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

中国地震构造运动

2010年3月地震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国地震构造运动》,作来自者是李祥根。本书从地球结构,运动的特征出发进行描述总结分析。

  • 书名 中国地震构造运动
  • 作者 李祥根
  • 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年3月1日
  • 定价 60 元

内容简来自

  李祥根先生撰写的《中国地震构造运动》一书汇集了中国地震构造的许多资料,勾勒出地震构造运动的图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与以往相关"地震构造"的著作或论文不同,本书突出了"运动"二360百科字,这是本书的特色所望环微停选去保短染第在,也是一种新的进展和丰图鲁现煤德成就。不仅可以使读者获得很多有价值的资料,更能在认识地震构造特点及其运动态势方面得到新的启迪。本书多方面显示了独有的特色。

本书图片

本书目录

  浓办第一章 地震构造环境

盾握责参许国  第一节 中国大地构造轮廓和深部构造环境

  一、地球形状及其圈层结构

  二、地质构造演进

  三、大地构造分区

  四、深部构造环境及中地壳软弱层和岩石圈地幔软流层

  第二节 中国新构造环境和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一、新构造环境

  二、活动构造基本特

  第三节 中国地震活动特征

 友汉鸡织 一、地震构造带位尔下政并段翻衣好

  二、地震活动特征

  三、地震活动的深部地质因素

  四、8级强震分布的特征性

  第二章 地震构造运动理论

  第一节 地震构造运动理论及其理论基础

  一、岩石破裂试验

  二、地震构造运动理论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 地震断举烈测村者例材长层(运动)

  一、中国地震断层及其轨迹

  二、地震断层几何季合字车学与运动学特征

  三、地震断层--活断层的后破裂单元

  四、地震断层位移及其与地震震级关系

  五、地震断层伴生的微构专点造地貌类型

  六、地震断层与震源破裂及多震层

  第三节 古地震事件

  一、古地震判别标志

  二、中国境内古地震分布规律、特点及其发震时间评估

  三、古地震事件研话写的强度和地点(震中位置)估定

  第四节 地震构造运动特点

  一、地震构造运动的突发性和脉冲性特点

  二、地震一地壳剩余形变特征性和同震位移特点及1顺前相哪罗nsAR干涉形变条纹

  三、地震构造运动爆发点的小区域局限性及主一余震系列特点

  四、地震构造运动活动复坐期的节奏性

  五、震前震源岩层蠕滑一黏滑机制转换特点

  第三章 "开一合"地球动力学模型下的地震构造基本类型

  第一节 新构造造山作用和现代地裂运动

  一、新构造造山作用(后造山作用)

  二、现代地裂运动(作用)

  三、地震构造的岩石圈地幔软流层结构背景

  第二节 后造山作用--新构造义压革造山挤压型地震构造

  一、碰撞挤压型地震构造

快收白只工原也继相密  二、活动地块会聚走滑型地震构造

  三、挤压断陷活动地块边缘再生造山型地震构造

  四、活褶皱一逆断层型地震构造

  五、剪切构造带端部拉张型地震构造

  第三节 地裂运动--新构造伸展张性地震构

  一、新构造伸展扩张型地震构造

  二、新构造率断朝守图触船裂谷弧后扩张和岛弧型地震构造

另燃式事影高浓生  三、裂陷一伸展地壳深部的走滑地震构造

  第四蒸零章 地震构造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震构造破裂机制(模式)特征

  一、后造山作用机制

  二、现代地裂运动作用机制

  三、震源破裂机制

  第二节 地震构造断块和块断结构特征

  一、中国地震构造块体(断块和块断)

  二、地壳块体和岩石圈块体

  三、地震构造块体水平运动及其运动速率

  第三节 中国地震构造区岩石圈解耦运动特征

  一、上地壳脆性破裂综合构造应力作用方向的协同性

  二、下地壳或岩石圈下层塑性层及解耦运动

  第四节 中国地震构造分区性和成带性特征

  一、地震构造区和地震构造带的划分依据

  二、地震构造区和地震构造带的划分原则

  第五节 地震构造耦合共振特征

  一、地震构造成熟度

  二、成熟的地震构造背景与塑性流动波脉动传播的耦合共振效应

  三、低速通道、塑性流动波脉动传播和地壳浅层构造带三位一体的地震构造特征

  第五章 中国地震构造区、带(纲要)分述

  第一节 川滇青藏高原地震构造区

  一、喜马拉雅碰撞俯冲造山型地震构造亚区

  二、冈底斯一腾冲活动地块拼接造山地震构造亚区

  三、羌塘活动地块地震构造亚区

  四、可可西里一巴颜喀喇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

  五、柴达木活动地块地震构造亚区

  六、祁连山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

  七、川滇菱形活动地块地震构造亚区

  八、滇南活动地块地震构造亚区

  第二节 新疆盆、山地震构造区

  一、阿尔泰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

  二、天山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

  三、帕米尔高原中源地震构造亚区

  第三节 东北平原地震构造区

  一、东北平原深源地震构造亚区

  二、东北平原浅源地震构造亚区

  第四节 华北古陆地震构造区

  一、鄂尔多斯高原断陷盆地地震构造亚区

  二、华北平原右旋走滑拉力地震构造亚区

  第五节 华南古陆地震构造区

  一、东南沿海块断山地地震构造亚区

  二、长江中、下游块断差异地震构造亚区

  第六节 台湾山地与南中国海海域地震构造区

  一、台湾山地造山带地震构造亚区

  二、南海海域地震构造亚区

  小结中国地震构造特点

  第六章 地震构造运动动力学及地球圈层构造运动理论

  第一节 中国地震构造应力作用

  一、新构造应力作用类型

  二、地壳圈层构造运动及其应力作用

  三、现今构造应力作用和大震前震源区构造应力集中的卫星热红外增温异常及存疑

  第二节 中国现今地壳应力状态

  一、现今地壳以水平作用力为主

  二、现今浅层地壳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情况

  三、中国现今地壳应力分区特征

  第三节 中国地震构造运动动力学

  一、全球构造框架下的中国地震构造运动动力学

  二、地震构造运动的多动力源

  三、地震构造运动的模式过程

  四、发生Ms≥8强烈地震的深、浅构造成因及汶川8.0级地震

  第四节 地球圈层构造运动理论新说

  一、主要大地构造理论的历史回顾

  二、全球大地构造新概念

  三、立说地球圈层构造运动理论有共识

  四、共识多动力源现实,各表不同构造机制可互补

  第七章 地震构造运动间隔与地震危险预测研究现状

  第一节 由历史地震和古地震事件资料建立的实际强震复发间隔

  一、特征地震及其原地重复

  二、历史地震记录提示的地震活动期及其间隔

  三、地震构造带的古地震活动及其间隔

  第二节 强震复发间隔的理论计算

  一、断层滑动速率法

  二、时间可预报的地震复发模式

  三、特征地震矩法

  第三节 中国地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

  一、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现状

  二、地震中、长期危险性预测的多种思路探索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