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凤媛

凤媛,女,1压明脱家979年生,来自1997年到2007年,先后于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360百科大学中文系现婷纸起冷治呀当代文学教研室教师、副教授,中国老舍研究会常任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老舍研究以及现代江南文学研究等领域的问题。目前主持国家社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一项,上海市教育科学项目一项,校级项目一项。近三年来在包括《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济加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物和CSSCI期刊上发表论轮减文多篇。曾经入选2008年上海市"晨光计划",2015年获得中国老舍研究会"青年研究奖",2008年、2010年上海社会科学界第六届、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主要教授课程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程极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精读》《中国现代作茶划胶家作品研究》等。

  • 中文名称 凤媛
  • 国籍 中国
  • 出生日期 1979年
  • 毕业院校 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 职业 大学教授

基本简介

  凤媛,女,1979年生,1997年到2007年,先后于来自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7月始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先后教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二十世纪文学作品精读》等课程。近年来著有《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夜深人不静--走进弗洛伊德〈梦的解析〉队庆永读》(合著)等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360百科参与编撰《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多部教材。独立主持和参与主持"上海市晨光计划"、上海电亮整同冲引施且继织方市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教育部"211"课题等多个项历清今座一目。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江南文化和文学研究、都市文化和文学研究等。

研修经历

  2010.9曲连该裂视落-2011.9年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

  2015.5-2015.6年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IASACT(亚洲文化与神学高级研修班)访问学者;

  2018.3-2019.3年美国耶鲁大学Divinity School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为近现代中国文学和文化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老舍研究以及现代江南文学研究等领域的问题。

开授课程

  主要教授课程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进程》、《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品精读》《中国现代作家作品研究》等。

著述来自目录

  专著:

  《江南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

  《夜深人不静--走进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论文:

 360百科 1、《新课程与新文学观:周作人1920年代燕大新文学课程建设再顺春史好他费互极巴探》,《鲁迅研究月刊》,2020年第5期。

  2、《"新青年"如何被"教育"?--领督功喜从老舍早期创作看其反思"五四"的一种视角》,《北京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3、《施约瑟官话译经实践的新文学意义》,《文学济显假官关印露评论》,2019年第2期;

 等定济刘 4、《用"戏剧"的方法打开老舍--从小说<离婚>到话剧<老李对爱的幻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9期;

  5、构煤福满站掌待政水《江南故事,如何重续?-底额说游沙纸充晚凯起证-读格非的"江南三部曲"》,《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2期;

  6、《林语堂圣约翰时期错乙果甲他将科的语言文学观考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7、《老舍:归去来兮》,《传记文学》,2019年第11期(《新华文摘》2020年第1期全文转载);

  8、《业误占稳白实斗陈块从一个通俗小说家如足第谓备百原构何诞生?--从圣整点群留物板威威止茶评约翰大学时期的予且说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9、《早期老舍与宝广林之关系考论-于兰章待顾信抓杆-以宝广林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宗教思想为切入点》,《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8期;

  10、《这句话说出了老舍享誉世界的原因》,《博览群书》,2017年第12期;

  11、《基督教大学里的新文学:"五四"时期圣约翰大学的国文教育改革初探》,《文学评论》,2016年第3期;

  12、《身份焦虑与老舍早期小说的宗教反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9期;

  13、《<上海文学>的都市想象:以1990年代为中心》,《文艺理论研云动绍源有略松书款端究》,2013年第9期;

  14、《"茶馆"重塑与老舍1949年后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9期;

  15、《重读"趣味":从周作人到汪曾祺》,《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6、《游戏与抒情:从王朔、孙甘露看90年代京沪城市书写之差异》,《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

  17、《作持及较它满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地域文化:兼及对江南文化文学研究的一些思考》,《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第5期;

  18、《城市化视域中的新世纪文学》,《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 2011年第1期;

  19、《"比缓慢更缓慢"--孙甘露之于90年代以来先锋小说的转型》,《上海文学》,2008年第9期;

  2叫收双久甲0、《城市发展视野病日故世社年中的京味文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司众仍命场始养第6期;

  21、《早期普罗小说"革命 + 恋爱"模式的青春特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6期;

  22、《启蒙话语遮蔽下的现代生存叙事-关于〈故乡〉的一种解读》,《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 2004年第2期;

  23、《论老舍前期人道主义》,《民族文学研究》 2004年第1期;

  24、《撤退与进击-试论〈檀香刑〉的叙事艺术及意义》,《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

  25、《予且早期创作与1920年代圣约翰大学的新文学气氛》,收入《基督教与近代中国教育》(论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26、《"新北京"城里的"老北京人":从<龙须沟>、<茶馆>看老舍1949年后的创作困境》,《老舍与都市文化》(论文集),2012年第5期;

  27、《当代京味文学发展的未来展望》,《首善之区与首善文化》(论文集),2009年第12期;

  28、《上海城市文化传统中的"江南"质素初探--以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创作为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2008年11月;

  参与编撰的教材:

  ( 1 )《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 2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上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 3 )《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 4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 5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

科研项目

  主要项目: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基督教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关系研究(1911-1937);

  2013年上海市教育规划项目:圣约翰大学的文学教育与新文学关系研究;

  2008年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京沪城市书写比较研究;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海外发文项目:晚清来华传教士的官话《圣经》翻译与新文学的发生;

  2011年华东师范大学青年预研究项目:日常生活与空间生产--都市语境中的20年代鸳鸯蝴蝶派研究;

荣誉及奖励

  主要荣誉和奖项:

  2008年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计划;

  2008年荣获上海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9年荣获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2010年荣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8年荣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15年荣获中国老舍研究会首届"青年研究者奖";

  2017年荣获华东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年度贡献奖";

  多次获得中文系"最受学生欢迎课程奖"。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