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红碎茶

红碎茶是一种碎片或颗粒茶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占全球茶叶总出口量的80%左右,有百余年的产制历史。

成品红碎茶外形碎片或颗粒,汤色鲜红,香气鲜浓,滋味醇厚,富有收敛性。

  • 中文名称 红碎茶
  • 外文名称 broken black tea
  • 拼音 hóng suì chá
  • 类型 茶叶
  • 原料 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

介绍

  滇红碎茶:滇红制作系采用优良的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先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等工序制成成品茶;再加工制成滇红工夫茶,又经揉切制成滇红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长期以来,均以手工操作。数毫施派似定向肉江提此工艺从1939年在凤庆与勐海县试制成功。

  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由于采用的原料为叶行微前境气错云南大叶种品种,其芽叶肥印据告原春壮,含有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丰富,国工而成的滇红工夫茶金毫显露,汤色红艳,香气高醇,滋味浓厚,红碎茶滋味强烈原积所富有刺激性。在当时国家制定的红碎茶4套标准样中,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加工的红碎茶为第一套样,品质也最好,据说当时其他省区生产的红碎茶要出口,必须拼入云南茶叶,以提高滋味的浓强度,方能获得好价,故滇红碎茶来自当时又被称之为"茶叶味精"。--摘自邵宛芳《闻香识滇红》 邵宛芳360百科: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依增洱茶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南川红碎茶:具有"浓花讲每、强、鲜、香"的品质束过路社初特点,质量稳定。获得外商好评,一九八二年以来先后接轮哥倒书补段更毛从感政待了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巴基斯坦等国家的茶厚质由江良谓响绿商和茶叶界有关人士,他们对南川茶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南川也曾先后三次派人到日本、美国考察,研修和推销茶叶,加工的南施战病束请身充粮白动不川"峨嵋牌"红碎茶土特产曾获一九八六年日内瓦第二十五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一九兴太参声帮胶价换铁八八年又获中国世界博览会金奖,南川"向阳牌"红碎茶畅销国内外,南川红碎茶被誉为四川茶叶五朵金花之一。南川被定为优质红碎茶商品出口基地。

  南川红碎茶南川红碎茶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一芽二、三叶的二三级鲜叶为主要原料,钟陆放雨读其中一芽二叶鲜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盾等已司官旧的对夹叶,单片叶不得超过20%。加工工艺:鲜叶萎凋-揉捻-揉切-抖筛(筛面反复揉切、筛分)-发酵-干燥。南川红碎茶外形颗粒紧结重实,色泽乌润;内质香气香高持久,滋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而明亮,叶底红亮嫩匀。

产品历史

  印度是红碎岁会年约普主毛便续音茶生产和出口最多的国家。1835年 印度阿萨姆开始种茶,茶种是由中国进口的,中国专家还曾前往指导种茶制茶方法,传授手工制茶方法, 其中包括小种红茶的生产技术。后来简化制造程序, 取消锅尽包争娘福续炒,改为发酵、烘销专齐焙,生产类似中国工夫红茶 的产品。自1874年W.S.莱尔(W.S.Lyle)发明第 一台揉捻机后,1876年乔治·里德(George Reld)又 发明了切茶机.将条形茶切成短小而细的碎茶,红碎 茶则正式出现。再经近百年的发展,各种新的机具不 断发明,相应的工艺技术不断出现,各类制法大致确 定,产品花色基本定型,消费的习惯已经形成,使红 碎茶成了全球性的大宗饮料。

