿童往往通过自身感染、食物或环境的污染而出现持续的再感染,使蛲虫病迁延不愈。

致病

  成虫寄生于肠道可造成肠粘膜损伤。轻度感染无明显症状,重度感染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雌虫偶尔穿入肠壁深层寄生,造成出血、溃疡,甚至小脓肿,易误诊为肠壁脓肿。

痢疾阿米巴

  雌虫在肛管、肛周、会阴处移行、产卵,剌激局部皮肤,

  引起肛门瘙痒,皮肤搔破可继发炎症。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

  失眠、食欲减退、夜间磨牙、消瘦。

  婴幼儿患者常表现为夜间反复哭吵,睡不安宁。长期反复感染,

  会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蛲虫虽不是组织内寄生虫,但有异位寄生现象,除侵入肠壁组织外,

  也可侵入生殖器官,引起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若虫体进入腹腔,可导致蛲虫性腹膜炎和肉芽肿,常被误诊为肿瘤和结核病等。

  蛲虫性阑尾炎成虫寄生在回盲部,成虫容易钻入阑尾引起炎症。根据13 522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住院手术的阑尾切除标本病理检查,蛲虫引起的阑尾炎占3.7%,也有报告高达9.2%。阑尾内寄生的虫数为1至数条,曾有报告虫体多达191条者。蛲虫性阑尾炎的特点为疼痛部位不确定,多呈慢性过程。

  蛲虫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 雌虫经女性阴道、子宫颈逆行进入子宫、输卵管和盆腔,可引起外阴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或输卵管炎。曾有蛲虫卵侵入子宫内膜导致不孕症的报告。国内曾对431名女童采用透明胶纸法于晨起粘拭肛门周围和尿道口,结果蛲虫卵阳性率分别为52.5%和35.3%。蛲虫刺激尿道可致遗尿症(enuresis),侵入尿道、膀胱可引起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道刺激症状。虫体偶尔也可侵入男性的尿道、前列腺甚至肾脏。

  此外,还有蛲虫感染引起哮喘和肺部损伤等异位损害的报告。

诊断

  因为蛲虫不在肠道内产卵,故粪便检查难有所获。根据蛲虫在肛周产卵的特性,可用透明胶纸法或棉签拭子法于清晨排便或洗澡前在肛周收集虫卵。透明胶纸法的效果较好,1次检出率为50%左右,3次检出率达90%,5次检出率高达99%。

  雌虫常于夜间爬出肛门产卵, 若在肛门周围发现白色的线头样小虫,可用镊子夹入盛有70%乙醇的小瓶内送检,根据蛲虫的形态特点可资判断。

  蛲虫感染一般无明显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清IgE抗体水平升高。

流行与防治

  蛲虫呈世界性分布,其感染率与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无密切联系。即使在发达国家蛲虫亦较常见,例如美国的蛲虫病是最常见的蠕虫病,估计感染人数为4200万。

蓝氏贾第虫

  感染率一般是城市高于农村,各个年龄人群均可感染,

  但以5~7岁幼童感染率较高。其分布具有儿童集体机构及家庭聚集性的特点,而且蛲虫生活史简单,虫卵发育迅速,

  感染期虫卵抵抗力强(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可存活20天),

  因而蛲虫病流行广泛。我国人群平均感染率为26.36%,

  个别地区高达79.83%。感染者一般有数十条蛲虫寄生,

  重度感染者可多达5 000至10 000条。病人和带虫者是惟一的传染源。

  根据蛲虫病传播和流行的特点,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以防止相互感染和自身重复感染。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在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应搞好环境卫生及衣被、玩具、食具的消毒。对家庭和集体机构中的患者应同时接受治疗,以免相互感染。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阿苯达唑和甲苯达唑,噻嘧啶也有一定疗效。局部外用药可用3%噻嘧啶软膏,涂于肛周和肛门内,连用1周。肛门周围瘙痒者,可于睡前清洗肛周、会阴皮肤后,涂搽蛲虫油膏,连用10~20天。

其它

  常见寄生虫

班氏吴策线虫

  日本血吸虫班氏吴策线虫

  弓形虫

弓形虫

  蓝氏贾第虫

  痢疾阿米巴

脚部寄生虫

  澳大利亚墨尔本圣文森特医院接待了一名特殊的患者,这名患者的脚部长有两条加起来将近1米长的寄生虫,这两条寄生虫在他的体内待了多年时间。

  据报道,这名患者为苏丹移民。圣文森特医院传染病专家达比表示,该男子的脚部长有一个大肿块,并已开始发脓。

  报道称,经X光检测,发现该男子的小腿和脚部藏着两条意大利面条形状的麦地那龙线虫,每条都有几十厘米长,而此类寄生虫常见于非洲。

  达比称,麦地那龙线虫感染性疾病多因此前曾饮用含有此类虫卵的水而致病。此类寄生虫进入人体肠道后,便会向皮肤表面游走,且通常会待在人体下肢部位。感染此类寄生虫后,患者常会感到脚部有强烈的灼烧感,这时侯,他们便很想把自己的双脚浸入冷水中,以缓解痛苦。

  据悉,这名男子脚部的寄生虫已通过手术取出,身体也已恢复健康。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