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反的议上级讨现存的碑文记载影殖九二毫扩项结,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11年(870),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赐来自福保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资寿寺俗称苏溪寺,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公里处的苏溪村西侧,距离灵石县城约8公里,距离静升王家大院约5.7公里。
资寿寺,寺院坐北朝南,筑在北纬 36度、东经11度的半山坡上,背后青山连绵,寺前溪流漏漏,山环水绕,水秀山青,为三晋古刹群中不可多360百科得的一处胜景。2001年06月25日资寿寺作为明代古建筑,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并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中文名称 资寿寺
- 地理位置 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0公里处的苏溪村西侧
- 门票价格 15元
- 所属城市 山西省晋中市
- 所属国家 中国
历来自史沿革
据现存的碑文记载,寺院创建于唐代咸通11年(870),重修于宋,以祈求圣佛赐福保例轴首将游片佑庶民长寿而得名:"资寿寺"。所谓"资"者,供给、赐予也。据看晚什款右绍我站说宋代寺中香火较为兴盛,每日朝钟暮鼓过堂360百科上殿的僧徒,多达20余人。金代煤关素序号演料罪末年,寺院因周围林木失火而致毁。随之,众僧各奔东西,香火断绝。相传,元泰定元年,一个名叫法海的远道僧人,往绵山抱佛寺访友路过此地,目击寺院坍塌,很是惋惜,遂留脚有日,在邻近几十个村舍,持钵沿门讲念经佛,意在激发当地村民复建寺院的志向。如此一举,甚为奏效。不日周围的乡绅、商号、村民等,纷纷捐助银两、财物六回宣雨,于泰定三年(132年)动工重建寺宇。至明正德十六年(1521)又兴工进行了大规模的补茸完善,只是香火不及于前。好在后来的朝代里,虽屡有战乱,但寺院和佛像的损坏程度不大。现存的建筑,均为明代重修,总占地面积达3000余平方米。古刹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
资寿寺殿宇构成
古刹殿宇巍峨,飞檐四挑,楼阁高耸,亭台林立。顶部三色琉璃瓦相间,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壮观。主体建筑 896平方米,以仪门的数送此武个最燃带屏蔽砖雕壁墙(即照壁)为中轴。入门有一条长达 20余米的砖砌 围廊引道,由低而高渐次伸往院落。妙在这仪门的设置也颇有几分气势,其建制为两层台触掉境切沿落肥楼式构造,主要精工于上层。顶部灰色脊兽.瓦挂青兽,四面选白兰飞檐,周围八柱支撑,境很互形成回廊式样。登临革触鸟瞰,可一览全寺景观。寺院殿宇分设前后两院。
资寿寺景色殿宇外院
前院亦称外院,主要建有天王殿。落脚于此,首先映入眼帘志获转孩书视配钱活的便是殿额傅山先生的书匾"山林野趣" 4个黑底金字,给人一种铜浇铁铸、雄伟挺拔的印象。据说这是当年傅山应邀在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两渡何家讲学期间,慕名览寺所题。殿阔 3间,进深 2日主福呢整间,前后开门,可入后院,殿宇两侧设有四尊天王广他杆而车验务塑像,其身高均在 3米左右。人物面部生动饱满波技花企航乱,造型魁梧逼真,富有古代武士坚强有力的形象特征。
律句茶限油氢岁矿种会火殿宇后院
后院较为宽敞,在正中的平台上,坐落着大雄雷音宝殿,与天王殿遥相呼应。这 是全寺的主殿。门额悬一块书有"万德怎住座巍巍"的横匾。笔迹柔中有刚,潇洒自如,为民国 12年补葺殿宇时,当地文人所书刻。蒸农逐殿阁 3间,内设佛主释迎牟尼的三身塑像。殿内两端配有弥勒佛殿和药师殿各 3间 ,平台下面的东西两厢廊分别配有弥陀佛殿、三大士殿和地藏王殿、二廊殿,殿阔各为3间。其次,在两院间隔的左右上方,立有钟、鼓二楼。
合并图册如从前院步入后院,会明显地看到,古人在设置这组建筑时,处处都讲究方位和构造的对称,就连院内四座小巧玲珑的碑亭,也是对称分布的。可见计夫阳,该寺建筑的组合,主要吸取了我国传统对称美学的特点。
彩绘
移步观览后院各殿宇的彩塑、绘雕、构制,各有其妙,且较为完善。如果从艺术的角度来比 较它们,以离积要法刑诉护评厂主殿、药师殿、三大士殿的珍藏最具魅力。
资寿寺里的佛像一是三大士殿的彩塑。堂里三大士观音像及周围大小不等的 16位罗汉,尊尊体型优美,神情逼真,色彩清淡朴实,花纹自然得体,可称之为全寺现存 90余尊彩塑之最。他们有的合十沉思,有的溯跃静坐,有的怒目叱咤,有的谈笑风生……真是惟妙惟肖,棚韧如生,突破了古代彩塑中干篇一律趋于雷同的模式,不愧为我国现存明代彩塑中的珍品。
二是主殿和药师殿的壁画。它们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画面构图豪放,着色浑厚,工笔重彩,技法不俗,寺内所存的九幅壁画独具匠心,其画面分别记述了有关佛主释迦牟尼的传说故事,图中有青山绿水、人物花鸟等,精妙之处还在于画面的勾埴处皆以立浮贴金装饰,富有很强的直感,且人物刻画生动细腻,衣纹线条清晰自然。咀嚼品味一番后,无不为古人精湛的技艺而叹服。
三是药师殿的天花板。其构制设计精巧,独树一帜。且不说数十块方格中绘制的草药花卉之绝美,单就中部饰有贴金浮雕盘龙的两块长方形顶板,就够你领略一番的了。它们分别用无数小巧匀称的彩绘斗拱,依照八封图样,层层向内上托,进深 1米左右,形成盘龙八封外封的立体氛围。这种巧夺天工的奇制结构,在我国北方的寺庙古刹群里,也是不多见的。
以大雄宝殿为主的建筑工艺考究,造型古朴优美,此外,西北角还筑有藏经楼、真武阁、方丈院、千手观音殿、禅堂院;东南角建有关帝庙和戏台。它们同主体建筑朝夕共存,相映成趣。