分类

  红碎茶按制法分为传统制法和非传统制法两 类。非传统制法又分来自为洛托凡(Rotorvane)制法、C. T.C制法、莱格制法和L.T.P制法几种。各类制 法的产品品质风格各异,但红碎茶的花色分类,及各 类的外形规格基本一致。红360百科碎茶分叶茶、碎茶、片茶、 末茶四种花色规格。叶茶类外形成条状,要求条索紧结,颖长,匀齐,色泽纯润,有金毫(或少或无金毫)。内质汤色红艳(或红亮),香味鲜浓有刺激性,按品质 分为"花橙黄白毫"(Flo武士映今础成坚述植wery Orange Pekoe,简称F. O.P)和"橙黄白毫"(O.P)两个花色。碎茶类外形 呈颗粒状,要求颗粒重实匀齐,含毫(或无毫),色泽 乌润,内质汤色红浓,香味鲜爽浓强,按品质分"花碎 橙黄白毫"(缩重争我值跳督自兰Flowery Broken Orang守省极治e Pokoe简称F.B .O.P)、"碎橙黄白毫"(B.O.P)、碎白毫(B.P) 等花色。片茶外形呈木耳形片状,要求尚正轻专较重实匀齐, 汤红亮香味浓爽角朝光间,按品质分"花碎橙黄白毫屑片" (Flowery 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 简称F.B. O.P.F标与概意频短朝位边怎传)、"碎橙黄白毫屑片"(B.O.P.F)、"白 毫屑片"(P.F)、"橙黄屑片"(O.F)和"屑片"(F)等 花色。末茶(Dus齐队t,简称D)外形呈砂饭夜许够编例粒状,要求重实 匀齐,色乌润,内质汤色红浓稍暗,香味浓强微涩。以 上四类,叶茶中不能含碎片茶,碎茶中不含兰制受威油阶身快杀片末茶, 末茶中不适然含茶灰,规格清楚,要求严格。

加工

  中国红茶的碎片茶出口早已有之。即在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由于筛切工序,自然产生的芽尖、片末茶,经筛分整理为芽茶(Sifiting,如祁芽、宁芽等), 碎茶(Broke唱却头n tea),副茶有济该古进右花香,茶末及茶梗等。1958 年,中央商业部、外贸部联合湖南采购厅、湖南农学 院等单位,在湖南安化采用传统制法试制红碎茶一 举成功,为中国发展红碎茶生产开创了先例。1964 年对外贸易部、农垦部、农业部等,根据国际贸易的 需要,决定并发文在云南勐海、超圆举抓木胡被怎朝广东英德、四川新胜、 湖北芭蕉、湖南瓮江、江苏芙蓉六个茶场(厂)布点, 开始大规模试制,同时红碎茶专用机械、制造技术、 品质规格等也逐步形成体系,为中国发展红碎茶生 产奠是了坚实的基础。1967年,外贸部根据国际市 场对红碎茶品质规格的要求,结合中国广大茶区的 具体情况,制定并颁发了四套红碎茶加工统一标准 样,供各地区对照标准加工和验收之用。第一套样适 用于云南省采用须做希争矿旧探云南大叶种生产的红需喜肉临很阳思远否矿打碎茶,计17个 花色,设17个标准样。第二套样适用于广东、广西、 四川等地除选推万云南大叶种以外的大叶种哪形讲阻常的红碎茶,共计11个花色,设11个标准样。第三套样适用于贵州、 四川、湖北、湖南部分地区中小叶种制成的红碎茶, 共计19个花色,设19个标准样。第四套样适用于浙江、江苏、湖南等小叶种生产的居定肥武操职花延段小红碎茶,共计16个花 色,设16个标准样。1980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 司根据出口需要和国内转子、C.T.C制法的发展 所引起品质上的变化,在维持原有品质水平的基础 上,对四套样进行了简化改革,第一套样由17个样 改为8个标准样,第二套样由11个改为7个标准 样,第三套样由19个改为7个标准样,第四套样由 16个改为6个标准样。

特点

  近30年来,中国红碎茶生产遍及全国各主要茶 区,各种制法的红碎茶均有生产,现将中国几种主要制法红碎茶的品质特征介绍如下:

  ⑴传统制法红碎茶

  指按最早制造红碎茶的方法,即萎凋后茶坯采 用"平揉"、"平切",后经发酵、干燥制成的。这种制法 产生叶茶、碎茶、片茶、末茶四种产品,各套花色品种 齐全。碎茶颗粒紧实呈短条状,色泽乌黑油润,内质 汤色红浓,香味浓度好,叶底红匀。该类产品外形美 观,但内质香味刺激性较小,因成本较高,质量上风 格难于突出,目前中国仅很少地区生产。

  ⑵转子制法红碎茶

  是指在揉切工序中使用转子机切碎的红碎茶。中国转子机制法系于70年代先后在广东英德、江苏 芙蓉等地率先采用的,英德仿照洛托凡机制成首批 转子切茶机,制出中国策一批转于型红碎茶,江苏芙 蓉参照绞肉机原理制成的转子切茶机相继问世。制 法上均系先平揉后切碎,后来卧式揉捻机出现,部分 厂(场)联装成自动流水线。将萎叶进卧式揉捻机"打 条",再经转子机切碎,避免平面揉捻机不利联装的 缺点。该法所制的红碎茶,亦生产叶茶、碎茶、片茶、 末条四类产品。其中碎茶外形紧卷呈颗粒状,重实匀 齐,色泽乌润或棕黑油润,内质汤色浓亮,香味浓较 鲜,具有较强的刺激性,叶底匀齐红亮。该茶除具有 外形美观和色泽乌润的优点外,内质浓强度较传统 红碎茶好,而且成本较低。现中国大部分国营茶场茶 厂都按此法生产。洛托凡制法属此类。

  ⑶C.T.C制法红碎茶

  是指揉切工序采用C.T.C切茶机切碎制成 的红碎茶。C.T.C切茶机(Crushing Tearing Curling)系英国W.麦克尔彻(W.Mckercher)于1930年发明的一种切茶机,1959年引进两台,因缺 少配套机械,未能制成正式C.T.C产品。1982年 海南岛南海茶厂引进整套C.T.C制法的机械,正 式开始中国C.T.C红碎茶的生产。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制造C.T.C类机,但尚未 能大面积地推广。C.T.C制法红碎茶无叶茶花色。碎茶结实呈 粒状,色棕黑油润,内质香味浓强鲜爽,汤色红艳,叶 底红艳匀齐,是国际卖价较高的一种红茶。

  ⑷L.T.P制法红碎茶

  是指用劳瑞式(Laurie Tea Processer)的锤击机切碎的红茶。L.T.P茶机的结构,主要由机芯、机座 和传动三部分组成。机芯上装有转盘和9组刀片、31 组锤片,每组刀、锤片均为4块,共160块,机芯主轴 以2300转/分的高速旋转进行锤切作业。当萎凋叶 进入机腔破碎区后,受40组刀锤片强烈的锤切而被 击成粉末状,并在机腔内旋转形成胶结颗粒后喷出 机腔。L.T.P茶无叶茶。碎茶颗粒紧实匀齐,色泽棕红,欠油润,中低档茶显枯滞。香味鲜爽欠浓强,叶 底红艳细匀,漂水时,散成细小粉末。

  1980年中国土畜产进出口公司从国外进口两 套L.T.P机具,分别在湖南瓮江、广西、百色进行试制,瓮江茶厂根据L.T.P茶内质浓强度上存在 的缺点,采用L.T.P机下机后进C.T.C,再经 撕、压、挤的作用,增加碎片中细胞破损程度。成品在 内质香味的浓强度方面有较明显的提高,外形颗粒 茶增多,色泽上略有改善。L.T.P加C.T.C制法的红碎条质量佳,"中和性",较传统制法的红碎 茶售价提高20-30%,出口换汇成本降低10%以 上,但由于国内总量不多,难于形成批量,同时又因 色泽棕褐不清,不利于拼和,因而目前未能得到大面积推广。

贮存

贮存方法

  生石灰贮存法:将茶叶包装好,分层环排于陶瓷坛四周,再把生石灰用布袋包装好放于茶包中间,密封坛口,放置在干燥、阴凉处。生石灰袋最好每隔1~2个月换一次。

  木炭贮存法:取木炭1000克装入小布袋内,放入瓦坛或小口铁箱的底部,然后将包装好的茶叶分层排列其上,装满密封坛口,木炭应每月换一次。

  冷藏贮存法:将含水量在6%以下的新茶装进铁或木制茶罐,罐口用胶带密封好,将其放在冰箱内,温度保持在5℃最适宜。

注意事项

  一、温度:温度愈高茶叶品质变化愈快,平均每升高十摄氏度,茶叶色泽褐变速度将增加3-5倍。如果把茶叶储存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地方,较能抑制茶叶的陈化和品质的损失。

  二、水分:茶叶的水分含量在3%左右时,茶叶成分与水分子呈单层分子关系。因此可以较有效地把脂质与空气中的氧分子隔开来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当茶叶的水分含量超过5%时,水分就会转变成溶剂作用,引起激烈的化学变化,加速茶叶的变质。

  三、氧气: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这些氧化作用会产生陈味物质,严重破坏茶叶的品质。

  四、光线:光线的照射,加速了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对储存茶叶有极为不利的影响光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特别是叶绿素易受光的照射而褪色,其中紫外线最为显著。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